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我个人而言,《美国队长》的看点既不是帅哥靓女(“美队”克里斯·埃丈斯+“黑寡妇”斯嘉丽·约翰逊)的纯洁友谊.也不是两位老龄壮汉(“美队”+“冬兵”塞巴斯蒂安·斯坦,在故事中他们都是接近百岁的老人)之基情燃烧的岁月,或者邪恶组织九头蛇的“逆天”阴谋。事实上就野心而言,漫威公司(MarvelStudios)一点也不输给电影中无处不在的“九头蛇”。  相似文献   

2.
《华夏地理》2008,(5):57
与一个和尚打乒乓球.时间是在1985年.我正为《国家地理》杂志执行一次拍摄任务。尽管当时许多中国人都害怕跟外国人打交道但这位和尚却不介意.还喊来别的和尚加入我们。这是我在那三个月中最棒的经历。那天夜里.我乘着一辆又小又破的出租车回到北京饭店——当时能让外国人寄宿的少数几个地方之一。8点30分.街道一片漆黑.看不到人影街上仅有的几辆汽车也没有打车头灯。  相似文献   

3.
翻开这一摞一摞还略微有点膻昧的高原笔记,仿佛又回到了那遥远的,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数10年过去了,往事依然历历在目。那是在60年代初期的一个冬天,我们一群刚穿上军装的青年学生,坐着我国生产的解放牌大卡车,一路唱着歌儿,向西藏高原进发。几十个人挤在汽车的大厢里,整整齐齐地排成四列,背靠背坐在自己的背包上。虽然天气很冷,但是,大家的心是热的,一路上都在议论着青藏高原,只是从书本上知道那里是世界屋脊,却都在猜测着这高原上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4.
任改丽 《沧桑》2009,(5):36-37,39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运动,是指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为了彻底改造美国社会,以激进运动的方式,针对美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教育制度、社会问题、伦理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掀起的一场全面的社会批判和改造运动。本文试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环境、文化走向、教育制度、社会问题等多个角度,解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什么会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青年学生运动。研究认为,这一运动的经济根源、政治根源、思想文化根源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孕育了60年代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青年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私自宣布,决定将钓鱼岛作为其托管的琉球群岛的一部分,一并“归还”日本,此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尊严,激起了全球华人的共同愤慨。为表示抗议,留美中国学生率先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举世震惊的“保钓”爱国运动,其后这场运动迅速扩展至加拿大、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中国的台港澳等地区。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60年代,我从绛县县委办公室借调到知青办工作,亲历、亲见、亲闻了北京插队知青贺予生的两年冤狱遭遇  相似文献   

7.
刘晶晶 《世界历史》2006,(4):143-143
法国总理蓬皮杜在1968年五月事件结束时说:“一切都不可能再像从前样了”。西方学术界对20世纪60年代这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西方学生运动研究较多,国内目前该方面的第二部专,即许平和朱晓罕的《一场改变了一切的虚假革命——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也已付梓。  相似文献   

8.
摇滚乐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的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成为美国反叛青年批判社会的载体和重要武器。摇滚乐的风靡缘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社会是一个物质丰裕而精神匮乏的时代,青年人在精神上感到空虚;对摇滚的喜爱也体现出他们对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追求;传媒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使摇滚乐成为传播新文化的载体。摇滚乐传播了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对当时美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年前我有了一套《追忆逝水年华》?在学校食堂门口,一个大四学生摆地摊吆喝,厚厚的3卷本.看上去很新.又便宦,我于是掏m了好几天的饭钱。4年后我又原价把它卖了出去,依然很新,因为我几乎没有翻开过,一直压在很多书下面。买书的是一个清秀腼腆的物理系男生,不好意思讲价,还是我主动附送了一盘黄舒骏的《马不停蹄的忧伤》。我相信这套人人都听过却人人都没读完过的书依然在校园里流转,4年一轮回地进入毕业二手书市,价格恒定,也许,还有升值空间。  相似文献   

10.
熊源 《贵阳文史》2010,(2):46-48,49
<正>茅台酒举世闻名,但没有到茅台酒厂以前,我对茅台酒的认识十分浅显,只有很土的茅台酒瓶和一点茅台酒价格的记忆。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生活不富裕,一般人家很少买得起,尽管1950年代茅台酒是2元一瓶,1960  相似文献   

11.
陈健 《炎黄春秋》2014,(7):16-23
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上世纪60年代,新华社一篇关于他的大通讯,使他轰动全国。而和他一起在兰考创建了一片新天地的县长张钦礼却鲜为人知。他俩是“亲密的战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  相似文献   

12.
现在反了过来,政治领袖向青年发招,向青年要求真实的表达,而吉年却“承受不起”,避“心里话”而惟恐不及  相似文献   

13.
14.
马奎武 《纵横》2012,(4):24-25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40多年中,我画过无数“雷锋”,至今在各大报刊上已发表了多少,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只清楚一点,画雷锋、宣传雷锋是自己的职责,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5.
索穷 《中国西藏》2007,(4):58-61
私塾教育和寺院教育一样,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是西藏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不管是家庭里的塾馆,所谓的“团学”,还是一对一的师承教育……都曾对西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我有幸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虽然两年后就遭遇了文革这场浩劫,众多师长们的风采还是令我终生难忘。原来我以为。大学里的老师都是教授,一个个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都西服革履,道貌岸然。出乎意料,北大的师长们绝大部分都很朴实,一身中山服,态度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那个年代显得比较“各色”的,西服领带,衣冠楚楚,一副大家学者风范的,寥若展星。  相似文献   

17.
《纵横》2013,(11):37-40
周总理一向非常重视礼宾工作,他曾根据外交工作的发展情况.对礼宾工作提出不同要求。因此,自60年代后,我同礼宾规定经历了—个改革创新的过程,被称为“礼宾革命”。  相似文献   

18.
1939年,国民党特务在綦江和江津交界的綦河上的桥河、兴隆、广兴、五福等地对300多名思想进步的无辜青年学生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其实,他们并不是共产党员,只是思想进步、积极宣传抗日的热血青年。  相似文献   

19.
庞国翔 《湖南文史》2008,(11):47-48
1939年,国民党特务在綦江和江津交界的綦河上的桥河、兴隆、广兴、五福等地对300多名思想进步的无辜青年学生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其实,他们并不是共产党员,只是思想进步、积极宣传抗日的热血青年。  相似文献   

20.
《南方人物周刊》2013,(33):76-81
在中国的科普著作中,《十万个为什么》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如今,《十万个为什么》各版本发行量已超过一亿。从1960年代起,秉承“科学”之名,这样一套普及科学的丛书,在历次政治风云中,从与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到传播科学思维;从少儿读物到工农兵读物,再重回少儿读物;从学习苏联一板一眼的科普模式,到学习欧美灵活多元的科普模式。这套书,从提供知识,到指导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