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秋瑾一九○四年初夏东渡后,中间曾返国省亲一次,她首次回国在什么时间呢?学术界一般作甲辰(一九○四年)年冬或年底。《秋瑾集》编者在《致秋誉章书》注(二)云“秋瑾留日时期是一九○四年夏秋之交至一九○五年十二月。但她在一九○四年冬曾由日归国省亲,次年春始赴日本(见陶成章《浙案纪略·秋瑾传》,”。徐双韵《记秋瑾》云:  相似文献   

2.
秋瑾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女革命家。关于她的生年,目前倾向于1879年。新版《辞海》即主是说。1979年柯灵发表了《秋瑾烈士百年祭》(《中国妇女》1979年11期)一文纪念秋瑾诞生一百周年;秋瑾的故乡绍兴还为秋瑾举办了诞生一百周纪年念活动。但是,秋瑾究竟生于何年?目前尚有争议。在纪念秋瑾诞生百年之后不久,就有人撰文说:“去年(1979年)不是秋瑾烈士的一百周年诞辰”(史翼:《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实际上,关于秋瑾的生年,  相似文献   

3.
郭长海 《江淮文史》2007,(2):93-100
对秋瑾一生影响最大的女性有两位:前期是皖人吴芝瑛(枞阳浮山人),后期是浙人徐自华。秋瑾初来北京,吴芝瑛以家中丰富的藏书,提供给秋瑾阅读,秋瑾从中获得了许多新的信息,从此大开了眼界,拓宽了视野,从一个朦胧的女权主义者,跃进到激进的维新派。秋瑾从日本回到国内,徐自华则以大量资财,资助秋瑾办报,又提供联系会党的活动经费,使秋瑾从一个革命的宣传家,跃进为革命的实践者。尽管做法上不同,内容上也不相同,但两位女性在不同时期,都对秋瑾的思想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清扬(1894-1977),女,回族,天津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躯、中国少数民族报刊事业的开拓者。八国联军侵华罪行在她幼小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种子,激发了她的爱国主义热情。1905年,她人平民女子小学读书,秋瑾遇害使她受到很大震动。辛亥革命爆发后,刘清扬在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加入同盟会,并积极赞助滦州起义的领导人白雅  相似文献   

5.
在清朝最后的落日里,秋瑾被杀绝对是一个大事件。不是说,清廷杀害秋瑾技术难度有多大,涉及的面有多广,事实上,清政权最喜欢制造政治犯,杀的人比黄河的沙子还多,草菅人命早已是一种习惯。这里所说的"大",是指这个事件激起的强烈反应出乎统治者的意料。从清廷这方面来看,他们自然会觉得有一千个理由处死秋瑾。秋瑾在日本留学期间即加入三合会,积极从事革命宣传,反满言辞无比激烈。1905年6月,她又在上海正式加入以暗杀清廷官员为重要目标的光复  相似文献   

6.
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辛勤献力,于1960年初版,1962年修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重版的《秋瑾集》中,收有秋瑾所作词二首:一首是《踏莎行·陶荻》;一首是《临江仙》,下序“陶荻子夫人邀集陶然亭话别。……”字样,反映了女革命家秋瑾与陶的深厚密切的感情。查秋女王灿芝1928年编行的《秋侠遗集》中“陶萩”为“陶荻”;加上上述《秋瑾集》附录中所收陶成章《秋瑾传》也写作“荻意”,即:……(秋瑾)又与(丈夫)廷钧不睦,同乡戚属陶大均(会稽人)、陈静斋(山阴人)等为之和解,不得,乃尽以其所有首饰,托大均妾荻意为变卖,集资东渡日本留学。  相似文献   

7.
秋瑾婚前婚后曾在湖南住过一段很长时间,这已见诸多种史料。但秋瑾何年入湘?入湘后初居何地?至今仍无确论。现据有关著述,对秋瑾入湘居湘时间问题,略作考证。一、入湘时间关于秋瑾入湘时间,山石《秋瑾年谱(初稿)》作1890年(光绪十六年)。然据徐双韵(秋瑾学生徐蕴华,字小淑,号双韵)《记秋瑾》云,秋瑾1890年始随祖父离闽返故乡,次年(1891年)随父去台湾。由此看,秋瑾赴湘必在1890年之后。  相似文献   

8.
秋瑾秋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位牺牲的女革命家,在2000多年男尊女卑的中国,却出现了秋瑾这样豪气冲天的女子。秋瑾本有富裕的家庭可以衣食无忧,但胸怀救国志的她却不甘流俗,抛家弃子留学日本。为表达振兴民族的志向,临行前她写下诗句:“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她参加同盟会投身革命,创  相似文献   

9.
"秋瑾烈士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一位前驱人物。她是一位先觉者,并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了给反封建主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崇高事业。她在生前和死后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秋瑾不仅为民族解放运动,并为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一个先觉者的典型。"以上是郭沫若院长对秋瑾烈士崇高的评价。绍兴是秋瑾的故乡,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  相似文献   

10.
刘家军 《史学月刊》2007,(4):131-133
秋瑾,字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籍贯浙江绍兴,出生于福建厦门(当时属同安府)。(郑云山:《秋瑾生年辨》,《杭州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1907年7月15日,秋瑾被当局杀害,成为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妇女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第一人。《明夷女史》中的《敬告女界同胞——为浙江明道女  相似文献   

