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新编志书附录的编写实践来看,存在着内容五花八门,杂乱无章,随意性有余,规范性不足的现象。 笔者翻阅辽宁省已出版的6部志书《附录》,情况如下:1.有3部志书的《附录》收录了“重要文献”,如《岫岩县志》收录了民国10年公布的《解放缠足布告》等,《台安县志》收录了《奉天行政公署关于八角台设治的训令》等,《铁岭县志》收录了1923年《铁岭农会简章及办事细则》等;2.有两部县志的《附录》收录了“诗文选录”,如《岫  相似文献   

2.
附录是志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志书不可或缺的内容,这是经过两轮修志实践形成的共识。由于志书内容的广泛性和编纂者认识的多元性,附录的编辑一直未能定型,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局面。关于志书附录的形式、内容、篇幅如何确定,长期以来有三种不同观点:一种是本文所主张的统一性,另一种主张是灵活性,还有一种主张是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本文从一般文献附录入手,探讨志书附录的定义、地位与作用、类型特点与收录标准、形式与内容,志书附录原始文献的搜集与编辑等问题,并对志书附录作了定义。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发现一本简化字版的《毛泽东自传》,曾在1937年出版,后又再版过。在正文之后附录了3篇文章,即《毛泽东论中日战争》、《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小传》、《斯诺眼中的毛泽东》。读后对附录这种体裁倍感亲切。翻看各地新编志书,附录这种体裁在省、市、县(区)志以及专业志中被广泛应用,名字五花八门,收录的内容也很博杂。但首轮修志对附录的阐述文章却不多见,可能因其处于志书的次要地位而被忽略。附录作为志书的七大体裁之一,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哈尔滨市即将启动续志附录编纂工作,笔者将近期的学习心得见诸纸端,希望能对编纂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梧州市志》编出了梧州市的特色,能够紧紧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历史主题,体现了时代特色。但其最成功之处是体现地方特色,突出表现在:专设《港口志》、《海关志》、《商检志》、《外经贸志》、《船舶工业志》;写得很好的“总述”和“概述”;“大事志”和“附录”照应了志书中具有梧州市地方特色的相关内容;注重发掘表现梧州特色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附录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编纂一部地方志书能否在附录中凸显出地方特色,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志书的质量。谈到附录的地方特色,首先要弄清楚附录的内涵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附录是指附在正文后面与正文相关的文章或参考资料;2012年第六版的《辞海》中解释:附录,图书中的一种辅助型文字。附于图书正文后面,与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或与正文内容有关但不适宜放入正文的各种材料。包括对正文内容有所增补的文章、文件、图表、书目、大事记、译名对照表等。《中国方志大辞典》中解释;附录则  相似文献   

6.
再论附录     
附录是指附在正文之后的,非其它篇目所可包含而又值得留诸后世的资料集辑。其作为志书的一个门类出现于志书之末,始于北宋,但那时尚无"附录"之名,清末、民国才有了"附录"之名,但旧志中命名"附录"的志书极少,直到新中国首轮修志以来,各地志书才普设附录,现已成为新编地方志的基本体裁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志书附录的由来、功能、内容收录标准及如何编写,尤其强调在内容上要区分附录的"录"性与杂记的"杂"点、艺文志的"文"属三者间的不同,避免志书内容的交叉重复,从而为二轮续志附录的编纂提供一些借鉴,给新修志书续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7.
附录是志书和年鉴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录在志书和年鉴中带有依附性、前瞻性、平衡性和全局性。本文以实例为证,举一反三,从大事记附录、分志附录、人物传记附录和艺文志附录几个层面,分别阐述附录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相似文献   

8.
<正>应中指组之邀,参加《厦门市志(1996—2005)》《石狮市志(1998—2010)》《北川县志(1988—2007)》(以下均用省略年份的简称)等三部续志稿《概述》《大事记》和卷尾的《附录》的审读,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下面仅就大事记谈谈意见和看法,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一、大事记在志书中的地位在旧志体例中,大事记的作用是用一根时间的纵线将分散在志书中的大事要事贯穿起来,与志书中各分志的记事相"经纬",起到纲举目张的  相似文献   

