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和西宁祁晓峰老师去格尔木是去年5月份的事情了。那时,季节已进入夏初,但青藏高原仍是一片洪荒,遒劲的风从车窗外钻过来,落在人身上感觉还有些冷。一个个的朝圣者从我们的视线里一闪而过,我的心一次次地被撞击着,这撞击的力量让我战栗的同时,也在心中沉淀。尔后,我感到了一种仿佛是从来也都没有过的沉重。这沉重来自于我对朝圣的一种理解,是生命对于生命的一种无声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留在圣地     
起风了。 述儿这么说,我以风的速度穿越着冬季,远远地看见了春天却起风了。那时五彩的经幡斜竖在藏式白房的屋顶,拉萨四周的秃山浮在被风吹得昏黄的天空。 述儿说,白云的阴影却再也投不到灰棕色的山腰只能掺杂在风的表面了。 述儿是一个由内地来的年青女性,她在永驻圣地之前留下这样几段事: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西藏人文地理》2005,(2):12-12
我是一名藏族大学生,非常喜欢你们的杂志,买上一本《西藏人文地理》,是我这个学期即将结束前给自己的一份礼物。“物美价廉质更优”,这是我对第四期的感觉。希望你们做得越来越棒。也感同卷首语《微笑》,想起高中时写过的一篇小文章,《笑得最灿烂的民族》。连绵万里的雪山顶上白雪终年化不尽,红山河谷中经幡永远和着袅袅桑烟,还有藏族人民  相似文献   

4.
远古的呼唤     
正1我喘得厉害,呼哧呼哧,像胸前挂了一只风箱。我很难为情,这对寂静、对清风、对周遭的默而不喧是一种噪音。在大寂静里是有万千声音的,需要人用第六感觉、用第三只耳朵去捕捉。因此,我不得不放慢呼吸,放轻脚步,弓下身子,以一个朝圣者的姿态爬向曼德拉山。此次出行像一次急转弯。时隔一天,我就从黄土高原浓稠的亲情和热烈的绿意中抽身,奔向寂寥的巴丹吉林沙  相似文献   

5.
袁培德 《风景名胜》2016,(2):90-101
15年前,我只身西出阳关,踏上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脚下是古丝绸文明之路,头顶着烈日和黄沙扑面,一颗坚定的心脏在干涩无垠的大漠戈壁上行走.这15年来我已经去新疆8次了.近期,我又一次踏上古丝绸之路这片土地,如同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向心中的圣地进发.  相似文献   

6.
风中的祷文     
印有经文的“风马”经幡,据说最早出现于噶举教派寺院的旗绳上。藏传佛教主张信徒循环往复地诵念经文,特别是六字箴言(即观音神咒“嗡、嘛、呢、叭、咪、哞”),因为这六个字被认为是一切经典的根源,只要反复诵念,便可以积累功德,功德圆满时就能够得到解脱。当印有六字箴言的“风马”经幡被风吹起时,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仿佛在诵念经文,所以无论寺  相似文献   

7.
浓浓夏夜情     
正浓浓夏夜情,带着一丝柔和的感觉。月色之下,映着荷花,小小莲蓬,亭亭玉立,充满生机,巨大的荷叶,撑在花间,淡淡花香,令我难忘。浓浓夏夜情,带着一丝魅力的感觉。月光洒在众山、群树、河流之上,晶莹透亮,无比闪耀,十分漂亮。浓浓夏夜情,带着一丝优雅的感觉。微风吹绿叶,千里鸣蝉音,今夜之约,共同歌唱。清脆的声音在我耳边不停地回响,让我无比舒畅。浓浓夏夜情,带着一丝自在的感觉。坐在门前看星星,观月亮,听着婆婆说的故事,进入甜美的梦  相似文献   

8.
玉树,那是一个被高原所托起的地方:天蓝蓝,水清清,野花、草地和牛羊。那是一片充满宗教色彩的净土:飘扬的经幡,转动的经轮,以及随处可见的寺院、喇嘛。在那里,我听到最多的语言是佛家的"六字真言"。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是洁白的哈达。我得到的最多的祝福是:扎西德勒。当时我真有了一种被洗净浮尘,净化灵魂的空灵感。我曾那么天真的想:这是一个受到神灵保护的地方,这里将会永远那么神圣、美丽、祥和、悠然。然而我错了,可我又如何能接受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呢?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大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地处圣地拉萨的布达拉宫,也毫不例外,同样涌动着市场经济的大潮。静静地屹立在红山之上的布达拉宫,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巍峨庄严。在通向布达拉宫漫长而陡峭的盘山路上,朝圣者摇着转经简,口诵六字真经,络绎不绝。而今就在这条上山之道上,在布达拉宫大门的门庭两旁,每天都的许多小商贩,出售经幡、哈达、藏香、首饰、图片、画册,以及各种小百货。在山脚附近还开有一家接一家的小店铺,他们主要出售唐卡、挂毯、卡垫,各种美术作品和一些文物仿造品,有着浓郁的民族特…  相似文献   