11.
光绪皇帝诰封她“一品夫人”,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赠匾额“巾帼英雄第”,一位史学家评价说:“她的贡献使她丝毫不逊色于女革命家秋瑾。”她与秋瑾生活在同一时代,干着同一种事业,然而,她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2.
唐水 《中华遗产》2009,(9):20-23
秋瑾是一位女革命家,这是广为人知的。1907年,她与反清革命团体光复会共同组织发动安庆起义,起义失败后,她拒绝了一切要她逃离的劝告,毅然留守,被捕后从容就义——秋瑾女士其实还有我们所不熟悉的一面:她还是一位演说家。  相似文献   

13.
我小时候常怀着好奇心向父母打听我曾外祖母小时候的故事,但总是几无所得,很是失望。长大了,我读了不少秋瑾传记才似乎明白,秋瑾以她短暂的年华,奋不顾身为革命而奔波,为救中华而割舍对自己儿女的 疼爱。因而我 外祖父王沅 德自幼少同 秋瑾在一起 生活;他6岁 就别离母亲 返回湖南,远 离外婆故里 绍兴,自然很 少知道秋瑾 少年时代的 故事。那么, 我母亲也就 更无从知晓 了。 今天,我 们纪念秋瑾, 研究秋瑾,探讨少年秋瑾的思想、性格、志向的形成及其环境对她的影响,自然是一个不可少的课题。我企图在这个方面谈谈个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秋瑾殉难成仁之日,陈去病之《鉴湖女侠秋瑾传》,徐双韵之《记秋瑾》,徐寄尘所撰的“秋烈士之墓表”均谓秋瑾于六月初六(即1907年7月15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系根据当时秋家眷属所言,此可详见秋宗章所作《六六秋乘补遗》。以后民国时期出版的历代忠义传记小丛书《秋瑾》(彭子仪作)、青年模范丛  相似文献   

15.
1921年,孙中山先生正在广州积极筹备北伐。有一天,中央委员李宗黄带来了—个人,向孙中山推荐该人到大元帅府内教授武术。此人叫蔡桂勤,从小跟祖父习武,擅长技击、长枪、剑、流星、擒拿等术,尤以祖传华拳最为精湛。蔡年轻时即出任苏州锦源镖局镖头,后来到上海开设西庆镖局,任总镖头,常走山西、陕西、宁夏一线,威名响震大江南北。在匕海时,他结识了鉴湖女侠秋瑾,并向她传授剑术,两人交往很密切,因此在思想上很受秋瑾革命思想的影响。秋瑾遇害后,蔡桂勤经李宗黄引荐,到广州大元帅府内教授武术。  相似文献   

16.
吴芝瑛(1867——1934),字紫美,号万柳,安徽桐城人。是著名桐城派古文大家吴汝纶的侄女。善诗文、工书法,被邑人誉为“三绝”。19岁时嫁“无锡才子”廉泉。翌年(1898年)随夫移居北京,结识秋瑾,同有匡世济世之心,频以诗文往还,情深意笃,不啻同怀。1904年正月,瑾在京与芝瑛订文字之交。1907年,秋瑾遇难,芝瑛闻凶讯,悲恸欲绝,满怀悲愤之情写下了《秋女士传》、《秋女士遗事》等,并冒着杀身之祸,与徐寄尘一起,营葬秋瑾于杭州西泠桥。重情尚义,至今为人赞叹。  相似文献   

17.
鉴湖女侠秋瑾生前十分崇拜一个人,她在《题芝龛记》组诗中写道:“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芝龛记》是乾隆年间董榕所写的传奇剧目,共60出,反映秦良玉、沈云英的英雄事迹。)这个人就是明代石硅女土司秦良玉。“平台赐诗”是指崇祯皇帝对之赐诗封赏,往下看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8.
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中,有一座由火山喷出形成的小岛,叫孤山。山高38米,碧波环绕,园林极佳。岛上众多建筑,布局雅致多彩,以致唐代诗人白居易赞叹道:“到岸请君回头望,蓬莱宫在水中央!”出岳坟,过西泠桥,上孤岛行之不远,便可看到松林下一通墓碑,碑上镌刻着“秋瑾墓”三字,赫然夺目,令人肃然起敬。沉思遐想之余,不仅为神州大地历代涌现出的无数爱国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而感慨,也使人的思绪一下子回到那腥风血雨的岁月。 据陶成章《秋瑾传》载:秋瑾,字璇卿,别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十六年(1890)随父入湘,6年后,21岁的秋瑾依父母之命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来,史学界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秋瑾烈士的出生年份和出生地点问题,曾经有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来由于有关社会团体的介入。逐渐成为一家言而与史实相悖谬.且在一些出版物上和思想认知上,产生了某种混乱现象,如原《辞海》的“秋瑾(1879-1907……)”,到1989年再版时改成“秋瑾(1875-1907……)”。1979年,秋瑾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12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夏衍同志《秋瑾不朽》纪念文章,但过后便有人持异议,说是“流于轻率。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20.
唐群英是辛亥革命时期继秋瑾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女权运动先驱,近二十年史学界对她的研究逐步升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