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雀山汉墓竹简(贰)》于2010年出版,释文及注释水平很高,颇利学界。近年来不少学者撰文进行校补订正,取得很大成绩。然仍有若干可商之处,本文在学者相关研讨基础上,择取六则逐条辨析考订,在句读、释文及简文理解等方面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2.
《银雀山汉墓竹简(贰)》于2010年出版,释文及注释水平很高,颇利学界。近年来不少学者撰文进行校补订正,取得很大成绩。然仍有若干可商之处,本文在学者相关研讨基础上,择取六则逐条辨析考订,在句读、释文及简文理解等方面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3.
莫友芝<韵学源流>是一部颇有影响的音韵学史专著,世传诸家刊印本均出自赵幼渔校钞本,于手稿本皆未见用,所存讹误缺漏不少.本文以前人未见之莫友芝<韵学源流>手稿为底本,重校世传莫书各种印本讹误衍脱231条.兹举其要者6例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是目前非常通行的本子,由名家标点分段,但错讹不少.虽然多年来经众多学者撰文补正,但仔细校读之下,仍有很多问题值得商榷.现将标点有疑误的地方,略加考订.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5.
《蒙古游牧记》十六卷,清张穆撰,何秋涛校补.是有关蒙古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重要参考书.清祁俊藻称此书“结构则详而有体也,征引则瞻而不秽也,考订则精而不浮确而有据也”.近人王云五以为:“蒙古地志之书,当以此为首”都给以很高评价.然其误引误注,亦所不免.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博物馆藏清胡克家翻刻本《资治通鉴》为朱笔批校本,批校者当为著名学者魏建功。故此本具有一定的版本学价值,当以善本视之。  相似文献   

7.
博东派(亦译珀东派)的创始人博东·乔列南杰是公元14世纪中出现的西藏最为杰出的著名佛学家,著作家之一,为西藏著作最多的学者。  相似文献   

8.
学论及《清史稿》和《清史列传》两书的史料价值时,常常认为《清史列传》高于《清史稿》。本对这一看法提出不同看法,通过对两书《郑成功传》七则明显不同的记载进行考订,发现《清史稿》虽存在不少错误,而可信之处亦多;《清史列传》虽存在许多优点,而错误亦存不少。评判两书的史料价值,应当进行具体的考订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9.
张升 《史学史研究》2011,(1):111-118
黄签是指选取《四库》书原有的校签中较合适的,用黄纸誊抄清楚,粘于进呈本相应校改之处的眉端,专供进呈御览之用的校签。一般来说,《四库》书经纂修、分校、覆校等校办后,粘贴校签,然后经由总纂、总校、总裁等审核,酌定、认可其中的一些校签,并从中选取一些写成黄签。可以说,黄签是校签的精选。《四库全书考证》即是汇编、加工上述黄签而成的。其所收的考订,既包括讹、衍、阙、倒置等一般问题的校正,也包括史实、观点等的校正。尽管相对于所有《四库》书的所有考订而言,《四库全书考证》所收很有限,但其文献价值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日本江户时代知识人受容中国儒家生命礼的一个重要方式,即在大量刊行《家礼》与《文公家礼仪节》的和刻本之外,通过考订、辑校、补注乃至批判朱熹礼学经典,自创一大批符合日本社会风俗的私家丧祭礼写本,如德川光圀《丧祭仪略》、荻生徂徕《葬礼考》、浅见?斋《通祭丧葬小记》等。这类写本散见于内阁文库、服部文库、木村兼葭堂等馆藏机构,是研究日本朱子学与东亚礼教文明的重要文献载体。作者多为日本朱子学各派系(如京都、海西、海南、大坂等学派)或反对派(如阳明、古义等学派)之著名学者,其中阐释的"理礼一体"丧祭思想具有《家礼》的普遍性要素与差异化表达。对这类写本整理、归类并解题,可以揭示《家礼》与朱子礼学在江户时代"去脉络化"与"再脉络化"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局点校本《新唐书》一方面誉满天下,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其问题主要在:1、校勘不够精审,漏校甚多;2、校勘分寸拿捏不当,部分校记尚需斟酌;3、校改原则把握不严,有违校勘宗旨。本次点校修订,拟仍以百衲本为底本,通校各种宋刻残本与现存较完整的元刻本,以及元刻明修本,并参校明毛氏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及浙江书局本。而本次修订最需要着力的地方,是全面运用本校与他校的方法,极力搜罗异文,仔细甄别材料,审慎决定取舍,撰写逻辑严密、文字简明的校记,同时注意充分吸取前贤及当代学者有关《新唐书》的校点考订成果,最终形成一个体例严谨,标点准确,校勘精审的新定本。  相似文献   

