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千佛洞石窟又名能仁寺,石佛洞,俗称洞儿庙,位于山西省乡宁县城东5公里营里村南鄂河北岸山腰间一突出巨石之中(图一)。这里属吕梁山最南部山区,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岩石为灰色沙岩,极易风化。石窟坐南朝北,下靠寺院一座,日能仁寺。窟门外有时代不明的残经幢一块和残碑两块。在其中一块《创建茶房碑记》的残碑上载有“营里镇东北古有能仁寺千佛洞”。  相似文献   

2.
雾邑山佛教遗址在大邑县斜源镇的江源村境内,海拔1320米。以主殿白云庵古寺基为基点,方圆数华里残存有明清石牌坊、石照壁、石狮子、石塔、舍利塔、石室墓等。根据白云庵大殿两座石碑载:雾邑山佛教遗迹在明万历年间已具宏大规模,其佛教内涵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3.
红枫湖北岸公固河上,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古桥。1987年,高乐小学教师郑怀友,挖掘残碑,查阅史料,走访老人,多方考证,查明这座高10米、宽8米、长24米的三孔半圆形拱石桥,系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由地方人士集资,安顺部院拨款兴建。  相似文献   

4.
四川郫县东汉残碑的性质和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4年4期刊载《四川郫县犀浦出土的东汉残碑》一文,公布了《王孝渊碑》和另外一块东汉残碑的新材料。两碑同出于一墓中。后者是利用旧碑改作墓门使用,碑身上半截和碑文首尾部分都已毁坏,  相似文献   

5.
云南出土《孝琚残碑》考梁仲章云南出土孝琚残碑,又名武阳令少息孟残碑、孟碑、孟碑、孟孝琚残碑或孟广宗碑(图一)。该碑出土时首部断缺,年号无微,碑文中仅存“丙申月建临卯”,“十月癸卯”①,“十一月乙卯”或为“十一月己卯”②等干支供探索。是碑问世以来将近一...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5月,玉山县博物馆全面开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在清理馆藏文物时,发现了两通刻有圣旨的明代青石残碑和几块石碑碎片。经反复比对拼凑,其中两块与残碑相吻合。由于年代久远及一些人为因素,石碑受损比较严重,部分字迹亦已模糊。结合有关资料,笔者对残碑碑文进行了深入地辨识和考证,现将阅读和考察所得撰为此文,与识者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7.
1972年,陕西省长武县出土一批佛教造像碑,其中有长武县马寨乡司家河村出土的北魏造像残碑4通;长武县昭仁寺内出土的北魏、北周、隋、唐造像残碑7通,石造像3件,造像残碑头及经幢各1件。现将这批资料整理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8.
景延宾起义史料的新发现李金鹏最近,在"扫清灭洋"起义首领景延宾就义遗址(威县西关外)附近,发现了一块记载景延宾起义有关史实的残碑,引起文学界的极大关注。该碑为青石质。残高1米,宽0.6米,厚0.3米,碑额为二龙戏珠浮雕,碑额篆文为"永垂不朽"四字;碑...  相似文献   

9.
樊瑞平  郭玲娣 《文物春秋》2003,(6):65-67,77
<正> 1990年11月,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在隆兴寺施工动土时,于集庆阁遗址前(距西、北侧墙基约4米)深1米余处发现北宋崇宁年间的敕赐阁记残碑及鳌座。现碑与座均置于正定隆兴寺集庆阁遗址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90年代,碎叶古城相继发现两块镌刻有汉文的残碑石和一块汉式碑额。第一块汉文残碑是杜怀宝为其亡父母暝福所刻造像碑的基座,他先后担任过唐安西都护、安西副都护、碎叶镇压十姓使。第二块汉文残碑,有学者认为是裴行俭纪功碑残石。本文将以碎叶古城出土汉文和汉式残碑为对象,重点讨论唐代西域地名和裴行俭纪功碑问题。研究表明,目前被疑为裴行俭纪功碑的那块残石可能是某个汉文墓志的残片,而碎叶出土汉式碑额为寻找裴行俭在碎叶所立纪功碑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1.
安阳汉四残石,系指安阳的汉刘君残碑、子游残碑、正直残碑、元孙残碑,金石家称其为安阳残石四种。刘君残碑,发现于安阳县丰乐镇西门豹祠内,系作了祠门两边的门关。后为添仕麟所发现,置于安阳孔庙。关于碑刻年代,碑侧仅存“岁在辛酉三月十五”八字。《安阳县志》说:“碑侧岁在辛酉三月十五,东汉辛酉凡三见:明帝水平四年、安帝建光元年、灵帝光和四年、明帝太远,疑在安帝灵帝时也。”而翁方纲考此碑为刘桢之祖刘梁之残碑,刘粱见《后汉  相似文献   

