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艳平 《神州》2013,(10):82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相融会,汇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了要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要求,李岚清在首都纪念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十周年大会上作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要切  相似文献   

2.
田芳 《神州》2013,(3):110-110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突出的一点就是注重人文精神,降低了内容理解的要求。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仍恪守传统的字、词、句的疏通之道,对这些文章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教育因素的阐发则往往显得薄弱。作为语文教师,要考虑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李慧玲 《神州》2012,(6):91-9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文遭结合。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王凯东 《神州》2014,(11):195-195
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华传统美德是我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气节、民族风范这些方面的统一结合体,因此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思想观念,就必须从教育领域入手。在高职历史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美德思想理念,结合实际教材内容,使美德思想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研究历史文化与传统美德之间的连接点,从而实现在高职教育中弘扬传统美德思想。  相似文献   

5.
杨振超 《神州》2012,(6):159-159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美诗佳词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诗中的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够促进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那么,我们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古典诗词这种文学样武的优势渗透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6.
崔志远 《神州》2020,(4):253-253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初中语文教师将传统美德教育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这不仅有利于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本文将就实际教学情况对初中语文传统美德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7.
杜晓丽 《神州》2014,(17):75-75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先说积累。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讲清楚,讲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到了总复习的时候,你问他还记得几篇的时候,他就会茫然地摇摇头说,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  相似文献   

8.
李改梅 《神州》2012,(6):109-110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语言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我校德育的校本课程,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抓好德育工作,深挖语文教材资源,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9.
孙桂华 《神州》2021,(3):188-189
在基础教育众多学科中小学语文占据重要位置,它具有广泛地应用性和思想性.因此,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语言方面的训练,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进行培养.在培养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步将思想教育进行合理渗透,为学生全方位发展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如何渗透思想教育也是当前语文教学需要面临的问题.下文,笔者将对在...  相似文献   

10.
胡元辉 《神州》2013,(32):182-182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前的高中教学中,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情感教育被忽视,学生盲目学习的情况非常普遍。广大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源泉进行挖掘与刺激,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把学生健康的情绪体验充分激发开来,用优良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感染,以此让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是现如今教育中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宋琼琼 《神州》2020,(4):143-143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许多志士、学者乃至平民百姓都受它的影响。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传遍穷乡僻壤,市井里巷。文言文以其丰厚的积淀、独特的审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它的重要性是现代文所不能替代的。然而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仍然面临很大的困境,文言文的地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言文的教学方式还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2.
王岩 《神州》2020,(5):131-131
在新课改深入推行的背景下,社会各领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初中美术作为强化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所以,应当详细研究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与实施情感教育,通过分析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找到目前初中美术教学在实施渗透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阐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以供人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包小琴 《神州》2012,(3):93-94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普遍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很难达到理想。在多年的课堂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只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使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活”起来,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感受、领悟文言文的魅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如何教好初中的文言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巧贞 《神州》2011,(6X):107-107
初中语文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实施者,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人文性的需要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和道德,使语文教学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相似文献   

15.
孙凌霞 《神州》2014,(3):165-165
随着人类的出现和人口的增多,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当由于人为的乱伐森林而造成水土流失所引发的一次次洪水肆虐而冲毁了我们的家园;当由于人们的破坏生态而造成草原逐渐沙化;当漫漫风沙也肆无忌惮地入侵我们的城市时,世人逐渐觉醒了,终于提出了"地球是我家,环境保护靠大家"这一强有力的富有时代意义的口号。"环境保护"也从此成了公众所关注的热点。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又是主渠道之一,而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环境专章及其渗透教育是一重要环节,在教育和培养新世纪环保主人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王孟 《神州》2012,(12):65-65
从大部分高考文言文试题来看,内容包括客观选择题和主观翻译题两部分,分值在20分左右,占试题总分的13%。要真正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考试中取胜,就必须把文言文教学很好地与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衔接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牟莉莉 《神州》2021,(2):185-186
文言文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文化瑰宝也是我国祖先智慧的结晶.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一直也没有停下脚步,甚至在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所占的比重很大.文言文较其他不同,其知识具有深度和广度,学习过程也较为无聊,所以学生难免会对此的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时代的久远性,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不高,因此,文言文教学也成了语文教学中一大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探索有效教学文言文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在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不足的基础上,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一些对策,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宝成  邸同锐 《神州》2014,(12):124-124
中华传统美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是我国传统美德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的一种崇高精神和道德追求,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良好品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如何有效地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头脑,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首先是要分阶段、分层次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其次是学科教学是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再就是注重学校的传统美德特色文化环境建设,让环境育人于无形;最后是要树立榜样、搭建平台、结合实际、评价督促让学生无时无刻的受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熏陶,久而久之,传统美德便常驻孩子们的心中了。  相似文献   

20.
王茵东 《神州》2012,(20):116
高等学校的声乐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在声乐表演中创造美和传播美的能力,如何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笔者提出了对于审美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