12.
清代学者陈奂家抄本《管子》,其底本为今已不知去向的南宋蔡潜道墨宝堂本。抄本经陈奂反复校理后赠与高邮王氏父子,后由潘景郑收藏,今存上海图书馆。该抄本不仅为《管子》文本校勘提供了版本依据,亦可以作为校正墨宝堂本诸家传录资料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3.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封建社会的一位著名君主。她自1558年加冕,至1603年谢世,执掌英国王权前后几乎达半个世纪,对英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长期以来,不少名流、学者对伊丽莎白一世大加称誉。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先生称赞她说,“这位淑女在女性中独赋才学,既使在男性君主中亦很少见。”英国历史学家罗斯则把她同莎士比亚并列,  相似文献   

14.
今人金文明以清人卢文弨本为底本,与《三长物斋丛书》本和《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吕无党钞本相校,著成《金石录校证》一书。此书校勘择善而从,辨析精当,但未与南宋龙舒郡斋本、清初谢世箕本和《四库全书》本校勘,明显有不足之处。为此,笔者以金本为底本,对金本未校三本作了补校,并作了考订。  相似文献   

15.
<正> 众所周知,在长期辗转流传过程中《水经注》书中出现许多经注混淆、错简和文字讹误现象,经明清以来许多学者相继考订,很多问题已得到纠正。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今本《水经注》中仍存有大段注文颠倒和脱误现象,给复原古代地理面貌以  相似文献   

16.
《清史稿》是研究清代人物的重要史料。但在传统正史系列中,《清史稿》质量欠佳,舛误较多,亦为学界共识,其《循吏传》亦未能幸免。然而《清史稿》毕竟是一部有着较大影响的史书,其中的讹误可能会产生不小的危害,故订正其舛误很有必要。本文综合利用文集、方志、档案等各类史料,考订出《清史稿.循吏传》地名记载方面的六则错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代保存下来的文献史料浩如烟海。正因为如此,各朝史家都较注重史料的考订,其中清代学者在这方面的贡献,比前人更为突出。近世的陈寅恪、陈垣等著名史家,都是在文献史料学方面卓有成就的大师,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有许多新的创举:陈寅恪先生重视私家著述的史料价值,倡导以诗、文证史,认为史料的真伪是个相对的问题,善于从别人眼中的“废物”堆里找出可贵的史料,他不仅重视校勘和辨伪,更致力于探求史料写作人的原意和其所记事实的可信程度~[1]:陈垣先生在校勘学研究中提出的“四校法”,有关年代学的著…  相似文献   

18.
缪荃孙是晚清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和方志学家。他十分重视地方志文献并参加编修了多种地方志。其中《光绪顺天府志》最为人称道,并且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出《永乐沪州志》和《万历顺天府志》。缪荃孙在编纂地方志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材料的搜集和文献的考订,能把自己的治学与方志的编纂相结合,并且能根据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谈家桢以著名学者身份访问过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世界了解中国遗传学的发展及中外学术交流和合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深表  相似文献   

20.
戴震继承了前代学者的思想,认为只有从字义训诂、名物制度的考释着手,才能读懂圣人大义,以观圣人之道.他认为,经是道的载体,闻道则是治经目的;然语言文字不通,则无从体察圣人之意.因此,戴震注重考证经典的流传、存佚、真伪;重视考订文字,审慎对待经典的校勘;解经知人论世,探求经义则诸说并存,这是他一生的治学心得.本文从治经目的与治经方法两个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