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武昌丁字桥路南端,有一座规模较大,历史久远,在我国佛学史上颇有盛名的莲溪寺,但现在可谓是“藏在深闺无人知”。  相似文献   

2.
新竹寺与庙     
台吕 《福建旅游》2004,(8):23-23
新竹市城隍庙位于北门街与东门街的路口,建于1749年(清乾隆十三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城隍庙。殿宇雄伟,雕刻精细,有光绪皇帝特赠的“金门保障”匾额一方,庙仙供奉晋封威灵公都城隍,是全省各城隍庙中神位最高者,各地来此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3.
阜新蒙古贞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 ,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她独特的蒙古族风格 ,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在这组系列介绍文章里 ,向人们展示了阜新蒙古剧、蒙古语文教育、蒙古贞文化源流及其特点、蒙古贞历史探源、喇嘛寺庙的建筑特色等丰富的蒙古贞历史与文化。阜新蒙古贞分布于辽宁省西部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汇合之地 ,使蒙古贞文化显现出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希望读者能从这一组文章中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4.
圣汤延祥寺     
汤山镇延祥寺是南京东郊的名寺。它的全称为圣汤延祥寺,又名延祥院、十方禅院。该寺位于汤山北麓,紧邻当地历史上的集贸市场——汤泉市。寺院旁有温泉眼一孔,历代建有浴室,故寺与温泉关系密切。建于唐代,历经1200年风雨香火未断的延祥寺,直到70年代初才被拆毁。  相似文献   

5.
大中祥符寺坐落于历史古城浙江省衢州市,是衢州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其历史渊源与郑成功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中祥符寺作为衢州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的保护、发掘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陇东高原的庄浪县东南莽莽的关山林海之中,有一座1600多年历史的石窟寺,雄踞在奇峰秀岭之间,这就是史载与平凉崆峒山,天水麦积山、仙人崖等胜地齐名,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  相似文献   

7.
“海云诗派”的提法,首次出现在陈永正先生的《岭南诗歌志》(待刊手稿)里。此外,《岭南诗歌志》中还论述了“海幢诗派”。很明显,两个诗派是以诗僧所居寺庙来命名的。《岭南诗歌志》手稿把明末清初诗僧放置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去探讨,注意到明末岭南遗民诗僧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诗歌志》之前,陈永正先生还出版过《岭南文学史》①,有关章节阐述了明末岭南遗民文学的历史。相关的成果,有蔡鸿生先生的《清初岭南佛门事略》②,对明末清初岭南遗民的历史勾稽考信,条分缕析,评定论衡;姜伯勤先生《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③,解剖了遗…  相似文献   

8.
在讨论隋代法门寺历史地位时,有许多学者在其论文(著)中,总是要提及凤泉寺的。两寺同处扶风境内,毗邻30华里,两寺在隋代的历史地位确有不同,反映出这段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文化风貌大相径庭。一、法门寺与凤泉寺地望分辨千年古刹法门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其特殊地位,因寺内真身宝塔中瘗藏释迦佛祖真身舍利而成为皇家御用道场。唐代帝王六次迎佛骨于此寺,千百年来,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学者们,当涉及封建帝王与佛教关系时,法门寺是首先要提到的。但是,近现代有许多学者,却把与法门寺毗邻的凤泉寺混二为一,把两个不同时期创立的寺院  相似文献   

9.
高阁寺,又名大士阁,位于安阳古城内马号街,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方形的重檐歇山顶、高台阁楼式建筑,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与著名的“殷墟”、“文峰塔”一样,是安阳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一)。高阁寺,木构建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的建筑为明成化六年(公元1451年)重建,距今已545年的历史。虽历经各代维修,但仍保存了明代建筑特点和风格。其承台为元代观音阁台基。高阁寺的承台,平面呈正方形,高7.46米,立面呈覆斗形,外表砌砖,厚40厘米,内里填土。南部夯筑,上部夯层较为明显,夯层厚约12厘…  相似文献   

10.
崔惠萍 《丝绸之路》2009,(16):34-38
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早期规模最大的一座佛教石窟寺院,是佛教艺术的精品。它有着千年历史,是人类历史的瑰宝。本文从多方面梳理了北石窟寺建所以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以期对社会各界研究、保护北石窟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尊胜寺位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西南50千米处的虒阳岭南坡,为五台山南门道上的巨刹。这里距五台县城20千米,历史上曾经是去往台怀镇的主要通道,故有“五峰咽喉”“台山门户”之称。尊胜寺创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寺内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石碑记载:“始创寺曰翠岩山院。”唐仪凤元年(676年),印度高僧佛陀波利前去朝台,曾路经此寺。唐嗣圣元年(684年),  相似文献   

