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龚青 《东南文化》2011,(4):90-95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是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载体和最佳切入点。陈列展览策划作为创造性运作陈列展览的有效手段,与陈列展览水平及博物馆建设密切相关。陈列展览策划能力是博物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加强陈列展览策划是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深化陈列展览策划有助于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探析陈列展览策划与博物馆建设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对陈列展览策划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有益于增强对陈列展览策划与博物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胡小玉 《文博》2009,(5):89-93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博物馆展览从纷繁多变的国际博物馆环境中,应梳理出自身有文化价值的主题展览,并形成独特的博物馆发展理念和展览运行模式。国内现阶段博物馆的展览事业要得到提升和发展,其关键在于加快引进高素质策展人才和专业团队来从事这项重要工作,使新的展示观念和审美体验在与公众不断增进的文化诉求中接轨,使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最广泛人群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3.
陈晓敏 《东方收藏》2023,(12):113-115
考古遗址博物馆对于文化遗址的研究、展示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策展人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在介绍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基础上,着重对考古遗址博物馆策展人的文化素养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当代,展览作为凭借实物展品表达知识、审美或意志的一种经典且有效的方式,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宣传价值。展览的策划和制作是一项系统工作,目前国内外博物馆策展和独立策展人策展均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作者在对国内外博物馆策展理论、行为和策展人进行分析后认为,仍需从对展览本身以及策展参与主体构成的分析入手,客观评价各种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综合把握各种因素,探索出促进策展人员作用发挥并不断提升展览质量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中国博物馆展览事业发展迅猛,与国外博物馆的交流活动频繁,展览策划及相关的策展人制度、理事会制度以及公众服务等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沈辰先生指出,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等西方博物馆在curator的职责和作用,展览策划的理念和实践以及展览流程中的团队协作、对公众体验的重视、展览的筹款、董(理)事会的功能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中国博物馆的展览策划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彭文 《中原文物》2008,(1):108-112
通过对中国现代艺术领域获得较好发展的"独立策展人"制度的分析,认为中国博物馆的体制改革应借鉴这一制度成功的经验,使其成为连接文物展览与市场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孙晓凤 《神州》2013,(15):271-271
本文通过对中国艺术策展人尴尬处境的分析,指出中国艺术策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策展制度、资金来源、学术指导、策展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给出建议,以期完善中国的策展制度,将中国优秀的艺术通过展览更好的呈现给海内外的观众。  相似文献   

8.
《东南文化》2002,(2):94-94
  相似文献   

9.
整理分析1985—2019年天津地区博物馆的数据,影响博物馆参观人次的重要因素是陈列展览和工作人员数。提出加强藏品的利用与研究、结合热点事件整合现有资源、把握新媒体传播优势以及打造跨界合作新模式等措施助推精品展览;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培养规划、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等措施加强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以期提升博物馆参观人次和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各项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策展人的素质与能力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特别是专题展览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国际著名博物馆策展人屈志仁先生以"忽必烈的时代"展为例指出:博物馆策展人应同时具备学者、艺术鉴赏家与展览组织者的素质与能力,通晓与展览有关的历史学、艺术史、文化史及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学科知识,组织、协调从研究策划...  相似文献   

11.
刘涛  刘静 《丝绸之路》2022,(2):138-141
博物馆是非营利性、具有常设展览、陈列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功能的组织机构。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运营中普遍使用,使得博物馆展览、安防、管理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基于相关文献调研,对现代科技高速发展背景下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管理方式、未来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现代科技的应运,使博物馆展览内容更为丰富、管理方式更为专业,但是还存在高层次专业人才欠缺等问题。因此,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亟需改进,需加强学术交流服务,增设培训机构,让现有文物管理、保护专业人员通过参加专业技术学习,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为文物数字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数字博物馆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博物馆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特别是信息科技大国与重视文化传统的国家都非常重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和推展工作。目前,关于数字博物馆的概念.规则和规范等问题,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东南文化》2001,(6):94-95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出现,使现代信息传播发生了巨大变革,并广泛地改变了人类的欣赏方式。如今新媒体已经开始全面渗入各种媒体和信息服务业中,新媒体技术和文化内容相结合正在形成一个更为庞大的内容产业。新媒体在博物馆中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新颖性、娱乐性、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使得大众在接受其作为博物馆讯息媒介时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与好奇心,加上工作者人性化的介入,必然对于博物馆本身的传播形成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赵祎君 《东南文化》2021,(4):151-157
受"叙事转向"思潮影响,展览叙事日渐成为博物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如何判定展览的叙事性"这一关键问题仍然有待厘清.这既需要避免"泛叙事观"对叙事概念的消解,又需要考虑展览传播特性对叙事表征的限定.由整合叙事学、广义叙述学、电影理论三者的观点可知,人物、事件、因果、冲突、价值五要素可在内容层面成为判定文本叙事性(属性与程度层面)的重要依据;而信息以实物和空间为媒介载体,以陈列语言为主要传播方式则应成为展览形式层面叙事性的判定标准.由此,可在学理上为澄清三组含混概念——叙事与非叙事、强叙事与弱叙事、整体叙事与局部叙事——提供一条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杨瑾 《东南文化》2018,(2):98-104
女性题材的展览主要分为女性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综合类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旨在以"物"为媒介来展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与公众一起讨论有关女性的话题,甚至包括一些敏感的、有争议的现象或问题。博物馆以女性为题材,组织展览和教育活动,关注、探讨并传播女性文化,一方面反映出博物馆关注并回应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并贡献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现实,发挥博物馆作为时代潮流倡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另一方面,女性观众数量增多,参观需求多元化且女性广泛参与博物馆事务,对博物馆展览理念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博物馆的女性主题展览也存在数量少、展览和诠释活动中对女性价值和意义挖掘不够等问题,需要在理念和实践上进一步改变。  相似文献   

17.
贝洛 《中华遗产》2011,(6):122-127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参观博物馆的经历,也许每一位观众在参观完博物馆之后,在为所见的珍宝赞叹思索之余,都会有些许遗憾或不满意:若那里怎样设计会更好、若那件解释一下源流会更有收获、若它俩调换一下位置会少走不少冤枉路……  相似文献   

18.
学术研究成果和展品形象资料构成了博物馆展览的学术支撑体系,直接影响着展览的质量和水准。地方博物馆应加强展品形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以加强展览学术支撑体系的建设,提高展览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论新世纪博物馆展示艺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联华 《南方文物》2003,(3):121-123,117
博物馆作为传播与交流的信息载体,是展示精神文明的窗口,它以各类展品作为“媒体”构成特定空间文化形态,这些展品展现在观众面前,供教育与欣赏,其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渗透到教育、文化、科学、旅游和环境等各项事业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斌 《文物天地》2022,(S2):104-109
博物馆应该向内锁定自身定位,夯实研究基础,提升自身对文物信息的转化与重构能力。向外开垦展览“新空间”,让展品与展览的呈现场所不设限;向下挖掘藏品内涵,独创沉浸式体验项目,既能够满足观众多层次需求,又让博物馆花样创收。这样,博物馆才能有希望向上成长、向前踏步,打造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