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9年,刘文岛任汉口市长时,市政府议定铸国父孙中山铜像立于市内。初定立在江汉关前。继派工务局局长吴国柄前往上海联系设计加工,设计者江小鹅。基座工程由本市李万和营造厂承包,合同要求表面不用水泥,用湖南产麻石装砌。 1931年,铜像铸成运抵汉口,恰逢武汉洪灾,无法施工,铜像暂存招商局堆栈。但是年市政府复议,立像地点改在“六渡桥磨盘”。该处原为沧海茶楼,为使民权、民族、三民三条道路接通,市政府将茶楼拆除,形成空场。因地近六渡桥,市民即以“六渡桥磨盘”称之。 19.32年10月,吴国债接任汉口市长。-…  相似文献   

2.
任虹 《江汉考古》2012,(1):117-120,138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俗称南洋大楼,由临街主楼及其后附楼组成,地处武汉市江汉区中山大道708号,东临长堤街、南临六渡桥、西临汉口中山大道、北临民众乐园。1917年,由南洋华侨简照南、简照强兄弟创办的中国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在汉口成立分公司,并聘请美国汉明(HENMING)  相似文献   

3.
汉口有座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座落于江汉区六渡桥,人们亲切地称之"铜人像".六渡桥是历史地名,有名称不见桥梁;铜人像是历史文物,有铜像没设门牌.相同的是六渡桥铜人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汉口繁华街区的泛称.  相似文献   

4.
楚剧是湖北黄陂、孝感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它距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李雅樵是这个剧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在老戏窝子长大汉口集家嘴到六渡桥之间,有个叫福建庵的地方,今天叫福建街。1922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  相似文献   

5.
汉口六渡桥纪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口六渡桥地处全市中心,素来人烟稠密,日夜喧闹,1938年10月25日汉口沦陷,来不及疏散避难的市民,全被日本侵略军集中到所谓难民区去,六渡桥周围一带空无一人.沦陷后,河山变色,景象惨痛,汉口中山路(今中山大道)从阜昌街(今南京路)口起,一直到三民路口,其中包括江汉路、民生路,临街房屋全被日本侨民侵  相似文献   

6.
记得在人民医院住院期间,为我治病的一位医生,曾就汉口六渡桥消失询问于吾.答曰:所询事,不熟悉,只能浅议一二.六渡桥确乎是昔日汉口繁华的聚焦处,那首冯翔的民谣《六渡桥》尽写老武汉人对她的眷恋:"屋里住倒王家巷,在一中上的中学,每天弯到六渡桥……六渡桥不见了,六渡桥不见了……"  相似文献   

7.
1999年3月,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至南京路段环境改造工程,在市政府领导下紧锣密鼓地开工了.揭开表层路面,便有一道由夯土、青砖与红砂岩条石砌筑的城垣遗迹,显现在行人眼前.清代汉口城垣的展露,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武汉各家电视台、电台、报纸竟相报道,大有洛阳纸贵之势.市民们指指点点,茶余饭后又添了新的谈资.兼任工程总指挥长的涂勇副市长,立刻调兵遣将,将文物考古工作者推上第一线.于是,我们接受了勘查城垣、获取第一手田野考古资料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8.
1948年秋宋希濂从南京乘军用飞机到汉口后,即住德明饭店二楼。此前,其先头人员已由兵团副参谋长罗开甲、高参董惠等率领来汉,并设兵团部于汉口模范区和三教街附近;兵团办事处则设在六渡桥街口。该兵团的组成如下:  相似文献   

9.
汉口六渡桥附近有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是上世纪30年代初由上海雕塑艺术家江小鹣设计塑造的,像座仅有4米.铜像也只高2.4米,但铜像手执拐杖、昂首挺胸、凝神远眺的神态,却不由得使人想起有关这位伟人的历史往事以及由此产生的故事。由孙中山脚下散发出去的道路名称为三民路、民族路和民权路。在稍远处,有民生路。三民路的得名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民族路、民权路和民生路则是以三民  相似文献   

