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蕴钰 《百年潮》2007,(4):17-21
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罗布泊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大气层全当量氢弹试验,使中国成为第四个掌握氢弹武器的国家。这次氢弹试验的成功,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个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从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次成功进行氢弹试验,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样的速度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2.
1967年6月17日,中央专委主任周总理亲自安排下,聂荣臻元帅亲临现场指挥,成功地进行了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提前实现了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6月关于"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10年工夫完全可能"的预言. 中国氢弹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国际公认中国核技术已进入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因为,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半,而我国只用了2年半,发展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3.
1967年6月17日,航空兵某师徐克江机组驾驶图-16轰炸机,首次空投氢弹试验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核武器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后来中国大胆采用国产轰炸机执行氢弹空投。  相似文献   

4.
正一、氢弹试爆成功创"中国速度"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罗布泊上空同时升起了两颗"太阳",其中一颗"太阳"迸发出比一千个太阳还要亮的光芒。当天深夜,这条消息从北京传出。一时间,举国沸腾,举世震惊,各国争相报道、评论。共同社东京十八日电北京广播电台17日深夜广播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到18日零时半的时候,北京市内就已经出动了大批的敲锣打鼓的游行队伍,天安门前的长  相似文献   

5.
正1967年11月,我被师里任命为独立飞行大队政委,并领受了一项光荣任务——与独立飞行大队长申广顺一起,带领大队用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轰—5"战机进行氢弹空投试验。在给空军汇报任务准备情况时,当时的空军王辉球政委要求我们:用"轰—5"飞机空投氢弹是第一次,任务很光荣,但有一定的危险性,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在空投技  相似文献   

6.
《百年潮》2020,(5)
正邓稼先去世前,杨振宁去医院看望他,问:"听说你搞核武器只得了10块钱奖金?"邓稼先说:"不对,我得了20块钱,原子弹10块钱,氢弹10块钱。"1979年的一次核试验,氢弹没有爆炸,邓稼先迫不及待冲向预定的爆炸地点。那里有500米半径的危险区,本来应当是防化部队进去探查,所以大家极  相似文献   

7.
宋炳寰 《百年潮》2015,(1):53-57
1967年,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今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始进行体积与重量都较小、比威力(即威力与重量的比值)较大的核武器探索研究,是为研制核潜艇用的潜地导弹的氢弹头而开展的预先研究。1970年,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九院)提出了较小型的氢弹引爆弹(即"扳机",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为了检验设计的正确性,探索较小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成为新中国国防建设的里程碑。为记录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试爆的伟大瞬间,多位摄影记者深人试验现场,冒着核辐射的危险,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其中,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郑治国不顾个人安危,深人试验现场出色完成了3次核试验拍摄任务。勇担抓拍重任1964年10月16日,我  相似文献   

9.
1972年1月7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但在投掷实战氢弹时,却出现了种种令人难以预料的险情。被誉为“彝族之鹰”的空军飞行员杨国祥;置生死于度外,沉着镇定,以高超的技艺顺利完成了任务,为中华民族赢得了骄傲。  相似文献   

10.
1972年1月7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但在投掷实战氢弹时,却出现了种种令人难以预料的险情。被誉为“彝族之鹰”的空军飞行员杨国祥,置生死于度外,沉着镇定,以高超的技艺顺利完成了任务,并为中华民族赢得了骄傲。  相似文献   

11.
王勇 《文史月刊》2008,(1):22-24
飞行员是勇敢者的事业,参与核试验的飞行员是勇敢者中的佼佼者。曾任空军某师上校副参谋长的许火,第一个驾驶着战鹰在浩瀚的大漠上空成功地投下了两颗氢弹。  相似文献   

12.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两弹试验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提高了我国的国威军威。  相似文献   

13.
原子弹与氢弹研制成功对新中国意义重大,本文作者杨映梅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亲历了当年试爆的拍摄工作,克服重重困难,才留下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影像.  相似文献   

14.
杜鲁门政府研制氢弹政策的形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欣 《史学集刊》2004,(2):55-58
194 9年苏联进行第一次核试验 ,促使杜鲁门政府在核技术领域和国家安全政策领域进行重新审查 ,虽然政府内部分歧不断 ,但研制氢弹和NSC6 8文件最终作为官方政策被确立下来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67年11月,我被师里任命为独立飞行大队政委,并领受了一项光荣任务——与独立飞行大队长申广顺一起,带领大队用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轰-5”战机进行氢弹空投试验。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论认为,神童只占人群的2%~3%。顾竞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神童!每一个孩子的大脑,都是等待引爆的氢弹,一旦引爆,就会创造奇迹!“大众化超常教育学校”——未来城,因此现身南京。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13(4):111-112
3月21日,当代中国研究所举办国史讲座第28讲,由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胡思得研究员作了题为“两弹突破对中国发展高科技的启示”的学术报告。胡思得院士着重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发展两弹(指原子弹、氢弹)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张祖 《文史月刊》2005,(6):15-18
王淦昌(1907—1998),苏州常熟支塘镇人。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喻为“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王淦昌在科学圣坛上是一个闪光的人物,而这光芒的背后却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人,这就是他的妻子吴月琴女士。  相似文献   

19.
1970年10月24日晚上9点3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人造地球卫星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卫星"。这是继我国的原子弹、氢弹试验成功之后,又一条极为振奋人心的消息,它标志着我国太空技术已跨入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前言:传统理论认为,神童只占人群的2%~3%。顾竞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神童!每一个孩子的大脑,都是等待引爆的氢弹,一旦引爆,就会创造奇迹!“大众化超常教育学校”——未来城,因此现身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