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年旅游产品始终是关系老年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分析老年旅游的意义入手,探讨老年旅游的消费特征,并且分析了目前我国老年旅游产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老年旅游的基本策略。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到2023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发旅游群体持续扩大,旅游活动频率不断提高,证实旅游蕴藏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意义,明确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机理并提出激发其正面作用的建议,在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尤其重要。文章以银发群体为对象,结合积极老龄化理论,使用访谈法获取一手数据,采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通过身心健康、社会资本、幸福感和自我实现4个维度影响积极老龄化,并遵循旅游→社会资本→身心健康→自我实现→幸福感→积极老龄化的发展规律。文章不仅丰富了积极老龄化理论,也向政府及旅游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金悦 《旅游纵览》2023,(13):12-14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要,旅游休闲活动对促进老年人健康生活,提高其幸福指数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老年骑行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实证主义范式,采用访谈法和扎根理论,探究旅游休闲活动对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休闲活动在生理行为、心理情感和价值实现三个层面的积极提升作用下促进老年群体的积极老龄化,建议加强积极老龄化理念宣传、保障老年旅游休闲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休闲活动,促进老年群体的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在这样情况下,文章从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内容入手,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现状,着重分析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潜力,据此制定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五种管理策略,包括品牌、服务、价格、促销、产品等积极的管理策略,目的在于促进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与发展,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旅游业也渐渐兴起。本文通过介绍旅游景区开发的概念,进一步分析了旅游景区开发的必然发展趋势,并对其经营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1 目前,我国人口在数量、分布等方面情况怎样?还存在人口红利吗? 郑梓桢:首先.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还在增长。人口的迁移流动数量越来越多.迁移的半径越来越大。其次,我同的人口结构在走向老龄化。 老龄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但我们国家的情况是因为计划生育的实施,加快了老龄化速度,使得我出现了未富先老的状态——即在经济实力和养老保障体制还没完全建立的情况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极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特别是青海这一问题又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给于必要的重视。鉴于此,本文试图结合青海实际说明这一问题,并且就此问题对青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一些分析。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当今,全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日益老化,这已成为一种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规律。其原因是由于在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人口年龄中位数提高所造成的,而且也是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生产的结果。这是近代社会人口再生产和经济再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增多,老年旅游市场逐渐受到行业的重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当前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本文以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探讨旅游动机、旅游制约对旅游行为意向的内部作用机理。笔者研究发现,旅游动机中的学习与求知、社会交往两大动机可以通过感知价值对老年人旅游行为意向的形成产生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同时,社会交往动机也可以直接对老年人旅游行为意向的形成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外在性制约因素可以直接对老年人旅游行为意向的形成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感知价值对老年人旅游行为意向的形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旅游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准确把握老年人的旅游需求,以更好地推动我国老年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巴马长寿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马县是闻名国内外的长寿之乡,也是经济比较贫困落后的县份,如何以长寿旅游环境的开发为锲机,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巴马县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对巴马县长寿环境的旅游潜力进行了评估。指出巴马的旅游业的开发应着眼于本县财政拮据,资金困难,但长寿之乡的知名度在国内外都很高,而且国际上人口又有老龄化的趋势等特点,突出长寿特点,一开始就要高起点,由财团介入以承租开发方式,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国内外的广告市场宣传,尽快形成旅游开发热点,促进巴马县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相似文献   

10.
刊中人     
老龄化危机 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上5岁以下的人口将比现在减少4900万人,而超过60岁的老人数量则将增长12亿。据联合国预测,到2150年,世界人口数量可能只有目前的一半。世界人口在以未曾预见的速度老龄化。  相似文献   

11.
