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源阁刻书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延峰 《文献》2005,(2):238-253
世人皆知海源阁藏书楼庋藏宏富,据王绍曾先生最新统计,其藏书达四千三百余部,十七万九千余卷①;海源阁藏书重宋元佳椠,其镇阁之宝"四经四史"传为我国藏书史上一段佳话.其实,海源阁刻书亦成绩斐然,但多年来为藏书成就所掩,且偶或散见篇章中亦说法不一.笔者经过多方考证,终于摸清海源阁刻书之底蕴.笔者以为海源阁刻书虽不能与以专事刻书售书的汲古阁等相提并论,但以海源阁刻书之内容及质量而言,它同样为保存传播我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金代的印刷业比较发达,刻书范围比较广,明确其刻书地点,有利于更深层次地认识金代雕版印刷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关于金代的刻书地点已有研究成果认为有9路中的34处,本文新考证出金代刻书地点10处,将金代的刻书范围研究从9路扩大到11路,并注意加强对乡、村级刻书地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苏源生字泉沂 ,号菊村 ,生于清嘉庆十三年 ( 1 80 8年 ) ,病逝于清同治九年 ( 1 870年 )。他出身于河南省鄢陵县一个小康之家。道光丙申 ( 1 83 6年 )受业于嘉兴钱仪吉先生。道光丁酉 ( 1 83 7年 )先举拔萃科 ,又中庚子( 1 84 0年 )乡试副榜贡生 ,而后不复应科 ,不求利达 ,一荐教谕 ,再召训导 ,皆不就 ,专以养亲读书为乐 ,“超然于势利之外 ,自乐于名教之中”(孙衣言《苏菊村墓表》中语 )。正当他的中年 ,在中国发生了震撼历史的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两件大事 ,可以说他的一生是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王…  相似文献   

4.
广西官书局始末陈相因清朝末年,科举制度的相继被废止,新型教育制度的陆续建立,给我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不少新鲜空气。为了配合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各地书刊出版机构开始编撰、引进、出版发行大量的新式教科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促使了我国新兴出版事业走上一...  相似文献   

5.
陈清慧 《文献》2007,(4):161-168
周弘祖,湖广麻城(今湖北麻城)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曾任吉安推官,徵授御史;出任督管屯田、马政事务,隆庆时迁福建提学副使,后为高拱所妒,贬为安顺判官,迁广平推官.  相似文献   

6.
贵州官书局或称贵州书局,与资善堂书肆合并后,习称资善堂书局或称资善堂。局址位于贵阳市北,今中华北路慈善巷内,现为市政协办公地址。清光绪二十年贵州学政严修首创。三年的擘划经营,对晚清以来向士子介绍书籍以广识见,传播新兴学术报刊以启迪民智,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大忠 《神州》2012,(33):22-24
清末同、光时期,因当时社会所需,各省成立官书局,肩负起网罗散佚典籍,整理刊印图书的重任,以振兴文教事业。创设书局的晚清中兴名臣,积极倡导,利用其掌握支配地方的财政大权,设法筹措经费,经营刻书事业,使传统典籍得以广泛的利用与流传。本文利用故宫图书馆所存史料及相关文献记录,综合各省官书局的经营状况,整理分析,探究官书局经费的来源与筹款方式。  相似文献   

8.
甘肃官银钱局及其钞票[英国]黄中行/蔡小军甘肃,简称“甘”或“陇”,位于我国西北部,旧取甘州、肃州两地首字得名。省垣兰州为西北之重镇。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甘省钱荒严重,银根短绌。为疏通市面,救济金融起见,由兰州道彭英甲倡议仿照湖北一省,发起筹...  相似文献   

9.
金溪刻书     
本文对江南书乡江西省金溪县古代雕版印刷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求赣版的代表"金溪书"的面目与脉络得以清晰的展现。  相似文献   

10.
秦工官考     
秦工官大量出现在秦出土文献资料中,包括竹简、青铜器、玺印、封泥等。本文拟在出土文献中对各工官进行分析,并结合传世文献,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相关结论。以期对各个工官的秩等、执掌等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但限于资料原因,相当一部分职官的具体情况我们还不明确,我们期待着更多材料的出土来扩大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罗焕好  徐泳 《广东史志》2003,(2):59-63,76
我国古代以科举取仕,其弊端显著,却造就了许多身居要职而博学淹通的官员。阮元是其中一位突出的代表人物。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或作云台),江苏仪征人。赐溢文达。阮元从乾隆五十四年成进士,到道光十八年以老病致仕,经历了整整50年的为官生涯。他是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达官,在督粤前曾历任编修、詹事、山东学政、浙江学政、礼部、兵部、  相似文献   

