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占领东北后,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通过伪满政权进行殖民统治。为了达到永久侵占东北的目的,巩固其殖民地位,日本人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殖民宣传。为此,日本通过伪满建立了殖民宣传的统制机构——弘报处,并开动了一系列的宣传机器:不断提高无线电发射频率,放送无线电广播至穷乡僻壤;推行"国策"映画,垄断电影市场;开展所谓的"社会教育",向广大民众宣传"日满一体"和"王道思想";向满洲国移植日本"天照大神",控制东北人民的心理、精神、希望和行动,达到"借宗教谋同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富宏博 《黑龙江史志》2012,(18):33-35,42
<正>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炮制傀儡政权—满洲国。在实行军事侵略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同时,还大规模进行经济入侵,掠夺战争资源,控制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命脉。其中,从1932年开始,1936年以后大规模实施的"百万移民计划"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大陆侵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原日本侵华军细菌毒气战分布及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原日本侵华军首先在中国东北,不但实行残酷地铁血统治,而且惨无人道地进行细菌战的准备活动。"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有支以活人为"受实验材料"的研究和制造细菌武器的队伍。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原日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别名)--满洲第659部队(普通名)--邮政称第731部队。731部队前身是"加茂部队",再  相似文献   

4.
杜博思  王乙 《民俗研究》2010,95(3):146-167
<正>1938年10月23日,以"李孝子"闻名的李中三结束了三年的守墓生活,离开了他母亲墓旁的小屋。在他守墓期间,这处位于吉林省中部九台乡间的墓地以"孝子坟"闻名于世,在当时日本占领的满洲国腹心地带,这只是几座孝子坟中的一处。每天都有上百个朝圣者从满洲各地来到这里祈祷、烧香,并且从坟头带走一把被赋予了神奇力量的土壤。李期满脱孝的时候,这一事件被当作一个正式的儒家仪式举行,几千人前来参加,并由一干满洲国的政治名流主持完成。  相似文献   

5.
刘守华 《百年潮》2006,(7):57-60
延安电影人的期待 "满映"的全称是"满洲映画协会株式会社",1937年成立,是日本侵华期间在东北长春经营的远东最大的电影制片厂."满映"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多来自日本,拍摄了不少所谓的"娱民映画"、"启民映画"和"时政映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奴化中国人民,做了许多助纣为虐的勾当.  相似文献   

6.
日本“满洲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国策。“满洲移民”始于日俄战争后,至日本投降计40年。探讨“满洲移民”之源起,其直接提出为儿玉源太郎;制定移民策,阐明移民50万必要性的是后藤新平;提出20年向“满洲移民”百万人计划的则是小村寿太郎。移民分为两个时期,九一八事变前为一个时期,称早期移民;九一八事变后为第二个时期,1932~1936年为第一阶段称武装移民,1937~1941年为第二阶段,称国策移民,1941年开始第三阶段为移民崩溃阶段。“满洲移民”给中日两国人民特别是给中国东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仅使中国农民失去土地,被迫给日本移民当雇工,受尽其剥削,不仅肉体遭折磨,还受到精神上的摧残。日本的居民背井离乡,移来中国,幻想建立“第二祖国”,其后果是灾难重重,自食恶果。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史志》2012,(20):25-30
<正>解放战争时期公元1945年8月16日(民国34年)——1949年9月30日(民国38年)1945年(民国34年)8月16日—19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及其大臣,在通化省临江县大栗子沟宣布:满洲国解散,皇帝退位。博仪从通化乘飞机逃亡中,在沈阳机场被苏军俘获,之后,押往苏联。18日苏军进入哈尔滨。晚7时,苏联空降兵在札别林中校指挥下,在哈尔滨机场着陆。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全权代表、副参谋长谢拉霍夫少将在机场向日本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宣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二年夏秋季开始,中国共产党在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东北各省陆续建立了十余支反日游击队。同年夏天,中共满洲省委就提出在东满(延边)、盘石、宁安、汤原、巴彦和珠河等地发展抗日武装斗争,创造游击区域。一九三三年八月,满洲  相似文献   

9.
赵志强 《清史研究》2020,119(3):17-24
梳理《满文原档》记载,可以肯定,manju(满洲)作为ju?en(女真)族所属部落之一,在清太祖时期已然存在。迨其兴起以后,"满洲"之名常被用作国号,指代金国。至天聪九年(1635)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更改族称,以manju(满洲)取代ju?en(女真)。满洲遂名闻遐迩。  相似文献   

10.
近代日本对外扩张主要由日本政府的强权外交和战争行为所推动,而日本文人则通过构建日本对外扩张的"合理性",以此参与日本的对外扩张。日俄战争前日本文人构建日本向"满洲"扩张的种种"合理性",以此煽动日本民众支持日本政府对俄国开战向"满洲"扩张。  相似文献   

