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北京胡同游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北京胡同游的发展存在胡同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旅游资源组合状况较好、胡同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优势;存在部分居民对胡同游的开展持反感态度、胡同的原真性缺失、胡同内居民的组成发生变化等劣势;能够把握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的弘扬及政府大力支持的机遇;面临着其他旅游类型的竞争压力等威胁,并提出加大对胡同游的宣传力度、注重居民与游客的共享性、深度挖掘胡同文化、丰富胡同游优质产品的供给等对策,以促进胡同游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漂流 《神州》2003,(11)
据有关方面统计表明,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北京的“胡同游”游客人数竟然已经达到30万人,一跃成为中国北京继“故宫游”、“颐和园游”、“长城游”之后最为重要的一大文化旅游项目。可是,有谁知道,在“胡同游”与“胡同文化”这两个概  相似文献   

3.
李磊 《旅游》2015,(3):152
为宣传推广"北京人家",塑造北京特色旅游品牌,同时,鼓励和支持北京城区有条件的四合院对旅游者开放,进一步传承弘扬北京古都传统文化,丰富北京旅游业态,积极推进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开发性保护首都古都风貌,促进居民就业,北京市旅游委近日举办了"北京人家"宣传推广活动。北京市"北京人家"、旅行社代表、主要新闻媒体参加了活动。"北京人家"是指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城区)内,以东、西城区为主,利用北京胡同资源(如四合院等北京特色民居)以间/夜形式开展住宿、餐饮、参观等服务的经营者。  相似文献   

4.
陈戴生 《旅游纵览》2022,(24):76-78+82
为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荆坪村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方县荆坪村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旅游资源破坏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旅游参与意识不强、旅游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提出了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维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居民旅游参与意识、打造“精品”体验游等一系列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信息     
《旅游》2012,(3):94-95
《熊猫神游北京》在伦敦、都柏林受到热捧功夫风情剧《熊猫神游北京》在伦敦、都柏林激情上演,受到当地观众的一致好评。它讲述一对熊猫情侣来北京拜师学习中国功夫的故事,介绍了紫禁城、长城、天坛、颐和园、北海、北京胡同、什刹海、鸟巢、水立方等高端旅游资源,将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呈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6.
新疆库车不论在自然旅游资源,还是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本文通过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以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丝绸之路龟兹文化内涵为基础,突出以龟兹故国、自然风光及伊斯兰教三大特色为主题,重点推出"龟兹故国探秘游"、"龟兹文化游"、"天山奇景游"等精品,以此带动库车区域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罗清芸 《旅游纵览》2022,(22):167-169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红色文化旅游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夯实精神基础的重要责任,而开发与创新红色文化旅游,对增强文化软实力与促进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云南省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仍然存在红色旅游资源吸引力不足、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欠缺核心竞争力、红色文化旅游人才匮乏且专业素质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推动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推动点线面综合开发,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沉浸式体验感;促进社区居民参与,保持红色文化活力;增加宣传渠道,融合多方客体等推动云南省红色文化旅游开发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和满足社会的旅游需求,历史文化保护区(尤其是古城镇、古村落等)纷纷进行旅游开发,演化成旅游社区。社区居民以资产、人力资源、社区文化等不同的社区参与要素参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旅游开发,获得不同利益,形成三种不同的社区参与模式。论文在对三种参与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历史文化保护区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并探讨其解决的途径,提出应激励投入增大总效用、认定和提高社区居民的分利能力以及构建"社区参与"的利益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规划是提升旅游者旅游参观质量的基本保障。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分布广、游线长、文化价值浓厚等特点,在进行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线路规划时,需要遵循市场导向、科学合理的时空布局、注重文化资源内在价值的联系等原则,在充分挖掘和整理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及其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线路规划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爱平  侯兵  马楠 《人文地理》2017,32(1):138-144
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影响的构成及度量方法,并以红河哈尼梯田为例开展了旅游影响感知和居民态度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旅游对传统农业生计的影响着实存在,居民感知强烈,并且居民在生计方面的影响感知对其遗产保护态度(包括维持传统农业生产)、旅游发展态度具有显著后向影响,而经济、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对旅游发展态度具有显著作用。未来旅游实践中需充分重视对传统农业生计的影响,积极发挥旅游在保障传统生计、提升生计输出等方面的正向作用,通过构建“观光权”入股等模式,关联居民生计与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纵览》2013,(11):1
在什刹海,这个老北京最美的地方,可以乘三轮车,逛胡同、游古迹、观故居;乘摇橹船观景、品茗、听琴;蜗居在四合院民宿中享受"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的意境;逛烟袋斜街,购独具匠心的文创旅游纪念品;还可以酒吧畅饮,尽享什刹海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12.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发展民俗旅游不仅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旅游目的地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甘肃肃南县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开发现状并不乐观。本文主要就肃南县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开发策略作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13.
林敏捷 《旅游纵览》2015,(4):201-203
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文化旅游资源也是海口市的重要的旅游精品资源。海口市目前的旅游发展现状和其他市县相比存在旅游资源特色不明显、发展竞争力度不足的问题。本文对海口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在开发的优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海口市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需要找准自身的旅游优势资源,重新定位旅游形象,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打造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化旅游专线品牌。  相似文献   

