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考辨徐少华一江国族姓和历史据《世本》记载,江为赢姓①。《史记·秦本纪》太史公曰:“秦之先为赢姓,其后分封,有徐氏、郊氏、……黄氏、江氏……秦氏”。其后《潜夫论》、《后汉书》、《水经注》等皆同《世本》、《史记》之说②。赢姓,为上古部...  相似文献   

2.
《世本·帝系》为世系谱牒书的典范。卜辞将倪姓谱系记载源头向前延伸,并提醒我们应认识到《帝系》所承载的传说时代的世系观念及其表达方式。■立事岁陶可补《世本》田齐谱系之缺,清华简《楚居》可补《史记》鬻熊子侸叔之缺。利用二重证据法进行文本对读,并以更科学的上古史观来观照《世本》的谱系源流,才能更好理解上古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3.
楚辞中所见殷族先公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作《史记·殷本纪》,其材料来源主要是《世本》,其次为《尚书》、《左传》诸书。殷商早期的社会习俗,仍保留着浓厚的原始母系氏族特征,而与西周后的父系宗法礼制社会风貌殊异。郭沫若《卜辞通纂·世系》指出:“殷世于先妣特祭,兄终弟及之制,犹保存母系时代之孑遗。”而司马迁《殷本纪》所依据的《世本》一书,据陈梦家《六国纪年》考证,乃是战国赵人所编;至于《尚书》、《左传》诸书,更是中原儒系著作。这些书中关于殷商原始文化的记载,已明显受了西周后父系宗法礼制文化的影响。所以,当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请先生用卜辞资料证明了《殷本纪》所  相似文献   

4.
《太平御览·咎徵部》所引"史记"之不见于司马迁《史记》者,论者谓其来源大抵有二:其一为《纪年》之误;其二谓"史记"自为一书。通过考察刘向《洪范五行传论》及《汉书·五行志》,可知《御览》所引的这些并非出自《太史公书》的"史记",可能来源于《洪范五行传论》,其本附着于《洪范五行传论》中五行、五事、皇极各条之下。故而,这些"史记"既非《太平御览》误引,亦非自为一书。而《咎徵部》之外所引的"史记",或与《洪范五行传论》有关,或为《史记》佚文,或为《史记》注文。  相似文献   

5.
一、《桑柔》的作者《毛诗序》曰:“《桑柔》,芮伯刺厉王也”郑玄《笺》:“芮伯,畿内诸侯,王卿士也。字良夫。”《左传·文公元年》记秦穆公在崤之役时(前627,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对秦大夫及左右说:是孤之罪也。周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贪人败娄。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件我悻。”是贪故也,孤之谓矣……所引之诗,正是《桑柔》第十三章之六句。又《书序·疏》引《世本》:“芮,姬姓。厉王时芮伯,岗良夫也。”三说相合。《左传)。《世本)皆光秦古书,则芮良夫为《桑柔》作者。然而,论《诗经》中作者可考…  相似文献   

6.
《文献》2010,(4)
<正>《世本》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史籍,史料宝贵,价值巨大,可惜南宋以后原书就已亡佚不存,今仅有辑本行世。现存辑本咸出清人之手,共计十一种。1957年商务印书馆取其中八种合编排印,冠名《世本八种》。《世本集览》是《世本八种》所收辑本之一,但仅有原起、提纲、条例、目录和通论,并无正文,难称全豹。原书稿本今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本文拟对其基本内容、版本特徵和传播源流作一描述,以揭橥此稿本在研究《世本》和上古历史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湖北荆门包山二号墓出土大量楚简,是一项重要发现,整理小组已有《概述》介绍。据称简中卜筮祭祷部分记有楚先祖名老僮、祝融、媸酓、荆王、武王等,并指出老僮—祝融—媸酓的顺序。老僮即老童,见《大戴礼记·帝系》、《山海经·大荒西经》及《世本》。《世本》另一条及《史记·楚世家》作卷章,应为字形之误。祝融文献多见,《楚世家》云重黎与弟吴回都有祝融之号。只有媸酓是什么人尚待探讨,这里想提一个试探性的看法。解决这个问题,还得由释字入手。 "酓"字常见于楚国文字中的王名,前人已指出相当于文献中楚王名的"熊"字。  相似文献   

8.
《世本》一书的成书年代问题,在战国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研究上十分重要。据司马迁未见及此书和对刘向整编图书工作的考析,盖为西汉季年刘向汇编战国时诸多零散文献而成书,先秦时期并无此书存在。但学界多将其定位先秦史籍,谬说流播已久,乃至误以为《史记》仿其体例,误指《世本》为第一部分类编纂的通史著述云云,造成极大学术混乱,应当予以纠正。误判《世本》为先秦史籍的学术教训,表明在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中,必须尽力重新审视具体的史籍和史学现象,不能现成地借用旧有成说。  相似文献   

9.
莫友芝《黔诗纪略》是收集保存明代贵州诗歌的第一部大型诗歌总集,汇两代之心血,历二十年之役,以内容之富赡,体例之特殊,考证之精审而名冠学林。今从其对版本目录学的贡献、校雠典藏的价值等为切入点,对《黔诗纪略》的文献学价值进行论析。  相似文献   

