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1月9日,美国圣荷塞当地时间凌晨,在一家名为“猫”的餐馆附近,人们在一辆私人汽车里,发现年轻貌美、才华横溢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女士自杀身亡。1997年她撰写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下文简称《南京大屠杀》)曾经震憾整个英语世界,而如今斯人已逝!她留给我们这个世界许多无价的精神财富,也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感叹与惆怅!噩耗传到南京,人们难以相信这一无情事实!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以第一时间给张纯如女士的家人发去唁电,表示沉痛哀悼。唁电高度评价了张纯如女士的光辉成就,并指出:“她的不幸去世,是世界和平事业的…  相似文献   

2.
1997年12月13日,即南京大屠杀60周年纪念日,张纯如所著《南京的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在美国出版。全书基于对大屠杀幸存者和旧址的采访,当年留在南京的外国传教士、大学教授、医生、商人的日记,外交文件,以及当年参与暴行的日本兵所写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3.
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因其英文版《南京大屠杀》而被世人所熟知。在该书的创作过程中,她独身一人来到南京实地采访,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拉贝日记》。她知恩图报,将第一手资料与国内专家学者分享,并坚决地与日本右翼势力作斗争。虽英年早逝,张纯如对待工作的执着、专注与投入,为人的热情、谦逊与随和让人难忘。张纯如是南京大屠杀史研...  相似文献   

4.
1997年,张纯如的《南京浩劫:二战中被遗忘的大屠杀》出版。这部颠覆性的著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知名历史学家及读者的广泛赞誉。但是,很快就有了不同的反应,不仅有来自日本方面的猛烈批评,而且西方学术界也陆续发表尖刻的评论,有些批判来自受人尊敬的历史学家。毫无疑问,张纯如的著作并非完美无缺,如果批评者就事论事指出史实错误或观点错误,实属正常,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文章充满恶意,甚至是人身攻击,采用了张纯如必须被摧毁的策略,最终导致该书在部分学术圈中有了“错误”和“质量差”的名声。追根究源,日本外务省是大部分“大批判”的幕后推手,资助并推动了旷日持久的抹黑、丑化张纯如及其著作的“公关”活动。外务省的影子刊物《日本回声》陆续发表知名历史学家如傅佛果、秦郁彦、库克斯等批判张纯如的文章,2007年南京沦陷70周年之际,相关的文章被汇集成册,以《南京辩论概述》为名出版,作为70周年献给英语世界的“礼物”。通过普遍的夸大、错误的引用、歪曲原文等方式,这些文章给张纯如和她的书戴上了虚构和带有偏见的帽子,扭曲了公众和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的理解。然而,这些文章却被宣传为现代的、客观的和科学的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文从"族裔认同与书写动机"、"追寻真实与伸张正义"以及"张纯如的书写启示"三个方面对张纯如的《蚕丝:钱学森传》、《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及《美国华裔史录》等英文作品的书写脉络进行解读。认为张纯如的英文书写基于大量的口述采访和历史考证,其作品兼具文学和史学价值。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张纯如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深植于心。书写华人相关题材和探求历史真实,构成张纯如书写的两条基本脉络。她试图在文学和历史之间达成某种书写默契,去揭露一些本应被铭刻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被遮蔽了的事实。张纯如不仅是一位畅销书作家,更是一位历史学家和人权斗士。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屠杀》影片拍摄花絮文/陈申图/王扬高林胜陈广宏秦汉与早乙女爱在影片《南京大屠杀》开拍前酒祭南京大屠杀中的亡灵巨片《南京大屠杀》自199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57周年之际开机,剧组人员马不停蹄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辗转拍摄近4个月,于今年...  相似文献   

7.
1937年12月11日至16日,日本“南京大屠杀60周年全国联络会”为了日中两国人民子子孙孙长期友好下去,不忘过去的历史,在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屠杀南京30万军民60周年之际,邀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顺山(84岁)、骆中洋(76岁)、伍正禧(74岁)和中国学者及德国《拉贝日记》持有人莱因哈特夫人等,在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福岛、熊本、冈山、广岛、金泽、神户等10个城市,举行南京大屠杀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和听证会。  相似文献   