12.
最初认识炳灵寺,不是佛,不是菩萨,更不是喇嘛和尚,而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关于炳灵寺的花儿:寺沟里麻了着雨来了,身带地草帽儿忘了。半路上遇见尕妹了,手拿的礼当儿忘了。“寺沟”又叫大寺沟,由于著名的炳灵寺石窟位于这条山沟里,故得此名。这一首花儿是少年放羊时,从老羊倌那里学来的。第二首关于炳灵寺的花儿是在20年前的一部以花儿为题材的电影《黄河飞渡》中学到的一首《白牡丹》令:左边的黄河右边的崖,手扳住栏杆了过来。远处的尕妹妹我跟前来,手扳住胛子了唱来。“黄河飞渡”是炳灵寺附近的一处名胜,电影《黄河飞渡》也是在这里拍摄的。镜头中汹涌澎湃的黄河浪涛和高耸入云的积石石林,伴随着花儿次第涌出,令人心旷神怡。《黄河飞渡》在花儿的故乡一炮走红,这首《白牡丹》令也随之变成了妇孺皆知的流行歌。“花儿”也叫“野曲”,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在山野里唱的歌,河州人禁忌在家里村上或在不同辈分之间唱花儿,这就形成了许多花儿山场,又叫“会场”。炳灵寺的花儿会一般在每年端午节前后三天举行。炳灵寺是一座有着近1700年历史的佛教石窟寺,在中国佛教史、考古史和艺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敦煌莫高窟等石窟并称为中国六大石窟寺。炳灵寺也是一块花儿的乐园。佛教文...  相似文献   

13.
天津蓟县独乐寺,从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至今,已一千余年了。这座古寺以其特有的历史、科学、艺术和观赏价值,蜚声中外。但是关于它的过去,人们却知晓甚少。近年因工作关系,笔者有机会考察了该寺的建筑、塑像和壁画,参加了白塔修缮工程中的考古活动,接触到一些材料。本文试图通过对有关材料的疏理、考证,作一次独乐寺历史的追溯。  相似文献   

14.
西北名刹承化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学 《新疆地方志》2007,(2):61-62,64
阿勒泰市史称承化。这一地名,就是由清朝皇帝亲自赐名的承化寺演变而来的。承化寺18年的兴衰史,重点记述了棍噶扎勒参率领众僧人开荒垦地、团结御敌的历史功绩。承化寺的建成与发展,不仅对阿勒泰的开发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成为保卫西北边陲安宁的一个重要城堡。承化寺虽早已毁于匪患,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寺的起源     
《文史博览》2009,(10):36-37
“寺”的本义是宦官和官吏办公的处所。《经典释文》中说“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奄即宦官,后来称太监,故“寺”最初的本义是从“侍”这一意义而来的,乃是宦官的意思。《说文》云:“寺,廷也。”《汉书》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如汉代的御史府,也称御史大夫寺,中央一级的常设机构有太常寺、大理寺等。秦汉两代建立的“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为“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  相似文献   

16.
1997-1999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在维修巩县石窟寺时发现了一批重要的石刻造像及其他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多未见诸于文献记载。此次新发现为我们研究巩县石窟寺的历史、石窟艺术及文物保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瞿昙寺     
谢佐 《中国土族》2009,(2):36-38
瞿昙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南山地区的瞿昙镇罗汉山下,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有"西北的小故宫"之誉。1982年2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寺院依山傍水,雄伟壮丽,它的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以及碑刻、匾额、文物等无不反映出瞿昙寺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寺的起源     
《湖南文史》2009,(10):36-37
“寺”的本义是宦官和官吏办公的处所。《经典释文》中说“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奄即宦官,后来称太监,故“寺”最初的本义是从“侍”这一意义而来的,乃是宦官的意思。《说文》云:“寺,廷也。”《汉书》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如汉代的御史府,也称御史大夫寺,中央一级的常设机构有太常寺、大理寺等。秦汉两代建立的“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为“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  相似文献   

19.
钟葵   《神州民俗》2008,(11)
北京潭柘寺历史悠久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受到历代统治者青睐,有专家推测该寺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  相似文献   

20.
幽静央宗寺     
央宗寺,位于乐都县城东南27公里处中坝藏族乡牙脑村的夏隆坚巴沟。央宗又叫班摩曲宗,藏语的意思是山沟中险峻的圣地。乐都的央宗与尖扎县的阿琼南宗、兴海县的知嘎尔贝宗、平安县的夏哇日宗齐名,为"安多四宗"之一,藏语称"普拉央宗静房",是历史上藏传佛教僧人静修而出名的地方。乐都央宗确实是静修的绝妙圣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