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本文利用进行多年的《两周金文大系续编》断代基础,与已搜集的大量器形类比,做出结论:(1)单叔鬲9件以"(?)"为"器",与逨器不同代。(2)天盂断为西周晚期,为逨母家助丧之器;(3)单五父壶与叔五父匜祭祀时配用,与幽王三年史颂匜、颂壶和周末邿国墓葬M方壶最近,应断为西周末,壶铭称"作皇考尊壶"就是逨死后其子所作。二.本文利用苏钟研究结果解决逨鼎不合历,认为:(1)宣王纪年必须后退一年,四十三年鼎合天合历全同苏钟;(2)四十二年鼎不合历,和四十三年日次干支相差10天,乙卯干支必误。  相似文献   

2.
哀成叔鼎铭中,"君既安,叀亦弗其■錅获嘉"句应以"叀"字属下读、"嘉"字属上读为断。"嘉"为作器者之名;"叀"释为"主",是嘉对哀成叔的敬称;"君"指康公之后嗣位之君。嘉为哀成叔之家臣而升为公臣者,其作器随葬哀成叔,是希望哀成叔在冥界亦能保持贵族生活的礼仪,以继续侍奉康公。  相似文献   

3.
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王作左守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利艺术博物馆于2000年春收藏的王作左守鼎高41、口径38厘米(封面;图一~三)。口沿外折,上立粗壮的两耳,颈部略收,腹部稍鼓,腹下置三蹄足。颈和足的上部均有短棱脊,形制与小克鼎相似,但小克鼎的腹部似乎更深些。腹内壁铸铭文两行6字: 王乍(作)(将鼎) 彝,左守。 (将鼎)彝。(将鼎)字《说文》所无,《广韵》:“(将鼎),煮也,亦作(羊鬲)。”《集韵》:“(羊鬲),说文煮也,或作(将鼎)。”《玉篇》:“(羊鬲),式羊切,煮也,亦作(将鼎)。”又云:“鬺,同上。”则(将鼎)也就是《说文》的“(羊鬲)”字。金文无“(羊鬲)”、“鬺”字形,故(将鼎)是正字,而(羊鬲)、鬺  相似文献   

4.
容庚 《文物》1960,(Z1)
前读文物1960年第2期郭老"弭叔簋及訇簋考释"一文,颇有疑义;近复承段绍嘉同志以拓本寄赠,附函云"并盼示复"盛意可感,勉抒鄙见以答:弭叔簋甲子之甲,金文皆作十,此簋独作田,为他器所无.甲骨文上甲之甲作田,金文?作父甲鼎、甲鼎、兮甲盘之甲皆作田,尽属人名,与甲子之甲不同.故知此器乃属西周晚期,开混合使用之始,甲字是由此转变而来的.莽字吴大澂说文古籀补收入附录( -),说:"窃疑古镐京字必非从金从高之字.许氏说'镐温器也,从金高声.武王所都,在长安西上林苑中,字亦如此'.丰多丰草,镐  相似文献   

5.
<正>衰鼎有铭文6字:"衰作父癸宝鼎",《殷周金文集成》未收此器,《金文总集》和《商周金文集成》收录~①。据孙稚雏《金文著录简目》~②,衰鼎的铭文拓本或摹本见于如下多种旧著录:1886年徐同柏《从古堂款识学》13.11(摹本)~③,1895年吴式芬《捃古录金文》一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7,(5)
关于"七和鼎、鬲的关系"史树青同志"对五省出土文物展览中几件铜器的看法"(见本刊一九五六年第八期)一文中,谈到"七和鼎、鬲的关系",他说:"寿县出土的铜鬲四件(编者按:实系八件,原陈四件),内均有铜匕,体作扁平椭圆形,柄端微曲。又蔡侯大鼎内也有铜匕,从器形上看来,只能用以取饭,不能用以盛汤,当是饭匙,或名饭橾(见仪礼少牢馈食礼  相似文献   

7.
一弭叔簋隹(唯)五月初吉甲戌,王才(在)蒡(丰),各(格)于太室,即立(位)中廷.井叔内(入)右师察.王乎(呼)尹氏册命师察:易(锡)女(汝)赤舄攸勒用楚弭白(伯)师察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乍(作)朕文且(祖)宝?(簋).弭叔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上弭叔簋近时出土于陕西蓝田县,今藏西安陕西省博物馆.据段绍嘉"蓝田出土弭叔等彝器简介"云:"1959年6月间,蓝田县城南约五华里寺坡村北沟道中,陆续发现一批西周青铜彝器,据初步了解共有十六件.计鬲六、?六、盨二(一残缺仅存破盖)、壶一、钟一.其中四鬲、四?、二盨、一壶......现存省博物馆.其余二鬲、二?,存蓝田县  相似文献   

