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东夷史前住屋建筑及其演变逄振镐史前时期,东夷人的住屋建筑是在经过了数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穴居"、"巢栖"之后,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才出现了地面建筑。东夷人的地面住屋建筑经历了北辛文化、大江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四个时期的发展、演变和改进,...  相似文献   

2.
甘肃地处中西文化交汇处,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甘肃史前文明是华夏文化的一枝奇葩,与史前其他文化的相融及对华夏玉文化"首德次符"、"大玉不琢"观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主要根据详实的考古发现,探讨了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并揭示了甘肃史前玉器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距今六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和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是浙江史前文化的一头一尾,遗存非常丰富,被誉为浙江史前文化的“两朵花”,亦有人称之为浙江史前文化的“双璧”。  相似文献   

4.
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一批丰富的考古材料和科研成果。本文尝试概括1949年以来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研究,进行一个研究历程的文献综述。就新疆史前时期的考古学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具体考察新疆史前时期的考古学研究成果。试图了解当前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研究的现状、特点,对未来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吉林史前玉器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在研究史前玉器起源和该地区的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19处遗址中共发掘出土49件史前玉器,近几年发掘了左家山、西断梁山和腰井子三个遗址。出土玉器主要有斧、凿、镞等,通过对相关遗址的材料比较研究表明,吉林省的史前玉器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年代在公元前7500年-公元前6500年,第二和第三阶段年代在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4000年。吉林和黑龙江出土的史前玉器有许多共同特征,且明显不同于辽宁西部和内蒙东南部出土的玉器。  相似文献   

6.
1999年10月5日,西藏博物馆正式开馆了。作为首次与观众见面的基本陈列内容,博物馆共开放了四个展厅,分“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民俗文化”四个部分。在这里,我想重点对“史前文化”的陈列展品和西藏史前文化及其相关研究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由于文献、资料的不足,史前歌谣研究较之十分活跃的神话研究长期以来显得有些裹足不前。这不仅因为史前社会对于我们来说毕竟是荒远、模糊、难以取信的时期,更由于史前歌谣这样瞬息即逝的艺术如刘勰所说:“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相似文献   

8.
巴尔-约瑟夫是以色列犹太人。毕业于特拉维夫著名的希伯莱大学.1963年获考古与地理学学士:1965年获史前考古学硕士;1970年获史前考古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巴勒斯坦的旧石器时代文化”)。1967—1970年在该校考古系任助教;1970年升任讲师;1973年升任副教授;1979年任教授。鉴于他的学术声望,1988年被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一皮博迪博物馆聘为George G.and Janet G.B.MacCurdy史前考古学教授。  相似文献   

9.
史前城址的发现和研究已经成为近年史前考古的热点,1999年继续有新的报道和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2011年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阿拉善博物馆组成阿拉善盟史前考古调查队对该盟境内的史前遗址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田野考古调查。其中,在阿拉善左旗境内发现数处文化内涵较丰富的史前遗址,并采集到一批细石器和陶器遗物。通过对此次及以往调查所获遗物的整理研究,对阿拉善左旗的史前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此次调查发现一种以压印纹和圜底陶器为代表的"头道沙子类型"史前遗存,进一步填补了该区域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上游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三个省区。这三个省区的史前考古工作.若从1920年在甘肃庆阳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算起,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了,从1949年至现在也整整走过了五十个春秋。本文论述的范围主要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史前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与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史前人口的统计与分析是复原史前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史前人口统计分析的实践也越来越多,文章对国内外史前人口统计的理论与实践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试图找到适合中国史前人口数量分析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河南地区史前城址脱胎于早期的环濠聚落。在史前人口不断滋生的情况下,由于婚姻和血缘纽带集中聚居,构成了规模更大的史前城址。史前晚期的社会分化导致城址的构成模式由"大同模式"向"小康模式"转变,进而形成了三代大型都邑聚落的"城郭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前考古学发展的若干问题陈星灿如果从1921年仰韶村的发掘算起,中国史前考古学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历程。通过这70多年的工作,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根深植于中国史前文化的沃土中。要了解历史时期的中国,必先了解史前时期的中国;要认识中...  相似文献   

15.
安志敏 《华夏考古》2001,(4):106-108
一、裴文中先生与史前陈列馆 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奠基人、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裴文中先生(1904年~1982年),于20世纪40年代曾两度应聘到燕京大学历史系任教,讲授史前考古学,并筹建史前陈列馆。这在中国考古学史上,也是富有历史意义的两件创举,今就这两个方面作一些记述。 裴先生于1940年秋季到校,在历史系讲授史前考古学,这是他从法国留学归来后的首次开设,在我国大学课程中也是首创。听课人数较多,主要有两位代表:一位是成思元先生(毕业后在成都华西大学博物馆任职,已去世);另一位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  相似文献   

16.
王潇慧 《沧桑》2009,(4):5-5,25
考古发掘获得的遗迹、遗物是探索文明起源信息的第一手材料。史前玉器的发现与研究,是探求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线索。史前玉器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文化中极为发达,传达出了重要的社会信息。本文拟以史前玉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史前玉器的制作技术、文化与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史前玉器所表现出的文明因素,分析史前玉器所传达出的史前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史前防御设施纵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史前防御设施纵谈马雨林随着史前遗址的不断发现,近几年来,史前聚落考古的研究获得了很大进展,这就为探讨史前聚落的一种特殊形式———防御聚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笔者在此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史前聚落防御设施的产生,既是人们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受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史前的乐舞艺术。是史前人类体育文化原始娱乐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根据考古发现的资料和相关的研究。史前的乐舞艺术见之于史前人类的生产劳动、生殖崇拜、宗教祭仪以及史前战争等人类生活形态中。  相似文献   

19.
《中华遗产》2012,(4):16-27
作为史前陶器发展史上一个巅峰时期的代表,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史前艺水形式,像彩陶一样前后延续近6000年。绘制于彩陶之上的精美纹饰随着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50年来,江苏境内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对这些史前文化遗址按文化区域阐析文化性质、文化时代和年代,并提出江苏史前考古今后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