8.
茅家琦 《安徽史学》2007,(3):125-127
2007年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与南京大屠杀的70周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永志不忘的一页惨痛历史.在这时我读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经盛鸿教授《南京沦陷八年史》这部近百万字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12日,“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64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单位的专家学及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的师生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办。与会学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化拓展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进行了十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由外籍人士所写、被称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最新铁证”的《拉贝日记》,在尘封6O年后,于南京大屠杀6O周年祭日前夕公诸于世。这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保  相似文献   

11.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当时中国首都南京,制造了举世震惊、惨绝人表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进行了正义的审判,这已成为历史的铁案。然而面对铁证如山、举世公认的南京  相似文献   

12.
陈辽 《民国档案》2005,(4):140-141
南京大屠杀是桩国际大公案。受害国的中国人民及专家、学以难以计数的人证、物证,证明日本军国主义对南京大屠杀的客观存在,受难人数约30万人。而施暴国的日本右翼势力及其“学”却矢口抵赖,说南京大屠杀并无其事;只是日本军人在“进入”南京后一时“军纪败坏”才出现了少数中国人被误杀事故。自1937年南京陷落(1937年12月13日)至今的68年,围绕着南京大屠杀问题,以中国人民和国际正义人士为一方,不断揭露和抨击日本军人的暴行。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5周年之际,经过3年精心研究,由著名民国史专家、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所长张宪文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撰写的《南京大屠杀全史》(上、中、下三册,以下简称《全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顺利出版。全书除导言外,共分14章,近110万字,是继大型史料汇编72册《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张宪文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国内学界抗日战争研究特别是南京大屠杀研究领域又一重大成果。笔者曾作为审稿专家,有幸先行拜读,以为同以往南京大屠杀专史相比,该书有下面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1周年之际,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经盛鸿教授的新著<恶魔的吹鼓手与辩护士一一战时日本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上、下册)由南京出版社出版.此书系"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与文献系列丛书"的最新一册.  相似文献   

15.
经盛鸿 《铁军》2023,(12):21-22
<正>1937年12月,日军攻占了南京,企图以武力与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征服中国人民,以建立长久的、稳固的殖民统治。然而,历史惩罚与嘲弄了日本军国主义当局。善良的南京人民面对侵略者的枪口与屠刀,不屈不挠,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英勇反抗斗争。南京市民面对屠刀一批批倒下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对战俘与南京市民进行40余日的血腥大屠杀与强奸、抢劫、焚烧,使南京变成了人间地狱。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9周年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67周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编辑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日志》一书,由南京出版社7月出版,向海内外发行。  相似文献   

17.
日军大屠杀期间南京军民反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12月,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南京守军在南京保卫战中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城内进行了长达数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南京沦陷后的最初几周内,南京军民面对日军的大屠杀暴行,进行了英勇的反抗,但这些反抗斗争行为,其特点表现为分散和无组织性。在城市沦陷后数周内,不仅中国军队未见有组织的游击或巷战发生,市民们也没有进行较为普遍和成规模的反抗,这无疑是受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制约的。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研讨,并不是为了抹煞中国军民在南京大屠杀过程中的反抗事迹,而是希望能更深入系统地了解和分析南京军民当时的应对状态以及相关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18.
魏特琳女士(Minnie Vautrin)是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的美籍传教士之一,作为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反对战争与暴力,爱好和平。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担任金陵女子大学难民所的负责人,她利用中立国的身份,对南京妇孺难民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救济和保护,在她奋力保护之下,成千上万名难民妇女的生命和贞操得以保存。同时,她以一个女性的眼光和从第三者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失去理性和人道的加害者日本军的丑恶行径。本文试图通过保存在耶鲁大学神  相似文献   

19.
南京大屠杀又一铁证拉贝日记公布于世刘兵1996年12月12日,在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份南京大屠杀见证人的日记被公布于众。这位见证人就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曾被推选为南京安全区主席,主持难民保护工作的,时任德国西门子公司...  相似文献   

20.
血的见证侵华日军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已半个世纪。为把这一血的历史铭刻在南京的土地上,南京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8月15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建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七年来,纪念馆已成为对内进行爱国主义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