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李伟 《中国土族》2013,(4):63-64
距离民和县城25公里处的垣坡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渊源古老而又神奇的村落。从近处说起,这里居住着民和七大土司之一的李土司后裔,这里有古朴的土司文化典故(如过去交纳皇粮时,用手捧一捧就可以了的说法),还有好多相关生动活泼的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2.
土司制度萌芽宋元,备于明清。土司分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和土千户、土百户等。这些土司大都自其先代归顺或从征有功,封以土职,世守其地。这些土司且为姻亲,结成牢固的奴隶主统治集团,世世代代欺压在人民头上。清末改土归流, 土司制度名亡实存;民国时期,又新给了他们一些官衔,从而使这些奴隶主又合法化了。西康土司在《明史》和《清史稿》中为四川土司。我所熟悉的仅其中一小部分,而这一小部分,是我亲见亲闻。我把它写出来,或许可作治边史者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宋、元、明、清很长的时期里,偏僻闭塞的东兰一直置于“图岁”即韦氏土司的统治。从宋仁宗皇枯五年(1053年)至清雍正八年(173年)改土司制为流官制止,韦氏土司在东兰的统治历经四朝共677年。而韦氏土司的寿终正寝则推迟到民国七年。也就是说,凤山一带受韦氏土司的统治后延89年,长达866年。根据现有的地情资料,可以认定:东兰韦氏土司始于宋,兴于明,衰于清,终于民国。一、狄青南征是韦氏称官东兰的开始宏仁宗皇伤四年(1052年),各地农民起义蜂起,广源州也发生了以依智高为首的“蛮农”起义,他们反叛宋朝,占据南宁、横州。…  相似文献   

4.
设置青岩堡以前,青岩的教育状况无史料可稽考。只能一般地推测,由于当地交通不便。社会经济落后,教育事业尚未发展。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贵州前卫在青岩境内设置青岩堡,电田驻军。隆庆六年(1572年).又在青岩设立青岩司,任用土司治理。天6三年(1623年),土司班陆贵建青岩土城。这二百多年间,青岩逐渐成为政治、军事重镇,经济不断发展,丈化教育也发展起来。明廷十分重视“礼乐教化”,使人民“知君臣父子之道”,“变其土俗同于中国”.注意对土司子弟和驻军官兵及其子女的教育;加上当时一批饱学之士入黔作官,提倡儒学…  相似文献   

5.
1998年,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出版问世,给人们带来了土司王国这一陌生又神秘的世界。小说中那充满浓郁藏族文化和生活气息的风情,令人眼前一亮。而我则惊讶于土司生活的富贵与奢华,在那样一个生产力还颇为落后的边地。  相似文献   

6.
西藏信箱     
《中国西藏》2013,(3):92-93
藏事宝典德格印经院藏区著名的印经院,全称为"德格吉祥聚慧印经院",是藏传佛教的印经中心和藏文典籍的刻印中心之一。德格印经院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城东欧普龙山沟口,原德格土司官寨更庆寺所在地。德格印经院于清雍正七年(1729)由德格土司曲杰·丹巴泽仁主持兴建,历16年建成,后历代土司又加以维修和扩建,始具规模。  相似文献   

7.
杨健吾 《满族研究》2007,(3):119-120,123
一部120余万字、图文并茂的巨著摆在我的案头,令我爱不释手。这就是龚荫教授新著《中国民族政策史》。这是他继《明清云南土司通纂》、《明史云南土司传笺注》、《中国土司制度》、《民族史考辨》等有影响的学术著作问世之后奉献给学术界的又一部大著,是集国内学术界对中国民族  相似文献   

8.
在各种史料记载中,张献忠被描绘为一个凶残无比的杀人恶魔。“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以至于造成整个四川省一片荒芜。康熙十年,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说:“蜀省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清圣祖仁皇帝实录》);“逐处皆尸,河为之塞,不能行船。锦绣蓉城顿成旷野。无人居住。一片荒凉惨象,非笔舌所能形容”(古洛东《圣教人川记》);费密《荒书》记载:“盖自甲申为乱以来,已三年矣。州县民皆杀戮,一二孑遗皆逃窜,而兵专务战,田失耕种,粮又废弃,故凶饥至。此时米皆出土司,  相似文献   

9.
元明清广西实行土司政策情况述略徐杰舜,罗树杰元朝统一广西后,为了加强对广西,尤其是壮族聚居区的统治,加强对壮族土酋的驾驭和控制,在唐宋羁魔州制的基础上,创立“蒙夷参治之法,而官有流土之分,于是始有土司之名”(《明史·土司志序》),使广西从羁縻时代进入...  相似文献   

