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源红 《风景名胜》2021,(5):0359-0359
近年来,我国得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发展历史来看,修建地下综合管廊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看海”等城市病的最科学方式。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起步较晚,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家和地方政策也从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投融资体制创新、入廊收费、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等具体实施办法。PPP 模式是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多年探索后积极推行的科学模式,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最可行的模式。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地下之城     
王浩 《山茶》2011,(3):14-14
巴黎人有句老话:“巴黎的历史在地下。”在地行客的眼中.地下世界犹如弗洛伊德式的“潜意识”之城,奉行快乐原则,拥有无限的可能.像梦境一样随时进发出创造力。然而地下世界不只是巴黎丰盈文化的倒影和乌托邦.在充满涂鸦和狂欢气息的酒窖之邻.是世界最古老最密集的地铁和下水道系统.是繁华的地下商城和停车场.还有金库和墓穴。它们.已将巴黎地下掏空。  相似文献   

3.
大兴土木修建新的建筑工程使得地下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难,如今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已经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在新时期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对地下文物遗存展开保护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关注和面对的问题。本文对地下文物遗存保护工作中考古勘探调查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希望促进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风景名胜》2011,(8):34-34
上海文化广场拥有世界上首个漏斗形地下剧场,这座拥有2010个座位、世界最大的地下剧场预计7月底投入使用,观众可在地下20多米深处的剧场内观赏音乐剧。  相似文献   

5.
地下文物与地上文物一样,同属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地下文物安全的最大威胁来自基本建设.文物勘探作为判断地下文物有无和重要程度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地下文物免受建设性破坏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基本建设用地实施地下文物勘探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文物勘探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地下北京     
杨乃运  吴若峰 《旅游》2005,(10):56-59
北京的“地下长城”始建的年代跨度很大,最早是宋辽时期,其后是抗日时期,再其后是文革时期,都是出于军事目的。“地下长城”当然是形容词,实际类别是地道。三处地道或说地下长城构成了北京多姿多彩的地下世界。这个世界负载着历史的信息,也负载着历史的沉重。  相似文献   

7.
寝宫地下雄江左──记江南地下宫殿南唐二陵许亚洲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有着无尽的地下文物宝藏。其中已出土的地下宫殿,首推北京明代十三陵中的定陵.那是明神宗皇帝的墓。位处河北遵化县的清代东陵也为世人瞩目。但可惜在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掘了东陵,把其中的乾...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四会地区惊现“地下森林王国”。经有关专家、学者调查,以四会市区为中心,方圆20公里的面积内,包括四会、三水、高要等地,先后出土约62个地下森林遗址。这些地下森林距离地面最浅的只有30厘米。最深处也不过7米左右,埋藏着大片至今还保存良好的原始森林躯干。这是目前广东乃至全国最大的地下森林,现将有关资料整理于后,供史志学者参阅。  相似文献   

9.
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期间,大小不等的地下抗日组织在东北各大中小城市的秘密战线进行抗日斗争。大体可分为四个系统:共产党地下抗日组织、国民党地下抗日组织、无党派地下抗日组织、以无党派人士为主而各党派人士参加其中的地下抗日组织。上述地下抗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一致的,但其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则不尽相同,有侧重情报的,有侧重支援配合抗日武装部队的,有侧重抗日宣传和积蓄力量、潜伏待机的,有组织、发展实力,准备武装抗日的,有专事某项活动的,有各项工作兼做的。他们在危险的环境中,在敌人的残酷镇压下,不屈不挠,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高风亮节。东北地下抗日人员虽然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持有不尽相同的政治信仰,在如何进行抗日地下斗争方面的见解、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大敌当前,他们有着同样的战斗任务——抗日救国,怀着同样的爱国心,因此,在关键时刻和生死关头,相互救助,手足情深。  相似文献   

10.
王江 《文物世界》2007,(3):63-64
地下文物保护历来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而基本建设中的地下文物保护则是整个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法》)第二次修订时对基本建设中地下文物保护的法律规定进行了修改,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单位保护文物的义务和责任。但笔者认为《文物法》在此方面仍存在缺陷。近年来基本建设工程频繁,动辄就是上百亩、上千亩甚至跨县、跨省的大工程,地下文物保护工作任务艰巨而复杂,  相似文献   

