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东近代历史上,拒绝吃英国人提供的食物而死者,有一马—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广东沙角炮台守将陈连升战死沙场后,他的黄骝马被英兵虏去。奇怪的是,这匹马终日不吃不喝,仰天悲鸣,最后饿死。人们感叹哀悼,称它为“义马”、“节马”。然而,那个不吃英人食物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这人是两广总督叶名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被英军俘虏,后饿死在印度。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目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人人“都是吃人的人”。“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贵吃贱,大吃小一仁吃下,强吃弱,就是中日“吃人和被吃”历史的全部,也是中国文明之进化的劣根性。中国社会的不平等及其“吃人”的本质,中国社会政治和伦理的惨无人道,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史军 《山茶》2010,(6):29-29
基因在物种间的“跳跃”常与高科技手段密不可分.但前不久.《自然》杂志却报道了一个“基因从口入”的现象:常吃海藻的日本人.其肠道中具有针对此类食物的消化酶和相关基因.饮食习惯不同的欧美人则没有。研究人员推测.那些附着在海藻上并以之为生的细菌将消化酶“贡献”出来.被持续摄入的海藻又迫使肠道将这种酶和相关基因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理论认为,同一种语言由于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地域的人群因地域的相对独立或完全独立而导致在语音、语汇和语法诸方面产生一定的差异甚至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地域的分支或变体,使不同地域的人群虽然同操一种语言但他们所说的话各有特点或彼此不完全相同。我国汉族地区所说的都是汉语,但不同地域的人们所说的话有些是大不一样的。北京人把“叫”读做[tεiau^51],广州人却读成[kiu^33],北京人把“气”读做[tci^51],广州人却读成[hei^33];北京人说“客人”,广州人和客家人都说成“人客”;北京人说“再等一下”,客家人说“等一下掭”;北京话说“一棵树”,广州话说“一坡树”,厦门话说“一丛树”,而客家话则说“一头树”。诸如此类因地域的差异而形成的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就叫做“地域方言”,人们通常所说的“方言”一般就是指这种地域方言。  相似文献   

5.
提起儿童节 ,你一定会想到大家熟知的“六一”儿童节。然而 ,在云南省洱源县凤羽街白族儿童中 ,有一个有趣而富有寓意的活动 ,当地群众称之为“尹尹悟” ,外人则称它是当地的白族儿童节。“尹尹悟”是白族话 ,译成汉语则是“恭贺喜庆”之意。而“搭拼和”的意思就是“大家在一起吃”。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晚上 ,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凤羽街上 ,一群群 7至 12岁的少年儿童便不约而同地以村、巷为主的组成一支支“尹尹悟”的小队伍 ,在夜色中挨家逐户地去“尹尹悟”。他们“尹”到一家 ,便童声齐喊 :“尹尹悟、尹尹悟”。这时 ,早已等候在门口…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的食物文化曾引导我们选择越来越危险的食物。妈妈们对餐桌上内容的影响比不上食品推销所花的360亿美元(其中100亿针对儿童)。这些钱是为了让我们吃得更多,吃各种可疑的新食物,并制造出新的就餐环境,例如在汽车上。  相似文献   

7.
饮食的问题,涉及时间、空间、社会等层面,一言以蔽之,可以概括为“吃什么、怎么吃、谁吃”这三个问题:一个地方的人吃什么,与当地的物产和传统有关,也就是说,既决定于他们能吃什么,也决定于他们认为什么能吃;“能吃什么”这句话有两重含义,一是说“能吃到什么”,一是说“能吃下什么”;“认为什么能吃”涉及文化观念;“怎么吃”则涉及...  相似文献   

8.
海归在科技和经济领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政治领域却很薄弱。国外政府都有来自社会和民间的智库,我想,政府需要更多渠道来了解这些理性的声音从“新华商”到“社会企业家”在以往,“王辉耀”三个字更多是和“新华商”、“MBA通才”和“国际人”等概念联系在一起。他的经历中有着许多的“第一”:  相似文献   

9.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在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思考中对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存在价值与世俗欲求的肯定和尊重。因社会背景之异,中西“人文”精神存在较大的岐异。在儒学典籍中,“人文”一词深寓着道德教化的内涵。而在西方,人文主义则缘起“人文学科”,而  相似文献   

10.
民俗控制与祥林嫂之死——对《祝福》的另一种解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志强 《民俗研究》2007,(1):247-254
一、引言对于祥林嫂之死,正如陈方竞所说,“这确是一个老而又老,似乎已有定论的问题”。在过去,人们从四大绳索、文化吃人、无主名无意识杀人团等等进行了多种阐释。毫无疑问,这些解释都具有合理性。但众所周知,文化杀人更多的侧重于文化对“真的人”(《狂人日记》中语)的精神虐杀;而无主名无意识杀人团又未免  相似文献   

