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旭 《文史精华》2011,(7):54-58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著名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学各方面研究皆有贡献,并创造多个中国第一:第一位地质学博士(比利时鲁汶大学)、第一个撰写中国矿产志、编成第一张全国地质图、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驹学者、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的首创者、主导发现及开采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油田。  相似文献   

2.
互动     
<正>【异见】谁是第一个学者型大使?刚看到第一期《文史月刊》,刊中有文《中国第一位学者大使———胡适》,颇感意外。印象中,胡适当大使、做学者没的说,但是,这第一位的由来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莫非胡适之前的那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约请四位学者分别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的角度对新中国史学的发展与成就进行总结。新中国史学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若干曲折,但成就始终是第一位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不仅能够创造辉煌,而且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综合创新,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业绩。我们希望四位学者的观点能够为读者提供丰富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约请四位学者分别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的角度对新中国史学的发展与成就进行总结。新中国史学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若干曲折,但成就始终是第一位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不仅能够创造辉煌,而且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综合创新,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业绩。我们希望四位学者的观点能够为读者提供丰富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历史研究》2021,(1):194-206
正由马可·波罗(Marco Polo)口述、鲁思蒂切洛(Rustichello da Pisa)执笔的《马可·波罗行纪》,最初书名是《寰宇记》(Devisement dou Monde)。它不仅是欧洲第一部详细记录中国的书籍,也是中世纪记载欧亚大陆地理知识最丰富详尽的书籍。其史料价值受到中外学者高度关注,尤其是马可·波罗在元代中国的见闻与旅程,已有多位学者进行考证和阐发。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约请四位学者分别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的角度对新中国史学的发展与成就进行总结。新中国史学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若干曲折,但成就始终是第一位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不仅能够创造辉煌,而且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综合创新,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业绩。我们希望四位学者的观点能够为读者提供丰富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浩繁如烟的史料里,他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这可能是历史的记忆出了错误,因为他不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而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之一。在哲学界,他是第一位把罗素介绍到中国来的学者,也是第一批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来的学者之一。以下是张申府的女儿张燕妮对其一生的点滴回忆——  相似文献   

8.
此文论述了俄罗斯汉学家孟列夫(俄文名缅希科夫,Л.Н.Меньшиков)对国际敦煌学作出的杰出贡献,指出他从1957年至2005年近五十年间,积极从事中俄文化交流和俄藏敦煌文献的编目与写本研究。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凭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比较扎实的汉文化基础,率先带领小组成员,突破其他国家专家按卷号编撰敦煌写卷目录的局限,编写出第一部俄藏敦煌汉文写本的分类叙录;也是第一位到中国高校研修、第一位到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并主动与中国各地敦煌学者进行交流的俄罗斯敦煌学家;又是第一位与中国出版社通力合作编撰出版俄藏敦煌文献图录的俄罗斯专家,还是第一位从事敦煌变文研究与王梵志诗翻译的汉学家。  相似文献   

9.
1990年8月9日上午,台湾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原边政研究所)教授林恩显、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尹建中访问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简称“边疆中心”),受到吕一燃主任等的欢迎与接待。林恩显先生是台湾中国边疆史地学的著名学者。尹建中先生是台湾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著名学者。林恩显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祖辈移居台湾。尹建中祖籍山东省。这两位学者第一次来  相似文献   

10.
在浩繁如烟的史料里,他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这可能是历史的记忆出了错误,因为他不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而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之一。在哲学界,他是第一位把罗素介绍到中国来的学者,也是第一批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来的学者之一。以下是张申府的女儿张燕妮对其一生的点滴回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 0 4年 1 1月 1 4日 ,中国文化研讨会第十九届年会召开 ,其主题是郑和下西洋 ( 1 4 0 5—1 4 33)历史与文化的涵义。上午第一位演讲人是香港学者郑培凯 ,他以严谨的治学精神指出 :英国人GavinMenzies近年发表的郑和研究 ,虽声称郑和早於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但其内容所据却有附会臆断之讹。他肯定一位日本学者从阿拉伯文发掘的文献 ,对研究郑和下西洋 ,以及对阿拉伯地区的影响有参考价值。第二位演讲人是澳门学者吴志良 ,他根据澳门特点 ,另辟蹊径 ,利用葡萄牙文献和葡国航海史实 ,探索郑和下西洋的遗踪。这两位学者的扎实研究报告启示…  相似文献   

