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贉,音dǎn或dàn,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字,平常少有用它。贉字究竟作何解释呢?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未收此字,南朝梁顾野王撰《玉篇》时也未收此字。在唐人孙强增补《玉篇》时,才收入《大广益会玉篇》,该条云:“贉,徒感切,预入钱也。”在以后的《康熙字典》、《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中,又增补了一义,将贉释为“卷首贴绫”。现就这增补之义加以讨论。《康熙字典》对贉增补的释文是:“贉……又《米芾书史》:隋唐藏书皆金题锦贉。注:贉,卷首贴绫,又谓之玉池。有毬路锦贉、楼台锦贉、樗蒲锦贉。”《辞源》云:“……(二)卷首贴绫处曰贉,亦谓之玉池。古藏书用锦贉,见《米芾书史》。”《辞海》云: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在“煊(xuan)”字下误收“值赫”一条。以讹传讹.”年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语文预选试题中,竟将“炮赫一时”写作“值赫一时”.且在标准答案中明确“渲”字注音是“xuan”,这就大错特错了。究其“炬”与“值”的形、音、义,“炬赫”中的“炬”,不能写作“渲”,“恒赫”亦不通“值赫”。查《说文解字》:“炬”,从火.亘声,即“罐”字。徒到切,’‘举火口罐”。因“渲”是后起宇,《说文》未收。据《康熙字典人“谊”,许元切,音“营”,它的本体字是“援”。《说文》收有“援”字,从火,爱声。《易·说卦》…  相似文献   

3.
《四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集中对《四书》加以译注,颇便读者,实为一大好事。错译注有流失,留下了一些疵误,致使该书难以完美为称。我今夏通读,见有疵误,即作札记。篇幅所限,仅举《大学》、《中庸》、《论语》中明显的误译误注,各依章节略作辨析,以便将来该书再版时可资订正。有不当之处,请专家批评指正。《大学》(括弧内的数字表示章节,《中庸》、《论语》同此)译注之疵误。(一)‘咱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中的“壹是”,《全译》注为“都是”。按:“壹是”确切的义解应是“一律、一概”…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近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对哈尔滨地名的起源、含义进行探讨,人们在不断地猜测、考据、论证和附会的意念中,产生了很多的释义和推断。比如《辞海》将哈尔滨解释为“晒渔网的场子”,《中文大辞典》却解释释为“平地”,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又解释为“光荣或荣誉”之义等等。  相似文献   

5.
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为了探求文字的本源,报考文字的形、音、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由来的。正如许慎本人在其《后叙》中所说的:“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源”思想的体现。他认为语言文字是约定俗成的,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它不是任何人所能任意加以解释的。而西汉时期的“经学”家,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认为所有的经书都是圣人之言。经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寓有圣人的“微言大义”,于是随心所欲地说解文字和解释典籍,造成“人用已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说文解字·叙》)。许慎为了…  相似文献   

6.
“圩”,《康熙字典》称:“江淮间水高于田,筑堤而捍水曰圩”;《汉语大字典》称:“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两淮盐滩筑堤为界也叫圩,如十二圩”。“圩村”.系指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圩堤内的村庄。长江两岸及洞庭湖周边、环太湖流域均有若干圩村。而以地处江淮腹地的扬州圩村颇具代表性,故《康熙字典》和《汉语大字典》均援引为例。  相似文献   

7.
《大学》本是《礼记》的第四十三篇。郑玄说:“名大学者,以其记事博学,可以为政也。”许多人认为它是秦汉之际儒家的作品,也有人说它是曾子作的,尚无定论。到了宋代朱熹才把它和《论语》、《孟子》、《中庸》配合在一起,编撰《四书章句集注》,因此它被定为《四书》之一,就成了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在《礼记》中,原只是一篇文章,经宋代程颐、程颢和朱熹的编次,现在通行的《大学》为经一章,二百零五字;传十章,一干五百四十六字;合计为一千七百五十一字。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条目;宋以后,被理学家尊  相似文献   

8.
榕树俗称松树 福州人称榕树为“松”树。民谚说:“千年松柏万年松”其中第二个“松”字指的是“榕树”。福州人称“榕树”为“松树”,称“松树”为“松柏”。这是众约俗成的。松树和榕树都有万年长青的含义,要混为一起说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另据《康熙字典》载:“松”字,古作“寮”字写。“寮”字通”榕”。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界的萌动,总是带着沉寂而又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人心生希冀,这种希冀绝非只生长于一处,它遍布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屋宇院落,每一株草木,一丛丛生机盎然地舒展,带给人们希望和勇气,每一处都充满新生的力量,让每一个春天都值得期待。丰子恺在散文《春》中写道: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不回头     
翻开《康熙字典》,总觉得那密密麻麻数十万字里最具诱惑力最神秘最令人困惑最让人心惊肉跳,对每个人来说又最公平的只有一个字:死。  相似文献   

11.
《史记·货殖列传》:“揄长袂、蹑利屣……”,《集解》:“屣,舞屣也”.知屣指歌舞妓所穿的鞋子,为便利于跳和舞,故特尖其头,故称“利屣”,利屣两字似他书不常见.而从来歌舞妓的形象见于古代石刻和绘画的都习惯地拖着长裙掩其双足,穿什么样的鞋子是见不到的.惟《文选》张平子《西京赋》有两句描写歌舞“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纟丽)”,而现在的今译本(《昭明文选译注》153页,  相似文献   

