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史学家们对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性质问题展开了认真的讨论。但是,到目前为止,意见还很分岐。本人现在也願意在此发表一点浅见。向各位请教。目前史学家对十一月革命性质的评论,基本上有这四种意见:(1)资产阶级革命。“德国发生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革命的第一阶段(1918年十一月四日至十一月十一日)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后两个阶段(1918年十一月十二日至1919年一月十九日与一月二十日至五月二日)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我认为前三种意见都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俄罗斯教育部再版发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并于俄新学年9月开学之前印刷装订完毕,并将其作为俄罗斯高校师生历史教学参考书发到了各学校图书馆。此次印刷完全采用1945年的版本和装帧,新书的封面上特别注明“这是《简明教程》的第302次印刷”。众所周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最后一次印刷是在1953年,时隔半个世纪后又作为历史教学参考书发行,在俄罗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20年代末,苏联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布哈林“右倾分子”的斗争。关于这场斗争的意义,《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说:“右倾分子是富农在党内的代理人”,“如果右倾分子在我们党内获得胜利,就会放纵资本主义势力,破坏无产阶级的革命阵地,增多  相似文献   

4.
疑惑不解俄国民粹派是十九世纪俄国解放运动第二时期近四十年间占支配地位的、影响巨大的革命派別。对这个派別,我国许多中老年知识分子和干部都是在四、五十年代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1938)(以下称《联共党史》)中译本获得初步了解的。这部著作第一章第二节一开头就严峻地宣称,民粹派“是马克思主义的敌人”。书中历数  相似文献   

5.
俄国档案文献:保管、解密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位美国档案学家曾经说过:过去档案创造了“历史”,而现在档案又成为历史的见证。以此来描述苏联历史与俄国档案文献的关系也许再恰当不过了。众所周知,在斯大林时代,一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从体例、观点和史实各方面大体上奠定了苏联历史研究的基础。尽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共产主义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过巨大影响,但对这段付出极为沉痛代价的历史,至今尚未有科学的总结。比如,对前苏联历史中许多问题,由于斯大林时期对联共党史的篡改,许多是非至今若明若暗。我们这些建国前后参加工作的老同志,对苏联的了解多来自一本教材,那就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本书现在当然已毫无影响可言,在书店和一般图书馆中已不易找到。但对我们这些老共产党员来说,  相似文献   

7.
何伟先生《我学的不是马克思主义》一文(见《炎黄春秋》2012年第1期)说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深切感受。我比何先生小10岁左右,1950年代中期,在大学里学的就是苏联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再比我小10岁左右的一代人,他们学的虽然已经有了我  相似文献   

8.
《文物》1953,(10)
伟大的列宁、斯大林党,对于提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对于劳动者的政治教育,是特别注意的。在这一事业上,图书馆利用它强大的思想武器——苏维埃的出版物,成为党的忠实助手。自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以后,苏维埃图书馆便怀着高度的热情,对读者进行辅导工作。它们利用了各种目标、卡片、推荐书目和书目提要索引以及图书展览等来宣传指导,并且还组织了个人的和小组的咨询解答。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答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究竟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为主要呢?还是当时俄国是帝国主义一个薄弱环节为主要呢? (内黄一中王光问)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七章第六节对于俄国十月社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有较详细的分析,在那个分析的五条中,我们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应该是胜利的主要原因,第一条指出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力量较为薄弱,第五条指出十月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大战正酣的有利国际环境下开始的,这两种情况只是大大促进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至于其他三条——领导革命的是俄国工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邦在“一·九”事件中的作用,我国史学界长期以来沿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观点,认为加邦是作为“奸细”,“为沙皇的保安局效劳:挑起枪杀工人的惨剧,把工人运动淹没于血泊之中。”这种观点不仅见诸于我国的多种历史著作,而且见诸于多种历史教科书。姜德昌等编著的《世界近代史人物传》下册指出:加邦“完全知道政府将要采取的手段,然而他还是把手无寸铁的工  相似文献   

11.
高放 《百年潮》2008,(2):79-80
毛泽东于1949年6月30日写成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有一句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里十分形象地所说的“一声炮响”,显然是源于毛泽东熟读过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本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写的于1938年出版的被当做“马列主义百科全书”的教科书有如下一句经典的描述:“10月25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轰击的炮声,  相似文献   

12.
斯达汉诺夫曾是苏联家喻户晓的劳动模范,一个被写入史册的典型。苏联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记载:"这个运动之所以称为斯达汉诺夫运动,是因为发起者是中央伊尔敏诺矿井(顿巴斯)的采煤工人阿列克塞·斯达汉诺夫。"斯达汉诺夫为何如此受人关注呢?  相似文献   

