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辨析了秦都咸阳西城东郭现点形成的两个主要依据,论述了从秦成都城布局和秦始皇陵园布局中都无法推断出咸阳西城东郭,而且30多年来秦都咸阳获得的大量考古成果也与其观点不相符合,故本文认为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过很大影响的秦都咸阳西城东郭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城墙的用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城墙的用砖问题杭侃(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古代的制砖技术,秦以前尚属稚嫩。秦早期都城雍、栎阳、咸阳及燕下都等战国遗址发现的空心砖和铺地砖,其造型和纹饰反映出制砖技术脱胎于制陶技术的痕迹。从咸阳将龙凤纹空心砖用作宫殿台阶①,和秦咸阳遗址北岸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瑞宝 《文博》2000,(3):20-23
秦咸阳一号建筑遗址在原发掘简报中被称为“秦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是由原咸阳地区文管会刘庆柱、陈国英两先生主持发掘的。简报刊于《文物》杂志1976年11期。在简报的小结部分,作者把这一建筑初步判断为“咸阳宫主要宫殿之一”。  相似文献   

4.
秦封泥“□禁丞印”,文字经考证,应为“■禁丞印”。“■”同“玤”,地在秦汉时古渑池,春秋时期“玤宫”作为周王“离宫”,具备苑囿等可供游玩的职能。战国时期,秦国取得渑池后,将“玤宫”和苑囿提升到新高度,专门设立“玤禁”负责离宫和苑囿安全。随着秦朝灭亡,汉初革秦制,“玤宫”及附近苑囿最终被更名后的“渑池宫”替代了。四枚同文秦封泥的存在,是这段变革历史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秦封泥“□禁丞印”,文字经考证,应为“■禁丞印”。“■”同“玤”,地在秦汉时古渑池,春秋时期“玤宫”作为周王“离宫”,具备苑囿等可供游玩的职能。战国时期,秦国取得渑池后,将“玤宫”和苑囿提升到新高度,专门设立“玤禁”负责离宫和苑囿安全。随着秦朝灭亡,汉初革秦制,“玤宫”及附近苑囿最终被更名后的“渑池宫”替代了。四枚同文秦封泥的存在,是这段变革历史的见证。  相似文献   

6.
读2004年第四期《炎黄春秋》,颇为敬佩刘济生先生之文《打倒孔家店与打倒秦家店孰轻孰重》。正如刘文所言,秦家店乃孔家店的“仿造”,实指持续二千多年专制制度——“秦制”罢了。对此,毛主席早有名言:“百代都行秦政制”。可惜历来对“秦制”因何如何产生,它的设计者是谁,它的  相似文献   

7.
由咸阳师院历史系、秦文化研究会、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秦文化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2 7日— 30日在咸阳召开。来自我国北京、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山西、山东、甘肃、台湾 ,日本以及陕西省内文博考古、科研院所的 1 2 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提交论文近百篇。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 ,学者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丁毅华 (华中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在《秦政治文化探析》一文中认为秦政治文化在统一前主要是重农重战的社会生活类型 ,统一后主要为制度创新 ,迁都咸阳 ,使秦文化发展到光辉的顶点 ,同时也使其中…  相似文献   

8.
两汉已习称长安为“咸阳”楚一鸣秦汉两朝皆建都于关中,但具体的建都场所却有所不同。秦都咸阳在渭水北岸咸阳北阪,至西汉则另在渭水南岸之龙首原上择都。不过秦时的国都咸阳在秦始皇时期已向南扩展,在渭南兴建了不少宫苑,汉都长安之长乐宫即是在秦离宫兴乐宫基础上扩...  相似文献   

