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纾文化研究,除了指一般意义上的对林纾采用文化(历史)的研究角度,同时还应该是对"林纾文化"的研究。林纾在73年的生涯中留下了一笔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涉及诗词文戏曲小说绘画等几乎各个领域的创造成果,实际上已形成了后人研究的一个文化本体对象标本——独一无二的"林纾文化"。只有这种林纾文化研究,才真正有助于还原林纾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2.
赖晨 《钟山风雨》2022,(2):56-58
<正>近代中国曾经有一位不懂外文的译界泰斗——林纾,他的第一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是在王寿昌的协助下完成的。殊不知,近代造船专家魏瀚是该书的推手,也是林纾成为著名翻译家的幕后英雄,他引导林纾开始翻译该书,并给予长期的帮助。林纾与魏瀚的结识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清咸丰二年(1852)生于福建闽县莲塘乡(今福州城内)。先祖世代为农,祖父弃农从艺,父亲弃艺从商,但因所经营的贩盐船触礁沉没,以致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3.
近代社会的进步不单纯体现在那些先进人士的行为中,那些"顽固"人士思想的变化更能体现这种变动。林纾著作权思想的变化就符合了这种情况,他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代表,开始并不认同稿费,可后来却成为稿费有力追求者,林纾思想的变化更能体现近代知识分子内心的挣扎。以前对林纾研究多集中在翻译的文法、艺术等方面,对其著作权思想研究不够,所以从其思想变化的角度研究,更能体现其代表性及进步性。  相似文献   

4.
林纾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译介外国文学最有成绩的翻译家,他一生共译了西洋小说183种(包括未刊稿)。这些翻译小说在清末民初曾产生过极为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述》、《迦茵小传》等,曾风行一时,受到当时广大读者的欢迎。林纾的翻译活动,按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可以民国二年译完《离恨天》为标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译作大多比较出色,译本出版时,林纾还往往写有序言或按语等。在这些简短的文字中,林纾除了对原著的有关背景知识作一些介绍之  相似文献   

5.
清末举人出身,既没有上过洋学堂,又没有出国留学,对于外国语言、民情风俗一概不知的人,谁能相信,在20多年中竟能译出好好丑丑近200部小说。这位今古奇才,就是被人称为“译界之王”的林纾。要问林纾是怎样走上翻译小说道路的,还要从王寿昌、林纾声泪合译《茶花女》说起。  相似文献   

6.
林琴南名纾,字琴南(后以字行世),号畏庐,晚称蠡翁、践卓翁,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从未学习过外文,却在1899年印行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的中文译本,轰动一时,之后他又翻译了《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述》《拊掌录》等160多部欧美小说,世称"林译小说"。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等人都回忆过"林译小说"对其早期成长历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胡舜庆 《收藏家》2003,(4):51-53
林琴南是晚清文学家,翻译奇才,以意译西洋文艺名著蜚声文坛。他多才博艺,在绘画上亦出手不凡。其所作山水画亦楚楚可观。林纾(1852-1924年),福建闽县(令福州)人。初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泠红生,蠡叟,晚号补柳翁,践卓翁,长安卖画翁等。1852年出生于闽县。家境贫寒,但林纾学习极为勤奋,11岁起同邑薛则柯学诗古文辞,不久又向温陵陈又伯(文台)学画。早岁的刻苦力学,  相似文献   

8.
论林纾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他是清末民初的古文名家,又是著名的西方文学翻译家,这样一位文化名人理应为学术界重视。以往对林纾的研究多局限于文学界,且偏重于对“林译小说”的译文技术、文体特征以及客观作用和影响的探究、论述,而关于林纾的文化思想及其在“林译小说”上的体现,却很少有专文论及。本文试从近代文化史的角度对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9.
林纾是晚清与民国易代之际出现的杰出翻译家,然而其古文创作价值亦不可忽视。林纾古文创作多取法唐宋,于唐人之中尤其推崇韩愈和柳宗元。林纾精研韩柳古文几十年,他在诸多文论中给予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创作以极高的评价,称赞韩柳文的独特风格、分析其布局谋篇、激赏其用字造句、体会其本事题旨、重视其承启作用、总结其擅长体式,既对韩柳文个别篇章做细致分析,也对韩柳文的创作规律作整体观照。在韩柳文的影响之下,林纾本人的古文作品也洋溢着韩柳文的风格韵味。推崇韩柳与坚持古文创作,这在林纾所处的时代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中柱 《文献》2006,(4):83-87
林纾的古文,在其生前已被整理为三集:《畏庐文集》(商务印书馆1910年版)、《畏庐续集》(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畏庐三集》(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林纾去世后,其弟子朱羲胄在《贞文先生年谱》(世界书局1949年版)中辑佚了数篇.20世纪80年代,张俊才先生编辑《林纾著译编年》①,对林纾文作了较为详细的揭示,不但较全面地列出了林纾文的篇目,还标注了具体的出处,为后人研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1.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19年林纾与蔡元培的笔战,是民国初年新旧之争的一次象征性事件。一般人均认为此事是以蔡胜林败为结局的,当然也就是新战胜了旧。这个看法,最多只对一半。从思想观念的视角看,应该说是林胜了蔡。这并不是要标新立异。只要细看蔡元培对林纾的驳论,便可见蔡无非是一一力驳北京大学并不存在林所指控的“错误”,却甚少指出林氏的观念本身有何不妥。实际上蔡在驳林时,处处皆本林纾所提的观点。此虽是论战中常用的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但争论的一方若基本全用对方的  相似文献   