14.
常中爱 《旅游纵览》2013,(9):126-127
近些年来乡村深度体验游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礼泉县具有发展乡村深度体验游的丰富资源和有利条件文章分析并提出了礼泉县发展乡村深度体验游的具体措施以及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冀对礼泉县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礼泉县的乡村旅游闻名遐迩,如众所周知的袁家村,她的关中印象体验游使人忆古思今,感悟时代变迁,被誉为"关中民俗大观园"。此外,还有近些年来陆续开展的赏花游(东坪沿线赏杏花——皇甫村、榆村赏桃花——兴隆村赏梨花——东周村赏樱桃花)、采摘游及白村现代农业示范园观光游等,这些旅游项目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笔者认为礼泉拥有非常丰富的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当地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  相似文献   

15.
岳永洁 《旅游纵览》2023,(19):133-135
随着淄博烧烤的出圈,作为流量延伸的博山区饮食受到了游客和网友的关注,也充分证明了流量的底气是文化,留住流量需要依靠文化,因此,应抓住时机,进一步开发博山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充分阐释和展现其背后的齐鲁文化底蕴,通过与“陶琉文化游”“孝文化游”“自然风光游”等深层次的融合吸引游客、留住游量。同时,还应积极打造博山饮食文化旅游IP,借助“云旅游”等智慧旅游方式扩大博山饮食文化的影响,加速推进其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莫佳雯  吕俊芳 《旅游纵览》2022,(14):112-114+118
浓郁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辽宁省北镇市的节事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梨花节为北镇市的旅游发展带来诸多有利条件,如改善基础设施、带动旅游业整体发展、优化生态环境、弘扬传统文化等,但目前该节事活动尚有不足之处。基于此,北镇应结合目标市场,增加宣传力度;创新性地进行资源、产品整合;划分需求群体,相应设计体验游;建立节事活动评价机制部门,避免活动内容同质化;打造专属网站,提高游客线上参与度,以期更好地举办梨花节,促进城市旅游发展,为其他地区的节事活动举办与城市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到台湾去     
中共中央台办透露,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研拟的《大陆居民团体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将于近期公布。此消息一出,各地旅行社迅速行动,报出台湾游的行程线路。旅行社介绍,台湾游将走高品质路线,首先推出市场的线路将以8天左右的环岛游为主。此外,由于台湾旅游资源开发成熟,民俗、山水、温泉、购物等资源区分明确,以这些资源为主的特色路线也将推出,价格从6000  相似文献   

18.
陈静 《旅游纵览》2022,(18):66-6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因其明显的资源独特性、丰富的资源类型以及较高的集聚度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区域。目前,民族旅游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旅游资源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及影响等方面,民族旅游影响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旅游对民族地区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关于旅游地文化景观变迁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居民感知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结合我国贵州省的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景观变迁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展开分析,梳理不同因素对居民感知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并针对提升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文化景观感知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后续的居民对文化景观变迁的感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谢秋 《旅游纵览》2023,(23):142-144
福州船政文化是有鲜明时代性的先进思想文化。当前对船政文化的旅游开发正处在历史机遇的重要端口,而其离不开当地居民的认同与支持,故本文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居民对福州船政文化旅游开发的满意度与认同感,并针对船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旅游开发融入文化创意,加强科技赋能;打响船政文化旅游口号,打造新IP形象;构建船政文化旅游共同体,延伸产业链条,以期为后续福州船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对辽宁省大连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4个方面探讨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认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正面感知明显,尤其在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项目、提高生活质量、完善生活环境、增强居民法治意识方面更为明显,总体利大于弊;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居民其影响感知和态度存在差异,针对不同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影响差异,提出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