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曾侯乙墓出土。白色。扁体,器面不平。全器用一块玉料透雕而成,由四节和三个椭圆形环组成。中间一环是活动的,上、下两环是固定的,三环组成一龙,上环为龙首,中环为龙背,下环为龙的腹部。三环所连的四节各节上均透雕龙与凤,分列左右,并相对称。第一节为对首双凤;第二节为首相交错的较大的双卷龙,两龙尾部各为一凤;第三节为屈首相背的略小的双卷龙;第四节为对首的较小的双卷龙,二龙首相接处有一对钻小穿孔。器两面以极细的线条阴刻出龙、凤的细部和四条蛇。  相似文献   

2.
1998年 11月,贵州安龙县龙广, 镇一村民在进行坡改梯时发现龙化 石。  经贵州省博物馆专家蔡回阳先生初步鉴定,认为系“贵州龙”和真骨鱼初步鉴定,认为系“贵州龙”和真骨鱼类之化石,其地质时代大约在中三叠纪,距今有二亿多年。它是继我省兴义市顶效绿荫之后发现“贵州龙”的又一新地点,两地相距不到20公里。  “贵州龙”是古代生物界的稀有品种,初发现它是在1957年,后确定为贵州龙科,属胡氏贵州龙种。是已知的海相地层中唯一同时发现三叠纪爬行动物和鱼化石,它的发现对贵州中生代鱼类和贵州龙的研究及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3.
龙崇拜起源新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崇拜起源是二十世纪初以来学术界一直热衷于探讨且又众说纷纭、分歧甚大的学术难题,拙作《龙崇拜起源研究述评》对研究现状已有论述,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4.
201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清理发掘了开鲁县金宝屯一号辽墓,在甬道内发现了用汉字和契丹大字书写的墨书题记。通过对墨书题记的初步研究,确定一号墓主人为《辽史》中记载的耶律蒲古。题记中提到了"葬扵龙化州西",为我们探寻"龙化州"的地理位置提供了佐证。根据金宝屯一号墓葬墨书题记、福巨古城的调查钻探成果、新发现的两处佛寺遗址并结合文献资料,推测通辽市科尔沁区的福巨古城即辽代的龙化州。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在中国,龙纹在服饰上的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龙究竟是什么?它和帝王是什么关系?龙纹何以为少数人所独享?笔者试以龙纹在服饰上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对龙的起源和发展、龙成为最高统治者的化身、龙衣、龙袍的出现,以及本馆所藏清末代皇帝龙袍在龙纹造型、色彩运用及刺绣针法等方面进行一次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相对资源承载力,即适度人口容量,是指资源相对可承载的适度人口。相对资源承载力是以较之研究区域更大的数个参照区域为对比标准的,本文分别以全国和哈尔滨市为参照区域,研究哈尔滨市道里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演化过程,分析得出道里区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并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角度对道里区的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加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相对资源承载力,即适度人口容量,是指资源相对可承载的适度人口。相对资源承载力是以较之研究区域更大的数个参照区域为对比标准的,本文分别以全国和哈尔滨市为参照区域,研究哈尔滨市道里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演化过程,分析得出道里区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并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角度对道里区的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加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芥川小说<杜子春>的时间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杜子春》取材于中国唐代的同名故事。芥川在小说创作中以近代知识人的思考对原典中的素材作了取舍和改动。摒弃了原典中否定爱心的求仙主题,运用原典以及同类故事中以“幻相”的相对时间来完成人生教训的手法,提出了人对自身以及生存意义认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龙缸是明代独特的瓷器种类,起源于明初,洪武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就设立了专门的龙缸窑,但早期产量很有限。到嘉靖时期,龙缸的制作达到高峰,成为嘉靖官窑造物的代表,但烧造亦十分困难,成功率很低。以此为背景,文章以盐城市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明嘉靖御窑青花云龙纹大缸为例,对其质地、纹样、龙纹等进行赏析,认为它代表了嘉靖官窑的高超工艺水平。文章还分析万历以后龙缸衰落的原因,指出嘉靖龙缸已成为难以复制的绝唱。通过对明代龙缸发展历程的梳理,全面评述这一独特器物的艺术特征、历史价值和技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的虚幻动物。龙腾云驾雾,追波逐浪,有着无比的神通,它到底是怎样诞生的?中国人以“龙”为尊,它又为什么会加入世俗动物的行列?无中生有十二生肖中唯一前神秘动物——龙,在中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文化地位,中国人甚至以龙的传人自居。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龙文化研究中,金代的龙纹形象一直包含在宋代龙纹的研究范畴中,宋代又是中国龙形象的定型时期,近年来连续发现的金代铜坐龙,对于中国龙文化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唐、宋、辽、金代出土的坐龙的形态特征、出土地点、时代背景作以对比研究,得出金代铜坐龙是渊源于辽代的坐龙、受宋代坐龙影响的、包含了女真族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龙的形象,并探索出其发展演变规律及具有守护功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古埃及以降的闪米特文明都有神奇蛇的信仰,但这些蛇都是克托尼俄斯的神物,代表地下界,从不升天也不飞翔,这种信仰符合蛇的自然本质。中国的龙为天神,既不符合蛇的本质,又和其他古文明崇拜的蛇神形象大异其趣。中国龙的形象来自昆虫。在大自然中,只有昆虫能由蛇体化为鸟形,也只有昆虫能暂死后再生、升天。古人神化昆虫,这实为龙的形象与崇拜来源。不同地区的萨满教,都有崇拜昆虫变形、羽化神能的痕迹。中国先民确有尚虫信仰。中国龙可能更近似于古埃及的金龟蜣螂甲虫崇拜。尽管埃及的金龟和中国的龙崇拜在起源、发展上关联性不大,但两者的信仰观念与象征意义却相当接近。夏禹形貌为虬龙,其名"禹",恰和"虫"同字,故龙、虫义同。  相似文献   

