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书画鉴定之学的形成与完善离不开鉴定名家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依据鉴定家的出身分四类阐述了九位鉴定家的研究方法,指出其积极意义,对从事古书画研究的人员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学习和研究书画鉴定的几点启示,即视觉上讲究一题两端,材抖运用上注重实物和文献资源,方法上选取风格、流传或名物制度,客观上注意四个参照系,从而展望了在古书画鉴定方面纳入新的科技手段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胡健 《中原文物》2004,(1):77-80
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古书画复制、作伪与鉴定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西方美术史发展相比,中国古书画在作品的创作、流传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书画复制、作伪与鉴定是贯穿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书画鉴定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古书画鉴定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西方美术史发展相比,中国美术史在作品的创作、流传上有自己的独特方式。书画仿造、作伪一直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独特景观。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展开很大程度依赖作品的鉴定,自古以来,鉴定便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点,甚至具有决定地位。在古代,鉴定家便是“美术史家”。鉴定和与之联系紧密的收藏是影响美术史的重要因素。鉴定学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基础,但恰恰是这个基础本身却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在现代科学仪器和方法尚未能运用于此领域的今天,书画鉴定仍承袭古人之方法,主要依靠个人的学识、经验和方法,通过目鉴来判定真伪,其结论往往因人而异。鉴定学方法的不确定性,使鉴定学和中国美术史研究面临严峻挑战。古书画鉴定方法的核心是它的科学性,要建立真正的鉴定学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而方法论必须具有科学性。建立起科学的鉴定体系,是古书画鉴定学的需要,也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需要。一、古书画复制、仿造与鉴定渊源魏晋南北朝以前,绘画发展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但从鉴藏角度考察,真正需要鉴定的古画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在此以前,主要限于收藏活动,且魏晋前,绘画主要由无名画工承担,作品不署名款...  相似文献   

4.
<正>鉴定与鉴藏是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美术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独特的学术传统。1949年以来,老一辈专家学者在现代学术体系下,在古书画鉴定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为书画鉴定与鉴藏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学术根基。近年来,古书画鉴藏史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不断丰富。2021年10月17日至20日,由故宫博物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古书画鉴定与鉴藏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天伦王朝酒店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相似文献   

5.
徐邦达先生是古书画研究鉴定的集大成者,这是由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作者长期侍从徐先生阅看古书画,对先生能成为集大成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如:先生成名经历、艺术学养、学识功底、性情人品,特别是治学方法等。从中可以看出,徐邦达先生的所有学术著作,是一个全面的、有内在联系的古书画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6.
简论古书画文物的保护管理与收藏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喜 《丝绸之路》2013,(4):134-135
在博物馆藏品中,古书画文物的保管与利用极其重要。古书画文物储藏环境对古书画寿命的影响很大,主要因素是温、湿度改变,光照和有害气体的侵蚀。文博工作者应通过控制环境保护古代书画,进一步重视古书画文物的科学保养,合理利用馆藏书画开展陈列工作。  相似文献   

7.
古书画损毁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古书画损毁机理加以分析,认为光和热和老化作用,酸性物质的降解作用和霉菌的污染是古书画损毁的主要原因;颜料的老化与变性,明矾在装潢的使用及人为因素损坏是古书画损毁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控制保存环境,改进修复方法对古书画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凌利中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2):100-118+134-135
本文以上海博物馆藏元李升《淀湖送别图》卷等文物的鉴考为例,梳理海内外所见诸多被割配的书画实物,并结合文献与著录,剖析古书画割配之历史、缘由、手法与类型,以及历代鉴藏家所采用避免被割配的方法。同时,本文还以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元王渊《木芙蓉图》真迹之发现为例,探讨针对这一画史现象予以梳理及利用的必要性,及其对现今古书画研究与鉴定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有些无款古书画,经前人误定时代、作者,或者有不同名称的,在鉴定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误定时代、作者有许多无款古书画,往往见到一些人在标签上或题跋中称之为某代某人所作。这究竟对不对,有待于我们去重复考察鉴别。一般  相似文献   

