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沧桑》1994,(4)
在中国人民最熟悉的国际友人中,有一位叫埃德加·斯诺.斯诺之所以在中国和世界上赢得广大读者,享有崇高声誉,最根本的还在于他能够通过极其艰辛、深入地考察中国社会的实际,考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壮举,发表了一系列客观公正而脍炙人口的新闻名作,帮助世界人民了解了正在急剧变化的古老中国,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其中《西行漫记》,即《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就是斯诺为人类文明建树的具有历史意义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欧文·拉铁摩尔在论及该书的巨大影响和历史作用时高度评价道:“在人们政治上陷入思想苦闷的情况下,斯诺的《西行漫记》就象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中国啊!”  相似文献   

2.
《百年潮》2017,(8)
正80年前,1937年10月,在全民族抗战的烽火中,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埃德加·斯诺的代表作《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由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次年2月,在上海地下党和爱国人士的努力下,又以"复社"名义出版中文本。在这部被聂荣臻誉为"帮助人们了解当代中国的必读之书"的不朽名作中,有许多关于东北抗战的记载。毛泽东纵论东北抗战《西行漫记》的精华和主干,正如斯  相似文献   

3.
《西行漫记》中有一段是专门介绍新民学会的。毛泽东对斯诺说:参加过新民学会后来成为著名的共产党员人的有罗迈(李维汉)、夏曦、何叔衡、郭亮、萧子暲(萧三)、蔡和森。毛泽东介绍了他们在党内的职务(有的已牺牲),也谈到了后来离开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西行漫记》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帕克斯·斯诺的力作。美国著名记者白修德曾评价说:“《西行漫记》是经典性报告文学的样本,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60多年来,美国进步记者和著名作家斯诺报道20世纪30年代中国革命真相的不朽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以数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乎传遍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本文记述了该书在中国翻译、出版、流传的曲折动人的传奇式经历。  相似文献   

6.
《西行漫记》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极大成功,作为纪实性、报道性作品,也以优美文笔见长。作者、译者、出版者、宣传者都功不可没。在新中国成立前,第一部向海内外(特别是西方)广大读者真实介绍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和未来将要成立新中国的书,恐怕就是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写的《西行漫记》了。该书不仅发行面广,而且影响很大。国内有一批进步青年读了这本书,十分  相似文献   

7.
吴殿尧 《百年潮》2013,(7):15-19
熟悉中国革命史的人大都读过《西行漫记》(亦名《红星照耀中国》),也知道它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部在国民党高压封锁下真实报道中国工农红军及其领袖、将领,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轰动世界的不朽名著,却曾因采访资料的丢失险些未能问世。那么,《西行漫记》的采访资料是如何失而复得的呢?  相似文献   

8.
安广禄 《文史春秋》2005,(10):36-36
《西行漫记》原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它是第一本向全世界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以及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军事、经济状况方面的书籍。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高度评价说该书的出版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而这本书的手稿曾失而复得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 《文史天地》2012,(12):94-94
“元芳,你怎么看呢?”这句话一夜之间就在各种媒体上火爆起来了,即网络上所谓的“元芳体”。那么“元芳”究竟是谁?  相似文献   

10.
"元芳,你怎么看呢?"这句话一夜之间就在各种媒体上火爆起来了,即网络上所谓的"元芳体"。那么"元芳"究竟是谁?"元芳",全名"李元芳",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的一个主要角色,在剧中是狄仁杰的保镖,也是其最得力助手。他的身份是狄仁杰的卫队长,武艺过人,性情忠烈,更难得的是思维缜密而细腻,逻辑思维能力超群。在《神探狄仁杰》剧中,狄仁杰碰到案件时,总喜欢问一下副手李元芳:  相似文献   

11.
夏雨 《湖南文史》2014,(5):22-22
1936年6月,美国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宋庆龄和上海主持教会工作的王先生等人帮助下,冲破重重封锁来到了西安,准备深入陕北苏区进行采访,以便了解一个真实的延安。 在西安,斯诺很快就结识了张学良。一天,他向张学良提出,希望能乘坐张学良的飞机到肤施(今陕西延安)。张学良听罢表示非常乐意帮助斯诺实现这个愿望。几天后,张学良秘密指示驻扎在洛川的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用军车将斯诺安全送到肤施。  相似文献   