12.
孙奇逢(1584—1675年),字启泰,号钟元,晚年自号岁寒老人。他终身布衣,致力于学,著述甚丰,涉及经学、理学、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是我国明清之际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爱国志士,被北方学者奉为泰山北斗。孙奇逢的经学之作分别为《读易大旨》、《书经近指》、《四书近指》及《晚年批定四书近指》。《读易大旨》写于明清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孙奇逢为寻找“天崩地陷”的原因,希望能从《易经》这部阐发“天地自然之理”的经典中,得到关于人世变革原因的启迪。《书经近指》的主旨、纲领乃一“敬”字,而“主敬存心”的功夫又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之…  相似文献   

13.
万荣 《江汉考古》2006,(1):94-96
近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战国秦汉简帛在地下沉睡两千余载之后,重新面世,蔚成了中国出土文献领域的奇观。这些发现,理所当然地引起海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积极研究。刘钊教授的新著《出土简帛文字丛考》(以下简称《丛考》),就是他在十多年间相关研究成果的结集。全书分四章,依次是“楚简帛文字考释”、“秦简文字考释”、“汉简帛文字考释”  相似文献   

14.
一纸珍藏干海宁市图书馆的清代六舟上人《宋“嬲”字砖墨拓》(以下简称“嬲”字砖拓”),让人眼前顿觉一亮。砖古,是一块六舟所藏的晋代古砖,又被主人琢磨为一方砚台;字奇,上边有一个两“男”夹一“女”的“嬲”字;墨拓上题识、钤印部出自一代名家学者之手,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5.
收在《敦煌变文集》中的《李陵变文》,是启功先生根据北京图书馆藏卷校录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所有的敦煌卷子中尚未发现《李陵变文》有第二个抄本,因此它现在仍然是个孤本。这个孤本自从启功先生校录以后,还没有哪位学者重新核对过,因为它一直被封存着,台湾学者潘重规先生在编著《敦煌变文集新书》时未见到它。最近,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期间,北图举办了部份敦煌卷子展览,我们趁此机会将《李陵变文》全文核对了一遍,发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就是我们通过核对原卷而作的关于启功先生校录的补校和对各家补校的意见的商榷。 为便于核对原文,我们在每条原文前都标明了《变文集》的页码和行数(用点号隔开);凡引《变文集》中其它篇目,皆标明页码而不注书名;启功先生校录原文中有大量照录的俗字,以及用括号表示的改字,我们一般都直接予以改正,只有在牵涉校改时才原文照录。又《李陵变文》北京图书馆现编号为“新0866”(“新”是新编号的意思,在《千字文》编号之外)。  相似文献   

16.
“腹”字旧有“厚也”一训。例如《尔雅·释诂》:“惇、亶、祜……竺、腹,厚也。”《说文解字·肉部》:“腹,厚也。”甚至连新《辞海》也收了这一义项,可见它还是很有影响的。 《说文解字》是把“厚”作为“腹”的本义来解释的。段玉裁注:“谓腹之取名,以其厚大。”徐朝华的《尔雅今注》也作同样的解释。事实不可能这样。因为从人类的认识过程来看,躯体的各个部分,差不多每时每刻都看得见、摸得着,因此成了人类最早认识的事物之一,它们的名称也就成了语言的基本词汇之一(从各民族语言中这部分词汇没有相互借用的,也可以证明这一点),“腹” 当然也不例外。而“厚”是一种属性,是依附于事物的,是比较抽象的。对它的认识,要经过多次类比、归纳、概括、抽象才能产生。因而在语言中,“厚”决不会产生于“腹”之前,更不会成为“腹”的得名之由。 段玉裁又认为:“‘腹’、‘厚’叠韵,此与‘发,拔也'、‘尾,微也’一例。……  相似文献   

17.
亨利·裕尔是19世纪的汉学家,他前半生在英属印度服役,积累了丰富的东方知识;后半生致力于搜集、译注古代中世纪西方作家对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记载,《东域纪程录丛》是其主要成果之一。1866年问世的这部汉学名著,与他译注的《马可波罗之书》(1871年),对中世纪末叶以前西方世界对东方的相关记载进行了完整的收录与译注,是欧美汉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东域纪程录丛》至今仍是从事东西交流史研究学者的便览手册。  相似文献   

18.
《离骚》:“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王逸注云:“乱,理也。所以发理词指,总撮其要也。”除《离骚》外,《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招魂》等作品中也有“乱曰”。《康熙字典》云:“又乐之卒章曰乱。”“乱”应该训为理,还是训为乐之卒章?本文将谈谈我的意见和理由。  相似文献   

19.
王军 《古籍研究》2002,(2):127-129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决不能忽略《淮南子》一书。它曾被唐代的刘知几说成“牢笼天地,博极古今”被胡适誉为“绝代奇书”、“集道家之大成”。陈广忠教授以孜孜以求的精神,二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淮南子》和道家文化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著有《淮南子译注》、《淮南子会考》、《刘安评传》、  相似文献   

20.
红五月的作文擂台,《彼岸》扬帆,注定开场即充满热情与激情。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美很诱惑的题目,可要把握好它,却又很飘很劳神。“以《彼岸》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题材不限(诗歌除外)。”简简单单一句话,差不多什么都没有提示,从何处下笔,该铺陈什么内容,希望表达什么思想、传递何种情感、阐述怎样的观点……估计搁谁都难免茫茫然。是啊,“彼岸”实在太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