10.
古书画中所记载的文字是了解历史的珍贵资料,对褪色文字进行提取和识别是挖掘和展示历史价值的基础。本工作首次提出基于光谱增强指数与LeNet-5相结合的古书画褪色文字提取与识别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无损检测、光谱范围广等优点,获取古书画的高光谱数据,分析文字与背景的光谱特征,构建字迹增强指数,实现古书画中褪色文字的增强;构建LeNet-5卷积神经网络,利用手写汉字集进行训练,对密度分割后的字迹图像进行自动识别。以清代画家张士保所作《论道图》中部分褪色文字为例进行了验证,文字识别的正确率为70.8%。结果表明,本工作所提出方法可有效提高古书画褪色文字提取与识别的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王照宇 《收藏家》2007,(1):57-59
20世纪的中国古书画鉴定界,可谓是名家辈出,堪为“巨眼”者不乏其人。例如上海博物馆的谢稚柳、故宫博物院的刘九庵以及刚刚仙逝的启功等,如今健在的尚有故宫博物院的徐邦达(1911—)和辽宁博物馆杨仁恺(1915—)等。可能由于张珩的过早兰摧玉折,这位曾经在20世纪初期中国古书画鉴藏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大家却并不被人们过多地关注,其学术影响亦渐趋消却态势。但是,张珩存世的《怎样鉴定书画》和《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两部著述,却成为后世学人研究中国古书画鉴定的经典之作。一、张珩其人张珩(1915—1963年),名葱玉,字珩,号希逸,后以字行,浙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画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伴随着中国书画的产生发展而兴起的中国书画装裱对书画的保护作用日益明显,历代书画不经装裱不能久存。本文阐述了怎样把先进的工具、材料、引入书画修复中,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提高古书画修复科技含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揭裱修复古书画,为古书画修复科学化、高效化、现代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鉴定一件古书画,有时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近时故宫博物院从上海朵云轩收进一件明初人书画合璧《报德英华》卷,就是一种情况比较复杂而难以恰当鉴定其真伪的东西。此卷纸本,前引首书一段,中画三段,后与画幅同时人诗题十三家,跋一家;又后人跋一家。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故宫博物院召开"研究与鉴定:徐邦达的意义——祝贺徐老百年华诞学术座谈会",全面回顾了徐邦达一生的事业成就。与会代表认为,徐邦达既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博物馆人典范,又是中国艺术史学"鉴定学派"的一代宗师。他对数百件早期书画进行的鉴定考辨,对明清文人画鉴定进行的开拓性研究,系统地建立了古书画的鉴定标尺,真实地还原了中国书画史的发展脉络。今天,徐邦达的意义不仅值得我们总结,更需要我们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许哲 《北方文物》2011,(2):44-47
古陶瓷鉴定方法的发展,按照研究范围、检测手法的丰富,可谓经历了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对古陶瓷鉴定通过与大量实物接触,从而积累的鉴定经验世代相传,与"标准器"的对比来鉴别陶瓷的年代与真伪;50年代开始,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在传统鉴定的基础上,采用二重证据法将地下出土的新资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佐证,来对陶瓷进行鉴定;80年代以来,以考古资料为基础,将科学检测古陶瓷标本方法引入到古陶瓷鉴定中。  相似文献   

16.
全文论述了古书画文物贮藏环境对古书画寿命的影响,其主要因素是温湿度改变、光照和有害气体的侵蚀作用。文章分别从环境的各个方面阐述了通过控制环境保护古代书画文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倪进 《东南文化》2011,(1):118-123
书画鉴定,其目的在于辨真伪、明是非.鉴定是一种主体化的反应心理,是心灵与心灵的悄然交流,是鉴定者与创作者的悄然对话.书画鉴定者在鉴定的过程中,其心理机制和书画创作者应该是基本一致的.书画鉴定的心理机制包括心理特征、心理图式、心理倾向、心理定势和心理结构中的潜感觉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望令书画鉴定由经验走向科学探索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书画鉴定自魏晋至当代,已走过1000多年历程。古代书画鉴定家的鉴定思想与今天中国书画鉴定家的鉴定思想之间,是一种互为衔接、承上启下的关系。但对中国书画鉴定方法论的研究,不是今天中国书画鉴定学的本体确立。作为一门学科,在理论形态上应该有自己的规范性,它所涉及到的基本要领、范畴应有明确的界定,它的基本原理应当有深入系统的阐述。作为一门应用理论性学科,书画鉴定的理论与方法,要具体地应用于书画鉴定实践。它的理论,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切实管用是衡量其理论价值的主要标尺。  相似文献   

19.
窦忠如 《纵横》2011,(5):57-60
以绘画骏马而著称于世的徐悲鸿,自身也颇具骏马的直爽与洒脱,这从他购藏古书画时所表露出来的性情中可以得到最直接而淋漓的体现。据说,居住北平期间的徐悲鸿,经常前往琉璃厂古玩市场购藏古书画,每每遇见比较心仪的古书画时,他便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心情.  相似文献   

20.
古书画鉴定研究成果表明,明代中后期伪作名人书画的风气特盛,尤以吴门书画的表现最为复杂。如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王宠诸人,其传世书画皆是真赝混行,伪作多于真迹。文徵明以其享年最久,门生子弟最多,曾为吴门书画坛领袖数十年,故其“书画遍海内,往往真不能当赝十二”。据徐邦达先生的研究,曾为文氏代笔书画,或者是仿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