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15年9月15日,由上海群益书社印制发行、陈独秀主撰主编的《青年杂志》正式创刊。《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从1918年1月第四卷第一号开始,这本由陈独秀一人主编的普通刊物,转型为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胡适轮值编辑的同人刊物,并且很快成为全国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想类刊物之一。由《新青年》杂志直接启动的文学革命加思想解放的白话文运动,为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提供了通俗易懂的话语工具、写作范本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张耀杰 《江淮文史》2014,(6):150-156
正2005年,我在台北《传记文学》10月号发表《北京大学与〈新青年〉编辑部》一文。随后,我把该文录入2006年出版的《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以下简称《历史背后》)第一篇。其中得出的结论是:《新青年》第4卷共6号的轮值编辑,依次是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胡适,出版时间为1918年1月至6月。第5卷共6号的轮值编辑,依次是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陶孟和,出版时间为1918年7月至12  相似文献   

3.
1949年以来的《新青年》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15年问世至1926年终刊的《新青年》杂志,因其在新旧交替的五四时期对中国政治、思想和化的转型所做出的卓越历史性贡献,被誉为“时代的号角”、“启蒙的火炬”和“新化元典”。它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鲜有其匹。对于《新青年》的评价与研究,早在其创办和发行期间即已开始,但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学术课题来研究,则是从50年代开始的。数十年来,经过海内外学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新青年》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拟就1949年以来国内学术界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4.
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杂志六大主编中的钱玄同和刘半农,共同导演了一出双簧戏:钱玄同假“王敬轩”之名,在《新青年》第四卷第3号上“通信”专栏发表了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对主张新文化的人进行攻击;而刘半农则以《新青年》记者名义,在《新青年》同期的编辑回信部分刊发了长达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对王敬轩所提出的观点逐一加以驳斥。钱刘二人导演的这出双簧戏,引发了新旧两派的激烈论战,震动了五四运动前中国的思想界和文学界。  相似文献   

5.
李洁 《江淮文史》2004,(3):134-145
全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在忙着拆除老房子。当华夏大地上的老房子越拆越少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们才会猛然意识到本土的一些不可替代的重要标识已经稀罕了!屈指详数,那些储藏着历史风云、标志着时代特征的老建筑们,已经成为暴发的水泥楼林里衰老而稀疏的老人,正朝不保夕地等待着被那些毫无特色的方楼埋葬。于是,每次到外地,我在工作之余的惟一爱好,就是对照着当地地图或某一本书去寻找那些苟延残喘的代表性老建筑。  相似文献   

6.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新青年》从一“普通刊物”发展成为全国新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新文化”由涓涓细流汇成洪波巨浪,都经历了一个相当的“运动”过程。“新文化运动”以五四为开端,是当时人较为普遍的看法。细察《新青年》之立论,高悬“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意在震慑和封堵“非难”者。新文化人对“新文化”的内涵其实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今人所推崇、所眷顾的一些思想主张,在当时未必形成了多大反响,而当时人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却已淡出后来史家的视野。对于同一个《新青年》,办刊人的出发点,反对方的攻击点,与局外人的观察点既不尽一致;对于同一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人的当下诠释与后来史家的言说叙事更有相当的出入。  相似文献   

7.
张家康 《文史春秋》2010,(10):37-42
<正>陈独秀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任北大文科学长时,钱玄同已执教于北大。他们因《新青年》而相识相交,后又都是《新青年》同人。钱玄同自称是《新青年》  相似文献   

8.
杜光 《炎黄春秋》2007,(12):15-19
读罢《北大教授与〈新青年〉——新文化运动路线图》,一个主要的感受便是:打消了对新文化运动的神秘感神圣感,一股恬淡的、平实的历史感油然而生。作者张耀杰在这部书里所展示的,既有新文化运动前辈的慷慨激昂,大声疾呼,也有他们的交往离合,矛盾纠葛;他们在思想上的交融与对立,事业上的合作与分歧,从相应相求到分道扬镳,贯彻于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作者运用丰富的历史资料,描画出了新文化运动的路线图,可以为我们现阶段的思想解放运动,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是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1925年,他的《汉语字音实验录》在法国获奖。本文"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引文中的"他"一作"她",与"伊"同用。"她"字为刘半农首创,后通用、入典。  相似文献   

