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根据《韩诗外传》卷五引《关雎》诗作“鼓钟乐之”.遂旁征博引,不遗余力证成韩《内传》作“鼓钟”,孔子“所见《诗经》必作‘鼓钟’.而今传本《毛诗》作‘钟鼓’乃后出误本”.并进而认定后人说诗一方面“用《毛诗》‘钟鼓’之”,一方面“仍取韩说房中之义,斯为谬矣”。  相似文献   

2.
关于“诗界革命”的源起,学术界一般都认为“诗界革命”是梁启超等人在戊戍变法前一二年提出的。《中国学史》说:“在戊戍变法前一两年,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而不及黄遵宪。这种观点极有代表性,但值得商榷,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3.
古本《大学》中,"止于至善"的"传"是:"《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相似文献   

4.
周洁 《文史月刊》2008,(11):73-73
唐代“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战败后,史思明率叛军到达东都,正赶上樱桃初熟。史思明捎了些樱桃给驻守河北的儿子怀王,附上了一首诗:樱桃一笼子,半赤已半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至。周至当时在史思明儿子的军中。诗写成后,众人竞相吹捧,都说:“明公这首诗真是绝妙。不过后两句若改成‘一半与周至,一半与怀王’,就与上面的‘黄’字押韵了。”  相似文献   

5.
這篇‘在配合基建清理發掘工作中必須貫澈"重點發掘"的方針’和下一篇‘保存什麽?如何保存?’,是就如何貫澈‘重點發掘,重點保護’作為今後文物工作的具體方針所發表的初步意見,類似的意見,希望各地文物工作的同志以及有關方面能多多提出,展開討論,使得我們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能有更明確的認識。  相似文献   

6.
正读诗——孩子最懂诗儿童诗中,我比较喜欢金子美玲的诗文,她的诗句纯净自然,贴近孩子,每天中午睡觉之前,我都会在卧室和孩子们朗读几首诗。那是最温馨美妙的时刻,孩子们对诗歌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一天,我给孩子们朗读了金子美玲的《金鱼》:月亮呼吸的时候呼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孔子删诗"说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地提出的,其中"删诗"方式如"去其重"、"上采……,中述……,至……"等其实是司马迁自己的文献编撰学之体现;而"删诗"目的,如观历史盛衰、见微知著和成王道义法等,也是他自己的文献编撰思想与《诗经》学思想。故《史记》言及的"孔子删诗"一事乃司马迁在延续前人相关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文献编撰学、《诗经》学思想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张利群 《古籍研究》2001,(1):103-108
从孔子指出“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学和艺术的以味论乐、以味论诗的“诗味”说到司空图指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从而确立了中国古代学批评的性质和特征,提出以味辨诗、以味论诗的辨味批评,中国古代学批评逐步走上了重体验、重感悟、重品鉴的诗性批评之路。司空图之后,以味论诗的辨味批评理论和实践蔚为大观,形成了异于西方古代批评的重理性、重思辨、重分析的诗性理论形态批评的特点,也形成了中国古代学批评的传统和特色,使辨味批评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巨中 《文博》2002,(3):46-47
现在流行的各类辞书对“黎民”这一历史性辞语均有解释 ,如《辞海》解释为 :“即众民。《诗·大雅·云汉》 :‘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郑玄笺 :‘黎 ,众也’ ;一说因黑发得名。《孟子·梁惠王上》 :‘黎民不饥不寒’。朱熹注 :‘黎 ,黑也。黎民 ,黑发之人 ,犹秦言黔首也。’《书·尧典》 :‘黎民于变时雍。’蔡沈集传 :‘黎 ,黑也。民首皆黑 ,故曰黎民。’一说原指九黎之民。杨筠如《尚书·檄诂》 :‘黎民当即九黎之民。《国语·楚语》 :‘其后三苗复九黎之法 ,尧复育重黎之后 ,使复典之’即黎民于变之事 ,嗣后及沿用为齐民之谊。’”《辞源》…  相似文献   

10.
许多琪 《南京史志》2022,(27):68-69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有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美工区是孵化这颗种子的肥沃土壤。作为幼儿园区域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美工区为幼儿提供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主动创新的机会,使幼儿获得最佳体验,对健全幼儿的人格和培养创新意识具有积极意义。我园在“爱·润泽每一个”办园理念引领下,“十四五”规划课题“‘爱100’幼儿生长体验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基于儿童立场和课程游戏化,努力打造“爱100”幼儿生长体验的课程环境。  相似文献   

11.
应俊 《沧桑》2008,(3):227-229
解缙的祖饯类诗,共有六十七题八十四首。在诗歌理论上,解缙强调作诗要反俗、重神、主情。祖饯诗是诗人的主体精神的投影,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刚健豪逸的独特风格。按主动与被动的角度分,可分为送别诗和留别诗两类;按诗歌风格分,可分为豪纵放逸和安宁闲逸两类。  相似文献   