10.
明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朱元璋在京师南京召见了一位来自于遥远的祖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上的彝族女土司———奢香夫人。这位奢香夫人到底有何来历?她此行觐见洪武皇帝的目的又何在呢?奢香,出生于今四川南部叙永、古蔺(元朝时称永宁)一带的彝族聚居地区,成...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0月22—23日,由湖南省文物局、吉首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永顺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永顺县召开。一、土司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学术史研究。土司研究理论与方法一直受到学者的重视。马大正《深化土司制度研究与土司学的构建》指出土司制度研究和土司学构  相似文献   

12.
清代甘肃南部岷州(今岷县)土司赵弘元、赵廷贤父子在当时岷州境内是屈指可数的颇有社会影响的人物。据1995年版《岷县志》记载:“多纳(今岷县寺沟乡多纳村)赵土司,始祖巴毡角,归宋后赐名赵醇忠。数传至绰思觉,于明宣德间因功授世袭不支俸土官副千户。绰思觉子豁节、豁节子越俊,  相似文献   

13.
正海龙囤是杨氏治下播州最负盛名的"土司"遗址,始建于宋宝祐五年(1257),而毁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播州之役。但海龙囤被攻毁之后,囤上人群的活动并未就此终止。结合遗迹与遗物,以万历二十八年(1600)海龙囤被明军攻陷而终结土司统治为标志,可将海龙囤的历史划分为南宋时期、万历时期与万历之后三个时期。由于土司制度在元代才正式确立,所以三期可分别与前土司时代、土司时代和后土司时代对应。后土司时代的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云南西部边地土司经历了"内外"分际的历史过程。有的土司留在王朝国家的版图,成为"内",有的土司离开了王朝国家的版图,成为"外",明朝确立的"三宣三慰"土司整体政治格局变为了分属不同政治共同体"内外"土司,最终在清缅战争中因官方提出"内地土司"的概念而得以确认,展现了明清以来云南西部边疆从有疆无界的整体土司区变为"尔疆我界"的中缅边界的过程,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疆域变迁及边疆发展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影响到东南亚世界历史政治格局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农奴制的统治形式,是由羁糜政策发展而来的,起源于元,发展于明,直至清雍正四年至九年(公元1726至门3l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和贵州巡抚张广泅在贵州使用武力推行“改上归流”政策,才使沿续近六百年历史的“土司制”逐步废除,另设流官以佐治。虽然用武力推行“改上归流”政策,但实际上并未彻底取消“土司制”,仍保留小土司。现就贵州收藏的土司印信予以考证。元印贵州发现元印2方,均为“,\思巴文”铜印。一方是雍真等处蛮夷管民官铜印,正方形,柄已被破坏。印文为肝\思巴文”,背侧铭文…  相似文献   

16.
位于咸丰县北的唐崖上司王城遗址,目前湘鄂西少数民族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土司王城遗址,是历史上,该城素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称。唐崖土司王城遗址,坐落在该县尖山区唐崖河畔的唐崖村。城址背依玄武、前望朱雀、左视青龙、右仰白虎4山,山体磅礴,缓缓向东南延伸。四周青山叠障,谷壑纵横,雾霭缠绕。奔腾的唐崖河由北而来,紧环城垣而南下,浩浩荡荡,一泄千里。民间传说,该河“流入川东而南下,又西流入境而北返,倒流3800里入长江”。唐崖土司世袭,罩姓,是鄂西南最早的土家旺族之一。据《咸丰县志》(1983年重印本…  相似文献   

17.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筹)、长江师范学院、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文化研究中心、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暨秦良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8—21日在长江师范学院和石柱县举行,来自海内外近70家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及大陆的专家学者提交学术论文110余篇。现将会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明清鄂西南民族地区聚落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的聚落形式主要有城市和村落两种类型,其发展演变在时间序列上可划分为土司时期和改土归流后两个阶段。土司时期,城市稀少,城址多在盆地(或坪坝)或临近长江之地,规模小,内部结构简单,政治、军事职能较强;土司村寨的分布大势是北少南多,村寨的规模相对较大,非土司区村落分布稀散。改土归流后,城市的数量有所增多,城址的分布渐趋均衡,但城市的规模仍不大,内部结构较土司时期复杂,城市除仍具有政治、军事功能,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有所增强;村落多集中分布于原土司区,村落的数量增多,但规模较小。影响明清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聚落分布与发展演变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民族因素。  相似文献   

19.
噶丹松赞林今昔□袁萍(一)(二)(三)清康熙十三年(1674),五世达赖喇嘛与蒙古和硕特部丹增汗派遣蒙藏兵进入结打木(大中甸)和杨打木(小中甸),平息了以中甸嘉夏寺为首的本地噶玛教寺庙僧侣及土司借吴三桂反叛之机挑起的武装叛乱。率兵进驻此地的蒙藏兵将领...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8月20-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忻城召开。一、有关土司问题的理论探讨。土司制度研究的深入,离不开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关于对土司制度历史地位的评价,李世愉《土司制度历史地位新论》指出,"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拓展视野,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挖掘这一课题的价值",并从土司制度提供了一种区域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土司制度的推行是文化包容和管控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