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振 《河洛春秋》2002,(1):33-40
学科体系混乱是目前困扰文献学及历史文献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加快这些学科体系的规范化建设便成为文献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冯浩菲先生的文章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和认识,认为文献学及历史文献学的体系结构和教材建设应分别由这些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研究的对象、范围等来确定,而不能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献》2014,(2)
<正>一做中国学问,文献学是其基础。"文献学"一词源于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说的"全祖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又在《近代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当代文献学大家张舜徽先生在谈到中国文献学时,总结历史,阐明近义,对中国文献学做了很好的表述,他说:"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  相似文献   

3.
两《汉书》“五行志”关于自然灾害的记载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灾害历史文献学的角度 ,对两《汉书》之《五行志》的价值进行了探析 ,认为《五行志》的出现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因此 ,其在两汉灾害状况研究、两汉历史气候研究、两汉灾异思想研究 ,以及反映政府在灾害中的职能与民众灾后的恐惧心理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学界对其文献价值应予以相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首先感谢《文献》编辑部邀请我来参加这次会议。我本人的研究侧重于梵语和中古印度语佛教文献以及早期汉译佛典,跟正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有一定区别,所以我会更侧重于讲跟我自己领域相关的东西。首先我在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因为《文献》主要是发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论文,是不是可以把这个范围稍微扩大一点。文献学不只是中文传统里有,大部分语种都有自己文献学,虽然可能学科名称略有不同。当然这并不  相似文献   

5.
郑鹤声在马端临文献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在《中国文献学概要》中提出了结集、翻译、编纂、审订、讲习、印刻六位一体的新文献观,初步构建起了文献学的学科框架,奠定了文献学现代化的基础。郑鹤声是文献学现代化进程的开拓者,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6.
文中通过丰富的实例详细论述了《敦煌写本文献学》取得的巨大学术成就及个别有待完善之处。该书是张涌泉教授三十年来在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和教学的长期实践中对敦煌文献语言文字、书写特征、校录整理等稽考探研的结晶,是学界有关敦煌手写纸本文献研究的"集大成、高水平"的奠基之作。它将成为每位研习敦煌写本乃至所有手写纸本文献学者的必读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辨释见於《佛祖统纪》之《夷坚志》明教纪事,认为该纪事虽不见今本《夷坚志》,但大体应出自《夷坚志》作者洪迈之手笔;并就该纪事中有关明教的称谓,教主之名讳,信徒之服色,该教对道教之依托,教徒的习俗等,一一加以辨释,甄别其真伪,界定其与实际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正>学界有关文献探索多集中在内容分析上,从文献传播、文献与社会网络互动关系的角度的分析有待推进。从传播层面解读文献并由此重思历史文献学,国内研究早有涉及,如梁启超1921年在天津南开大学的讲演内容,《改造》摘要刊发,后成专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1926年10月至次年5月,梁启超在清华学校有后续专题讲义,后命名为《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中涉及文献及其研究。梁著为漆侠称道:"这本书尽管已经落后于时代,但还没有一部书能够代替它",这是"中国第一部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9.
汉兴,重视文治,广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为我国历史文献学在汉代初步形成创造了条件。刘向父子在长期的校书实践中,创造了一套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整理文献的方法,第一次对现存文献作了著录,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书目—《七略》。班固在《七略》的基础上撰《汉书·艺文志》,更开了史书著录文献的先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汉代对文献的注释不拘一格,举凡故、训、章旬、注、笺、传等注释形式大部分都已出现,虽然这些注释形式各有不同,但以音训为主则是汉代注释的特点。郑玄长于注经,摒弃今古文门户之见,博采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特有的注释风格,不论是训释还是校勘,都有显著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汉代的注释不仅仅限于注释儒家经典,事实上,《楚辞》、《孟子》、《战国策》、《史记》等,已都有注释并且各具特色。本文即着重从上述诸方面,对刘向、班固、郑玄、高诱等人整理和注释文献成果的剖析,揭示我国历史文献学在汉代确实已初具规模。本文是作者所著《中国历史文献学史》的第二章。第一章论述中国历史文献学的萌芽,已在本刊1987年第四期发表。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6月25—27日,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和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历史文献与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与会80余位学者提交了60余篇论文,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和文学等方面。本次会议具有如下特色。一、拓展历史文献的范围。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均得到充分运用。黄正建《"中国古文书学"概说》探讨了中国古文书学的概念、历史与发展现状,倡导建立"中  相似文献   