10.
笔者将《诗》、《书》、《礼》、《易》等初原、根本的典籍称作“中华元典”,尝试探讨中华元典的文化功能。以下分论之。 一、《诗》的文学价值与教化功能 作为中华元典重要组成部分的《诗经》,其历史作用可从文学价值与教化功能两个方面加以探讨。先论其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原昊 《民俗研究》2020,(2):131-145
《世本》是主体编纂于战国的谱牒类史书,该书楚世系史料,对《史记·楚世家》的编纂影响较大,清华简、安大简等出土战国文献有助于对该书的深入探研。《世本》楚世系远追颛顼,得到印证。据楚简可知老童之名,曾讹"卷章",其位列"三楚先",其所生四子为重、黎、吴及回。"陆终六子"中存在感生神话的编排,该说实质是将六个族姓始祖有意整合并依附于陆终,实现由族姓整合而成的帝系。陆终与祝融为一人,生季连者为祝融吴或祝融回。季连、鬻熊与穴熊为一人,"穴熊"得名及"熊某"命氏细节中潜存楚人的图腾意识。"熊渠封三子"说,在熊挚世系及熊康即位问题上有误。《世本》楚康王、考烈王世系名号也得到出土文献印证。  相似文献   

12.
杨晏平 《文献》2002,(3):242-250
郑樵在《通志·校雠略·编次必谨类例论》一书中说:"学之不专者为书之不明也,书之不明者为类例之不分也…士卒之亡者由部伍之法不明也,书籍之亡者由类例之法不分也.类例分则百家九流各有条理,虽亡而不能亡也."  相似文献   

13.
《家禮·通禮·祠堂》"易世則改題主而遞遷"注云:"大宗之家,始祖親盡則藏其主於墓所。……其第二世以下祖親盡,及小宗之家高祖親盡,則遷其主而埋之。"又《喪禮·大祥》"告遷於祠堂"注云:"若有親盡之祖,而其别子也,則祝版云云,告畢而遷於墓所不埋。"上注"始祖",顯然指大宗始祖别子。但《家禮》中的始祖並不都指别子。《通禮·祠堂》"正至朔望則參"注曰:"冬至,則祭始祖畢,行禮如上儀。"《祭禮·初祖》"冬至祭始祖"注云:"程  相似文献   

14.
观智院本《文选》现藏于日本天理图书馆,属三十卷抄本系统,白文无注,内容起自《过秦论》"明智而忠信",下接《非有先生论》《四子讲德论》《王命论》《典论·论文》《六代论》,至《博弈论》结尾,卷末标"文选卷第廿六"。"文选卷第廿六"下有识语"元德二历中春于庄严寺书毕",元德二年即中国元朝至顺元年(1330)。此本国内难得一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仅傅刚先生《文选版本研究》一书中有一段简短介绍;虽藏于日本,然日本学者也并未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目前仅见花房英树先生一篇解题。因而本文通过异文比勘与旁记分析两部分将观智院本的概貌呈现出来,并对其价值作简要叙述,以期引起学界对此本的关注与研究,使其价值早日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5.
<正>流傳於世的儒家經典《儀禮》一書,在漢時曾被稱名為《士禮》。該稱名,一見於《史記·儒林列傳》:"諸學者多言《禮》,而魯高堂生最本。《禮》固自孔子時而其經不具,及至秦焚書,書散亡益多,於今獨有《士禮》,高堂生能言之。"~①再見於《漢書·藝文志》:"及周之衰,諸侯將逾法度,惡其害己,皆滅去其籍,自孔子時而不具,至秦大壞。漢興,魯高堂生傳《士禮》十七篇。"又見於《漢書·  相似文献   

16.
唐·吴彩鸾书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卷,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书苑瑰宝。唐朝行科举制度,如果说颜真卿书《干禄字书》为欲进仕途者临池指南,那么吴彩鸾书《刊谬补缺切韵》(图一)则为其赋诗押韵之准,而这些珍贵文物留存至今,它们的价值和意义却又远远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17.
《吕氏春秋·序意》篇是《吕》书之“序”,它本应是解读《吕》书思想的一把钥匙,但由于目前无论在文本上还是思想上都还存在诸多尚未厘清的问题,故其价值尚未充分发挥。考察发现,《序意》篇内容有残损,现存内容应为“十二纪”“八览”之序的一部分。换言之,《序意》遗失了“十二纪”之序的后半部分,“八览”之序的前半部分,以及“六论”之序的全部。从《序意》篇与《吕》书整体内容的关联来看,现存内容是对“十二纪”写作目的、写作方法的说明,但没有对“十二纪”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的论述。“八览”之序的部分则正好相反,没有起首语、没有写作目的、写作形式等概述性的说明,只有关于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吴翌凤(1742—1819)为清乾嘉时期苏州藏书家,以抄校古书闻名於时。他同时也是一个学者和诗人、词人。吴氏大部分的诗文创作都辑集於其自编《与稽斋丛稿》中,该书今存有刻本和稿本两种。本文对稿本与刻本、不同刻本之间进行了比较,对照苏州各种地方志的记载,对《与稽斋丛稿》的卷数、版本等作了考辨和论析。  相似文献   

19.
史学精粹     
正李建:《赵汸〈春秋〉"策书之例"与"笔削之义"说论析》(《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4期)在《春秋》学史上,元末《春秋》学家赵汸研治《春秋》的最大特点是以义例说经。他考论鲁史与《春秋》之别,明辨史"例"与经"义"之分,提出了系统的以"策书之例"与"笔削之义"为核心的《春秋》书法义例说。其《春秋》义例学说,是在依据《左传》及杜预注、融通三传史法经义说、批判继承诸家义例书法说基础上的发明,不仅体系颇为严密完整,而且从方法论层面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春秋》诠释学系统。赵汸的《春秋》义例学所体现出的会通经史、据传求经,由《左传》  相似文献   

20.
《神异经》成书年代平议陈建樑《神异经》一书,始著录於《隋书·经籍志》之《地理类》,题作“汉·东方朔撰,晋·张华注”,其后于《日本国见在书目》、新、旧《唐志》、《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以至《四库总目》皆载其书,然而由于《隋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