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金霞 《神州》2011,(5):3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和推广"互动式"教学,对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汉语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贯彻"研究性学习"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根本上有利于提高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吴祥文 《神州》2012,(19):52-5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丈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3.
索振红 《神州》2013,(31):124-12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难看出: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改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强调的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学生。这一切,都应当在我们日常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4.
贾建芳 《神州》2013,(20):78-7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并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近年来,我们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以现代技术教育为手段的教学给语文课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5.
黄瑛玉 《神州》2012,(13):40-40
变革和发展始终是历史前进的主题,但凡重大的变革,总会带来些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智慧,推动社会的进步。语文教学改革也不例外。2001年7月颁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并将“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总目标与核心理念,取代了长期居于核心地位的“语文能力”这一概念。当前语文课程标准及语文教学中对“语文素养”的凸现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孙晓芳 《神州》2011,(9X):84-84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相似文献   

7.
王志红 《神州》2012,(6):100-100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青年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使之全面发展,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袭轰烈烈的教改下的新课程的基本取向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教改的灵魂。换言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经典教育对于学生能力及内涵的培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刘艳飞 《神州》2012,(13):54-5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成为了当前教育的迫切任务,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而,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并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近年来,我们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以现代技术教育为手段的教学给语文课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当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作为有效课堂教学的支撑,课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生成性资源、文化资源、生活资源以及教材资源等。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活用,从而有效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江华 《神州》2012,(16):226-226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正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牛小宁 《神州》2011,(6X):98-98
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社会需要具有开拓型、创新型的人才。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人文性,即以人为本,关注入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性差异,尊重独特个体。因此,在语文这门大课程中的教学中倡导个性是一种方向,本文仅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张素平 《神州》2011,(7X):98-98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程,是随着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思维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其中,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传播理论和思维科学自身也与语文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刘展华 《南京史志》2022,(28):76-78
<正>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单一,要求独立完成,答案并非开放性,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创造力得不到体现。重复机械的抄写,千篇一律的题型,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不能满足个体差异的需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滑丽艳 《神州》2011,(9):64-6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堂之外关系到如何巩固消化所学知识的语文作业这一环节当然也不能被忽视。  相似文献   

17.
胡兴安  张家明 《神州》2012,(4):34-3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表达,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说话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语言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本着这_精神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质,切实转变观念,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在学习课改,推行课改、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特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8.
杜军伟 《神州》2012,(22):297-297
从上学开始,语文就是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语文的改革是发展史必不可少的。所以,语文的改革和发展要紧跟时代的需要,为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作用。从我读书到现在教书的十几年中,语文课程改革,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质疑能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引导学生质疑可以促使学生认真读书,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多次论争,主要是围绕语文"性"什么展开的。事实证明,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人文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