12.
考古类型学的中国化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位在中国的大学里介绍类型学的学者便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李济,但李氏当时对这个名为“Typology”的学问并不甚明了,甚而不能找出一个贴切的汉译[1]。1930年出版的《考古学》一书,不仅第一次较为科学地把类型学的原理介绍给中国的知识界,而且还提...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1月5日至8日,在美国北部五大湖畔的芝加哥城芝加哥大学,召开了“汉唐之间的艺术与考古”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包括十几位中国大陆学者在内以及欧美各地学者共60余人到会,约20位学者作了专题发言,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标志着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发起冲国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及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和美术史系等五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主办的这一大  相似文献   

14.
《文史月刊》2010,(7):1-1
看到今年第4期文史月刊刊登了中学山先生对本人作品《第一位学者大使》的“异见”后,对申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感钦佩。 关于“学者大使”胡适的提法,我当时考虑到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新文化的倡导人,原先并没有从政,但为了抗战他却放弃了研究学问,当上了驻美大使。  相似文献   

15.
新知     
正中国最早发明了"指纹识别"张嵚《中国古代没有指纹识别?签字为什么要画押按指纹?》早在1927年,德国学者海因德尔就在其著作《世界指纹史》里论断:中国是全世界最早发明并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的国家。第一位采用指纹鉴定技术的人,则是公元650年时的中国唐代学者贾公彦。其实,"画押按指纹"  相似文献   

16.
在贵阳市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贵阳争光,成为国家的栋梁,学习的楷模,名垂后世。乐森璕就是其中的一位。乐森璕是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四大奠基人之一(其他3人是李四光、孙云涛、美国学者葛利普),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学部委员,是中国著名的享有世界声誉的地质科学家、教育家。  相似文献   

17.
<正>翁文灏作为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是中国地质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1913年,翁文灏从比利时鲁汶大学学成归国,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事,并在地质研究所任讲师、主任教授。1916年地质研究所停办,翁文灏转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其在1921~1939年间任地质调查所所长,带领中国早期地质工作者着力于地质调查科研,取得了为国际所称道的成绩,他本人也因卓越的地质学成就而蜚声国内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翁  相似文献   

18.
在贵阳市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贵阳争光,成为国家的栋梁,学习的楷模,名垂后世。乐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乐森是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四大奠基人之一(其他3人是李四光、孙云涛、美国学者葛利普),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学部委员,是中国著名的享有世界声誉的地质科学家、教育家。一乐森(1899—1989),字季纯,贵阳人。原籍江西省抚川府金谿县,祖上于明末来黔,定居黄平,务农,至其祖父乐海平时迁居贵阳。他出生于贵阳普定街乐家大院(其地即今黔灵西路省人事厅招待所君安宾馆)…  相似文献   

19.
一位西方学者曾说过:“在历史上,也许没有比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中英战争更为引人注目的战争了。”①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鸦片战争一直是中外学者深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西方学者尤其如此。他们的研究,几乎在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时就已开始。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发表了大量的论著,数量上已远远超过中国国内的研究。这些论著在  相似文献   

20.
9月4日晚,一份有28位学者签名的《关于中国现状与未来的若干共识》在互联网上发表。全文858字,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关于中国现状和问题的认知,后半部分是关于“怎么办”的4点共识。具有自由主义、新左翼、新儒家和基督教研究等不同学术或思想背景的中国学人公开达成共识,近二十年来,仿佛第一次。两天里,本刊记者电话采访了与会的9位学者以及相关人士,根据他们提供的全景、鼙节或片断,还原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