10.
张同乐 《安徽史学》2003,6(2):80-85
《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配方通过对《新青年》与现代化载体转,现代政治化转型,现代化理化转型,现代化的价值观转型的探讨,进而对《新青年》与现代中国化形态转型作整体性分析,研究《新青年》对现代中国化转型的久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五四运动以来”,早巳成了固定的叙述模式;各种“回忆”所建构的“读《新青年》,参与五四运动”,也明示了“五四”的影响。在更为广泛的视野下,发掘具体的阅读经验,即将问题转换为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被“阅读”的,则对此的认知,或有不同的看法。透过几个个案,一是已走出校园者,一是在校学生,可以发现,身处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个体对《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颇有差异,呈现出新文化运动的多姿多彩性,及中国社会的多样性。而“中心”与“边缘”的区分,亦可帮助后人更好认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机制。“中心”在向“边缘”渗透,“边缘”也发生着向“中心”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朱洪 《百年潮》2007,(6):64-67
反对把《石头记》当做善述故事的历史 1917年3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答钱玄同(文学改良)》,谈到章太炎称《红楼梦》善写人情:“国人恶习,鄙夷戏曲小说为不足齿数,是以贤者不为,其道日卑,此种风气,倘不转移,文学界决无进步之可言。章太炎先生,亦薄视小说者也。  相似文献   

13.
章清 《近代史研究》2004,(6):122-160
“后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的走向,与《新青年》群体的分化息息相关。分化后的《新青年》群体,其同人各自搭建起新的发言台,汇聚成不同的政治力量。只是,此时对思想派别的识别仍保持着鲜明的“化色彩”,“思想界的联合战线”之议,即表明思想界仍维持“我们”与“他们”的区分。随着中国社会进行重新组织,“思想界”也被重新定位。思想界的“分裂”在1920年代后期愈发突出,实际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同步。追踪《新青年》同人思想的分化,对“后五四时期”(主要是20年代)中国思想及中国社会的走向,或许也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首卷名为《青年杂志》),并非一创刊就名扬天下,但它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中间又经历了什么?今天我们重新拾起那些碎片,尽可能“重返”五四前后的历史现场,“还原”《新青年》的历史本相,去辨析百年前那些“青年们”的梦想,去怀念那些不甘为时代裹挟勇于为梦想而奋斗的人们。  相似文献   

15.
刘寻 《文史精华》2013,(1):57-57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刘半农(1891-1934)于1920年8月在伦敦时写的一首白话诗,1926年赵元任(1892-1982)将此诗谱曲,在30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广泛流行。全诗: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  相似文献   

16.
宋明焱 《神州》2010,(5):14-17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一批新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便借助这份崭新的传播媒介开始了对“民主”、“科学”等新观念的倡导,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由此拉开序幕并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一项关于 1 91 0 - 1 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试图通过对《新青年》、《新月》、《独立评论》编辑作者群的年龄结构、职业状况、教育背景、党派关系渊源等几个要素的定量统计分析 ,系统、连续地考察这一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分化组合与自由主义政治思潮的发展演变 ,探讨其一般规律及其成因。这种研究是对目前通行的思想史研究范式下相关问题解释体系的一种补充。本文的分析和结论带有尝试的性质。笔者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各界同仁的批评和帮助。(一 )三个比较分析样本的确定一、关于三个分析样本的几点说明。本文三…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文化也同样处于转型过程中.对处于转型期中的近代中国文化,学术界虽然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从文化转型角度较为宏观、系统地探讨近代中国文化的著作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9.
耿云志先生主持的"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作为中国社科院的重大课题,历时7年,经课题组同人的共同努力,已分9卷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这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新近产生的一批重要成果,也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创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以来的一次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