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昆曲     
《文史月刊》2012,(9):2-F0002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相似文献   

2.
咸丰南剧     
南剧,旧称南戏,又叫“人大戏”,是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鄂西及川湘边境城乡,深为各族人民所喜爱。全国现存专业剧团仅有咸丰一家。南剧声腔包括南、北、上路及部分昆曲、高腔曲调,以南北路声腔为主。南北路声腔,源于荆河戏汉调,上路系弹戏、川梆子。昆曲、高腔即辰河系高腔。均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自湘西、川东传入咸丰。三大声腔同台演出,相互容纳,与地方文艺、语言、民乐、土俗相融合,逐渐衍交形成具有咸丰地方特色的剧种。因声腔艺术与宋元南戏有一些“血缘”关系,故沿其名,今称南剧。清嘉庆以后,戏班活动频繁,职业、“玩友”班社兴起。清…  相似文献   

3.
汉剧流传面很广,据我所知,全国13个省及北京、上海、广州三市的54个剧种与皮黄腔有关联。汉剧向国内传播皮黄腔的时间很早。大约明末清初时,皮黄腔(南北路)就传播到了鄂西与四川交界的土家族容美土司,他们不仅演出皮黄腔,还把皮黄腔传播到了四川的川剧,由川剧又把皮费腔传播到了云南的滇剧。滇剧称“西皮”为“襄阳腔”,称“二黄”为“胡琴戏”。虽叫法不一样,腔调板式相同。明嘉靖与万历年间,当时昆曲遍及全国,流行一时,但楚调在沙市同昆曲由唱对台戏,到分庭抗礼,后盛行全省,并影响邻省兄弟剧种。清初康乾年间,楚调向汉调…  相似文献   

4.
汉调演员进京传播皮黄腔,在历史上早有记载。乾隆九年(174年)张涑石《梦中缘》传奇《自序》中日:“长安之梨园……而所好唯秦腔、罗、弋,厌听吴骚,歌闻昆曲,辄哄而散去。”罗即罗罗腔(又名七句半),是楚调声腔之一。剧目有《打麦缸》、《王氏跑庙》、《思凡》等,还有罗罗腔与皮黄合流的剧目,如《穆桂英下山》(又名《穆柯寨》),先唱罗罗腔,接唱西皮腔;《李大打更》先唱西皮腔,后唱罗罗腔。以上均属八贴花旦戏。赵翼著《格曝杂记》中提到乾隆十六年皇太后六十大寿、乾隆三十六年皇太后八十大寿,召全国各地戏班赴京演出,楚…  相似文献   

5.
一“黄梅戏的前身,是流行在鄂东黄梅县的采茶调。”“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条调。”(摘自1953年《华东戏曲剧种介绍》第一集《安徽省剧种分布说明》陆供非《关于黄梅戏》)“是许多年以前,湖北的黄梅县常闹水灾,难民扶老携幼,流离失所,无法生活,部分灾民,乃以云板、小锣或渔鼓、简板为节拍,沿家卖唱,换些谷物。这种曲调渐渐形成了戏曲,在安徽生报并得到发展,因为来自湖北黄梅,故称为‘黄梅调’,又称为‘化谷调’…··导年也有人称黄梅戏叫‘湖北花鼓’。”(摘自1956年安徽人民出版社王兆乾《黄梅戏音乐》)“黄梅调…  相似文献   

6.
海城喇叭戏     
《文史月刊》2014,(6):F0002-F0002
<正>海城喇叭戏广泛流传于辽宁省海城一带的汉族地方小戏剧种。早期的民间艺人,因受条件的限制,仅头戴一顶圆毡帽,身穿大布衫,系腰带以扮演戏中各种人物,因此又称"大布衫子"戏。由于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唢呐在当地俗名"喇叭",故称"喇叭戏"。海城喇叭戏,以当地汉族民歌为基础,吸取江西弋阳腔、山东柳腔等外来声腔,兼收并蓄,形成了诸腔杂陈的民间喇叭戏声腔体系。音乐曲调欢快优美,清新流畅,跌宕起伏,火爆高亢,节奏性  相似文献   

7.
汉剧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湖北地方剧种,在声腔上,首创了[西皮]、[二黄]的合流,对许多皮黄剧种有过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表演上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即有其浓郁特色的传统.仅就近代而言,汉剧在辛亥革命前后曾有一个蔚为壮观的繁荣鼎盛时期.1921年,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特召汉剧进京,公演劝赈.当时由汉剧公会主持,余洪元领衔,名震京师,显示了汉剧艺术的丰厚传统和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8.
永济道情     
永济道情由来已久,汉代已有萌芽,沿至唐代时基本形成雏形。是流行在古蒲坂(今永济市)的小剧种之一。永济道情词句浅显易懂,曲调优雅柔和,古往今来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道情,源于道教。原是道士云游四方,传播道义时又唱又吟的一种劝化形式,故又称之为“道曲”、“悟声”。道教创立于东汉,盛行于隋唐。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逐渐吸收了雅乐、散乐和民间音乐,发展成为“哼哼凋”流行各地,又和各地风土人情、方言土语、习惯爱好结合起来,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永济道情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沧桑》1994,(3)
“耍孩儿”,又名“咳咳腔”,是流行于晋北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由金元时期的曲牌《般涉调·耍孩儿》演变而成,曲调高亢,唱腔不分行当,一律用后嗓子发音,表演形式灵活多样,是深受北方农民喜爱的一种曲目。 关于“耍孩儿”的来历,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  相似文献   

