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汪荣  荣霞 《黑龙江史志》2013,(15):267-268
三峡库区历来是土家族的主要居住地,心灵手巧的土家人世代传承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这些特殊的民俗文化组成了三峡库区的非物质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文章从库区土家族织锦工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探讨了织锦工艺的文化艺术、民族特色和商业价值,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峡库区土家族织锦工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路径,并对土家织锦工艺的开发利用对库区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余大富 《人文地理》1996,11(4):72-75
三峡库区是因水坝--电站建设和移民安置引起社会经济结构显著变化的特殊区域。其鲜明的区域个性要求有与之适应的城镇体系,其开发性移民导致的显著提高的非农化势能则要求有超常的城镇化进程。为此比较分析了库区中心城市的最佳区位,提出库区城镇体系布局的具体方案和城镇分区意见。  相似文献   

3.
牟小欠  袁瑛 《黑龙江史志》2012,(7):77-78,80
三峡库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文化遗产、古迹遗址和民风民俗等方面的文化旅游资源,我们需要合理的、恰当的、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将传统文化与民俗旅游结合起来,从而让三峡库区的旅游更好的发展,进而带动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本文对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作了分析,并就库区内传统文化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对策加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蕨、宜昌黄杨等50余种珍稀植物,由于逃脱了远古时代冰川的袭击而在三峡库区保存了下来。三峡库区开始蓄水以来,越来越多的植物生栖地被淹没,库区多种珍稀植物濒危。  相似文献   

5.
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蕨、宜昌黄杨等50余种珍稀植物,由于逃脱了远古时代冰川的袭击而在三峡库区保存了下来。三峡库区开始蓄水以来,越来越多的植物生栖地被淹没,库区多种珍稀植物濒危。[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始终立足当地实际,通过树立特色品牌理念、组建特色教学团队、形成特色教学模式、建设特色实践教学基地、健全特色管理制度、培育特色氛围等方式,打造独具库区特色的党性教育品牌,以此推动党校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不断实现党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毛勇 《旅游科学》2001,(3):11-15
1998年以来三峡旅游市场尤其是国内旅游市场的下滑严重影响长江三峡库区旅游的发展.本文分析库区国内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探讨其复兴与开拓之路.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善玉  张平宇  马延吉  李蕾 《人文地理》2007,22(3):107-111,41
在分析城市工业空间结构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对沈阳市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发现沈阳市工业的空间扩散趋势明显,进入工业郊区化的发展阶段。城区传统工业企业外迁,优化了城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近郊工业化成效显著,成为沈阳市新的工业基地。指出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生态城市建设,跨国公司的FDI,文化观念的转变均是影响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巨型区域空间组织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珠江三角洲各城市数据,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测算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演变过程,提取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演变的城市经济、物质空间和人口空间因子。研究发现:①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经历"单中心"向"双中心"的演变过程,并开始呈现多中心网络化趋势;②城市区域空间组织经历缓速演变、加速演变和转型演变三个阶段,效率由低级向中、高级形态变化;③从全球化、区域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分权化等维度来解释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和效率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建议从增强城市竞争力、推进空间均衡和加强资源环境协调等角度引导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演变。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组织模式的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组织模式协同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组织模式的结构与特征进行了探讨,以此为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认为:①长三角城市群实际上涵盖了7大都市圈,各都市圈之间的边界存在有许多重叠的部分;②根据上述结果与断裂点分析,城镇空间组织模式的结构实际上是由5大不同等级、不同范围、相互交叉、大圈套小圈、圈圈相扣的都市圈所构成的"多元圈层"结构,并由核心区内圈向外呈分指状发散性分布,核-缘拓展的特征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2000年9月,山东省博物馆考古队为配合三峡库区建设,对重庆万州区上沱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 了3座南朝墓,墓葬形制呈刀形,墓室、券顶均遭破坏,但随葬品保存较好,出土陶器、瓷器、铁器、钱币及装饰品46件。 上沱口南朝墓出土的较丰富的青瓷器,为重庆市南朝墓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2.
2004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万州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三峡库区梁上墓群进行考古发掘.该墓群主要是西汉到南朝时期的石室墓和土坑墓,出土各类文物60件.其中M1、M2、M3、M5、M8可能同属一个家族.为研究长江流域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包上墓地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新乡镇寨子村八组,北与武陵镇隔江相望,东北距万州市区约36.5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08°15′25″、北纬30°33′75″(图一)。墓地位于长江南岸一级台地上,地势北低南高,东西各  相似文献   

14.
神女路墓地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高塘村,现为巫山县新城区,西北部为大巴山脉,东南面距长江1.5公里,是一处时代为秦、两汉时期的中小型墓地。为配合三峡工程和迁建的巫山新城区建设,2000年9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在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发掘墓葬15座,主要为竖穴土坑墓,竖穴砖室墓和土洞砖室墓三种形制。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组合,这批墓葬可分为三期六段,是研究峡江地区秦、两汉时期丧葬制度及习俗等重要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都市圈生态系统管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有贤 《人文地理》2001,16(4):15-19
重庆市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长江三峡水库的建设,使位于三峡水库库尾的重庆市都市圈的生态环境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从重庆市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出发,在分析重庆都市圈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论证了在重庆都市圈开展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必然性,提出开展生态系统边界划分研究和管理目标研究,为重庆市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管理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03年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对位于重庆万州区武陵镇的中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的遗存以隋唐时期为主,出土了陶器、瓷器以及其他遗物,从中透射出渔业活动是当时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可看到当地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演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城市空间最初在沿海平原形成,然后圈层扩展,面积逐渐扩大,最后跨越形成组团发展模式。大连经历了从商贸港口城市到工业城市,再到综合性现代化城市的演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则随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规划而不断调整。在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中,环境因素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形成约束,政治因素主导了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因素作用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鑫  宁越敏 《人文地理》2008,23(3):17-21
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7个年份的城市人口规模数据,分别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首位度、城市规模分形以及城市规模的空间演化等层面对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初步揭示了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规模结构的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并对其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峡"巫山-奉节-巫溪"金三角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庆 《人文地理》2003,18(4):19-22
长江三峡库区内的巫山-奉节-巫溪三县,由于位置、资源、经济、社会等条件的一致性,客观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大山大峡旅游资源为特征的“金三角”经济发展区域。本从评价“金三角”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为切入点,结合金三角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金三角”旅游业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冯汝状  沈静  魏成 《人文地理》2022,37(1):71-80
随着生产方式由福特制向后福特制演变,城市产业空间呈现出特有的格局变化,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文章在构建后福特生产方式下城市产业空间格局和结构变化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利用2008年和2018年广州服装企业数据,探究其空间格局和结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①广州服装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符合后福特生产影响下的产业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