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蛤蟆墩墓地是甘青地区沙井文化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末。文章梳理了蛤蟆墩墓地的墓葬资料,依据出土动物骨骼的数量将20座墓葬划分为四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对蛤蟆墩墓地的墓葬构筑方式、葬式、随葬品及墓主的性别、年龄等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墓葬布局、人群构成和社会分工,揭示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草原暮归     
<正>照片中,秋天的蛤蟆坝孕育着成熟的美。起伏的山谷,明净的河水,斜阳打在远处的树上,拉出参差的树影,牛群渡过河流时,悠闲地低头饮水……拍摄者顾晓军为我们展现的,是旖旎醉人的,光彩照人的蛤蟆坝,虽没有表现其景色全貌,但画面细腻的光影,明丽的色彩,以及丰富的细节,已将耶悠远辽阔的意境渲染到极致。构图之美内蒙占塞罕坝草原上,深秋的黄昏来了。顾晓军在蛤蟆  相似文献   

3.
蛤蟆孩儿故事是民间故事中常见的一种样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流传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笔者所见,有如下几个: (一)辽宁省岫岩县李马氏老人讲述。张其卓、董明二同志搜集整理的满族故事《蛤蟆儿子》。(见春风出版社《满族三老人故事集》) (二)青海省哈米也同志讲述,马进详同志搜集整理的回族故事《青蛙儿子》。(见西宁市文联编《河湟民间文学集(七)》) (三)自祥、作人二同志搜集整理的东乡族故事《巧蛤蟆》。(见中国民间出版社《东乡族民间故事集》)  相似文献   

4.
陈宇赫 《民俗研究》2002,(4):188-191
端午节是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在两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浴兰汤、采百草、饮雄黄、插蒲艾、走骠骑、赛龙舟等民俗。而这其中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习俗,便是捕蛤蟆。捕蛤蟆风俗的起源时间,已不可考。然据晋葛洪《抱朴子》所记:“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再重。”  相似文献   

5.
蛤蟆教书     
蛤蟆教书赵燕翼蛤蟆镇郊,有状元坟。其墓碑底座,以花岗岩精工雕凿,呈蛙状;努目鼓腮,昂首向天。尝于静夜,嘎然长鸣,声闻数十里。乡民崇敬若神,遂渐以“蛤蟆”成地名。据传,五百年前,该镇状元生肖属猴,乳名猢狲。幼时性格乖张,不喜读书。且少年贪杯,人称“醉猴...  相似文献   

6.
蛤蟆心疼     
孩子的一句"蛤蟆心疼"看似简单,却道出了童心的纯真与善良。作为家长,支持孩子爱动物、爱植物、爱一切可爱之物,实际上是保护孩子的爱心。  相似文献   

7.
在杞麓湖的西北边,有一座山,地势可险哪!满山怪石嶙峋,古木参天,就是小兔也难爬上去。山顶耸立着一座白云缭统、铃声悠扬的古塔,人们都叫它做大文笔。山腰有一个阴森森的大天井。大天井里,隐藏着一只精通妖法、穷凶极恶的三脚蛤蟆精。它时常和盘溪的母蛤蟆精勾勾搭搭,兴妖作怪,糟踏庄稼,残害生灵。这一年,杞麓湖畔的庄稼长得特别招人喜爱,满田满坝是黄灿灿的麦浪。忽然,从大西山窜起一团黑云,在长蛇山、龟山、象山上空翻滚盘旋。霎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那团黑云慢慢向东南方向移  相似文献   

8.
芜湖县东门渡唐宋陶瓷窑址的调查——兼议“宣州官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窑址概况及调查情况东门渡陶瓷窑址发现于1985年5月.它位于芜湖花桥乡东门渡,西距县城湾沚镇19.5公里,南至宣州市约28公里.东临裘公河,西南是连绵的低矮丘陵,其余几面皆为圩田.窑址为一群窑,位于低矮土丘上,西邻宝塔山,范围包括小山,营盘山、康王山、蛤蟆地、窑头山、小竹园等6处,南北长2、东西宽1.5公里.窑址自北面南紧连,海拔高度近20米(图一).小山,窑头山两处保存着依稀可辨的窑炉,似为依山坡修建的龙窑.蛤蟆地(又称活地)现为菜地,堆积层中夹杂着许多红烧土块和瓷片,  相似文献   

9.
古时候,老东山下鱼砲江畔有个彝族村寨。寨子旁的大箐里有个大石头,很象癞蛤蟆,人们就叫它蛤蟆村。蛤蟆村有姓石的兄弟俩,老大叫石磨,老二叫石臼。父亲死后,石磨的老婆觉得同他们住划不来,老跟石磨闹着分家。石磨经不住老婆的折磨,就偷偷地乘母亲年老眼瞎,老二年幼无知,就将家中贵重的财物陆续运往岳母家里,悄悄地变卖了房屋田地、牛马驴骡。等到家中所剩无几时,他就和兄弟分了家。瞎眼的老母亲早就受够了刁媳妇的苦头,当然愿和老二石臼过日子。这正合了石磨两口子的心意。分家时,石臼只分到一间破牛圈,一块拉屎不生蛆的旱地,别说牛马,连鸡毛都没  相似文献   

