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都不能否认,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历史学,可以说是最兴旺、最繁荣、最活跃、最好的时期,有大量的历史著作出版。我去年作了一个很不完全的统计,从1981年到1986年,仅仅是中国近代史的专著,就有四百多种,其中不包括通俗读物;论文有一万篇以上。各种学会、研究会,可以说是雨后春笋,学会林立。据初步统计,带历史这个字样的学会,有一百八十来个,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会,各种专题的讨论会,可以说是每月都有,每地都有,这  相似文献   

2.
陈启能在《光明日报》发表《历史学要有一个大的变化》的文章指出:目前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交错、结合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历史学如果还局限于主要搞阶级斗争史,或扩大为政治史,还停留在研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件或知名人物的活动;还满足于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看来是不够了。  相似文献   

3.
正在既往的历史研究中,挖掘史料往往彰显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如今,大数据背景下已经建成的数据库中的史料已海量呈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术水平也像人权一样就达到了众生平等,建设什么样的数据库,或者在数据库里寻找到怎样的问题点,均是对历史研究工作者个性之彰显的考验。一各类数据库势必拓展历史研究的更多领域人类对保存历史记忆的愿望经历了一个愈加强化的过程,举凡结绳记事、口耳相传等形式就是一种历史记忆。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者试图通过垄断文字,从而形成对自己上层社会地位的垄断,  相似文献   

4.
“历史科学所完成的研究成果,总是掩盖着这一成果的过程的真相,在这一点上,它似乎比任何其他已知学科都更加严重。” 上引库恩的这段话决非危言耸听。它道出了一个严酷的事实,即大多数历史学家在进行自己专题研究的时候,并没有弄清楚他的研究程序是怎样来进行的,——所据以研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对客观性的理解、历史认知的主体、历史认知对象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历史认知活动的客观性问题。文章认为,纯粹客观的历史认知是不存在的。历史学的客观性其实处于一种弹性状态,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主体是最具主动性和导向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理论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部分历史研究中讲的事情各种各样,大致加以区分,可以归为史实、具体向题研究的部分和理论研究的部分。所以说大致,是这种区分,有能够明确划分界线的,有不能截然分开的。  相似文献   

7.
我非常认同印在《经济—社会史评论》封底上的四句话:“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外国历史与中国历史的结合,学术品位与大众口味的结合,关注转型中的中国。”这是本刊明确的宗旨和准确的定位。概括起来说,就是出于对现实的深切关怀,从事面向社会公众的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的史学理论研究也走过了30个年头。在上一期(2008年第2期)我们刊登了3篇文章,对史学理论研究学科的出现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对未来进行了展望。这一期我们又组织了4篇文章,分别从中国历史学家对海外中国学的关注和研究、史学理论的各种研究方向、西方话语与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关系以及史学理论研究的类型等进行了回顾。希望这些文章能够从某一视角对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做一个小结,以期将来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历史学功能,更好的认识历史、解释历史,为人类呈现最真实的史实,从而推动人类探索历史的欲望,推广历史到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田野历史学是历史学与人类学相互融合、文献考证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历史与现实视野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田野历史学代表了一种历史研究的理念,以对当代中国乡村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解读见长,致力于请农民讲述自己的历史,强调要书写一部从田野出发,利用农民自己形成的文献资料,用他们的感受、体验和经历来讲述的历史。田野历史学与国史研究关系密切,它所形成的丰富成果将促使国史研究者重新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社会的演进历程,重新审视目前出版的各种教材和各种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问题, 至少有三个重要的方面值得考虑:其一,将中国共产党如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的内容,即要把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不同发展阶段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理论和实践中体现出来。其二,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中的不同发展阶段、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理论和实践的时候,不仅要从政治、经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空前的进展,不论是在历史观方面,还是在方法论方面,以及在其他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和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面,都有不少成果问世。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尤其表明了理论研究的趋势正在不断走向深入。在21世纪,中国历史学的理论研究,一方面是应该看到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更应该看到任重道远。这里,我提出几个问题,讲点粗浅的认识,同大家一道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3.
广东历史学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流可追溯到近二千年前的东汉。东汉时,南海(今广州)人杨孚撰写《异物志》,以四音韵语描绘岭南各种动植物的形态和功用,是中国第一部地区风物志,也可视为广东史学作之滥觞。三国时,吴国陆胤撰《广州先贤传》,为岭南首部人物志。晋朝初年,南海人王范撰《交广春秋》,系岭南第一部地方史。唐代有李德裕的《南迁录》、房千里的《南方异物志》、刘恂的《岭表异录》等史部作问世。  相似文献   

14.
不论古今中外,一般有作为的政治活动家,往往都比较重视历史学。这是因为历史经验的借鉴,有助于他们的政治实践,从而进行政治预见能够比较准确,把握政治方向能够比较稳重,从事政治管理能够比较成功。一、“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在中国古代,历来有“鉴古知今”的说法。就是说,历史知识可以为现实的政治服务。借鉴历史上的得失成败,吸取经验和教训,是中国历代从政的人们久已形成的一种传统。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写道,“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唐代张九龄的《千秋金鉴录》。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明代张居正的《…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要想认识今天的中国,首先得认识历史的中国。所以,国情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对国民进行本国历史的教育,其内容广博而丰富,作用巨大。这里主要阐述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伦理道德、历史规律等几方面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反对现代传统的哲学文化思潮,批判、解构现代主义的文化理论。如反对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客观主义、一元论……提到后现代主义,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指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文化。它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古典的艺术传统,在题材上、技巧上力求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与史学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一词,实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情,包括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二是人们,主要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总结。这后一种意思也就是历史学,或简称史学。对历史学家所写的历史的总结,则称为史学史。以此看来,史学史应该是很重要的。如果说历史是人们对以往一切过往行为的总结和阐述,就象人们必须依靠记忆来生存那样,史学史则是历史学家对以往一切历史著作的反思。没有史学史的研究,历史学家就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最近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历史和史学的发展?下面就传统大同思想和中国近代史学转型问题谈一点体会。一  相似文献   

19.
无论人们如何评价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史学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影响之一 ,是它深化了人们对史学本身的认识 ,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思考和联想。不同于以往的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 ,后现代主义没有提供有关历史发展的一般概念和模式 ,但它客观上却为史学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对此 ,我们应持一种开放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借鉴其某些内容为我所用 ,并洞悉其某些消极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1978年到1998年,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20年。元稹诗《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所谓“行看二十载,万事纷何极”,“大江鼓风浪,远道参荆棘”,也可以体现我们回顾20年来世事变迁的心情。从1978年到1998年,又是中国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的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