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曲页澎 《神州》2012,(33):155-155
语言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语言研究中,语流音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交往都离不开语流音变,语流音变是对语音系统正常表现作用的破坏,但这可能并不影响人们交际的进行。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葛勇 《丝绸之路》2009,(22):83-85
阿拉伯语与维吾尔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看似相同,但这两种语言无论在字母、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阿拉伯语对维吾尔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维吾尔语也正是在这种影响下不断变革、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对阿拉伯语和维吾尔语两种语言的字母及语音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阿拉伯语和维吾尔语字母和语音的内在区别。  相似文献   

3.
黄萍 《沧桑》2010,(1):207-208
由于英语语篇讲究形合,汉语语篇讲究意合,两种语言在联句成篇上的明显差异导致英汉互译不是原文单词与译文单词的对译,而是两种语言的语篇动态对译。掌握两者的差异,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原文,更地道地构建译文。  相似文献   

4.
由于英语语篇讲究形合,汉语语篇讲究意合,两种语言在联句成篇上的明显差异导致英汉互译不是原文单词与译文单词的对译,而是两种语言的语篇动态对译。掌握两者的差异,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原文,更地道地构建译文。  相似文献   

5.
福州方言是闽东方言区的代表方言.主要分布于福州市及所辖八县,以及宁德的古田、屏南等地,历来以语词丰富、语体多样、语流音变复杂而著称。  相似文献   

6.
俄藏B19号满文写本是一部读本会话类文献,特点是以满文译写汉语语音。通过列举其中的译音字,对比汉语声韵与满语语音,归纳汉语与满语的语音对应规律,并分析其所处时期汉语语音特点,可发现该写本所处时期译音字的声韵格局已经接近现代汉语,但部分满语对音与清代官方规范不同,存在音位混淆、语流音变、文白异读等口语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举例说明英语和汉语在词、词组、句子和语篇等四级语言单位都存在语序反向差异,然后指出并论证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两种语言本身性质的不同,其二是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是不同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因而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有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翻译不完全对等现象的存在,并通过文化转换,求同存异,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既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又符合英汉各民族的语言习惯,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或最相似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国语》的版本,以天圣明道本和公序本两种为最早,也最称权威.在八语的分章上,两个版本系列大体相同,但又互有出入.本文逐一比照两个版本在分章上的歧异,并根据《国语》“语”类文体的特点和上下文内容的相关性,揭出41处进行讨论,并逐一提出或分或合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民间隐语,是中华民族传统化的一种民俗语言,是社会下层化(即民间化)积淀的产物。古往今来,在不同层次的社会集团或群众中,由于交际需要,往往创制一些特殊语汇或短评,用以代替某些与之相对应的一般语汇或短语。隐语在  相似文献   

11.
词语文化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汉两个民族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从而使英汉词语文化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形式。本文从习语、典故、比喻和委婉语四个方面用大量实例说明英汉词语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是以北京话的语音为基础的.但由于清代北京内城居住的绝大部分是满蒙旗人,所以在日常用语中还保留许多满语词汇,人们管这种语言中许多地方人听不懂的词叫北京方言,或称土话.下面举两个常用的例子。双方发生争执,一方不服,往往冒出一句,“姥姥!”这里的“姥姥”不是汉语中外祖母的意思,而是一句满语.据清朝嘉庆年间刊刻的《清文补汇》中记载,满语有一句谐音为“姥姥”,系“鄙庸懦人”词,不就是看不起对方,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绝对不行的极端表态语。这句满语由于语音简洁生动,逐渐融入北京的方言,成了街头吵嘴时的土  相似文献   

13.
孙乃玲  侯丹 《沧桑》2010,(1):209-209,224
委婉语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象征着社会的文明与时代性,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本文研究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失业、低微职业、年老和死亡四个方面使用委婉语的差异之处,分析这些委婉语产生的文化因素,旨在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象征着社会的文明与时代性,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本文研究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失业、低微职业、年老和死亡四个方面使用委婉语的差异之处,分析这些委婉语产生的文化因素,旨在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出现在近代中日关系中的协和语,是一种伴随着殖民入侵而出现的语言现象,在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跨度中,一方面极具生命力,是日本人与中国人民间语言交流的一种文化现实;另一方面,又是语言规律之外的一个怪胎,呈现出日本语与中国语混淆使用的基本面目,从未有过登堂入室的体面经历.本文从协和语概念的界定、协和语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以及作为殖民语言的本质特征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关于协和语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6.
“杨各庄”等地名的地理分布及其音变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区及华东地区地名中多见“X各庄”和“X家庄”。该地区中,从西北部到东南部,“X各庄”的比例逐渐增多,而“X家庄”的比例逐渐减少,形成了一个语音渐变的地理连续体。这种特殊现象的形成是由于该地区西北部较频繁地受到北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影响,而相对来说,东南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地名中的“各”仍然保留了中古汉语“家”的舌根音塞音声母[k-]。这种明显的地域互补分布表明了北方汉语方言前高元音前面的舌根声母转变为舌面音的力量来自于外部的人文影响,而非内部语言音变。  相似文献   

17.
英语和汉语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在词汇、结构、语篇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加大了英汉翻译的难度,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全面、仔细斟酌。运用英汉对比分析,了解两种语言的共通点和异点,对阅读翻译的实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同源词掇拾     
同源词掇拾王福义同源词的产生,是由于旧词不断派生新词的结果。因此,在意义上,同源词间必然是围绕着一个浑沦,概括的意义,否则不能称其为同源词。在语言上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有变异。如果有变异,也必有轨迹可寻。今拾得一组同源词,胪列于下,供讨论。[蔽庇芘茇...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了朗诵式背诵输入对提高大学英语学习的语言水平的作用。四个平行班共120个受试者参加了本研究,60个学生在实验组,另60个学生在受控组。前测的结果表明两个组学生的英语水平(听力、词汇结构、阅读、写作)没有显著差异。两个组的学生接受相同的英语授课内容和课堂活动,但实验组在正常的英语学习之外每周增加三篇200个左右单词的语篇背诵,实验后的水平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朗诵式背诵输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张琼 《丝绸之路》2013,(18):51-5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一体的格局不仅加强了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也使其经济、文化相互产生了影响。在民族的融合过程中,作为文化的神话传说会自然而然地流传到各地,并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保存和流传下来。在神话传说流传过程中,由于没有文字或文字出现得比较晚,因而无法将其固定下来,这样难免就会加上不同民族、地区以至不同历史时期富有特点的东西。在母题相同的神话传说中,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神名、人名、地名以及内容与情节的增减或者变异,其中盘古神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试图对汉族和毛南族盘古神话化进行比较研究,从二者的异同及联系等方面探究两个民族不同文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