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鱼凫的构成及渊源根据文献记载,在蒲卑氏以前统治蜀地的古族名为鱼凫。关于鱼凫,史籍记载更少,仅《蜀王本纪》有“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名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以及“(鱼凫王猎至湔山,便仙去,今庙祀于湔。”等寥寥数语。鱼凫,其名由“鱼”和“凫”两个名词组成。“凫”字如前所述,即蒲卑之“蒲”,也就是一种鸟。《尔雅·释鸟》说:“舒凫,骛。”晋郭璞解释说:“鸭也”。实际上。凫字的意  相似文献   

2.
在古蜀文明中,三代古蜀王蚕丛、柏灌、鱼凫创造了早期古蜀文明的辉煌。作为古代宗教崇拜的图腾崇拜更真切的反映出了鱼凫文化的独特文化特质。鱼凫文化也成为了古蜀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后世的古蜀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白《蜀道难》有“蚕从与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是说古蜀国的国王蚕丛与鱼凫时代久远,与北方的秦地没有交往关系。那么,与南方有无交往关系呢?李白没有说。《蜀王本纪》说“蜀之先蚕名蚕丛、柏灌、鱼凫、  相似文献   

4.
文献记载古蜀国有先蜀、后蜀两个时期,先、后蜀之间是缺乏文献记载的无王时期。先蜀有"蚕丛—柏灌—鱼凫"三代,后蜀有"杜宇—开明"两朝。就考古学文化而言,先蜀相当于夏商时期的三星堆文化,后蜀相当于东周时期的巴蜀文化。三星堆金杖上的鹳图可以理解为伯鹳—射鱼图,大型青铜立人像身穿伯鹳服等,是柏灌—鱼凫朝的见证。《蜀王本纪》记载三代"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末代鱼凫王"神化"时"化民"甚众,至杜宇自立为王,"化民往往复出"。我们把先、后蜀之间的无王期称为"神化"时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十二桥文化。文献记载鱼凫王是田猎到湔山时成仙的,他的"神化"路线应该从三星堆古城出发,沿着湔江向西到天彭阙湔山前,再转向北进入湔江上游谷地。老蜀王神化前举行最后一次燎祭后掩埋宗庙祭器。一号祭祀坑在殷墟一期,对应于柏灌王;二号祭祀坑在殷墟二期(武丁时期),对应于鱼凫王。两者既是祭祀坑,又是器物坑。  相似文献   

5.
蜀史旅行     
崔睿 《巴蜀史志》2013,(1):49-51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自古以来人们对古蜀国的记忆一直是含糊不清的。而文献的记载,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神话,这就更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随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和成都平原及周边许多古蜀遗存的发现,这层面纱开始被逐渐撩起,古蜀国历史的眉目慢慢变得清晰起来。一、蜀人三先祖《蜀王本纪》中说“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  相似文献   

6.
回到鱼凫时代 “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诗仙李白纵有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也不得不在《蜀道难》中发出这样的浩叹。的确,古史关于古蜀历史的记载如凤毛麟角,西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在《蜀王本纪》中也只是搜罗了一些关于古蜀历史的传说,难以勾勒出古蜀历史的大体轮廓。  相似文献   

7.
所谓"三重证据法",就是运用文献、考古与古文字研究三方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巴蜀文字,就是巴蜀历史研究中的第三重证据。重点考证了第一代蜀王蚕丛的含义。认为古蜀先民得名于"蚕",故曰"蚕丛",与考古发现不符。应用三重证据法考证的结果显示其与"蟾蜍"有关。应是"蟾丛",而不是"蚕丛"。  相似文献   

8.
鱼凫考——也谈三星堆遗址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先秦时代,曾先后有蚕从,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几个强大的部族在这沃野之地生息,繁衍,并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使这里逐渐得以开拓和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古代四川文明。 自1980年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县文管所,四川大学等单位考古人员对广汉三星堆遗址进行的数次发掘,为我们研究古代巴蜀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迄今,所揭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发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家乡四川简称为蜀,自传说中洪荒初开的上古时代,古蜀地的四周便因崇山峻岭、高峡幽谷的阻塞,人烟稀少,与世隔绝,被称之为”四塞之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根据扬雄《蜀王本纪》记载,古蜀人最早的祖先叫蚕丛,从蜀的先王名字上,似乎可以看出他们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发展变化。比如甲骨文中的“蜀”字就很像一条蚕的样子,蜀人早先是以养蚕业为主。  相似文献   

10.
近年巴蜀文化考古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古称巴蜀。先秦时代,以蜀族和巴族为主体的古代民族,曾长期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不仅建立了巴国和蜀国,而且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据历史传说,古代蜀人曾先后有蚕丛、柏、鱼凫、杜宇、开明等几个比较强大的部族,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早期国家乃至奴隶制王国。巴人也曾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巴、蜀周围还密切联系着众多的较小民族部落,构成以四川地区为主的古代文化共同体。战国中晚期(公元前316年前后),蜀国和巴国先后被秦国所灭,巴蜀地区逐步纳入了中央统一管理之中,构成了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有关古蜀的历史,历来云遮雾绕。例如《山海经》记述的“鱼妇”、“颛顼”,就见仁见智,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本结合考古材料,对此作了考证,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推测认为鱼凫族原是氐人,为炎帝族支,与颛项族处于同一时代。鱼凫族的徽记,主体形象应当是鱼,以捕鱼为主业。开明族应是鱼凫氏的嫡氏子孙,逃亡荆地,后返蜀治水,取代杜宇族而禅让复国。  相似文献   