11.
西坡 《文史博览》2007,(6):43-45
“吃食堂”要让现在的人理解,就是在单位的餐厅吃饭。但在上个世纪50到70年代的上海,这句话却是另有含义,“吃食堂”,实际上更多的是指在里弄、街道开办的食堂里就餐,俗称“搭伙”。  相似文献   

12.
“劳动创造人”是我国理论界的一个基本命题,解放后对此命题进行过多次讨论。这个命题的主要内容是:古猿下到地面后,为了生存,手越来越多地使用天然工具以获取食物和抵御敌害,而脚则经常用于走路,最后直立行走。这样,“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手脚分工和直立行走,又使其它器官发生一系列变化。在劳动中,社会成员必须经常地交流思想以加强合作,这种需要使猿的喉头及口部器官发生变化,导致语言的产生。在语言和劳动的推动下,猿的脑髓又发展为人的脑髓。因此,劳动是古猿转变到人的决定因素。 我们认为,根据现代科学成果,在古猿向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劳动创造人”的命题不能绝对化、简单化。  相似文献   

13.
虎蟹比赛     
一只十分凶猛的老虎,在山里转来转去寻找填肚的食物。来到一个小箐沟,正抬头张望,突然听见脚下有响动。低头看,原来是只螃蟹,就问道:“螃蟹,你在这里横爬搞那样?”“我正找东西吃哩,虎王。”“瞎说!你这懒汉,光在这里转,怎么会有东西吃?”老虎环顾四周,见无东西可吃便这样说。“怎么不得吃?我比你吃得还多。”“我不信。”“你不信,你看我多壮实,通体发红。”“你说你强,那么咱俩来比赛,看谁跑的快。谁先到达对面那棵树谁就算  相似文献   

14.
你是这样香     
韩韬 《中华遗产》2017,(3):158-159
过去走江湖的艺人,例如说相声的,唱大鼓的,但凡成角儿扬蔓儿了,就称吃上“香东西”了。可什么样的食物算是香东西呢?他们没说明白。碧螺春是好茶,宜用粗瓷大碗,多放叶子,冲水,稍一焖。  相似文献   

15.
邱洋松  武航飞 《神州》2012,(3):413-414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饮食科学与否不仅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子孙后代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面对美味佳肴,人门既想全部秒杀,又担心身体肥胖或患诸如心脏病、癌症之类的疾病。如何才能吃得好又吃得巧[2],已经成为近年来人们所关注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6.
李梅兰 《神州》2011,(3):159-160
“道德”.是我们熟知的词汇,它遍及我们的生活空间。对于“人”来说,道德就像空气一样重要。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的来源,而道德则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根本属性,即社会性。可是现代人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加强,对物质的欲望使人们忘记了一切。因此,就让物质经济完全决定道德而丧失道德的相对独立性吧。如果能帮助人类更好的发展,道德从今以后丧失其相对独立性,完全依附于物质经济,经济进则道德进!经济发展则道德高尚!  相似文献   

17.
“晋南人的馍,晋北人的糕”。这句民谚由来已久.道出了山西省南北两地食俗上的区别。长期处于封建制度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般农家只能是种啥产啥吃啥。馍,是用小麦面粉做成的食品。晋南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出产小麦较多,因此当地人便养成了“爱吃馍”的习惯。糕,是由黄米面加工而成的食物。晋北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土地瘠薄,适宜于种植黍子,黍子碾成米叫黄米,性黏,面可做糕,这便是当地人“爱吃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知默 《中华遗产》2014,(2):20-35
稻米与小麦。亘古以来便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两大主角。二者先天的差异又决定了米与面服务人群的不同。以秦岭淮河为界的南方和北方。对“吃米还是吃面”的问题给出了判然不同的回答,饮食文化的南北分际由此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9.
黑死病在14世纪的英国流行期间,既有遍及全国的普遍性,又体现出不同人群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这种流行特点与当时英国的聚落环境密切相关。其中,聚落空间环境为鼠、蚤、人的紧密共存创造了条件,聚落社会环境则使得瘟疫可以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同时,这两者还相互联系,依据不同的社会、自然条件,对瘟疫的传播形成影响。但无论是聚落空间环境,还是聚落社会环境,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人类创造的一种生存和生活环境,因此瘟疫可以依托聚落环境而肆虐,亦可随着聚落环境的改变而受到控制。在这背后,则是人在与瘟疫博弈中获得主动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0.
食物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其内涵仅局限于饮食本身,更多的是它在社会中所展现的文化的表达。中国西北部关中地区一个村落面食文化的变迁表明,无论是村民日常食物还是节庆筵席,面食制作技艺开始从手工转向机器,其作为礼物交换也变得更为商品化。其中,女性社会角色地位的变化在这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当她们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经济负担后,便需要尽可能地缩短食物烹制所耗费的时间,因而她们更追求方便的食物。然而,面食的文化意涵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人们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造就和转化了传统的新形式,面食的文化象征要素仍然在社会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