朱峰  项怡娴  丁新新 《人文地理》2013,28(5):147-152
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这一信息传播媒介在旅游目的地演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婺源为案例地,经三方资料(田野调查、网络数据、样本访谈)互证后还原了婺源旅游业发展过程。研究发现,在婺源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演进中,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沟通小圈子传播与大众传播,促进了旅游地从探查阶段向参与阶段演化;互联网的早期传播在提升目的地知名度的同时使游客到访量渐增,为政府介入旅游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推动了目的地快速发展;进入发展阶段后,互联网作为互动传播媒介的优势使政府宣传、名人效应、事件营销的传播被放大。研究突破了单纯将互联网作为营销工具看待的局限性观点,把互联网作为影响旅游目的地演化的因素纳入到目的地演化理论范畴,深化并补充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大上海旅游圈旅游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大上海旅游圈中旅游资源结构、旅游客源结构、旅游行为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以上海为中心、以公路交通网络为框架和追求旅游效益最大化的旅游资源配置原则。对大上海旅游圈在3个圈层上进行了旅游资源的配置,形成以上海为中心0- 50公里范围内的都市风情旅游圈、50- 150公里范围内的江南水乡风情与城市园林景观旅游圈、150- 300公里范围内的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旅游圈,并认为构建大上海旅游圈、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配置,是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景观社会理论范式可以溯源于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如今已成为当代颇具解释力的社会研究范式之一,对旅游研究尤具启发性。本文梳理了景观社会范式的理论渊源,归纳了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说明了它为景观消费、景观空间文化、情境体验以及后现代景观生产等领域提供的理论框架与方法进路,阐释了其核心概念群和基本理念,展示了景观社会理论范式与旅游现象和研究的双向关系。该研究亦梳理了景观社会范式在国内外旅游领域中已有的实践与方法变迁,进而指出该范式日益丰富的未来领域与本土化实践,为旅游体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分析和解决旅游发展中的社会、文化、空间、消费,以及景观建构等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齐夫法则的江苏省旅游收入规模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用齐夫法则研究了江苏省近10年的旅游收入规模结构变化,并与差异度变化加以对比。结果显示无论是国内旅游收入还是国际旅游收入,规模分布均基本遵循齐夫定律,与差异度变化趋势也相一致;无标度区范围均呈扩大趋势,规模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但两者也有不同点:(1)前者从局部单分形演变为几乎覆盖全域的单分形,而后者则从局部单分形→几乎覆盖全域的单分形→局部单分形→双分形;(2)前者是先呈帕雷托模式后呈不规则的帕雷托模式,而后者则是前几年呈不规则的帕雷托模式,后几年标度区一呈对数正态分布模式,标度区二呈不规则的帕雷托模式;(3)前者的规模变差是先扩大后缩小,而后者则是前几年规模变差略有波动,后几年两个标度区之间的差距稍有扩大,但各标度区内部的规模变差却呈缩小趋势。齐夫法则可为分析旅游收入规模结构变化提供新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主题旅游集群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受追求规模经济、游客差异性偏好和要素集聚积极推动的影响。研究分析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扩张及其空间效应,有助于主题旅游集群区决策部门加强系统规划,通过追求技术和表现形式的创新进步,通过政策环境的改善、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以及产业链延伸,从而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国际化主题旅游集群。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李瑛 《人文地理》2004,19(4):30-32,90
从我国旅游业起步以来,博物馆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丰富着各地的旅游产品,随着我国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博物馆的数量虽然在急剧增加,但吸引观众的博物馆却很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皖苏  严鸿和 《人文地理》2007,22(6):105-108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缺少辐射带动全省的旅游中心城市这一现状和省会合肥自身所具备的各项资源和条件分析,指出将合肥市建成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是"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研究提出了合肥市建设旅游中心城市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德广 《人文地理》2006,21(2):12-16
通过对56篇中国旅游地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和76篇北美论文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滞后于北美,但中国博士论文增长速度快于北美;北美论文选题视野宽泛而中国论文选题视角比较狭窄;北美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学科本位特征比较明显,而中国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实践驱动比较突出;由于中国和北美旅游业发展背景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或研究者对旅游地理问题认识的差异使其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倾向有明显不同,即使在同一时期也有不同的研究热点。在北美,旅游影响研究和旅游景观/形象/感知研究是两个长盛不衰的课题且涉及的论文数量最多;在中国,涉及最多的研究领域是区域旅游开发/发展和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9.
旅游发展能否真正减贫以及如何实现减贫应是当前旅游减贫大背景下备受讨论的焦点,并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积极关注。然纵观现有研究,对旅游减贫效果的实证探讨及细致剖析尚十分缺乏。本文选取旅游发展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作为研究视角,探讨这一过程对贫困人口生存状态的影响。研究以三亚亚龙湾度假区发展对周边两个村庄的土地使用(征用、租用)为例,采用多维贫困概念,探讨旅游发展给两村村民在收入、居住条件、就业及生产方式以及话语权等带来的影响。研究提出了旅游再贫困的概念,意在说明旅游发展在使贫困人口短暂富裕后再次陷入贫困状态的发展现象,是旅游发展之于贫困人口负面影响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20.
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原理及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随着区域旅游开发的进展,一定空间范围的区域开始形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该系统内各旅游地的"定位"及其内部功能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都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空间竞争的态势。文章以研究区域内旅游地的系统空间关系和发展策略为目标,引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在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地生态位的竞争原理和演变规律,并对区域旅游在协调开发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生态位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