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苏联在我国新疆塔城设有羊毛公司。1927年2月羊毛公司经理克牙孜夫把俄国洋板银运到我国,雇用中国光华银楼工匠潘治,在公司院内倾化足色银板,仿照我国银币铸造元宝,并在元宝上铸有光华银炉字样。羊毛公司用这种私铸元宝购买商民羊毛,已有一百五十多枚进人流通领域。  相似文献   

2.
如图是一枚极为罕见的江西早期商业银行———华泰银行民国十二年版“拾枚”铜元券。该券横型 ,长 1 2 6毫米 ,宽 70毫米 ,深蓝色 ,底色桔黄并有防伪印刷 ,票面正上方为隶书“华泰银行”。下为“江西”字样 ,中心为“楼阁、流水、小船”风景图案 ,下方为“凭票即付当拾铜元拾枚”、“中华民国十二年印” ,左右分别为对称“拾枚”、“江西”字样 ,上方两角为“拾”字 ,下方两角为“1 0”。背面为朱红色 ,右、左分别为篆书“华泰”、“银行” ,正中为南方常见的大型牌坊图案 ,票面右边竖书“× (不清 )字0 96 96 1号” ,并加盖圆形骑缝章。钞…  相似文献   

3.
如图是一枚极为罕见的江西早期商业银行——华泰银行民国十二年(1923年)版“拾枚”铜元券。该券横型,长12.6、宽70毫米,深蓝色,底色橘黄并有防伪印刷。票面正上方为隶书“华泰银行”,下为“江西”字样,中心为楼阁、流水、小船风景图案,下方为“凭票即付当拾铜元拾枚”,“中华民国十二年印”,左右分别为对称“拾枚”、“江西”字样,上方两角为“拾”字,下方两角为“10”。  相似文献   

4.
《中国钱币》2005,(3):76-76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5月12日发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青城山与都江堰普通纪念币各一枚。两枚纪念币正面主景图案均为国徽,内缘下方依次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和“2005”年号。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普通纪念币背面主景图案为随地势高低而就、错落有致的丽江古城,其背景为玉龙雪山,内缘右上方刊“5元”面值,内缘下方刊“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字样;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与都江堰普通纪念币背面主景图案为都江堰水利工程主体部分之一———宝瓶口,其背景为鱼嘴分水堤等都江堰水利工程建筑,内缘左方刊“世界文化遗产青…  相似文献   

5.
金代不仅广泛使用纸币,而且更普遍流通白银。金代银锭形制与南宋基本相同,一般五十两重。一两银锭可兑换铜钱两贯。起初每贯值铜钱千枚,大定二十年(1180)又规定官私用钱皆以八十为百,遂为定制。并且银锭上也标有银钱兑换值的铭文。根据铭文,金代银锭可分为贡银、税银、盐司银和地金银四种。贡银在唐宋曾分为进奉银与上供银两种。从1978年北京出土“邠州进奉正隆二年”银锭可知金代也有进奉银。另外,《中国山西历代货币》录有“潞州黎城和买”银锭一件,“和买”表明金代不仅沿袭唐宋“和籴制”,而且将和条所得折成白银并铸…  相似文献   

6.
财经站     
《文史天地》2008,(1):68-69
银行一词最早见于意大利语“BAN—CO”,意为椅子,因为过去在意大利的港口城市,货币兑换商是坐在这种长凳子上为来来往往的商人进行钱币兑换的。英语将这个词转化为“BANK”,原意为储钱柜。在中国,由于以“银”为通用货币,经商的店铺又称“行”,故译为“银行”。  相似文献   

7.
收藏实物 这枚正圆的码头证章直径有八厘米,黄铜材质。从上到下依次錾刻着“武汉码头总工会”“汉口”“正式工人证”“黄承佑”的字样。这是2000年我从一位孝感藏友手中淘来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钱币》2005,(3):69-69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05年6月13日发行陈云诞辰100周年普通纪念币、金银纪念币各一套。普通纪念币一套1枚;金银纪念币一套3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2枚。以上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一、普通纪念币纪念币正面主图案为上海青浦陈云故居,内缘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内缘下方依次刊“上海青浦陈云故居”、“壹圆”、“2005”字样;背面主图案为陈云同志头像,内缘上方刊“陈云诞辰100周年”及“1905-2005”字样。该纪念币面额1元,直径25mm,材质为钢芯镀镍,发行数量1000万枚。此纪念币与现流通中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二…  相似文献   

9.
“救国会”(即“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20世纪30年代国难渐深时以上海为中心,由爱国民主人士为主发起、组织的一个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全国性抗日救亡团体。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尤其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逐渐暴露,国民党政府却执意“攘外必先安内”,一向敏感于风气转变的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们慨于时局的危险,以多种活动形式表达他们的担忧,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受中共“八一宣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呼吁的影响,继《新生周刊》案件之后,邹韬奋等知识分子以上海为中心,不顾国民党的压制,于“生活书店”…  相似文献   