13.
明朝万历年间,佛山南海盐步老龙与广州泮塘龙舟因一次大型龙舟比赛而结缘,因对比赛结果的谦让而结契:根据两条龙船所造时间之先后、历史之长短来划分辈分,盐步老龙因时间久远被尊为“契爷”(干爹),年轻的泮塘龙舟甘为“契仔”(干儿子),并择日簪花挂红,举行隆重的结拜仪式。在以后的每年端午节期间,“契爷”、“契仔”互相探访,仪式隆崇,场面壮观,彰显和重塑了南海盐步老龙厚重的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14.
龙与古建筑     
庞鸥  叶雷 《东南文化》2000,(2):41-46
Dragon is the symbol of Chinese nationality The Chinese proudly call themselves the offspring of dmgon Early in the ancient times the Chinese was irrevocably committed dragon The Chinese like dragon because it is not only a fairy beast Unl stands for a certain spirit as well you could find dragon as a design in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Which embodies the power and the wish for luck.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期玉器出现螭纹,经过历代发展演变,玉器螭坟活泼瑰丽、变化多姿、精犷奔放。  相似文献   

16.
大辛庄遗址出土的一件玉龙,据其形态和装饰风格判断,应为凌家滩文化玉器。本文还收集到几件商代和汉代的凌家滩文化玉龙的仿品。大辛庄遗址发现的玉龙、玉虎在墓葬中的位置与濮阳西水坡发现的蚌塑龙虎相似,二者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鲍亦程 《收藏家》2013,(3):36-40
中国龙文化由来已久,龙所表达的意义及形态造型处于逐渐演变进程中。龙是一种幻想出来的动物,具有呼风唤雨,上天入海的神力,因而人们可就龙的形象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塑造,这样不同时期的造型留下了"时代的特征"。深入探寻这些特征,并研究其背后的时代意义有助于龙文物的鉴定与研究。清代彩绘龙纹瓷器大量出现,顿时有陶瓷世界"龙行天下"之说法。且随着帝王的个人喜好,陶瓷上的龙纹装饰也以新的形象出现。通过仔细观察研究宁波博物馆珍藏的龙纹瓷器,即可发现,入清以后龙纹形象远离不开明末的遗风,许许多多明朝的龙纹普遍还在使用,像这种明朝出现过草尾龙,在清康熙时又出现了仿制品。  相似文献   

18.
周凯 《收藏家》2014,(4):81-87
<正>一.开头的话龙在中国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早在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我们就看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形堆塑"。其后在红山文化中、在大汶口文化中、在龙山文化中、在良渚文化中都能看到或找到龙的身影。到了夏、商、周三代,人们对于龙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于开头  相似文献   

19.
宋艳秋 《收藏家》2013,(2):35-40
铜镜的种类很多,以龙的形象作为主题纹饰的镜子,是中国古代铜镜中的一大类型。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中国夙有“东方巨龙”之称,龙文化曾是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构成部分。可以说,文化涉及到哪里,龙文化就延伸到哪里。从龙的观念到服装、装饰器皿和用具。龙纹作为铜镜的一种主要纹饰,一直贯穿铜镜的发展历史,上启战国,下迄明清。传承演化,历代不绝。  相似文献   

20.
Stories of conflict between saints and dragons flourished between the eigh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 at the disputed boundary zone between folktale and hagiography. The presence of dragons at wells was an accepted image in vernacular culture, independently adopted by successive writers of saints' Lives to enliven stories about the spiritual power of their heroes and the pastoral and missionary work they performed. In the transition of hagiography from its Middle Eastern origins the dragon, originally a plausible desert snake, took on mythical status and became identified with social evils from paganism to corruption. Christian imagery of baptism involved a symbolic contrast of lethal and healing waters, given visual expression in the sculptural motif of a dragon encircling the font. But the story of the dragon-fight could carry multiple meanings. Earlier texts reflect a world in which clerical culture had to make headway against lay power, and the dragon is something to be banished, like the aggressive chieftains faced down by saints. Later on Christianity was presented as part of a harmonious social order, and the dragon is crushed by the pious force of chival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