11.
隧洞在建设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有重要影响,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对隧道建设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云南某引水隧道不同岩性段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进行研究,并通过径流模数法和降雨入渗法计算得到的涌水量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由结果可知,D3、Pt1hs地层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影响小,Zbd地层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影响较大,此评价结果与各段地层涌水量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认为人必然死亡,而且人死后将以灵魂的形式在地下世界继续存在。苏美尔人对地下世界的想象有两种互相矛盾的观点:一种认为地下世界是一处黑暗、荒凉而又虚无的地方,这反映了苏美尔人朴素的唯物主义死亡观;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地下世界是一处与现实世界相平行的地方,死后灵魂在那里过着与生前相同的生活,这种地下世界观反应了苏美尔人的来世观念。苏美尔人眼中的地府是由神明们进行统治的,地府诸神均有各自的头衔和职能,他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地下世界行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李里 《历史研究》2023,(2):120-140+222-223
机关是政党维系组织运作的枢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借鉴之前公开机关的组织经验,扩大机关规模,使地下机关负责群众工作,并通过租赁房屋来设置地下机关,结果面临严重风险、成本压力和党内舆论压力。1930年,中共尝试推行机关群众化,以在业党员取代机关专职党员,以党员、群众的家庭及公共场所代替租赁房屋的方式缓解地下机关设置的困境。但在“左”倾关门主义政策影响下,群众工作被局限于地下革命群众团体中,机关群众化的尝试收效甚微。1935年后,中共逐渐改变地下机关设置方式,明确提出秘密工作与公开工作相互分离,精简机关规模,实现了地下组织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貌为之一新。但在这个过程中,地下文物作为中华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造成了文物流失、文物遭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本文着眼干近年来城乡建设中地下文物屡遭破坏的现状,分析保护工作收效甚微的原因,说明加强和改进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应以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和保护制度的健全为重点,从多方面制定应对措施,寻找当前形势下地下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间的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郑云生 《风景名胜》2021,(4):0157-0157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属于基础配备设施 , 地下管廊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当中防水技术是最重要的 , 对于工程的使用年限以及安全性有着决定性作用。在施工期间应该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 由于所选防水技术与防水施工材料对于工程到防水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故而选择的材料必须适当,选择的防水技术也要适用。本文主要围绕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当中所采用的防水措施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泽川 《文史月刊》2013,(5):53-53
一、斯大林的"竖井"在萨马拉文化艺术学院的前厅旁边,有一个存放清洁工具的小屋,它就是通向"1号特别设施"的入口。推开小屋的门,从这里乘电梯可以抵达14米深的地下。地下有一条长走廊,走廊的中间才是地堡的真正入口。进去后,还要走192级阶梯,才算是到达地下一层。  相似文献   

17.
张岚萍 《黑龙江史志》2013,(11):105-10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建设的脚步也逐步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地下管线的建设。本文阐述了地下档案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2011,(6):58
今年25岁的刘丽是位青海女孩,她拥有金融硕士学位,现在一家外资公司供职。业余时间,刘丽最大的爱好就是去城市的地下建筑里探险。去年"五一"长假期间,她在网上约了几名"野蛮女友"到重庆钻"地下堡垒",随后又到黑龙江鸡西的地下要塞探险,一时被圈内的发烧友们传为美谈。据她介绍,重庆山城的下水道,就像是一座地下迷宫,最  相似文献   

19.
席与齐 《百年潮》2010,(10):40-43
在民主革命时期,地下对地下的敌对斗争是十分尖锐复杂的。不少中共地下工作者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钻进国民党的心脏,打进国民党的机要部门,千方百计收集情报,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许多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此,人们知道不少,感受颇深。然而,人们对当时国民党如何派遣特务、叛徒打进中共地下组织,破坏革命活动,杀害共产党人的情况,就知之不多。  相似文献   

20.
朱峰 《攀登》2008,27(1):118-120
城市土地资源随着当今社会发展日显稀缺和珍贵,地下空间日益成为人们生活拓展的新领域。我国《物权法》虽然明确规定了地下空间的用益物权性质,但与其开发利用的发展实践相联系,目前在立法上尚存在诸多的漏洞。本文从地下空间权作为物权的合理性出发,就如何建立与完善其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