10.
经幡是藏族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种最直接、最普遍的宗教意识的表现形式。在西藏的山河路口寺庙民舍等处都可以见到印有经文及图案。成串系于绳索之上的经幡,它们系在树枝或木杆上,插立于民房屋顶,村口、山口、河口、湖畔的玛尼堆上,或在山岩之间、树木之间牵挂,以简练的形式张扬着人们厚重的思想内涵,构成了西藏社会传统文化的一方面突出的内容。 西藏经幡按蓝、白、红、绿、黄次序排列,五种颜色为一组,成组张挂。当地民谣曰:黄幡象征自现莲,红幡象征  相似文献   

11.
夏天的草坪     
正转眼间,又到了夏天。我喜欢夏天,更喜欢夏天的草坪。夏天,草坪上的小草都舒展开来了,嫩绿的,一片片的,看起来就像一块精美的大地毯。往草坪上一躺,那感觉别提多舒服了,软软的、暖洋洋的,真是舒服极了!翻个身,被你躺过的地方会留下一个淡淡的"人"的印记。过了一会儿,小草们又都直立起来了,好似一个永远打不倒的士兵。午后,太阳高高照,小草都晒蔫了,耷拉着脑袋,又好似一个个受了伤的士兵。微风吹来,小草在  相似文献   

12.
站在马拉山口上,看见一列雪山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透过经幡,吉隆只是在群山深处一个模糊的影子!  相似文献   

13.
巴戎寺,等待“高棉的微笑”清晨五点的风吹来,凉凉的,有梦的味道。三轮车御风而行,奔向吴哥通王城,穿越城门时本该有入门的感觉,由于天黑,我不大像个旅行者,倒像是个文物窃贼。三轮车停下来的时候,一群狗围了上来。不禁一  相似文献   

14.
忘川 《中国西藏》2015,(3):37-39
在藏地,人们看到三步一匍匐的朝圣者,往往会布施,有的只为将朝拜圣地的心愿寄托在朝圣者的身上,以慰藉自己不能亲自前往的失落。收到布施时,不管多少,朝圣者们一般都只是笑一笑或者说一声“扎西德勒”便继续自己的叩拜。  相似文献   

15.
康巴山歌音域宽阔舒展,节奏自由随意,旋律优美跌宕,有“云的飘逸,风的潇洒”,人们称之为“康巴昂叠”(康巴华彩性的山歌)或“康巴昂任”(康巴长调)。而山歌中特殊的韵味——昂叠就像被风吹打的经幡,落在石头上的珍珠,成为旋律的装饰和美化,与旋律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浓郁的地方风格,给人一种无限的时空和坦荡的感受,具有一种回肠荡气、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反映出康巴人独特的艺术审美力。昂叠,指乐器常规的一种技法,如竹笛、甲令(藏式大唢呐)等乐器在演奏时运用自由、随意、华丽的装饰音的奏法,后借用在山歌演唱上,指对气息的控制和对泛音、装饰音运用的一种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今天我和妈妈大吵了一顿,所以我一时赌气跑出了家里,来到了小区。小区很大,我想:妈妈一定找不到我,让她急一急。我走着走着,看见小区里有许多人在放风筝,风筝可漂亮了,有喜羊羊的,有小燕子的,还有老鹰的……各种各样的风筝吸引了我。我从口袋里摸出妈妈昨天给的零花钱,买了一个彩色小鸟样子的风筝。我牵着风筝在草地上快乐地飞奔着。突然一阵大风刮来,把我的风筝线吹断了,风筝也随着风吹走了。我赶紧跟着风筝跑去。风吹得更大了,眼看风筝越吹越远,我已经快放弃了,这时,风停了,风筝也慢慢悠悠飘了下  相似文献   

17.
新力 《丝绸之路》2003,(3):16-18
玛多黄河水资源调查队队长贡布是个严肃冷峻的康巴汉子。去玛多前听说,贡布队长这些年家庭连续遭遇了很多不幸。于是在玛多的三天中我想尽办法试图让他敞开胸怀却一直未能如愿。最后那个下午我跟着他来到黄河岸边一个垒着玛尼堆飘着经幡的山冈上。贡布队长伫  相似文献   

18.
藏红花名贵,布达拉宫辉煌,八角街的卓玛很靓;五颜六色的经幡,神山圣湖的传说,都走入了我的记忆。而记忆中最活脱好玩的一页,是西藏的牛。  相似文献   

19.
每逢双休日,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一角的树林里,一条条长绳拴起一道道藏传佛教的五彩经幡,在一幅幅经幡上面贴着一组组西藏风情的照片。经幡前驻足的观者甚多,场面颇为壮观。常来这里的游人都知道,这是新华社退休高级摄影记者、著名新闻摄影家顾绶康在义务举办自己的微型影展《西藏万象》。  相似文献   

20.
将哲蚌寺看作一座城市,并非一种标新立异的态度,而是基于感官印象和实际功用,尤其是就外来者的第一印象而言,这是一种忠实的反映。如果我们弱化作为“朝圣者”的宗教心理,仅以世俗的眼光看待这座横亘在根培乌孜半山腰的庞大建筑群,或许可以揭开笼罩在神佛光辉之下的另一个哲蚌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