11.
更正声明     
《神州》2013,(13):77
《神州》杂志于2013年2月下旬刊(总第6期,第15页)所刊《略论<虞夏书>中的"五典"》一文,作者简介为:冯艳丽(1987.11-),女,河北省唐山市人,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文献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魏晋六朝文献。特此证明!  相似文献   

12.
李淮东 《黑龙江史志》2012,(9):12-13,20
嘉靖《河州志》是河州地区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文献,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地方志书,此志对于研究明代河州社会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学、计量史学等研究方法对嘉靖《河州志》撰修的历史背景、撰修过程以及修志者的治史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加以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北史》《魏书》中引用有一段与今本《庄子》存在差异的文字 ,从文献学渊源来看 ,它应属于未经郭象删节的五十二篇本庄子中的内容 ;而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近代以来学者们的考辩 ,此段文字应出于今天已经佚失的《庄子·惠施篇》  相似文献   

14.
据文献记载,《燕尘偶记》与《燕城胜迹志》均为记录北京部分名胜古迹的重要地方文献。《燕尘偶记》稿本内容为16个北京城门词条;张江裁刊印的《燕城胜迹志》也包含同样16个北京城门词条。对两书作者及词条内容进行分析,两书当为同一本书。此外,不同版本的《燕尘偶记》在内容上与《燕城胜迹志》存在差异,对两书流传历程进行分析,可以从历史文献学角度讨论两书之分野与内容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作为历史事件早已落下了帷幕,但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却历久弥新,经百年而不衰。经过数代学人的努力,可以说无论是事件本身,还是其后续影响,海内外学界对此的探讨已十分充分。在此背景下,继续研究辛亥革命似乎已是山穷水尽,但最近由罗福惠、朱英主编的四卷本《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的出版却使人有"柳暗花明"之感。  相似文献   

16.
刘向作为《战国策》的编定者,对该书总体性质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往质疑刘向部属归类的讨论,未能在此前提之下进行讨论。由此,论者往往过度聚焦于书中具体篇章所体现的子书色彩,却游离了最应着力审视的全书总体性质。事实上,通过审视该书编辑体例、编辑目的,以及刘向对其在部属归类上的斟酌取舍,不难得出《战国策》总体性质是史料汇编类文献的结论。概言之,刘向对《战国策》的部属归类是合理的。这也展现了一代文献学大家卓越的专业眼光。  相似文献   

17.
章学诚标榜为"家学"的史学理论,是以目录学为根基的历史编纂学;以目录学之法治方志,是章学诚方志理论的学术本色。章学诚的"方志立三书"说中,"方志"指方志学而言;"三书"是章学诚以目录学之法治方志这一学术视野下的三个学科门目。志是章氏心目中上古《尚书》《春秋》之学的再现,本于刘向、班固的目录校雠之学,即章学诚推崇的撰著之书;掌故是章氏心目中上古《周官》《仪礼》之学的再现;文征是章氏心目中上古十五《国风》之学的再现。这两者辅志而行,是纂辑之作。"三书"说阐述的是两种不同的治学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南宋罗泌的《路史》,是一部保存有极为丰富的辑佚资料的神话学著作。本书首次全面且系统地考察了罗泌的家世和《路史》的文献学及神话学价值。考察时,本书以对《路史》文献构成所做的全面细致的梳理为依据,既揭示《路史》文献来源的丰富性及其在辑佚方面的独特价值,又凸显罗泌搜集神话传说资料来构拟上古帝王谱系时,陷于"驳杂而无伦"的困境,非刻意为之,而是受"神话历史"思维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9.
经过比较楚简本、帛书本、河上公注本三种《老子》中的仁、义观念,本文认为战国时代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版本的《老子》。帛书本《老子》是战国两个不同版本系统《老子》的拼合;河上公注本自觉地消除了先前两个版本中的矛盾和拼合痕迹,因而它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作为道家经典的善本《老子》,在中国历史文献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文地理》期刊是我国唯一专门介绍和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反映我国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和研究热点的重要平台。利用能够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与文献管理工具NoteExpress,对《人文地理》期刊自1986年创刊至2015年30年间刊载的3522篇论文的选题、资助情况、作者及机构情况、论文被引情况等进行了计量分析,绘制了作者所属机构合作共现网络,甄选出了核心作者和高引论文,通过关键词的频率、中心性、突变性等指标探讨了近30年间《人文地理》期刊载文反映出的学科研究热点及阶段性特征,并依据发文量演变趋势将学科前沿领域划分为趋弱型、渐高型和回落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