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法”与“史意”是章学诚的重要学术术语,是研究章学诚与刘知几史学异同关系的关键,也是把握章学诚史学思想的关键。本从章学诚所界定之“史学”涵义入手,认为“史意”是针对一家述而言,“史法”是针对馆局纂修而言,“史法”与“史意”能够体现出章学诚与刘知几的分歧所在。  相似文献   

2.
论刘知几处世思想的成因与史学思想的渊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实生活中的刘知几从敢于直言劝谏,有着强烈的济世之志,逐渐发展到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其中既与严酷的政治现实有关,也与其受老庄消极处世思想的影响有关。他的史学思想深受王充、刘勰等人的影响,但决不盲从前人的观点。他注意广泛汲取古今学者的思想精华,创造性地对中国史学理论进行了首次总结,开了史学批评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著名史家刘知几在总结和批判历代史书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史才三长"为主要内容的自己的史学思想。他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中杰出历史学家的代表,在他的史学思想体系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编纂史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现在地方志编纂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同样也非常重视对《周易》与易学的取鉴。他将唐代易学家推崇的"变易"、"不易"、"简易"之道应用于相关的史学批评,在其史学发展观、史学叙事理论以及对"史法"、"史义"的辨正里,都可见刘氏对易学理念与思维的融汇贯通。这不仅体现着中国古代史家易、史互通的传统在唐代的延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易学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历史心理学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开拓了史学研究的领域,而且转变了史学研究的思维。传入中国后,给中国的史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契机,它为中国的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史学"思潮的开创者和实施者梁启超较早倡导和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心理史学研究范例。  相似文献   

6.
程建丽  常利萍 《沧桑》2008,(3):149-150
在中国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史家修养论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关于"史德"思想,从孔孟时代起就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论述。到了清代,章学诚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全面的"史德"论。此后,梁启超又着重强调和阐释了"史德"修养的具体要求及其重要性。章、梁二人的"史德"观点值得我们充分肯定,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史德"论也应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指导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知几《史通》与明代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知几的《史通》问世以后 ,在唐宋两代均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明代中期以后 ,学者们开始注意这部著作 ,在对刘知几及《史通》发表毁誉兼存的评论的同时 ,对《史通》的整理与评注也逐渐展开 ,出现了陆深《史通会要》 ,李维桢、郭延年《史通评释》、王维俭《史通训诂》等著作 ,这使《史通》在明代中后期得以普遍传行 ,在其影响下 ,出现了与之相似的评史文章 ,对明代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朱本源先生(1916——2006年)是我国著名史学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他于2006年12月4日因病不幸去世。朱本源先生从事史学理论研究六十余年,为我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素心”与“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主体修养的探讨是一个重要问题。梁启超所谓“史家四长”说即是对这个探讨的总结和概括。在这一理论成就的形成过程中,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及清代史家章学诚的“史德”说是关键环节。当然,任何学术成果尤其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积累为前提与基础,这种积累首先必须是学者个人的,而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它更是社会的与时代的。因此,从孔子、孟子的时代起,我们  相似文献   

10.
刘知几史学批评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知几的《史通》是一部以史学批评为特色的史学理论著作,涉及史家和史著之多,在中国史学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他发扬王充的批判精神,“直书”前代史家之得失,即使是圣贤孔子和当朝皇家修史也在其批评之列,表现了无畏的求实精神;他具体评价史书的优劣,褒扬不讳其短,批评不抑其长,主张史学评论要探赜史家的著述旨意。他以理、势论述史学问题,增强了史学批评的理性色彩,在中国史学的发展上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他史学批评的核心是史义。实录直书和“激扬名教”在他的史义体系内实现了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黄冬敏 《史学月刊》2008,10(6):32-37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在理性主义启蒙的时代背景与进步观念的影响下,形成其进步史观.他深信社会是进步发展的,历史进步本身的动力来自理性与科学的指导,人类一定会在理性的指引下战胜愚昧,开创美好的未来.其进步史观对当时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彭树智教授主编的《阿拉伯国家简史》突出了阿拉伯史发展的总特征、总趋势,并从历史交往的角度为世界地区史研究提供,新思路。但美中不足的是对20世纪的中阿关系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13.
塔西佗主张史学之最高功能在于“惩恶扬善”。基于强烈的道德目的,塔西佗对史料的选用精益求精:只有包涵道德训诫意蕴的历史人事才能成为历史研究唯一有价值的撰述对象和内容;从不轻易放过与种种“小恶”与“小善”当中任何相关的蛛丝马迹。塔西佗的史料方法旨在厘定历史人事的善恶之实。  相似文献   

14.
高致华 《史学集刊》2006,(5):17-21,57
“郑成功信仰”在台湾汉人社会中的发展,早自清领台湾时期,便已超越了乡土的情感和地域的观念,统合宗族性、地缘性、民族性等多重特质,而成为台湾此一移民社会的共同信仰。“郑成功信仰”别于其它一般汉人社会里常见的民间信仰,官方的介入极深,其中隐藏着强烈的政治意图。在探讨“郑成功信仰”的时,民间与官方为两大方面,加上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不同主政者接二连三地为郑成功重新定义,而有了不同的诠释,使得此一信仰文化复杂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净土宗与祥宗是佛教中国化最为成功的宗派,这些宗派的发展主要在唐、五代。净土教从善导、慈民到法照,净土礼赞风行全国;不但流传于西北边陲的敦煌地区,甚至不远播东瀛.  相似文献   

16.
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虽然是一本目录学著作,但却蕴涵着丰富的史学评论特点。本文就《郑堂读书记》淡化皇权专制的色彩、敢于冲破旧的正统观念,史评态度公正客观.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等史学评论的特点进行了探讨,以见其学术价值之一斑,以为学界钩玄索隐。  相似文献   

17.
18.
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哲学家奥克肖特在其《经验及其模式》中阐发了一种独特的历史经验理论。在对历史学性质的看法上,虽然后现代历史哲学在奥克肖特的视野之外,但他实际上兼备了"现代"和"后现代"的双重视域,因而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现代和后现代,以便形成一种对历史学相对合理的认识。而且,奥克肖特的历史经验理论也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当前西方历史哲学领域有关"经验"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加达默尔超越历史认识客观性主张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达默尔(1900-)的哲学诠释学对当代人社会科学影响很大,对历史认识论的研究也影响很大。这里主要围绕其超越历史认识客观性的主张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20.
张峰 《史学理论研究》2012,(1):92-97,160
围绕明成祖生母问题,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学者们展开了激烈争论。这一争论牵涉傅斯年、朱希祖、吴晗、李晋华、王崇武等众多明史研究大家,涵盖治史理念、官私史料价值、史实真伪、学人关系等相关问题,为当时的明史研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这一讨论折射出以傅斯年、朱希祖为代表的双方在史料观念与研究视角上的截然异趣。同时,这场学术争论还曾受到傅、朱二人个人矛盾激化的影响。对此问题进行深入考察,有利于加深对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学演进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