13.
这个年表的编写是根据:「斯大林传略」,「斯大林选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斯大林年谱」,「斯大林论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斯大林论战后国际形势」,「斯大林论中国」,「斯大林的生平事业及学说」等书,但因材料不全,编者学力有限,遗漏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多予指正。一九○一年九月编者的话「斗争报」第一期社论。这是斯大林最早的著述。这篇文章里,确定报纸应当领导一九○一年十一月和十二月间俄国社会民主党及其最近的任务工人运动,尽量地接近工人群众,以便经常地影响他们,成为他们的自觉的领导中心。发表于「斗争报」第二期,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与自发工人运动结合的必要,指出工人阶级应在民主解放运动中起领导作用,并提出了组织独立舞产阶级政党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马龙闪 《炎黄春秋》2012,(11):84-92
苏联上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连串大批判,对于联共(布)党史文化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我们选取这一阶段的批判和斗争来加以论述,大体就可以把联共(布)党史文化的面貌及其主要特质呈现出来。由于联共(布)是由列宁创建的布尔什维克党奠基并为其早期阶段,论述这个问题时就不能不概略地涉及该党初建及其早期阶段的有关情况和问题。一、联共(布)党史文化的奠基及俄共阶段的思想文化斗争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是在沙俄这个专制农奴制国家,主要是在地下秘密斗争的环境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为榜样,在深入研究、认  相似文献   

15.
(一)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革命是德国历史上一次最重要的事件。因此德国人民的各种先进力量关心这次革命是完全合乎规律的。一九四八年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曾通过一项关于十一月革命的教训的专门决议。德国工人运动的领袖们不止一次地分析这次革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历史家不久前还讨论了十一月革命的各项最重要问题。苏联的历史科学对德国一九一八至一九一九年的革命事件有  相似文献   

16.
在苏联时期对斯大林评价经历了两个极端的过程:在其生前,对他的评价极高,甚至极度狂热的个人崇拜。而在斯大林去世后,他以及与他相关的一切开始“声名狼藉”。近年来,俄罗斯开始重新反思自己的历史,随着《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再版,对斯大林的评价开始趋于客观。俄罗斯著名作家和军事史家弗·卡尔波夫撰写的《大元帅斯大林》一书,通过大量文献资料以及斯大林同时代人的回忆,对俄国国内外在评价斯大林问题上存在争议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肯定的看法。现将书中叙述的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红场阅兵一段摘录如下,以飨读者。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7.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写在“反对派”刚被血腥镇压之后,大概是余恨未消,也许是胜利者要表现“功绩”,便对着委维诺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人的尸体,大骂他们是“白匪”、“凶手间谍匪帮”、帝国主义“走狗”和“奴仆”、“暗害者”’“卖国贼”、“人民公敌”、“变色龙”、“政治骗子”。搜罗尽了人间最恶毒的字眼,使尽了骂街的能事,当时以为权力可以扼杀历史,以为谎言可以堆成事实,所以毫无顾忌。  相似文献   

18.
李孝迁 《史学月刊》2023,(10):115-129
从1941年开始,中共在延安陆续出版面向各个层级的中国史读物,一方面利用历史知识作为现实行动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要与国民党竞争历史解释权。延安的中国历史书写深受斯大林、毛泽东的影响。《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构成了中共史学的方法论基础,将中国历史改造成普世性的社会发展史;毛泽东直接介入延安的写史读史活动,确立“为民众写民众的历史”“暴露敌人,歌颂人民”“史学配合政治诉求”的叙事原则。随着中共革命的胜利,延安的历史读物,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许立群《中国史话》、叶蠖生《中国历史课本》、张思俊《史地课本》等,从地方推向全国,借助各种管道,层层渗透,形塑了几代人的国史记忆。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2020,(4)
正定价:1845.00元(全套)出版时间:2020年1月《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17-1927)》第1一6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7)》第7-17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1937-1943)》第18-21卷,是《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的中译本,根据俄文版翻译,全21卷。这套丛书是反映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大型文献资料丛书,共  相似文献   

20.
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已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史学界的关注。为了推动和促进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本刊编辑部召开了关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考察——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到《改革与新思维》的学术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从事经济学和世界史研究的专家和学者21人。会议由主编陈之骅同志主持。 与会者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特征、成败得失、演变过程以及斯大林以后对这一模式的冲击或改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个人的见解。本刊本着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文责自负的原则,按发言顺序将其刊载如下,以推动对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的进一步探讨,为我国的改革和四化建设提供可能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