10.
徐兆格 《古今谈》2005,(3):63-64
平阳和调(后称“和剧”)源自平阳民间马灯戏。据《温州文化艺术史料汇编》记载:和调始于明中后期,平阳人林椿,又名“阿桃”,是他首先组班,名为“和合班”,以村坊马灯调、民间小调及时调为主要曲调,演员大多来自马灯班。以后吸收高腔、昆曲、乱弹曲调来丰富自己曲牌,不断完善自己,形成富有浓厚平阳乡土气息的地方剧种。降至清光绪初年,平阳新陡门村开设和调戏馆,弃高腔、昆腔,习皮簧。请徽州艺人徐小山、马四川执教,学来部分徽班剧目和唱腔并吸收部分乱弹,逐步形成以徽调为主,兼唱乱弹、时调、滩簧等的多声腔剧种。这一时期和调班社大兴,  相似文献   

11.
黄伟 《神州民俗》2007,(11):68-70
粤剧“江湖十八本”是皮簧声腔入粤之初的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它保留了粤剧作为“外江戏”阶段的许多遗存,是研究粤剧现有声腔源流的重要依据。经考证,粤剧的“江湖十八本”最初只有十大本,它来自陕西的汉调二簧,汉二簧实即历史上的秦腔,它是所有皮簧剧种的鼻祖,早在清康熙年问即已风行大江南北,粤剧是秦腔在两广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2.
文南词     
《文史月刊》2013,(10):2-F0002
文南词又称文词戏、文词腔,是一种流行于安徽池州市东至县、安庆市宿松县等地的古老的戏曲剧种,素有黄梅戏姐妹腔之称,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原系湖北黄梅一带的渔鼓小调,清末民初由逃荒卖唱人传入安徽。在发展中曾受“饶河调”影响,吸收并融合了皖南山歌、民歌、十番锣鼓,唱腔有南词、文词、正板、平板、四板、快板等几十种,故取“南词、文词”合二为一,统称为“文南词”一伴奏以四胡为主。  相似文献   

13.
皮黄又做皮簧,是西皮和二黄(簧)的简称,它们是京剧的两大主要声腔,所以早年的京剧也被称为皮黄或皮簧戏。  相似文献   

14.
张辰来 《文史精华》2009,(12):32-36
丝弦戏,古名“弦索腔”,是河北省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金元时代,北曲三大摇篮之一的正定,也是这一剧种的源起和发展中心。它的唱腔,除兼元人散曲的套数、小令之外,还有官凋、越调两个板式变化。元杂剧中的曲牌如“驻马听”、“新水令”、“耍孩儿”、“雁儿落”等名目,在丝弦戏里都可寻见。其以真声唱字、然后旋律向.卜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余韵萦绕而下。声腔高亢激越,悠扬奔放,很具燕赵慷慨悲歌之风。  相似文献   

15.
《湖南文史》2011,(8):32-33
"皮黄"又做"皮簧",是西皮和二黄(簧)的简称,它们是京剧的两大主要声腔,所以早年的京剧也被称为"皮黄"或"皮簧"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京剧     
《文史月刊》2011,(2):2-F0002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芩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予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相似文献   

17.
起源 大约在南宋光宗皇帝时期,浙江永嘉的一种地方小戏迅速崛起,它以南方民间音乐为主要演唱曲调,被称为南戏.南戏音乐南曲与江苏苏州昆山的地方音乐及吴方言结合形成了昆山腔,元末顾坚等人对昆山腔的形成有所贡献.明朝嘉靖、隆庆年间,长期寄居太仓的南北曲歌唱家魏良辅与河北人张野塘等一批艺术上的志同道合者将北方曲调吸收进昆山腔,同时将北方常见的乐器三弦与箫、笛、拍板、琵琶、锣鼓等乐器共同用在伴奏之中,使其唱腔变得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后人称谓魏良辅的"昆腔时曲水磨调"为昆曲.一般认为,约生于1521年的昆山人梁辰鱼创作的《浣纱记》是最早用昆曲唱法演出的剧作.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和梁辰鱼的艺术实践,昆曲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江苏、浙江地区主要的戏剧形式.  相似文献   

18.
谢炎午 《世界遗产》2014,(10):96-101
合阳提线木偶是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剧种之一,起源于陕西,随后传播到全国各地。合阳人把提线木偶戏爱称为“线猴”,也叫“线胡”、“线戏”,其产生的历史早于戏剧,被称为“中国表演艺术的活化石”、“中国戏剧的鼻祖”。  相似文献   

19.
泉州传统梨园戏滥觞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并曾在闽南语系地区广泛流播.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以泉腔闽南话为标准音.以古乐南音指谱为基础.从唐代参军戏演出形式的传人.承袭五代的歌舞及其化妆表演.结合宋代的百戏与杂剧,萌生了地域声腔的道白、唱腔与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并且在近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下南”、“上路”和“七子班”三个流派。  相似文献   

20.
汉剧是诞生于湖北境内的地方剧种,属皮黄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黄”。文献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黄”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191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