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吳銘 《文物》1954,(12)
東北博物舘在領導機關和黨的指示與鼓舞下,在學習了蘇聯國立文化教育出版局出版的「关於地誌博物舘科學研究蒐集、陳列与文化教育工作基本条例」的「羣衆文化教育工作」中「在本舘及時的組織展覽,並且應在舘外用巡廻展览的方法進行羣衆文化工作」這段寶貴的經驗後,為了配合總路線的宣傳,通過文物向更多的城鄉勞動人民進行國際主义和愛國主義的教育,為了豐富各工矿城市和基建工地廣大職工的文化生活,為了向人民羣衆生動的進行關於如何保護文物古蹟的宣傳,在克服了各種思想障礙統一了認識之後,從今年的春節起到十月底,前後在瀋陽市郊四個區的七個村和  相似文献   

2.
《文物》1951,(7)
上海市歷史博物舘近年來工作的努力方向,是在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的而向羣衆。因此,陳列部推廣部的業務固然是在開展羣衆工作,研究部的业務也是在為做好羣衆工作逐步創造條件。  相似文献   

3.
《文物》1952,(1)
各類型的圖書舘,應根據所服務的對象,很敏銳地體會到羣衆的需要情况,隨時都主動地把圖書送到羣衆手裏,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吸引輔導讀者,使圖書能充分發揮作用,使讀者能迅速满足對圖書的要求,在今天,這是對图書舘工作的基本要求。上海兒童圖書舘結合慶祝‘六一’兒童節開展图書閱覽活動,在進行思想教育和培養兒童‘五愛’公德上是有一定的意義和作用的。雖然對於活動中如何主動地輔導兒童閱讀等經驗沒有總結出來,但是通過這次活動,即在工作人員方面也得到了啓發和鼓勵,這說明了惟有從羣眾中得到實際體驗,才了解今天的圖書舘事業已具有很大的國家意義。  相似文献   

4.
過去,反動統治者從來不重視圖書舘事業。圖書舘工作者也自以為圖書舘是"超然"的機構,守着一攤子圖書,搞些整理編目工作,便算盡了本分。對於羣衆工作是很少注意到的;卽使注意到了,也很少能真正展開工作。於是圖書舘成了"冷宮",成了藏書樓;却成不了人民的文化教育場所。那個時候,圖書館事業從來没有成爲人民事業的一部分,也不可能成為人民事業的一部分。今天圖書舘事業必須成為人民事業的一部分。圖書舘要向工農兵開門,要為工農兵服務。要明確一切內部整理工作的目的,都是爲了更好的為讀者服務,更好的展開羣衆工作。"好的圖書舘,不在其收藏善本書的豐富,而在其書籍流通的廣速"。好的圖書舘,必須是廣泛地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人民大衆的文化教育的場所。圖書舘事業决不是純技術的事業,而是利用一切圖書资料完成政治任務的革命事業;圖書舘工作者不僅要精通業務,而且必須是思想教育戰線上的革命戰士。只有這樣,圖書館事業才可能順利發展和逐步提高。抗美援朝保家衞國是我國當前的中心任務,也是現階段革命工作的中心環節。抗美援朝保家衞國  相似文献   

5.
《文物》1950,(11)
英勇的朝鮮人民反抗美帝侵略為祖國獨立统一的偉大正義戰爭發生以來,瀋市各圖書舘博物舘就相繼展開了熱烈的時事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1,(2)
前言湖北文化舘在解放前原有二十五所(民衆教育舘),但接收時均是人財皆無,故談不上恢復,全屬重新建立與發展。一九四九年不及五個月內,所建立的已達解放前數量,一九五○年四月底止,已發展達五十餘舘,截至十月底全省已有七十六個舘和七十三個文化站。就現有材料看來,除思施專區全部縣份,宜昌專區大部縣份外,其餘各專市區(除個別縣)均已普遍建立,有些縣市並已發展二至三個舘,幹部已有四百餘人(各舘一人至二十五人不等)。除少數幹部對文化舘事業發展前途及重要性認識不足,消極鬧情緒外,絕大多數幹部均是積極苦幹,雖然業務不熟,但尚能根據本身條件及羣衆需要鑽研摸索,並有不少新的創造。經費方面,各市由每月五千斤米至兩萬斤米,縣舘有每月六千斤米(天門),三千斤米(大冶全專區各縣舘),一千五百斤米(多數),三百斤米(少數)不等。由於以上情况,故使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特別在一九五○年五月至七月的文化舘幹部輪訓班幹部回館以後,工作更形迅速開展。九月文代會後起了很大推動作用,但由於以下幾個問題未很好解  相似文献   

7.
《文物》1950,(10)
東北全區普遍建立文化網吸收廣大羣衆參加文化教育活動的文化網,已遍佈全東北各地。現全區共有人民文化舘二百六十處,文化宫三處,農村文化站六百五十九處。由各地文化舘辦理的工人夜校羣衆夜校、識字班總計  相似文献   

8.
《文物》1951,(11)
成都市的人民文化舘共有九所,八所是按區新成立的,一所是接收國民黨反動統治時代遺留下來的民教舘加以整理改建的。人民文化舘的方針是:在羣衆自覺自願基礎上,運用各種方式,組織一切力量,有計劃地提高勞動人民和青年知識分子的文化水平與政治認識。具體業務包括:補習教育、宣  相似文献   

