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雍 《岭南文史》2014,(3):29-32
正黄埔军校建校后,大力宣传贯彻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党代表廖仲恺、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多次讲过扶助农工的重要性。黄埔军校为农工提供军训、支持农民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反过来蓬勃开展的农工运动也有力地支持了黄埔军校学生军的两次东征。军校师生通过扶助农工的实际行动,接触社会,融入火热的现实斗争,提高革命意识,这是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一大特色。黄埔军校与工农运动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孙中山"武力与民众相结合"的办校初衷。  相似文献   

2.
黄埔军校是在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孙中山的倡导下,由国共两党于1924年6月16日在广州创办的,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依靠这支力量,完成了东征、北伐,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在抗日战争中,黄埔师生在全国多个战场上,奋勇杀敌,流血牺牲,为抗战的胜利作出重  相似文献   

3.
1924年年初,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迎来了大革命的高潮。以孙中山为首的广东革命政府摆脱了多年的失败与曲折起伏的阴影,焕发出青春与活力: 1924年年初创办黄埔军校,建立党军;1924年10月平定了广州商团叛乱,顺利解决了粤海关关余拨款事件:1925年又先后进行了东征与西讨,荡平了陈炯明等叛逆军事集团,巩固与统一了两广根据地,为出师北伐、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其中,对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是北伐前广东革命政府所发动的最为重要的战争。 陈炯明与广东革命政府 陈炯明,字竞存,广东海丰人, 1878年(光…  相似文献   

4.
周渝 《贵阳文史》2014,(4):22-25
正他是第一位牺牲在战场上的贵州籍黄埔骄子;他被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誉为"军校牺牲第一人"。作为第一批成仁的黄埔将领,蔡光举注定不会有太多的故事。但只要提及黄埔军校,他的姓名就必定难以被后人遗忘。1925年的春天,长洲岛上全副武装的黄埔学生军踏上了轰轰烈烈的东征之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场复仇之战,此战所征讨的对象正是在3年前因与孙中山政见不合而发动"六一六兵变"的陈炯明。更重要的是,这场东征之战是黄埔军校建军以来,校军参加的第一场正真意义上的战争。  相似文献   

5.
左权是我党军队抗战时期在前线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军事干部,他的名字与中国抗战的历史密不可分。王明来到苏区后,左权成为红大惟一的军级教官左权自醴陵潞河中学毕业后,即考入广东湘军讲武堂,后直接转入黄埔军校一期,并于1925年在黄埔军校由陈赓介绍入党。他毕业后参加了统一广东的两次东征,历经战斗的洗礼,因成绩优异作战勇敢被选送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左权由苏联学成后回国,即进入闽西苏区红军部队,并担任红新12军军长。后又被调入中央苏区,直接策划和参与了著名的宁都起义,被任命为红15军军长兼政委,当时左权只有25岁。年轻的…  相似文献   

6.
正陆汝群(1902—1951),广西容县石寨乡下烟村人,陆汝群是中国第一批经过正规军事院校培养出来的抗日将领,他曾先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又名黄埔陆军小学)、广东海军学校、黄埔军校第一期、黄埔军校高级班读书,成为黄埔将士中唯一一个在黄埔长洲岛就读过4所军校的高级军事人才。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陆汝群跟着蒋介石、周恩来两次驰骋东征战场。在北伐战争中,  相似文献   

7.
<正>陈铁(1898—1982),国民党陆军中将,遵义市播州区西坪人,字志坚,名永祯,以号行。民国十年(1921)入唐生智部任连文书。民国十二年(1923)辗转到广东,民国十三年(1924)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分到教导团任排长,后升连长。民国十五年(1926)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九团二营营长,后参加东征北伐,  相似文献   

8.
贾晓明 《纵横》2010,(1):20-23
胡公冕(1888—1979),中共党员,浙江永嘉人。1923年谒见孙中山先生后,受党的指派,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先后参加黄埔军校筹建工作及东征、北伐。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国民党通缉,辗转于上海、浙江、武汉。1930年任红十三军军长,在浙南领导武装斗争,1932年被捕。1936年经多方营救出狱。“西安事变”时,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为事变和平解决做了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9.
1895年,邓演达出生于广东惠阳的一个农家,14岁入广东省陆军小学学习。 1920年夏,邓在参加陈炯明讨伐桂系军的战役中立功受奖。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邓演达任教育长,为黄埔军校不辞辛劳。广东国民革命军北伐时,邓任政治部主任,鼓励全军官兵冲锋陷阵,并在农村建立农会配合北伐。进攻武昌时,邓担任攻城司令,亲临城下督战,战马阵亡,他仍镇定指挥作战。终将武昌城攻下,为北伐建立了卓越的战功。 北伐军节节胜利,蒋介石、汪精卫反共势头日渐明显。革命面临危机,邓演达计划组织革命行动委员会以挽颓势,却未能成功。…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与广东革命政府的两次东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25年春季和秋季,广东革命政府先后两次出兵东江(包括广东的惠州、潮汕和梅县三个地区),讨伐军阀陈炯明。这两次东征,是在国共合作条件下举行的,以铲除广东革命政府的敌对势力、打倒地方军阀和保卫工农运动为主旨的一场革命战争。它  相似文献   