12.
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林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钊 《炎黄春秋》2002,(4):64-66
清末民初的作家林纾,原名林琴南,他始终坚持文言文,反对白话文,是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当年他在《自由谈》上发表了哪些作品?一时无法考察。不过以他老人家那种摇头晃脑、一唱二叹的调调儿,写几篇风花雪月的文章,是完全可能的。但他是不是属于鸳鸯蝴蝶派,似乎还难作定论。  相似文献   

13.
林纾的《先大母陈太孺人事略》是一篇记载其祖母事迹的古文。文章为今人了解晚清福州经济、社会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从林家收入情况的变化、福州地区盛行铁钱等记录中,我们可推知晚清福州经济的运行境况。由林家日常生活用度和购书费用之间的巨大差额中,我们可感受到寒门学子参加科举时所承受的巨大经济压力。林纾家人赴台谋生的遭遇,又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当年闽台之间广泛的社会、经济关联。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因而失败者的言行往往被有意无意遮蔽、曲解、贬低。五四政治运动前夕发生的所谓新旧冲突,在近一个世纪里一直被描述为旧阵营对新势力的迫害,是旧学者与政治势力的勾结、合谋。其实,依据新旧史料重新解读各派政治势力的立场以及相互间的争执,可以清晰感到不论是新势力,还是旧势力,多少都有点误会,都将对手做了最大限度的恶意猜测。陈独秀之所以退出北大,胡适之之所以受到警告,固然有与旧派文人林纾、张厚载反复辩难的因素,但说到底张厚载、林纾并不像新派人物猜测的那样,成为政治迫害的"递刀者"。  相似文献   

15.
李钧 《炎黄春秋》2005,(9):73-78
林纾在祭严复文中曾说,严复当年在英国求学时与日本的伊藤博文等同窗数载,归国后,伊藤博文所学成大用,而严复则至死不过是一个“资政大夫海军协都统”的空衔闲职。这常使后人为其抱“怀才不遇”之不平。但追究严复生平,他并非没有机会“一试其长”。之所以仕途坎坷多艰,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打开严复仕途乖蹇之谜,不仅对研究晚清社会政治思想具有价值,对确立现代知识分子价值本位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闽籍旅京人士林纾,既有南归之思、南下之行,又曾暂居天津租界数月,最终定居北京终身。较之生计、人际关系等因素,他的居处抉择与居处体认联系更为密切,而他的居处体认又与政治心态转变密切相关。南下是他在趋向于做共和国民时期的打算,北居则与他日趋坚定的遗民心态紧密相连。其居处抉择,既有时代变迁下的普遍性,又有其政治心态与身份认同变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抗日名将佟麟阁常林佟麟阁是满族人民永远引以为自豪的一位抗日民族英雄。1892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河北省高阳县渡口乡边家坞村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后来的抗日名将佟麟阁。他原名叫凌阁,字捷三。自幼就跟随舅父在乡间读书,学经读史。许多...  相似文献   

18.
书中人     
谈到《曙光集》的出版时,翁帆说:"振宁和我结婚后一直有出版他的新文集的想法,可我们总是行程匆匆,没有做成。最近我们才挑选、整理、翻译了部分他在过去二十几年间所写的文章,还包括一些采访。振宁以前的书有《读书教学四十年》和《读书教学  相似文献   

19.
马勇 《安徽史学》2011,(1):44-56
新文化运动被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重新整理。在这个运动中,即或有不同意见,但在重新振兴民族精神、重建文化体系方面,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对派。换言之,在新文化运动中虽有左中右的区别,但大体上说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中一个分子,只是在某些问题上偏于激进或偏于保守,偏于守成或坚守中立。新文化运动中新旧冲突是存在的,但其性质可能并不像过去所估计的那样严重,新旧人物在某些观点上的对立、冲突和交锋,很可能只是朋友间的交锋与交集,其程度也不像后人所感觉所想象的那样严重。他们的交锋与交集,其实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中有旧,旧中有新,没有绝对新,也没有绝对旧。本文重新解读的林纾,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传统评价将他推到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显然是一种政治考量,并不是历史本真。真实的林纾,不仅在新文化运动的谱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甚或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者之一,他并没有刻意站在新文化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20.
正白玛是尼汝村土生土长的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也是从大山走出、成长起来的一位藏族文化人。他奶奶已经驾鹤西归几十年了,白玛回忆起奶奶给讲他的一段关于吃书的故事。小时候,他不好好读书学习,调皮捣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奶奶就给他讲:你表哥洛桑七林在读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读书学习,做家庭作业,由于家里姊妹多还小、缺少劳力,被你姑妈打骂,责怪他不做家务事,骂他去吃书,现在你表哥招到单位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