10.
思考了几年、又忙碌了一年多,《百姓看武汉》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编辑这一套丛书,缘起于一些热爱武汉历史与人文的普通市民。我通过“汉网论坛人文武汉”,与他们相识、相知。这些人大多都不是文史专业工作者.因为钟情于武汉的历史文化.他们常常利用休息时间,默默地在武汉的街头、巷尾进行着历史的新发现。尤其令人敬佩的是.随着武汉城市建设的加快,每一条老街拆除之前,每一座老宅倒下之前,甚至每一条街区改造之前,都会有他们的身影在其中,他们用自己的镜头和视野为武汉的城市建设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就是在这种寻访和纪录的过程中,他们有了很多的发现和地方文化的挖掘,让被人们遗忘的历史的遗迹与残存重新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11.
正紫竹巷位于汉口六渡桥区域,因紫竹庵得名,紧邻孙中山铜像,被史志方家称为老汉口之根。2015年9月,紫竹片房屋征收工作正式启动。为留下历史,我采访了该片区及周边部分原居民,记录其祖辈初到汉口从事各种行当谋生的历史。汉口统一街157号,现为某公司食堂的厨房,由于该楼被划入紫竹片房屋征收范围,2018年已被拆除。倘若将时间回溯70年,那时该楼名叫"仁和"颜料号,其左边为布店,后改为民族粮店;右边则是一家书店,  相似文献   

12.
<正>困境中的探索人们也许还记得,早年间武汉有句流行语:"汉口的人找房子比找朋友(指谈恋爱的男女朋友)难!"说的就是城市住房问题。记得那是上世纪70年代中叶,我到汉口六渡桥桃园里看望当年下放同村劳动的知青朋友。朋友家的锅灶支架在床头的窗口边,屋顶、墙头都呈黑褐色,纵横交错的各类电线如同人体曲张的静脉。一间约摸五六平方米的公共厨房里有三个煤炉。入夜,知青朋友在地板  相似文献   

13.
日寇占领武汉期间,汉口为其政治、军事、经济及特务中心,中山大道自六渡桥以下至旧法租界之两侧商店,多为日本侨民占据,经营各种商业.日本兵则在人行道上穿梭往来,趾高气扬.中国老百姓富有者则居住于旧法租界,贫穷者居住于汉正街一带之难民区,避免碰见日本兵.以免受气.  相似文献   

14.
《武汉文史资料》1989年第四辑《汉口忆旧》曾发表过徐明庭、裕和两同志撰写的《六渡桥究竟在哪里?》一文,对六渡桥的桥名和地址作了一些考证和论述,兹根据有关史料和个人所了解的情况对此作进一步探讨.一、桥名“妾似垂丝牵不断,郎如飞絮任斜飘,人都说是伤心树,怕上春风六度桥”.这首“汉口竹枝词”,为清嘉庆道光年间范锴《汉口丛谈》载入.作者是范锴的儿子范涛.《汉口丛谈》一书问世于清道光二年即1822年,书内对当时汉口“坊市街衢”,“大略纪之”.关于玉带河,书上说:“河上木桥横跨,或相距里许,或半里许,在在有之.”书内所列桥名,多达30,其中的六度桥,竟被骚人墨客写入诗中,可见六度桥在170多年前已很有名.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十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武汉市第一部全面记录武汉历史的巨著《武汉通史》终于出版了。《武汉通史》共10卷本,由《图像卷》和详述武汉历史的9卷文字组成。这部卷帙浩繁的历史巨著由皮明庥主编,武汉市文史界的诸多专家共同参与,历经数载,得以成书。  相似文献   

16.
1956年12月9日,著名戏剧家、《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同志来武汉视察,停留了一周,组织上安排我全程陪同。他在武汉进行文化艺术方面调研的同时,还了却了一桩多年的心愿。田汉同志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曾在武汉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他回忆到:"为了领导和推动伟大的抗战斗争,1937年10月,中共中央派董必武同志到武汉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同年12月,中共  相似文献   

17.
1984年11月.格里希受聘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后.上级从技术科抽调了三名专业技术人员跟随格里希,配合工作,协调生产技术上的问题.其中有我一个。1966年,我从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1967年分配到武汉柴油机厂。  相似文献   

18.
1905年,横穿中国腹地的第一条铁路——北京到汉口的芦汉铁路在詹家店车站接轨贯通。至今,武汉铁路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了。百年岁月多风雨,百年里程有曲直。武汉  相似文献   

19.
汉口公益联合会十一分会的前身是普济保安会,会址在统一街小火巷.所辖区域:东起江汉路口,西至六渡桥,南面由悦新昌绸布店(今江汉绸布商店)到中南旅社,北面由金银首饰店到水塔.中山大道民生路口,一边是长江饭店和工业大楼,另一边是民生甜食店和更新百货店.交通路一条街和生成南里.统一街由民生路口到木兰宫(今人民路).还有贤乐巷、文书巷、积庆里等也属所辖范围.  相似文献   

20.
1927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有力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1926年11月毛泽东到达武汉时.湖南的农民运动已由秘密活动进入公开革命活动时期。“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久受压抑的湖南农民进发出空前的翻身热情,革命风暴席卷三湘四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