9.
附录是志书的重要体例形式,其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决定了它与志书正文有关章节内容关系紧密,但又不适宜列在正文之中。附录内容要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同时避免与正文交叉重复。修志工作者应充分重视附录内容辑录的规范性,使志书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附录”是新编方志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编写好“附录”可丰富志书的内容,增强志书的地方特色,起到“脉胳清晰,因果彰明,富有启迪,佐证借鉴”的作用。 附录是一种特殊的体裁 附录是方志体例之一种。它的特点是杂,涉猎各类,在编写记述时不一定是“横排竖写”,这就构成了“附录”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怎样安排附录陈田云一、不同层次的附录设置必须根据内容而定由于附录依托于正文而存在,故我们设置附录时必须因地制宜。志书的正文划分为篇、章、节、目乃至小目。在某篇中,假设有某些资料非本篇任何一章所能统辖,而对全篇正文具有重要的补充、辅佐作用,就可作为该篇...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志》由72部专志组成,合成36卷。各专志一律不设《附录》、《附录》单独成书与《人物》合卷为《哈尔滨市志》第三十六卷。《附录》含四部分内容:一、地方法规存要、存目;二、地方史志文献存要;三、专题;四、修志始末。之所以收录以上四部分内容,是因为这些内容虽然很珍贵、很重要,但由于这些资料入志方式,记述方法都异于志书的其它内容,很难纳入《哈尔滨市志》某一部专志之中,“阑之则不伦”;而《哈尔滨市志》如果不收录这部分内容又有不全之缺憾,“弃之则可惜”,从而收入《附录》之中。其中“地方法规存要、存目”、“地方史志文献存要”两部分是原始资料直接入《附录》;“专题”是与哈尔滨市形成、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事物、事件始末的考证;“修志始末”是叙述哈尔滨市本届修志的全过程及经验、教训与体会,是《哈尔滨市志》的后记。  相似文献   

13.
《关于续修地方志的几项规定(讨论稿)》(《中国地方志)2000年第二期,下称《规定》)指出:“志书内容,全书大致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1)承前简述,对上届志书的有关问题作出简要概述以便互相衔接;(2)续修正,即志书编纂的主体;(3)专题记述,对正未能充分记述的一些重要问题所作的专题调查和专题报告;(4)补遗和考订,对上届志书的补充和改正;(5)附录和索引。”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首轮93部县区志中,不设附录的占极少数,只有《顺德县志》、《惠州志》、《肇庆市志》、《清远县志》;随文附录的有38部,占总数的41%;志末附录的77部,占总数的83%。可见首轮新志采用附录比较普遍,但使用录较为随意,不规范与不恰当的现象较为普遍,第二轮志书应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1999年第1期《黑龙江史志》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黑龙江省续志工作规划的通知”一文,其中“对上届志书的补遗订正随相关的内容记述,如放置正文中不方便,可放置附录中”的规定,我认为符合实际,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谈志书附录     
志书附录是依附志书正文而存在的,是志书正文的合理延伸.是志书辅文的一种。古今志书一般都设有附录。在旧志中。类似附录的体裁很多,有杂录、杂记、杂掇、摭遗、摭谈、别录、丛记、外记等。新编志书附录称谓更是多种多样。其中多数名为附录,也有名为附记、丛录、总附、志余、备考、杂志、杂录、杂记、文献、文献辑存、资料辑存、文存等。  相似文献   

17.
由于附录是志书的附属内容,承编单位在编修过程中普遍不够重视,导致附录的名称和内容都比较随意。为规范随文附录的编辑,以广州市两轮区(县)志书为例,对其随文附录展开分析。认为要规范随文附录的名称和格式,随文附录的标题以不入目录为宜;合理设置随文附录,宜纳入正文的不设附录,避免收录过滥;增加存史价值高的资料作随文附录,提升随文附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志书积累了《附录》编辑的经验,但部分《附录》的编辑颇有不够科学之处。地方志刊物登载的部分文章和有的方志学理论专著,对于《附录》如何编辑的问题也多有论述,但这些论述较为分散和零碎,有的缺乏科学性,甚至成为理论的误导。因此,对  相似文献   

19.
十年磨砺成一剑 ,梅花香自苦寒来。《新疆通志·标准计量志》历时 2 0载 ,经过编修人员的不懈努力 ,终于在 2 0 0 3年 6月面世了。这部由 6篇、1 8章、1 5 0幅图片及概况、大事记、附录等内容组成 ,共计75 3页、1 2 0万字的专业志书凝聚了编修者的心血和智慧。这部志书以马列主  相似文献   

20.
志书的结构、文字记述等,有不少“辅助”材料,诸如与主体篇目并列的“杂编”、“附录”,文字记述中的注释等,对志书内容起铺垫作用,几乎已成为志书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辅件在志书中的地位及如何入志,已成为影响志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修志工作者足够的注意与研究。本文略说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