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甲午战前,中国铁路建设仅处于起步阶段,李鸿章无疑是铁路建设的倡导者和借款筑路的开启者.他不仅提出了以"三慎"为核心的外债观,而且在津沽铁路建设中付诸实践.但在随后的津通、关东和芦汉铁路的筹借外债中,近代铁路外债所面临的困境则明显地表露出来.这种困境主要源于对外债的依赖以及对国内民族资本缺乏一种激励机制.这种特点在甲午战后则逐渐演变为对权利的放弃.  相似文献   

2.
张嘉璈与中国银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银行在1935年前是旧中国最大的中国资本的银行,张嘉璈是1935年前中国银行的总经理,对这家银行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我们通过研究张嘉璈与中国银行这个命题,不仅可以解剖一家特大的金融机构,探索一位著名银行家的经营思想,而且可以从一个侧面看江浙资产阶级的兴起,及其对中国四大家族怎样从支持、抗衡到沦为附庸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的铁路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甲午战争以前的铁路问题不为史学界所重视而一直晦暗不明。目前的近代史研究几乎一致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直接刺激了铁路建设,中国铁路自此有了一个大发展,甲午以前的铁路建设则无足轻重。但是如果没有甲午战前的政策基础,仅仅靠一次战争的刺激能够立刻从无到有吗?甲午战前的铁路事业绝不是中国铁路史上可有可无的一段历史,甚至也不是中国近代史可以随意忽略的一笔。本文正是试图论述铁路的这段历史,来揭示清政府在近代化道路上所作的努力。由于对早期铁路史不够重视,自然对甲午战前清政府所推行的铁路政策缺乏深入分析。从…  相似文献   

4.
张嘉璈与抗战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嘉璈(1889—1979),字公权,江苏省宝山县(今属上海市)人,清末秀才,后留学日本学习财经学,归国后一度在报社供职,曾出任《交通官报》总编,后进入金融界,长期在中国银行任职,先后担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中国银行副总裁、总经理之职。后因与蒋介石、孔祥熙矛盾激化被迫辞去中国银行总经理职务。1935年12月张嘉璈受命出任铁道部长。  相似文献   

5.
1830—1870年是法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时期。这一时期作为整个工业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国交通运输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尤以铁路建设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就总的经济生活而不是单单就商业来说,铁路是有史以来最具有革命性的一种工具”。它的发展不仅使得法国的整个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而且对法国的整个工业化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国初期,以奉系军阀主导的中国东北三省地方政府曾大力引进和建设以铁路为代表的近代交通设施和近代交通工具,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使东北地区由此成为当时国内铁路交通最为现代化的一个地区。这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项工程是沈(阳)吉(林)铁路的修建。该路是东北地区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由中国人独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也是东北地区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最成功的标志性铁路。它的开通不仅带动了其他铁路的建设,而且拉动了铁路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  相似文献   

7.
李青 《文史天地》2012,(8):68-71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不仅在我国铁路史上,而且在世界铁路史上也是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提起詹天佑,人们必然想到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一般认为这是在詹天佑主持下,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在这之前六年,即1903年,詹天佑还曾独立设计修建过另一条铁路——高易铁路。高易铁路才真正是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相似文献   

8.
詹天佑是中国近现代史与民国史上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出洋留美的幼童学生之一,是学习西方、追求科技真理的先驱,是中国近代铁路事业与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中国刚刚起步的铁路事业。他不仅参与了中国早期几乎全部重要铁路的建设工程,而且首创中国独立自主建造铁路干线的奇迹──主持建成艰巨异常的京张铁路,振奋了民族精神,为中国赢得了荣誉。他积极倡导与主持建立各项工程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为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詹天佑是一位铁路巨擘、科技先驱,更是一…  相似文献   

9.
法国年鉴派是当代西方史学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也是西方新史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它诞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二战前已影响日增;二战以后,它不仅在法国成为史学主流,而且影响遍及欧美。概略地分析一下苏联学者对年鉴派的看法及其近年的变化,可以使我们通过这一实例一般地了解苏联对西方史学思想的态度及其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0.
浅论梁启超的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一八七三——一九二九年),字卓如,号任公,自称饮冰子,广东新会人。他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史学著作曾起过显著的作用和影响,人们不仅知道他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建立“新史学”的主张,而且在解放前不少人把  相似文献   