9.
《文物》1951,(8)
蘇南區的文物機構,原有省立图書舘二所,縣立圖書舘和民衆教育舘各十餘所;解放後,縣立圖書舘或改為市立,或與民衆教育舘合组為人民文化舘。現共有省立圖書舘二所,市立及县立圖書館各四所,私立圖書舘六所,人民文化舘二十九所,博物舘尚未成立。  相似文献   

10.
人民文化舘     
《文物》1951,(2)
瀋陽各文化館工作一九五○年獲得成績瀋陽市各區文化舘工作在一九五○年内,由於能够根據形勢的變化進行工作,和幹部深入下層,克服了過去脫離群衆的現象,因此獲得很大成績。各區文化舘的宣傳工作已成為羣衆性的活動。如組織劇隊二十一隊(演員中有七分之四是工人),演出各種話劇、相聲、舞蹈等一千三百二十九次,觀衆達一百一十一萬餘人。街頭宣傳(廣播站、漫畫、讀報組等),有觀衆、聽衆九百四十多萬人。至各舘看書報和借書的也有二百九十多萬人。另外,各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0,(11)
一、新成立的人民文化舘北京第六文化舘正式開幕該舘址設於朝外大街二八五號於十一月一日開幕。除展覽反對美帝侵略台灣朝鮮畫片外,並於晚六時假十區第一中心小学舉行晚會,邀市文教局電影隊放映電影,慶祝成  相似文献   

12.
為了貫徹中央文化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出的:「关於加强厂矿、工地、企業中文化藝術工作的指示」,为了進一步開展工會圖書工作,滿足廣大職工羣衆文化生活要求,提高職工羣衆的政治、文化、技術水平,並保證完成國家計劃起見,湖南省中山圖書館、長沙市工人文化宫聯合举办工會圖書管理員训练班。参加学習的有長沙各工厂工會圖書  相似文献   

13.
哈市人民文化舘職工教育,是通過各樣形式來做的。以人数較多的工厂為重點,一共開展了二十多個工厂的圖書工作。工厂大都没有圖書室,少數有的也不健全,工厂行政對圖書工作的認識也較差,所以文化舘要開展圖书工作,先要打通思想,取得行政的支持,才能把圖書送下去,麻袋工厂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50,(Z1)
為了永遠紀念革命先烈和英勇將士在已往的戰爭或鬥爭中的豐功偉績,並藉以教育羣衆,各地在解放後,先后籌建各种紀念碑塔。西北軍政委員會最近决定在中國革命歷史名城延安,籌建革命紀念舘,並修建烈士陵墓和紀念塔,現在已經計劃首先开展植樹、造林運動。膠東軍區政治部也已呈请由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50,(12)
包市文化舘經過九個月來的工作,已成为和包頭市人民息息相通,血肉相聯的羣衆樂園。文化舘内設有閱覽室、圖書舘、兒童閱覽室。共有圖書二千四百餘册、二十二種報紙、三十多種雜誌和四百多種小人書、儿童杂志等儿童读物。三月间剛辦起來時閱覽室的讀者多至把管理員都擠的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51,(11)
西南人民圖書舘爲了使一般羣衆對西藏文化有進一步的認識與重視,從一九五○年九月中旬起便開始向有關單位及私人徵借各種材料從事整理,分類標題說明,準備舉辦西藏西康文物展覽。經兩月餘的積極籌備,於十二月三日至九日公開展出。觀衆八千五百四十二人。以後改作流動展覽四次;一是十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在巴縣李家沱沙市紗廠展出,觀衆六千四百七十人;一是十二月十五日至十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51,(6)
(一) 为什麼要建立图书室? 受着長期封建統治的工農羣衆在舊社會是没有學習機會的,現在我們的革命已取得基本勝利,工農羣衆已經翻身,生活改善了,即進一步有提高文化的要求,為了滿衆工農羣衆的這種要求,就需要我們普遍的建立工廠農村圖書室。圖書室是推動學習、開展讀书连動的一種工具。根據照常果北的情况,圖書室未建立前,農民老是談神說鬼或讲一些七俠五義等舊故事,農村的知識分子多是遊手好闲,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51,(1)
爲了擴大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宣傳,進一步在羣眾中樹立仇視、鄙視、蔑視美帝的觀點,西南人民圖書舘蒐集了圖書照片資料及實物四百十三種,於去年十一月開始在該舘公開展覽,兩天中參觀者達一、三一四人,由羣衆反映的意見知道這次展覽會在抗美援朝運動中起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不少的人在意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51,(7)
一、沿革徐州市自經過日偽及國民黨反動派的相繼長期摧殘,所有書籍及文物已大部被毀。解放以後,徐州市的文化建設,極待開展;因之,徐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局在接管過來的偽江蘇省立民教舘的基礎上建立了一个"徐州市立人民教育舘",內設有圖書股書報閱覽室,對外開放。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以後,列寧曾經指出了新的图書舘的工作方向——將書籍大量流轉、新讀者的吸引、迅速有效的滿足讀者的需要和增加借出書籍的數量。作為一個工會圖書舘的工作人員,毫無例外的也應该按上述的方向去推動工作,並應該認識到:只有在工作當中深入聯系羣衆,並儘量的給羣衆以更大的便利,才有可能使這一工作獲得更好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