11.
第一,渤海横向传到日本的"渤海乐"是足以代表渤海国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其对渤海而言,则称之为"本国乐"或"本国之乐";其在他国(如日本)而言,则被称为"渤海乐"。第二,渤海纵向传给其后裔女真的"渤海乐"仍然是足以代表其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与横向传入日本的"渤海乐"性质相同;第三,南宋时期由金朝传入中原内地的"渤海乐"还是足以代表渤海国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其性质仍然未变。第四,从"渤海乐"的最早出处——日本六国史的第二部即《续日本纪》相关史料的考察,到中国正史《金史》、《宋史》中相关史料的检索,目前尚未发现足以对"渤海乐"性质产生怀疑的任何史料,更没有发现"渤海乐"就是"高丽乐"的任何证据。  相似文献   

12.
日俄战争期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对这场战争给予了关注,对战争中与中国有关的事件进行了评论。他希望通过这场战争能够增强国人改专制为立宪的决心,以实现救亡图存。他认为,清政府不应该采取"局外中立"的政策,并由此引发了对满洲中立与主权问题,满洲人民的权利、义务问题的论述。战争结束后,俄国占领的旅顺口、大连湾应归还中国,是否租借应由中国决定。通过和约,日俄两国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瓜分了满洲。  相似文献   

13.
朝鲜的骨气     
一凡 《文史月刊》2010,(6):61-61
<正>后金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四月十一日,后金汗皇太极于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族名满洲。崇德元年二月,皇太极称帝之前,派出数百人组成的异乎寻常的庞大使团,前往朝鲜。使团携带致"朝鲜国王之书",书信中说,满洲与蒙古共举大汗皇太极为皇帝,朝鲜国王应亲来称贺,背弃气  相似文献   

14.
1932年3月.由日本帝国主义策动,在我国东北成立了以原清朝逊帝溥仪为“执政”的傀儡政府“满洲国”,其纪元年号定为“大同”元年,其所谓的首都是将长春易名为“新京”。两年后的1934年3月,伪满洲国又改名为“满洲帝国”,实行帝制,溥仪这位3岁登基的清末小皇帝,又认贼作父,摇身一变,名副其实地成了日本扶植下的“满洲帝国”儿皇帝了,同时改年号为“康德”元年。  相似文献   

15.
对“满洲”的解说,史学界认为是由地名变为部落名,又被皇太极推而广之. 其实,“满洲”一词,在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下令用“满洲”替代“诸申”一词之前,就早已被记入了史册.《清实录·太祖实录》记载叶赫日:“乌喇、哈达、叶赫、辉发、满洲语言相通,势同一国,岂有五主分建之理.”  相似文献   

16.
包兰英 《沧桑》2012,(5):32-35
日本全面侵华后,由于战争规模扩大,导致兵源严重短缺。日本国内适龄移民被应征入伍,"满洲移民"的侵略计划受到严重影响。日本政府决定招募"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补充关东军兵源,确保日本侵略当局在东北的治安。青少年义勇军移民作为日本向中国东北"百万户移民"侵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也对日本人民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侵华步伐,主张侵略中国东北地区(为征服全中国之前一步)的思潮充斥日本朝野上下。日本入侵中国东三省之际.日本的这种侵略思潮更加弥漫于其国民脑海。报社记、评论家室伏高信一反其国民的战争狂醉,在他于1931年11月完成的(满蒙论)这部作中,对日本国内的侵略思潮进行了系统驳斥。他向日本国民提出了日本侵略中国必将引发世界大战的灾难进而危及日本的生存的警告,抨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野心和本质,呼吁日本国民从战争思潮中迅速觉醒,指出日本的出路是从中国撤军,走与中国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这种认识,在当年日本狂呼“到满洲去”的战争狂醉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即使在历史车轮进入21世纪的今天,对于日本国民的对战争的反省,对于中日两国人民总结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教训,着眼于未来,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丽王朝(936~1392年)的四百余年间,与中国政权建立了以"事大"为宗旨的外交关系,而与东邻日本却一直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随着安孝大王十一年(1223年)五月倭寇入侵金州,高丽的倭寇之患开始。高丽王朝在积极防御和打击倭寇的同时,开始向日本国派遣使节,两国开始了官方接触。元征日本之后,丽日关系出现低谷,但是随着倭寇入侵的加剧,高丽主动发展同日本的官方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倭寇入侵促进了高丽王朝同日本的官方交往与联系。  相似文献   

19.
《满洲国指导方针要纲》是1933年8月8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和通过的。该决议为日本控制伪满洲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司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方针。这一决议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操纵建立伪满洲国、签订《日满议定书》等一系列侵略殖民举措的延续,以确立"内部指导"原则和"总务厅中心主义"为核心,确定了日本控制、操纵伪满洲国的基本方针和体制,并以此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殖民奴化政策,使伪满洲国成为不折不扣的傀儡政权,全力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侵略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大陆花嫁"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1931-1945),入殖中国东北的日本"满洲移民""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的配偶(相庭和彦等:《満州大陸の花嫁はどうつくられたか》,东京:1996年版,第11页)。与日本男性"对土地的渴望"的移民动机不同,"大陆花嫁"充满对新生活的期待与憧憬(相庭和彦等:《満州大陸の花嫁はどうつくられたか》,第469页)。目前日本学界关于"大陆花嫁"的研究多集中在"政策"分析,探讨"大陆花嫁"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作用与角色(铃木裕子:《従軍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