12.
王平将军多次提到曾在晋察冀三分区与他一起战斗的抗日英雄甄凤山,即为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原型。甄凤山,1908年出生于河北定县城南东朱谷村,凤山13岁时,其父租种了鹿钟麟6亩荒地,不料,是年收成不好,鹿家的管家张伙子依然逼租,其母上树捋树叶时,张令人摇晃树,将其母从树上晃下摔成重伤,数日后身亡。甄凤山只将恨铭记于心,带着弟妹要饭,不久,五弟六弟亦相继饿死。甄凤山22岁那年闯关东,先是“扛大个儿”、挖参、淘金、当泥瓦匠,后经人介绍,在一家姓马的公馆内学开汽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义勇…  相似文献   

13.
<正>1057年,苏轼、苏辙兄弟同时赴京赶考,结果双双金榜题名,轰动一时。从此,苏氏父子名闻天下,世称"三苏"。那一年,主考官是著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当时正在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主张  相似文献   

14.
刘力群 《炎黄春秋》2023,(10):93-97
1937年出版的《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作的不朽经典,多年来影响甚广。但较少为大众所知的是,早在1936年,斯诺还曾花费大量心血,以英文编译出版了《活的中国》(Living China)一书,此书堪称是《西行漫记》的前奏曲。本文论述了《活的中国》作为《西行漫记》前奏曲的三个关键音符:宋庆龄、鲁迅、“活的”(Living),以及这些关键音符对斯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的作者、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当时第一个秘密寻访苏区的外国记者,在书中用细腻的笔触写到了几乎所有的红军领袖人物,像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  相似文献   

16.
正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广为人知,正是在他的启示和引导之下,1937年4月,北平燕京大学学生、"民先"队员、地下党员赵荣声(1915—1995年)牵头,组织了10名同学,以"利用春假到西安旅行"为名,沿着斯诺的足迹,踏上了中共领导的陕北延安之旅,随后曾出版书籍公开报道,但少有人知。由于燕京大学是教会学校,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使他具有某种特殊地位,如"一二·九"运动后,国民党军警抓捕进步  相似文献   

17.
赖海晏 《炎黄春秋》2014,(12):90-90
贵刊今年第9期朱学勤先生大作《读左方(钢铁是怎样炼不成的〉》中所引钱钟书先生两句诗"星星不灭余烬火,寸寸难燃溺后灰",第一句错了4个字:"不灭余烬火"系"未熄焚余火"之误。这两句诗出自钟书先生的七律《阅世》,写于1989年,后收入先生的诗集《槐聚诗存》。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万荣县的后土祠,据称是华夏第一祠,远从黄帝时即已在此“扫地而安九土”。然而这位“后土娘娘”究竟是何人,却是众说纷纷。万荣县的同志根据《后土祠庙像图》碑上将后土尊为“后土皇地祗”,和《风俗通义》中称女娲为“土皇”,同属大地之神为由,断定“女娲和后土是同一位女地皇的两个称呼”(万荣县地方志办公室、万荣县史志研究学会编著之《后土文化源流》第2页)。笔者以为,这样论断太过武断。先从时间上说,黄帝和女娲应是同时代人。《楚辞·天问》里有“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作注云:“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这个“七十…  相似文献   

19.
关卉 《神州》2014,(10):99-101
<正>有些书,一辈子没读到,是种福气;有些书,一辈子没读到,是种不幸。对喜欢收藏的人来说,如果没读过《谁在收藏中国》确实是种遗憾。近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也发布了拍卖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拍卖业年拍卖成交金额首次突破7000亿元,较2012年增长22.23%。除农产品、无形资产外,2013年各类拍卖业务全面增长,同比增长多在10%~20%间。著名文化学者、艺术品鉴赏与投资专家吕立新也曾说,"虽说媒体不断地鼓吹说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民收藏’的阶段,但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人对‘艺术品’三个字还是比较陌生的。老百姓更多地  相似文献   

20.
柯云 《文史月刊》2009,(11):16-17
抗战时期,物价飞涨,俗话说,饥寒起盗心,本来就贫困的湘西乾城大西寨一时盗窃成风。大西寨最招盗的是石庆富家。石庆富脑子好使,少时跟人学了一个杀猪手艺,靠宰猪作贩买贩卖生意,赚了不少钱。他的母亲田大娘善于持家,几年来地窖中藏了不少粮食,算得上一个大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