12.
2014年5月5日,黑龙江省宁安市建设村出土一块刻有女真文的石质残碑。在此就残碑出土具体情况、地理环境、碑文及其内容等进行了初步阐释,希望以此引起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对该残碑作进一步研究,还原该碑所反映的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13.
雷公山残碑     
在雷公山曾分别于民国四年(1916年)、五年(1915年)和民国三十年(1941年)发现两块残碑,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人将一块碑刻残片捐赠给贵州省博物馆。残片上仅有两个字完整,另外三字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这些残碑上的字体古雅奇特,不像汉字,也非其他的民族文字,碑刻的时代很难断定。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大邑县斜源乡雾邑山明代古寺白云庵之下约一华里的小石桥(当地人称),横跨于从白云庵等山壑处流下而交汇的一条溪流上。据县文管所文物调查推断,当属于唐代石桥。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七年秋,在拆除法门寺塔基地宫时,于地宫中室右壁顶部发现了惠恭“支提之塔”残碑,碑铭曰:大唐岐州岐阳县法门寺检校佛塔大德禅师惠恭支提之塔”。同时又发现了唐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所树《惠恭大德之碑》。出土时,该碑已断为数段,其中较大的两块,一块为碑首,另一块为碑身。经拼对,此碑残高约1.66米,残宽0.64米,厚0.23米。碑文部分文字已破损,但还可以读。碑阳篆额,两行,上部字已残损,每行现有三字:“□门(?)惠恭(首  相似文献   

16.
毌丘俭纪功残碑是目前所见东北最古老的石刻文献资料,于20世纪初被发现。长期以来围绕其发现时间诸家各执一词,有光绪三十年说、光绪三十一年说、光绪三十二年说等三种不同说法,长期流行的说法为光绪三十年发现说。文章一方面对毌丘俭纪功残碑发现时间不同说法的来源进行深入考察,另一方面广泛搜集吴光国所作毌丘俭纪功残碑跋文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确定毌丘俭纪功残碑的发现时间为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即1906年九月。  相似文献   

17.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司马芳残碑》涉及西晋皇室先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行看法是司马芳即文献所记司马懿之父司马防。本文以《残碑》碑阴题名中杜几(畿)的职街为线索,考证杜畿早年履历,推定司马芳担任京兆尹的时间在汉灵帝光和年间,而这与文献记载的司马防的生平履历相矛盾。故本文赞成施蛰存先生卓见:《残碑》碑主司马芳与司马防并非同一人。  相似文献   

18.
修志感怀     
《沧桑》1995,(1)
采访 翻山越岭烈日红,破车一辆代足行。 读罢残碑拜耋老,拨开迷雾见真情。  相似文献   

19.
东汉建宁元年残碑浅识尚勤学(一)建宁元年残石,1976年出土于临猗城关镇翟村汉丞相翟方进墓穴中。残石为不规则形,高65.5厘米,宽44厘米,石面仅存字6断行,共45个完整的汉隶书。末行"建宁元年九月辛酉"八字为我们断识这块残碑的时代提供了确证。建宁元...  相似文献   

20.
秋阳 《贵阳文史》2007,(3):41-42
贵州黄平县发现两截残碑,经拼接考证为清咸丰年间黄平州知州的杜琢章墓碑。黄平文化部门为此编印了一本册子,记述其事,开篇首列《一代文豪郭沫若》,介绍了杜琢章之女杜遨贞与郭姓婚配而生郭沫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