11.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学校,在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时期,该校曾荣获“国民革命中心”和“东方红军”的美称.邓演达是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曾协助孙中山、廖仲恺创办黄埔军校,军校建成后先后担任教练部副主任和教育长等职务.在军校中他以维护国共合作,发展国民革命的大局为重,始终站在革命一边,真诚地与共产党人团结合作,为黄埔军校的建设、革命骨干的培养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运动中前期.何应钦积极参与黄埔军校的创建工作.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训练方法.他率领黄埔官兵成为两次东征、平定刘、杨叛乱、处理"廖案"等一系列军事行动的主力.在此过程中,何应钦表现出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军人素质,在实战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军事活动,既推动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也为他日后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其间,他的政治挝思想尚能跟随时代潮流前进,在一定程度上赞成国共合作,支持工农运动和反帝运动.  相似文献   

13.
熊宗仁 《文史天地》2010,(12):82-86
十二黄埔“保姆”以身作则 东征苦战初试锋芒 (一) 被称为国民党军黄埔嫡系“保姆”的何应钦在黄埔军校创建初期,除了对校长蒋介石的忠诚和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外,他与苏联顾问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1924年6月16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建了黄埔军校。从此,神州大地一批批革命精英满怀“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心壮志,云集在“革命的黄埔”旗帜下,保证了东征、北伐的胜利,重开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打败了日  相似文献   

15.
陈泰运,字化醇,贵州省贵定县旧治乡人,生于1900年,先后在旧治三育学堂和贵阳时敏小学读书,后升入南明中学,192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6月在孙中山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下,毅然中断学业,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步科学生三队学习,受到周恩来、恽代英等革命家的教诲,毕业后分到学校教导团任排长。1926年,陈泰运参加了北伐战争,因立战功,受到嘉奖,晋升为上校团长。后投入抗日战争,因战功卓著,擢升为少将旅长、中将师长、财政部两淮税警团主任、陆军第八军游击司令部任军长,苏北挺进军指挥部、长江下游挺进军副总指挥等职,是一位爱国将领。1949年11月贵阳解放,陈泰运于1950年元月11日在贵阳登记投诚。1951年3月6日因车祸身亡,时年51岁。在东征北伐中英勇奋战1925年,陆军部长陈炯明盘踞惠州、潮州、汕头一带,得到英帝国主义与段祺瑞的军事援助,威胁广州进行叛乱,陈泰运参加黄埔军校的东征军,与粤军于1925年2月举行第一次东征,何应钦率教导第一团日夜兼程,攻克潮州。6月初,正当东征军围歼陈炯明残部时,驻广东滇军军长杨希闵与桂军军长刘震寰勾结,在广州发动叛乱,东征军与粤军迅速回师广州,讨伐杨、刘,交战一...  相似文献   

16.
正周逸群,原名周立凤,贵州铜仁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活动家,共产党军队的早期缔造者之一,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许多人都知道周逸群是贺龙的入党介绍人,其实周逸群介绍入党的不只贺龙一个,在黄埔军校时,他就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在任贺龙师、军政治部主任期间发展的共产党员更多,在创建湘鄂西苏区和鄂西游击大队、洪湖赤卫队、红六军时,发展的共产党员更是数  相似文献   

17.
在国民党军队中,第一军具有其特殊的地位,纵然较之于后来的所谓“五大主力”(即第十一师、第五军、第七十四军、新一军、新六军),也无需多让,堪称精锐中之精锐,嫡系中之嫡系,乃是地地道道的黄埔子弟兵,在蒋介石的心中分量特别重。一第一军的前身是黄埔“校军”。1924年秋,苏联政府援助的一批军火抵达广州,孙中山专门指示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将“新到之武器,用以训练一支决死之革命军。其兵员当向广东之农团、工团,并各省之坚心革命同志召集,用黄埔学生为骨干”。在各方面努力下,黄埔教导团很快得以建立,这支部队不…  相似文献   

18.
1943年1月,何绍周调任中国远征军新编第八军军长,次年5月又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兼中国远征军总预备队新编第八军军长,直接指挥了他军事生涯的巅峰之战——松山战役。何绍周是贵州兴义人,生于1902年,后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因为他是何应钦二哥何应禄之子,所以人称"侄帅"。何绍周毕业于贵阳省立南明中学,1924年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期学员。与大多黄埔一期的名将一样,东征与北伐是何绍周军事生涯的起点。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已经参加过第一、二次东征战争的何绍周于同年在李宗仁的第七军中担任团长,在湖南誓师北伐。  相似文献   

19.
一、我的黄埔情缘 黄埔军校(即陆军军官学校)这个响亮的名字,与美国西典军校及前苏联伏龙芝军校齐名,威震中外。八十多年来一直吸引着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目光。黄埔军校是1924年1月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以武力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象征。黄埔军校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世人敬仰它的盖世武功,探寻它那种神秘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直到现在经久不衰。黄埔军校有自已的历史轨迹,经历了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三个特殊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0.
梁华盛(1903—1999),广东茂名县(今高州市)人。国民党著名将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东征、北伐。1932年任第83师第247旅旅长、副师长,参加长城抗战。后任第92师师长,并奉命参加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和红军。1936年秋,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侍从室中将参谋。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190师师长、第10军军长、第四战区政治部主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军委会西南干训团教育长等,参与抗日战争,为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