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分化加剧以及国家对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下,不同阶层家庭在教育消费上表现出结构性差异,其背后反映的是教育公平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人类学视野中的松坪华侨农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农场是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 ,因特殊历史事件 ,经由特殊历史决策而形成的特殊社区。本研究以松坪华侨农场为个案 ,剖析这一特殊社区的历史发展轨迹 ,探讨归侨群体的社会记忆与认同建构 ,并关注集体安置移民的经验及其给与后人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石德生 《攀登》2009,28(4):32-36
“国家与社会”理论作为研究社会运行机制的一种宏观分析框架,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中国。由于研究者对“国家与社会”理论框架中“社会”一端的不同理解,使得“国家与社会”理论的中国研究呈现不同的特征。本文依据社会转型期前后中国“国家”与“社会”的职能及其关系变革,梳理了在当代中国研究中“国家与社会”理论所呈现的不同面相。  相似文献   

4.
实现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共享是保障教育公平,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内容。社会信息化鸿沟是社会领域信息公平问题,它是诸多现实制约因素合力的结果,可以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类。认识和消除社会信息化鸿沟,克服制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障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平民化"是五四时期"社会改造"话语体系中的重要理念。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社会改造的认知中发现"平民"的地位,并通过"平民阶级"的政治解读而形成"生活平民化"的思想诉求。"平民化"思想在五四时期"劳工神圣"、尊崇"劳动"语境之中,不仅有着对"劳动运动"的积极期待,而且也使"民众本位"意识有所强化,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五四时期思想在质的方面的飞跃。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亦将自身置于"平民"序列之中,不仅提出"走向民间"的主张,而且也在社团联合中坚持"到民间去"的理念,力图使"平民化"思想从思想层面转化为社会实践层面,并表征为"联合群众"、促进民众势力发展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安徽思想界异常活跃。介绍新文化,传播新思想,成为当时进步知识分子所热衷的事业。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科学与民主的思潮很快传入安徽。此前,陈独秀在安徽积极提倡新文化,传播新思想。安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围绕着如何“改造中国”、“改造安徽”等问题,纷纷发表己见,为探索改造安徽的根本途径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刘应君  杨美新 《攀登》2005,24(2):13-16
本从社会结构理论的独特视角出发,认为政治明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基础、制度条件和整合机制。为此,要在和谐社会模式下不断推进政治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李莉娟 《神州》2011,(26):214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是社会变革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这一时期,妇女社会地位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她们争取男女平等教育、主张社交公开、经济独立、参与政治,与传统中国女性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清"、"牝鸡不司晨"等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的五四时期,永远使人沉思、催人奋发。人们常将这一时期喻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而它的内容要比欧洲的“文艺复兴”复杂得多:古今中外各种思想相互斗争、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拯救中国的真理之光,终于透进层层迷雾射进神州大地。  相似文献   

10.
李莉娟 《神州》2011,(11):214-214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是社会变革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这一时期,妇女社会地位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她们争取男女平等教育、主张社交公开、经济独立、参与政治,与传统中国女性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清”、“牝鸡不司晨”等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宋元是我国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的高潮时期,而元代实堪称为其顶峰。在元代,冶金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鼓风、燃料、冶炼技术都在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从而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对于元代社会技术发展研究已有成果,但仍须进一步展开和深化。本文以元代冶金技术创新为基点,从元代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战争等诸多因素入手,深入剖析了技术创新与相关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元代社会技术进步的客观规律,并揭示了元代技术创新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2.
自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思想界进入一个激烈动荡的时期。西方进步社会意识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西方进步社会意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除了社会历史原因外,还有其社会心理原因。分析五四时期进步青年的社会心理状态,对于全面地认识五四时期新思潮传播的历史根源是会有所帮助的。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社会历史观经历了由唯心到唯物逐步演进的过程,五四以前,陈独秀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十月革命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的世界观有质的飞跃,逐步确立了唯物史观,但不很彻底。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它的发生,完全是自发的;由开始的少数学生集队游行,发展为全国规模的、由广泛社会阶层参加的群众性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新觉醒。五四运动是在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出现的一次新的思想文化运动。辛亥革命虽然有着资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的缺点和局限性,但是它敢于把皇帝拉下马,结束长达两千多年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新文学的倡导 ,是在国内外新形势和反帝反封建文化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著名作家郑振铎 ,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曾立下赫赫功绩 ,理应得到重视和肯定。一郑振铎正式开始文学活动 ,是在 1919年五四运动高潮中。他和瞿秋白等人一起参加“北京社会实进社” ,并组成《新社会》旬刊编辑部 ,郑振铎任部长 ,是发刊词的起草者 ,又在该刊发表了头条文章。新社会小组最迟于 1919年 10月成立 ① ,成员最初有 4位 ,即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 ,稍后又有郑的同乡许地山、郭梦良、徐其湘加入。《新社会》被迫停刊后 ,原…  相似文献   

16.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多年来,有关书院的研究已蔚为大观,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书院史研究、书院制度研究及书院文化研究等方面,而关于书院的文化到底是如何形成发展的,仍未见明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五四的社会后果:妇女财产权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形成了高涨的妇女解放思潮,但"男女平等"成为社会主导观念,最后在标举男女平权宗旨的国民党执政后,才最终修订颁行了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财产权的法律。这一法律条文比民间实际情况有所"超前",因而效用性受到限制,但对社会观念及民间习俗变革起到了主导和引领作用。反映了观念、制度和习俗变革之间有一定的"超前"梯度,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变革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小岞位于惠东(惠安县东部),为"惠安女"居所。当地的生计方式——"讨海吃"以及聚落形态——"讲风水"体现在海洋、山地、洼地等对比之上;小岞人也通过"拜神明""敬祖先"来实现自我认同。小岞人生活在一个整合了人-人、人-物、人-神等人文关系的体系之中,"惠安女"不是例外。从小岞人和他们的祖先营造及再营造的人文关系体系中,可以看到,被人们视作"缺乏历史动力"的民间文化,自身有着强大的创造力;这一创造力的存在,比标签化的"惠东形象",更应引起政治经济实践者的重视,对其进行研究,也将更有助于更新文化研究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胜利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些学生运动的领导人,对取得这场运动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而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屈武,就是在当年的学生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杰出的领导人。屈武在“五四”运动中由于个人爱国激情的自然进发和历史的风云际会,成为站在“五四”运动潮头上的学生领袖,为“五四”运动写上了亮丽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胡卫清 《史学月刊》2023,(10):15-20
<正>史料实际上是一种主观色彩很强的客观遗存,具体史料本身已内含着特定的历史叙事脉络,如果对此忽焉不察,研究者很可能重蹈史料主体设定的路径,无法在深化历史认识上取得真正的突破。作为事件的义和团运动已经成为过去,学者们既不可能完全复原,也无法真正回到历史现场,整体意义上的义和团运动实际上是学者们在不同史料基础上建构的言说体系,该体系的基础是否坚实可靠,取决于建构者能否真正超越各种史料本身的话语逻辑。目前学界有关义和团运动是什么的实证性研究已经取得极为丰硕的成果,客观地说,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在此情形下,如何另辟蹊径,成为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这里打算通过对义和团运动几类中西史料的考察,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在笔者看来,应当仔细检视义和团运动的相关史料,清理其背后的叙述方式及其逻辑,从义和团运动是什么转向不同史料创作者主体眼中的义和团运动是什么,他们如何言说义和团,不同的言说及话语模式是否真正构成观念上的交集,各自的影响到底如何。只有厘清所谓客观史料本身的主体性因素,才能明了相关言说体系的意义及其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