12.
章学诚一生治学处于"知难"的挑战下,而不被时人理解。在此心理事实基础上,针对考据学派、义理学派和辞章学派的解《诗》理论,他建构出以兴象和诗教解《诗》思想。包括重视《诗》的情感性和形象性;以《礼》约《诗》,设身处地的理解《诗》产生的时代语境。最终实现合考据、义理、辞章为一家的学术理想。章学诚的这种解《诗》思想以明道的角度,揭示了《诗》的本质特征和源流意义,贯彻了与之相始终的"六经皆史"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东北博物舘文物工作队全体隊員学習討論了"文参"四期中陈容同志提出的‘在配合基建清理發掘工作中必須貫徹"重點發掘"的方針’一文後,大家檢查了兩年來在配合基建清理發掘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和缺點,特別是經过批判‘资產階級唯心主义思想’和‘增產節約运動’的学習,深刻的教育了我們,对‘重點發掘’方針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相似文献   

14.
津阪孝绰《夜航诗话》作为日本江户时代最重要的汉诗批评著作,讨论了大量的汉诗的"诗法"问题,其对诗法的重视程度甚至不亚于中国的批评家。津阪孝绰在《夜航诗话》中,通过汉诗格律中的用韵、对仗、平仄、炼字、句法,及诗家礼法、文字辨析、典故考释等诸多方面,来体现其对"诗法"问题的高度重视,并以此为标准来批评汉诗创作中的优劣,因而被其友人称为"诗家商君"。  相似文献   

15.
朱瑜章 《敦煌学辑刊》2021,2(2):124-141
学界对敦煌写本P.2555唐人诗集残卷背面13首诗的研究结论众说纷纭,颇不一致.本文经过考辨,认为从内容风格、书写格式、字体大小、作者年龄等方面质疑《怀素师草书歌》后属12首诗为马云奇作的理由不足,进一步确认马云奇为12首诗的作者,马云奇曾入张掖军幕,张掖陷蕃后遭拘系走南线到青海蕃地.研究者囿于"敦煌""落蕃"的背景,故在诗意解读方面常有牵强不确之嫌.将《怀素师草书歌》以下的12首诗笼统地称为"落蕃诗"是不准确的,12首诗中,7首是落蕃诗,陆续作于从张掖经大斗拔谷到青海蕃地期间,时间为盛夏到秋天,其他5首是题赠诗,作于陷蕃前的张掖或其他地方.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中的落蕃诗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陈东 《神州》2013,(34):1-1
重庆诗人钟代华用心为孩子们创造诗歌,他的诗歌独抒性灵,既是当代孩子心灵世界的深切写照,又是对自己过往岁月的无限追忆,从对人道主义的执着追求和对人情人性的深刻理解出发,营造多重标准的审美空间,赋予儿童诗真正意义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一一九五五年初,山西省临汾第二中学校在临汾县城北刘村,发现太平天国所刻‘幼学诗’封面刻板一块(见插图)。据该校来信说:‘该板为木质,长16.4公分,宽11.4公分,厚1.1公分,周有(?)(?)形图案,中书"幼学诗"三字,上端有"太平天国辛开元年新刻"宋字一行,其中"太平天国"四字已被人剔刻,但字迹模糊尚可辨认。’‘此刻板发现于临汾县北刘村农民李登巒家中,乃李父李福杰(清秀才,已故)所藏。  相似文献   

18.
论朱熹读《诗》方法论及其理学桎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诗经》研究之所以成就斐然,在于他在吸取了从先秦孟子至两宋诸儒的读《诗》方法精华的基础上,联系自己读《诗》的切身体验和甘苦,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文学读《诗》的方法论。其读《诗》法对后代影响不显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种从文学出发的读《诗》方法,最终仍挣脱不了理学的桎梏,导致后人轻朱熹的方法而重其结论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饮酒诗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其饮酒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充满悖论的心灵意蕴:他既是一个“穷愁的大丈夫”,又是一个“清醒的醉饮客”;杜甫的饮酒诗呈现出中国诗酒文化的独特形态:穷愁清醒。这种文化形态不仅体现了杜甫心酸悲怆的内心世界,更展现了一种大地般的博大的人道关怀。杜甫创造了中国诗酒文化中继“天”、“人”境界之后的“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胡助年谱     
明代人庞龙在论及胡助的诗时曾说:“胜国之何其盛也,虞、揭、黄、柳号‘四大家’,而以诗名家又称虞、揭、范、扬,初岂如是。尝阅《元类》及《续章正宗》二书,珠玉灿然。苏天爵、郑栢皆自以为空冀北之群矣,孰知东阳纯白胡先生之述,实其沧海之一遗珠哉!”(见本集卷首《纯白斋类稿跋》)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庞龙对元诗、“四大家”的说法及苏、郑二书不收胡助诗的做法颇有微词。苏、郑二氏为什么不收胡助诗我们不得而知,但元代诗、“四大家”的提法确实使其他一些当时也颇有声望的作家在后世变得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