11.
张嘉璈1935年12月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铁道部部长,1938年1月交通、铁道两部合并后长战时交通。此项工作报告分期择要报告其主管铁道、交通部务期间整理旧路债务、建筑新路工程以及充实、改进各项路政设施等工作情形,尤其是抗战五年来为应战时非常之需,国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驿运、电政、邮政等业务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神州》2006,(6)
傅志寰属虎,如果再细分应该是东北虎。这不仅指风韵气度,更是指出身,甚至包括行事风格。傅志寰出身于辽宁海城的一个铁路世家,父亲是一位火车司机。高中毕业后,傅报考的第一志愿是铁路,在前苏联学习的也是铁路,毕业后一直在铁路部门工作,他曾说:”我对铁路情有独钟。“1998年3月,傅上任铁道部部长。青藏铁路建设为拉动西部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开工建设,傅志寰部长先后三次深入建设工地,并且不顾高原反应,一下飞机就直奔海拔4000米以上的施工现场指导工作。青藏铁路建设对青海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将产生深…  相似文献   

13.
正一般人认为,像冯玉祥这样的行伍出身的大老粗,除了打仗之外不会有什么经济头脑,实际上他的经济头脑丝毫不逊色于专业理财师。冯玉祥接管了京绥(北平到绥远)铁路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了军政要员免费乘车的特权,过去要员们乘坐这条铁路线不仅不买票,而且还要坐最好的座位,现在一律买票乘车。此举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还给冯玉祥披上了平等和不畏权贵的色彩。既然权贵的钱都敢收,一般的老百姓就更不在话下了。于是冯军控制的铁路货运价格猛  相似文献   

14.
王淦昌(1907—1998)是海内外闻名的德高望重的科学大师,也是百万常熟人民为之自豪的常熟籍中科院资深院士。他不仅在粒子物理、核物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在我国独立自主地发展核武器以及和平利用核能源方面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业。纵观他的人生历程,可以看出他不仅孜孜于学问的深入研究,潜心于科学的探索发展,尤为可贵的是时时刻刻将国家利益、民族安危存念于胸  相似文献   

15.
论八大艺术     
薛永年 《收藏家》2002,(6):36-42
三百年前的艺术巨匠八大山人(1626——1705年),不仅属于他生活的17世纪,而且属于中国艺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走向现代的20世纪。从世纪初到世纪末,八大  相似文献   

16.
战前浙江新式交通建设出现较快发展,浙赣线是省营铁路的样板,公路建设则成为全国的模范省。交通作为战争的一个基本要素,抗日战争中浙江战场基本上是围绕交通线展开的,期间铁路几乎全毁、公路毁坏达4/5。但抗日战争也促进了浙江交通现代化发展。一是把交通建设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二是把交通现代化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到了空前的高度。但这是浙江人民在反侵略的大背景下,在政府的优先发展策略下,集中全社会力量发展形成的。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现代化正常发展的轨迹,使浙江交通现代化建设延误了约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7.
在郭小川研究方面,郭晓惠是兼有亲属(女儿)身份的研究者。小川亲属们在编选文集时坚持保持原件原貌,并且公开小川私人档案(如1957年日记),不为贤者讳,这一开明求实的态度,大有助于我们和将来的人不仅从已发表文本,而且从草稿改稿日记书信,不仅从表层,而且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小川其人:他的天性,他的教养,他的品格,他的价值观,他内心世界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曹蕾 《旅游纵览》2016,(4):93+95
铁路旅游兴起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这种新颖旅游形式发展至今,已被世界各地广泛接受。2014年7月10日Y667/8次"敦煌号"品牌旅游列车正式运营,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铁路旅游模式。同时该工程也起到了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的作用,是迎接敦煌旅游新热潮大背景下面临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1817年斯蒂芬森决定在他主持修建的铁路线(利物浦——曼彻斯特)完全使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任务,自此以后火车以其  相似文献   

19.
研究整个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历史的人士,都会注意到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这就是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在整个甲午战争历次海战中的表现,不仅大失水准,令战前对它寄予厚望的全国上下大大地失望。而且,在整个战争的历次海战当中,这支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关于铁路建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著名的政治家,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后,他主张从建造铁路、发展中国交通着手,以达中国富强之目的.他强调交通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铁路建设则处于交通建设之首位,要求发展铁路,富强国家.为此,孙中山绘制了覆盖全国的七大系统铁路网建设计划,并主张采取“批给外人筑路“的方法来发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尽管孙中山关于铁路建设的思想在当时过于天真,但对于今天中国的铁路建设,仍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