12.
辽金刻书的发达及其原因冯方《辽史》、《金史》皆缺《艺文志》,其图书文献情况没有完整系统的记载,流传下来的书较少,故人们在谈论图书文献资料时,多谈宋代刻书业的发达,宋版书的珍贵,而对辽金刻书业的注意却甚寥寥,其实辽金两代亦刊刻了不少的古籍,在出版印刷史...  相似文献   

13.
从清武英殿版谈到扬州诗局的刻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两个朝代,是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但明清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经济情况,有所不同,我认为到了清代康熙朝可以说是划分阶段的时期。因为明末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而且在江南工商业经济颇为繁荣、人民的生活比较自由,因之学术思想的奔放,无形中流露出来。到了清兵入关以后,统治了中原,严于文字狱之禁,束缚了人民的思想。当时的读书人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很重视文化宣传,早在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洪秀全游广西时,即作有劝世真文、百正歌等向人民宣传。金田起义后,因为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军声所至,敌人望风奔溃,不久即占领了广大地区。太平军在行军中需要雕刻印信、布告,散发宣传书籍,起初由广西、两湖及不少江西的刻字匠来刊印。到南京建立天京后,为适应文化宣传的需要正式成立出版机关,在复成仓大街设立"镌刻衙",在文昌宫后簷成立"刷书衙",并有"典鐫刻"的长官①来负责。南京在南宋与明代刻书已极发达,本为刻印工人集中地之一,至是又招致了一部分扬州的刻字好手,所以天京又成为天国的出版中心,刻书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这与当时在清朝统治下的地方"开书坊的连年倒运,做铁匠的到处发财"②的鼓儿词所描写的,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书籍是文化最重要的一种载体形式。在一定范围的地区内书籍刊刻的出现是适应当地文化发展所要求的必然结果,对文化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历史上看,贵州经济、文化长期处于落后地位,书籍的匮乏较为突出。为了文化教育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工业的先驱者张之洞,在广东任两广总督期间,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奏请在广东广州创建广东钱局,采用机器制造银元,从而成为我国现代机制银元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7.
元代官刻大藏经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为编辑《全国善本书总目》,云南图书馆在整理馆藏佛经时,从零本残卷中清理出部分版本不明的元刻藏经。已故于乃义先生当时负责这一工作,对此极为重视,他对这批佛经作了初步鉴定,在卡片上著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刻书,一向有官刻、私刻和坊刻之别,三者并存发展,并以官刻为主线。官刻图书系指各个历史时期的国家行政机关主持、出资承办的图书。它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官刻书始自唐、五代以迄清朝,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由于中央官刻图书集中体现了统治者的旨意和国家的文教政策精神,起着指导和影响全国各地的出版和教育的作用,因此,一直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清代中央官刻图书在近三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清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而呈现出一个辉煌的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供奉官内涵自唐至五代的变化 ,指出 :在唐代前期 ,狭义的供奉官指中书、门下两省官 ,这也是供奉官最广泛的用法 ,广义的供奉官则还包括御史台官。高宗、武则天时期 ,出现台谏官“内供奉” ,是在法定名额之外所置谏官、御史等官的名目 ,“内供奉”的含义是“在某处服务” ,属唐人惯用法。玄宗“尊重宫闱” ,供奉官之名始加于宦官 ,出现宣徽供奉官 ,属加衔性质 ,职在为皇帝“备顾问”。五代时 ,供奉官成为属于武人的专有官名 ,其常规职司是在皇帝身边充当武官侍从 ,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奉命出使 ,使命多与军事有关  相似文献   

20.
诸多近代货币论中,在介绍清末湖北发行纸币的官办金融机构时.仅谈及“湖北官钱局”一家。笔在研究时发现.清末湖北发行纸币的官办金融机构中,不仅有湖北官钱局.而且还有“官局”、“官银钱号”和“官银号”等机构,甚至,其设立时间,还远早于湖北官钱局。其主要职能,不仅是发行钱币,还铸造大钱,或铸造银锭,用于上缴或市面流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