10.
《旅游》1997,(8)
中原明珠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地处伏牛山东段。主峰玉皇顶(蛤蟆石),海拔2153.1米。石人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秀、奇、幽”于一体,专家评价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  相似文献   

11.
宝轮寺塔     
宝轮寺塔位于三门峡市西约五公里处黄河岸边的陕州老城内宝轮寺旧址上,该寺早毁,仅存砖塔一座(见插图)。该塔是我国现存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游人站在塔的四周鼓掌或两石相击,可以听到类似蛤蟆鸣叫的回声,尤以距塔十几米的西、南两面的回音最为清晰而逼真。  相似文献   

12.
玉蟾岩位于湖南道县寿雁镇,当地又叫蛤蟆洞、麻拐岩。我认识它比较早,1958年,我们几十个同学曾在洞中安营扎寨,参加寿雁公社“放卫星”大会战;1976年至1984年,我在县旱科所工作,驻地离它两里多路,冬天修渠道,夏季搞“双抢”,经常进洞避雨乘凉。但我做梦也没有  相似文献   

13.
1963年,古洋河上游发来大水,地下水位不断上涨,老天不停地下雨,家家屋漏无干处;从夏到秋,庄稼地里欢了蛤蟆和鱼虾。社员仓里没有收获的粮食,户户靠吃国家发的救济粮度灾。那年出生以“大水”起名的孩子,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当人们再次提到那场洪沥水灾时,不禁长叹一声:“哎!天灾啊!”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9月25日至29日,2017中国女摄影家聚焦承德坝上摄影采风活动隆重举行。活动期间,会员先后前往北沟、五彩山、夹皮沟、杨树背、四方城、野鸭湖、透风沟、刘家地、杜家地、猫耳山、天太永、蛤蟆坝、白家窝铺等地创作采风,领略金秋坝上的壮美风光。协会从会员上交的作品中选出部分予以展示,供广大会员相互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杨飞 《文史博览》2009,(12):49-50
地道战作为一种奇特战术,以其在抗战中的巨大效用,已被写进我军军史。然而,地道战的创立者却一直鲜为人知。 “蛤蟆蹲”引发地道战构想 从1942年开始,日军对中共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疯狂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根据地的大多数抗日政权被摧毁,大批的革命干部惨遭杀戮。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中共党员、老红军旷伏兆奉命担任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第十军分区所辖的地域包括霸县、永清等几个日伪军经常“扫荡”的地带。  相似文献   

16.
杨飞 《湖南文史》2009,(12):49-50
地道战作为一种奇特战术,以其在抗战中的巨大效用,已被写进我军军史。然而,地道战的创立者却一直鲜为人知。 “蛤蟆蹲”引发地道战构想 从1942年开始,日军对中共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疯狂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根据地的大多数抗日政权被摧毁,大批的革命干部惨遭杀戮。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中共党员、老红军旷伏兆奉命担任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第十军分区所辖的地域包括霸县、永清等几个日伪军经常“扫荡”的地带。  相似文献   

17.
2016年7月末至8月中旬,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对吉林省长岭县太平川镇蛤蟆沁村西南岗地上暴露的一座砖室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此次发掘,清理了小型单室砖室墓1座,墓葬整体结构保存尚好,但由于遭到多次盗掘,出土遗物较少。根据墓葬的形制结构和少量的出土器物判断,墓葬的年代应为金代。通过此次工作,尽可能全面地获取古代文化遗存保存的相关历史信息,同时也为下一步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旅欧杂记     
1998年金秋时节,我这个出生于黄果树瀑乡的苗族之子,带着大山一般的期望,参加了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组织的“管理现代化赴欧学术考察团”,一行20人,踏上异国之旅。先后到了西欧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中欧的奥地利、德国;南欧的意大利。梵蒂冈等9国进行了为期16天的参观考察及学术交流活动。夜郎人走出了国门,不仅是开阔了眼界,而且碰见了许多稀奇事,不怕献丑,把它记录下来,以求教读者。 ●蛤蟆拉尿● 9月20日晚住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街总统府饭店30号房间。坐车、参观劳累了一天…  相似文献   

19.
历史名剧《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当年,张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游玩。碰巧,在寺内看见了扶送父亲灵柩回乡时滞留在寺内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剧中的普救寺位于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市境内的峨眉塬头,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风景独秀,南倚巍巍中条山为屏障,西临滔滔黄河水为襟带,寺前坡底即是长安通往北京的古驿道,西向蒲州古城仅三公里。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蛤蟆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我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  相似文献   

20.
晋武帝立储     
韩立坚 《文史天地》2006,(10):55-56
晋武帝司马炎有二十六个儿子,他立储,满可以从中挑选一个比较优秀的皇子。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竟然选择了一个白痴儿子做太子!这个白痴儿子叫司马衷。有一次,他在皇家花园游玩,蛤蟆起劲地叫,他竟向左右发问“:它是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又有一次,听说许多地方的百姓因饥荒而饿死,他觉得不可理解,奇怪地问:“为什么不吃肉糜?”作为开国之君的晋武帝,为什么偏偏把国家管理重任交给这个白痴儿子呢?有关史料揭示了其中秘密——首先,晋武帝坚持立长不立幼。晋武帝是司马昭的大儿子,可是司马昭却要让他的同母弟弟司马攸接班。幸亏大臣羊琇经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