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煜琴 《旅游科学》2009,23(2):21-24
在对区域旅游基本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对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的要素选择方法和核心要素进行了分析,并以中部六省为例对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形成要素和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开发模式、协作网络开发模式和竞合模式等是可以在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演变中借鉴和应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2012,(16):15-15
2012年8月14日,从第23届西北旅游协作区年会上获悉,西北五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联手开发和推广丝绸之路旅游线路、黄河金岸旅游线路和穆斯林旅游市场。过去的22年中,西北旅游协作主要通过共同参展促销、推广跨区域线路产品等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首先选取了1990年代以来的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相关文献,从期刊种类、研究者专业背景及单位进行类别分析;从实证研究所涉及的行政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总结出集聚性和梯度性两个结构特征。然后从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理论基础、合作模式及空间组织形态四个角度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行综述。其中,从合作的组织机制角度,对协作、竞合、联动、互动、旅游联盟五种旅游合作模式进行了阐述;从空间组织角度,对旅游圈、旅游带和旅游协作区三种旅游合作的组织形态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侯兵  黄震方  范楚晗 《人文地理》2013,28(5):94-100
一体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一体化具有多种空间结构形式,对区域内城市间旅游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都市圈是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文章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对都市圈城市旅游规模体系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揭示城市旅游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从交通通达性指数和旅游者结构的角度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测度2006-2010年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的演变情况,呈现出旅游经济联系量的区域差异明显、交通的作用逐渐增强、"沿线"式距离衰减规律以及区域旅游协作方式相对固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密切都市圈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对策思考,为推进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1988年,上海、浙江、江苏提出一个“江浙沪旅游年”标志着区域旅游的起步。之后丝绸之路旅游区和长江山峡旅游区逐步发育,便意味着中国旅游业跨区的产品合作逐步形成。目前闽粤赣十三市旅游协作有很大的起色。但由于交通相互制约,不能向更高的层次和深度发展。因此需邀请三省旅游局领导及机关政府部门参加,给区域旅游合作以实质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推进旅游与高铁协作建设已成为城市之间基于旅游业发展而实施的共享交通建设的方案。本文提出建设川南城市群高铁旅游协作机制,分析城市群高铁旅游协作机制中的实现条件、障碍和瓶颈,提出高铁旅游协作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协作机制构建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2011,(23):71-72
2011年11月7日,由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旅游局共同主办的川陕甘旅游区域协作第八届年会在甘肃省天水市召开。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张世珍和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旅游局领导出席会议;区域内18城市政府代表、旅游局代表及部分旅游企业代表共同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增加,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较大促进作用。旅游业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食、住、行、游、购、娱等需求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对地区经济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各国承认和重视,如何测度区域旅游业的经济影响、绩效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对区域旅游发展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区域之间的协作能力也不强。本文以旅游地产为视角,制定适合我国各地旅游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与应用分析,提供实际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林睿 《福建旅游》2004,(12):24-24
2004年全国旅游城市旅游质监协作会议干10月28日至10月3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54个城市的旅游质监所的负责人,共78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经过与会代表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会议各项议程。会议宣读了祝庆瑞司长给大会发来的书面讲话。祝司长指出旅游城市旅游质监协作会议是加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的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对于全国热点旅游城市相互学习、互动协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全域旅游、智慧景区等概念的提出对旅游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粗放式的旅游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旅游业发展定位。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涠洲岛的旅游发展现状,发现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旅游产品等级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功能区及市场管理不规范;宣传推广不到位,知名度较低;承载能力有限,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区域协作,增强协同效应;完善岛内功能分区,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统一管理,规范市场行为等一系列涠洲岛旅游发展建议,促进北海市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了自都市旅游定位正式提出以来,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上海旅游产业政策演进规律特点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呈正相关关系;上海旅游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呈现6大演进规律特点,缩小旅游总人次区域差异的优化效果好于缩小旅游总收入区域差异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全域旅游、智慧景区等概念的提出对旅游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粗放式的旅游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旅游业发展定位。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涠洲岛的旅游发展现状,发现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旅游产品等级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功能区及市场管理不规范;宣传推广不到位,知名度较低;承载能力有限,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区域协作,增强协同效应;完善岛内功能分区,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统一管理,规范市场行为等一系列涠洲岛旅游发展建议,促进北海市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2010,(7):77-78
2010年3月11日,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城市分会(西北)协作会在西安开幕。会上,来自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城市分会西北片区的3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共同宣布,组建全国第一个由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组成的旅游协作体。  相似文献   

14.
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区域旅游规划在指导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区域旅游规划中的一些方面已经显得不合时宜,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区域旅游规划对地区旅游产业指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对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研究显得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了区域旅游规划创新的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雪  胡世伟 《风景名胜》2020,(2):0352-0353
区域旅游是我国近几年来旅游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区域旅游能够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和整体的竞争力。区域旅游发展需要构建利益分享机制,加强区域利益的分配和共享,促进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但是当前区域旅游业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传统保护主义和计划经济的思维依然存在,区域旅游一直受制于行政区内的旅游经济,从整体上不利于领域资源的开发和发展,导致了旅游经济和旅游行业陷入困境,基于此,要在坚持市场机制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法律手段、财政手段等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构建区域旅游业发展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嘉阳小火车”旅游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勇  肖智磊 《旅游科学》2008,22(5):7-11
区域旅游竞争力是目前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要素模型,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因素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冯蕾 《旅游纵览》2013,(8):23-24
沈阳市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工业旅游开发条件良好,开展工业旅游有利于提高区域工业的综合效益、丰富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拓展区域旅游客源市场、提升区域形象和知名度及区域竞争力。本文采用SWOT的分析方法,结合沈阳的实际对沈阳发展工业旅游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核心——边缘"理论运用到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中,提出在区域内旅游产品开发应从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实现核心边缘互动开发;利用核心区域现有优势着力开发核心区域旅游产品,在区域产品上形成核心——边缘产品;塑造产品群品牌等三方面入手,最后以厦门为例对此理论加以分析。旅游资源内在价值与外化价值的不一致性,区域旅游产品缺乏核心支撑产品,导致区域旅游产品雷同,缺乏长期竞争  相似文献   

19.
汪宇明  吕帅 《旅游科学》2008,22(1):15-21
旅游形象建设是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旅游形象绩效由认知绩效、市场绩效、传播绩效和管理绩效4部分组成,由此可建构起区域旅游形象绩效评估系统及相应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论.经长江流域12省区区域旅游形象绩效评估发现,各省区旅游形象绩效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浙江、上海、江苏、四川旅游形象绩效良好,西藏、云南旅游形象绩效较好,安徽旅游形象需要进一步凝练或修整,江西、湖南、贵州、重庆、湖北等省区旅游形象绩效较差,尤其是重庆与湖北,旅游形象模糊.忽视区域旅游形象管理尤其是形象保护,是区域旅游形象维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龙江智  朱竑 《人文地理》2007,22(1):40-44
发展战略在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旅游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是区域旅游业取得长期绩效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基本上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和直觉,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强,给区域旅游发展系统带来莫大的风险。为此,本文以辽宁鞍山为实例,将TOWS分析方法引入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以增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客观性、系统性和可靠性,降低旅游系统所面临的风险,旨在促进区域旅游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