9.
韩建华 《文博》2002,(4):37-39,71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作咸阳,筑冀阙,秦都徙之”。咸阳不仅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都城,而且也是秦建立统一王朝以后的都城,历时144年;还是公元前3世纪的一个世界大都会。秦咸阳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咸阳城的布局形制的研究便成为十分重要的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10.
秦咸阳城考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沛 《文博》2002,(4):30-36
秦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都城。公元2001年,咸阳市举行了盛大的咸阳建城2350周年纪念活动。秦咸阳同汉唐长安一样,是中华文明的象征。秦咸阳城至今仍有许多问题,如秦咸阳究竟有没有城?如有,它在什么地方?关于这个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历来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1.
栎阳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战国秦都,近年又有新的重要考古发现。从县制的源流来看,对于战国中期献公、孝公时代栎阳的属性,实际还有可讨论的余地。其并非一定就是秦都,应是秦之别都或行宫那样的政治中心而已,本质是县即国君的直属地,当时的首都仍是雍;孝公迁都咸阳,也是从雍而非栎阳。栎阳作为献、孝二公时秦的政治中心,甚或所谓“秦都”的起始,应该从献公十一年“县栎阳”算起,而不是传统观点认为的献公二年“城栎阳”,止于孝公十二年徙都咸阳,总计为24年;雍为秦都的积年,也可由此固定。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诸位学者对咸阳原上秦陵名位的探索,结合新的考古勘探资料,运用将两座战国秦陵园同唐代咸阳县址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进行勘合的思路,初步推测认为,位于严家沟村北的I号陵园是秦永陵、位于周陵镇的II号陵园是秦公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秦题铭兵器的出土日益增多。本文据新出及著录的题铭兵器,结合《云梦秦简》就秦兵器铸造管理制度试作探讨。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一、铸造管理机构的演变秦国最早的铸造官署出现于何时?目前已知的“商鞅戟”“商鞅戟镦”题铭还未见“工帅”,只有惠文王时期兵器题铭首次出现“咸阳工师”与“栎阳工师”,这是中央政府设置较早的两个官署。昭王时期,中央政府铸造官署增设了  相似文献   

14.
蜀地产铁的记载最早见於《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厥贡镠、铁、银、镂、砮、磐。“秦惠文王后元九年,秦灭巴蜀。张仪与张若“城成都……置盐、铁市官并长丞。”开蜀地铁器生产官营之先河。汉承秦制,继续在成都设置铁官。成都是两汉时期蜀郡主要的铁器生产基地。此外,蜀郡还临邛。临邛产铁的历史始於秦初。两汉时期,蜀郡的铁器生产具有很大的规模,其产品除供应本地需要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倾销市场,即“西南夷”地区。  相似文献   

15.
论秦都咸阳的城郊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都咸阳城范围由渭北与渭南西区域组成 ,城区外围又有郊区、故秦、秦等多圈层区域 ,各区域的性质并不相同 ,应该分析辨明 ,才能较客观地对古今学者在秦都咸阳范围上的观点进行评论。本文坚持秦都咸阳渭水贯都之说 ,又肯定渭北说有极大的合理性 ,认为东西八百里的咸阳实质上指代故秦地  相似文献   

16.
马生涛 《文博》2011,(6):44-45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秦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焚书不会留下任何历史遗迹,但坑儒应该留下少许蛛丝马迹。关于坑儒谷的讨论历来不断,多是根据史书记载认为秦坑儒谷应在咸阳,也有人曾认为坑儒谷在临潼。与史书记载地不同,因此难以确认。笔者认为,咸阳是京师,坑儒之咸阳里广义指咸阳而非具体的咸阳之地。在这这里历代地名之变化都与坑儒有关,加之地表曾出镞头、人骨等。综合而这不同观点加以辨别,认为秦坑儒谷应在临潼油王与西安洪庆交界处。  相似文献   

17.
“成都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城名、城址不变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目前流行的对成都城市史的时间定位。其根据是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于公元前310年张若仿秦都城在成都修筑城墙,以此作为成都城市历史的标志。这种观点,一是源于中原文化正统论的影响,认为之前,蜀地是未教化的蛮夷地区;二是一些学者片面认为城墙的建筑才是城市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成都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城名、城址不变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目前流行的对成都城市史的时间定位。其根据是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于公元前310年张若仿秦都城在成都修筑城墙,以此作为成都城市历史的标志。这种观点,一是源于中原文化正统论的影响,认为之前,蜀地是未教化的蛮夷地区;二是一些学者片面认为城墙的建筑才是城市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收集关中地区秦墓头向数据制作百分比表,并分析秦墓头向空间分布特点发现,秦地外来移民的埋葬地或应有固定的区域,外来人口中的东头向、北头向者,较集中地埋葬在咸阳黄家沟、西安尤家庄、西安北郊一带;而西安南郊、咸阳任家咀、咸阳塔儿坡一带埋葬的,则大多是土生土长的秦人。咸阳塔儿坡墓地各种头向墓群相互间隔很近,侧面反映了当时咸阳城居民的居住状况,即外来移民与当地秦人曾经在咸阳周边混居杂处,不存在地域、空间的隔阂。  相似文献   

20.
在秦的故都和汉、唐京畿之地的咸阳,经常出土和发现历代印章,这些印章多收藏于咸阳博物馆。现将馆藏部分官印作一介绍和初步研究,其中不妥之处,敬希专家指正。“伏波将军章”“伏波将军章”一枚(拓片一,1),红铜质,龟纽方形,高7厘米,印面2·2厘米见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