12.
一部先民寻找最佳定居地的迁徙史一脉相承。宝墩、三星堆、金沙村,古蜀文明的三部曲。“十二桥文化”,是继“三星堆文化”后,古蜀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完成了从“野蛮”到“文明”的历史过渡。“三星堆文明”处于亚北方期,气候极端干旱,伴以突发性洪水。繁盛时期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大致反映柏灌、鱼凫两个王朝的历史与文明。  相似文献   

13.
从考古和文献资料看巴蜀文化的内聚和外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巴蜀文化同中华民族其它区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滇越文化一样,自有其特质和发展轨迹。巴蜀文化到它完全融化合于华夏文化之时,已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它的下限考古学家们定为西汉前期。从文献材料中的蚕丛、鱼凫、杜宇、开明等民族共同体到三星堆考古文化系列,为我们展现了古代巴蜀文化较为清晰的轮廓。古代活动于四川盆地的巴蜀两大民族所创造的具有独自特征的全部物质文化遗存与文献材料的对比研究,使巴蜀文化的研究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研究者们看  相似文献   

14.
<正>石首鱼,因鱼头有骨如白石而得名。白石在鱼的耳朵里,又称耳石。很多鱼都有耳石,用于平衡身体。这种鱼特别鲜美,耳石像荞麦粒,莹白如玉,从前甚至有人将它作为酒筹(饮酒时计数的骰子)。任何一种事物出名久了,都难免被赋予传奇。《述异记》载:"吴郡鱼城城下,水中有石首鱼,至秋化为凫,凫顶中尚有石。"明代杨慎《异鱼图赞》也说:"娄县石首鱼,至秋化为凫。鱼凫之名义,溯此可求诸。"鱼凫,也就是水老鸹、鱼鹰,是一种捕鱼的水鸟。石首鱼会化为水鸟,显然是不真实的,但可以看出人们对它的推崇。  相似文献   

15.
宇剑 《神州》2011,(1):76-77
天府温江,人杰物华。这里曾有李白、杜甫、陆游、朱熹等文人墨客来此游历,留下诗圣李白的《蜀道难》之"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千古绝唱;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河流纵横,物产丰富,"金温江"的美名享誉海内外;这里有古鱼凫王墓遗址、文庙、陈家桅杆、大乘院等名胜古迹;这里流传着柏灌王、鱼凫王墓、古城埂、金乌池等历史掌故、民间传说……今日温江,在四川省温江区区委、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八大片区错位发展打造温江"新引擎",八个城市综合体  相似文献   

16.
试析三星堆遗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星堆遗址是中国历史上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时期,生活在成都平原的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化堆积。该遗址化内涵显示,在秦统一以前这里曾经先后存着两种以上不同的考古学化,可以分别与传世献所记载的蜀山氏、蚕丛氏、柏凄氏、鱼凫氏、杜宇氏对应联系;同时还揭示了这里先后存在的不同化之间的承继关系,以及与周邻地区化的交流关系;展示了成都平原由聚落(氏族公社)——聚落中心(酋邦)——都邑(国家)历史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探讨缘起 蜀国开明氏青铜器上,有一常见的组合式字,称为“心手”。手意义明确,不外乎崇奉与保卫之意;心究竟代表什么?则众说纷纭。笔前曾作过初探,以为是开明氏所奉先祖或先妣之意。近则进一步探索,推知乃表示古蜀先王鱼凫氏。笔早先略有论证,  相似文献   

18.
三星堆蜀文化与三苗文化的关系及其崇拜内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俞伟超《三星堆蜀文化与三苗文化的关系及其崇拜内容》一文,认为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早期蜀文化,尚未找到直接源头,但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晚期遗存,与湖北屈家岭和长江中游的龙山文化居民,即古史传说中“三苗”的一部分西迁有关。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遗物反映了当时的信仰崇拜,铜树为社树,大铜人是祭地的神祇,大型突目的铜面具,应是第一代蜀王蚕丛的神化象征。  相似文献   

19.
有风自南来     
<正>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构造出亚洲南部奇伟的地理形貌;南方古代交通要道开拓出其庞大的文化格局。莽莽乎山水壮阔,绵绵乎文脉深远!亚洲南部的文化场域内,因组构成分的异质多元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四川三星堆奇绝壮观的青铜像引发了更多关于古蜀国蚕丛纵目、鱼凫化仙的遐想;云南石寨山文化中形制各异、内涵丰富的青铜扣饰叙说着古滇国的神秘和悠远;印  相似文献   

20.
田于巴蜀远离中土.留传下来的史料少而零碎;因而人们对其历史感到茫然。特别是开明氏灵以其荆人的身份而王蜀.和他“化从井中出”的神秘来历.则使开明氏的历史显得更加扑朔迷离。1981年在新都马家场发现战国木椁墓.发掘报告认为墓主人“是古蜀国国王”……属于开明九世至十一世的可能性较大。”①特别是墓中出土的青铜器物上.多带有两个文字符号.冯广宏先生释为“开明”②.新都战国墓的出土确证了开明氏蜀王历史的真实性。本文研讨的重点是开明氏的族属.身世.故地和祖籍.一、开明氏的族属对于开明氏的族属,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