10.
林钧永 《新疆钱币》2010,(1):31-34,42
前几年,在北京报国寺钱币交流会上曾见到过两枚上面印有阿拉伯文铭文、形状古怪的“东西”,重约5g,币商称它们是波斯银币。出于好奇,我将这两枚“波斯银币”拍照留存。后来,在翻阅钱币资料时,发现确曾有过这类称为拉林(Larin)的银币。现将有关信息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钱币》1995年第3期刊有《日军侵略我国的罪证──“征支纪念”一元硬币在盐城发现》一文,该文披露了在盐城发现的上海派遣军在昭和拾贰叁年铸行的征支纪念章,为日本侵华提供确凿实证。其第4点谈及,据介绍,“征支纪念”币有3种版式,且憾于不知其他二种是何版式。我藏有一枚八十年代末在杭州中东河工程出土的“支那事变纪念”银章,刚好可以证实补充此论述。该枚银章,圆形,上带纽。直径24、厚2毫米、重6.5克,见照片。银章正面上为“昭和十二年支那事变”,下为“上海派遣军”字样;中间上有五角星和军刀、步枪交叉图,二边有大…  相似文献   

12.
“安武军纪念银章”笔亦藏有一枚。近读2001年《安徽钱币》第四期杨辉建先生的短《安武军银章》,觉得有必要谈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一天,昆山泉友王永平来沪.携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第三十七届征求纪念”银章一枚、“会友证”一张,说是多年前一起得自吴地。我早知王先生有这枚银章,他在《钱币博览》2004年第3期上有专文对这枚银章作过介绍,当时照片不甚清晰,介绍文字里又有一句“这枚银章虽已黯然失色”,故而我对此章没有留下多深的影响。待到银章一拿上手,他那因时间带来的自然包浆,  相似文献   

14.
汪睿 《文史博览》2007,(8):53-55
张学良和宋美龄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上海。时间是1925年6月。  相似文献   

15.
1924年1月国民党成功改组,与中共建立了“党内合作”关系。这一合作极大地扩展了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的政治影响和组织发展,但同时,年轻的共产党人一跃而成为国民党内骨干,这引起了相当一批老国民党员的猜疑和敌视。“容共”还是“分共”的问题,自此即成为国民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个中心话题。一年之后,随着主导国民党政策的孙中山突然去世,从1925年3月至11月,前后不过10个月,国民党内部就三度发生严重分裂。分裂的原因,几乎无一例外地与怀疑孙中山的“容共”政策或力主“分共”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家奎  鞠起志 《安徽钱币》2007,(3):32-32,I0002
鞠起志藏有一枚祖传贵州官钱局铸造的“估平壹两足钱”银饼,径24.0mm,高11.0mm,重36.3g。  相似文献   

17.
大朝通宝小平钱,有银、铜、铅三种质地,其中银质最为常见。钱面文字楷书直读,大多数素面,也有的背面有各种近似文字的戳记。大朝通宝近年来在内蒙古、甘肃、陕西等省区屡有出土,总数已不下百余枚①。新近发现的大朝通宝都是银钱,其大小重量均不相同,有的外郭不圆且宽细不匀,背郭有的浅而不显。钱文均为楷体,其中“大”、“通”、“宝”三字,近似金代大定通宝钱文。但在字形的工整、深峻方面均相差甚远。由此可见,不同批次发现的“大朝通宝”,均非同时铸造,也非出自同一工匠之手。  相似文献   

18.
李银 《中国钱币》2009,(2):51-52
1925年11月,临沂参议会为筹集驻军给养,决议由县署发行不兑换纸币“临沂县通用票”,并以丁粮做抵,待平安后收回。因为此次是为筹集驻军给养而发行纸币,且不能兑换,因而激起商民不满,不久便贬值。据史料结合实物资料分析,“临沂县通用票”的初始发行时间可能是1926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19.
孙浩 《钱币博览》2004,(2):12-13
“上海壹两”是中国钱币大珍之一。价值非凡,是许多藏家追求的目标。有关其来源一般所见均指系1867年(清同治六年)上海工部局委托香港造币厂代制.因图案有英国皇冠及国徽.有辱大清国体而未予采用。另有些论说认为是臆造,如《钱币博览》20D3年第2期内冯飞龙先生大作即持此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有一枚“壹枚开国纪念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一售铜元者的手中一把购进的20余枚中的一枚。十文流通铜元,包浆自然熟旧,乍看起来与山西“中华铜币壹枚”貌似相同,并未当成稀有币看待。有趣的是我曾嫌它品相欠佳,夹在钱币本中多次与在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