8.
《文博》2020,(3)
翼城大河口西周墓M6069出土铜盆,内壁铭文中的器主名■,被释作"■"而无音读。经核查相关西周金文资料,知其与逨盘铭文的"兑"字写作■形最为相似。而四十三年逨鼎铭文内相同词语中的"兑"字,又书作■形,故可说明该字书体虽有异构,但确应释"兑"字,而应读为"dui",原所隶定的"■"字显然有误。  相似文献   

9.
黄益飞 《考古》2015,(4):96-101
■鼎出土于应国墓地M242,年代属于西周早期晚段[1]。"■"为作器者名,字亦见于殷卜辞,与"无"字作"■"不类,该字目前尚未识出。发掘报告称作"无"鼎,或系权宜之计,为不引起混乱,本文亦暂称作"无"鼎。鼎铭共5行24字:"旡■■(稽)首,皇兄考(孝)于公,宣厥事。弟不敢不择衣,夙夜用占■(将)公"[2](图一)。铭文所记关乎西周宗法及丧服制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本文略为疏证,以就正于方家。(一)皇兄孝于公,宣厥事"公"乃亲称,与后文"夙夜用占将  相似文献   

10.
王泽文 《南方文物》2014,(4):114-116
<正>吴王光鉴,于1955年出土于安徽省寿县西门内发现的春秋晚期蔡侯墓1,是吴王光(阖闾)为叔姬出嫁所作,有两件。为便于讨论,先暂依《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释文抄录如下2:唯王五月,既字白期,吉日初庚。吳王光擇其吉金,玄銧白銧,台(以)作叔姬寺吁宗薦鑑。用享用孝,眉壽無疆。往已,叔姬,虔敬乃后,子孫勿忘。"既字白期"之"字",一件明确作"字",另一件拓本不甚清晰。郭沫若、陈梦家认为作"子",相关讨论或据此进行。唐  相似文献   

11.
鲍子鼎是春秋晚期的齐文化圈器物,也是齐国贵族鲍子为其女或姊妹仲匋姒作的陪嫁媵器,鼎内所刻铭文是典型的齐国青铜媵器铭文中常见的祝福语。通过对金文、古书、甲骨文中相关用字的整合,对该鼎铭文进行再分析,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鼎铭中第十字应释为“之”,“男子”表示男人。  相似文献   

12.
哀成叔鼎铭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六六年五月,我们在洛阳玻璃厂发掘清理的M439号春秋墓中,出土有哀成叔鼎、豆、(钅和)三件有铭铜器。其中,哀成叔鼎的腹内有阴识铭文八行,五十四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样的长篇铭文在春秋战国时期颇为少见,故此鼎出土后很快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不少同志都著文进行考释,使鼎铭的内容大体上得以通读。但是,对这件鼎铭的释文、人物和鼎的年代诸问题,各家还有不同的看法。因此,现将我1973年草  相似文献   

13.
李学勤 《文博》2010,(2):3-3,42
<正>1924年,王国维先生作《散氏盘考释》,文中论及盘铭"夨王",说:夨僭王号亦见他器。……当宗周中叶,边裔大国往往称王。《史记·秦本纪》有丰王,彝器有邵王鼎,有吕王鬲、吕王壶,而录伯(?)敦云:"作  相似文献   

14.
競之定铜器群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出现的一组楚器,数量大。组合比较完整,且大多数铸有铭文,是近年来楚国青铜器的一次重要发现,它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楚王世系、青铜器铸造,以及楚国与少数部族之间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其形制、纹饰以及铭文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其时代应在春秋晚期后段。盘、匜的作器者楚王酓(熊)恷,金文首次出现,亦不见于史书。经考证熊恷就是楚平王熊居,恷、居一名一字。您读为休,休,息止也。居,也有止息之义。名与字意义相因。鼎、簋、豆、鬲的作器者競之定是楚国的一位封君。盘、匜是楚平王所赐。  相似文献   

15.
襄樊市博物馆所收藏的襄阳山湾铜器中,有一件有铭的铜鼎。关于鼎的形制、铭文,王少泉同志已撰文作了详细的介绍。此鼎盖、器皆有铭文二行六字,据王文所释,盖铭为:“邓尹侯之洉(池皿)”,器铭为“邓尹侯之”。杨权喜同志则释盖铭末二字为“浴(池皿)”,器铭末二字为“(鼎可)?(化鼎)”?.从所发表的铭文摹本看,盖铭中的“(池皿)”字当隶定为“(沱皿)”,其上一字释“浴”于字形无据;释:“洉”,形虽相近,亦不可通,此字应释为“沰”,为从水石声之字。春秋战国文字中,“石”或写作后,见《先秦货币文编》及《古玺文编》卷九;或写作,见《说文》“磬”字古文所从,  相似文献   

16.
马超 《四川文物》2020,(2):36-42
妀善鼎的年代或以为是战国早期,或以为是春秋早期,从该鼎的纹饰、器形、铭文字体来看,其年代最有可能是春秋晚期,或提前至春秋中期后段。该鼎的国别旧被认为是山东纪国,但是春秋早期之时这个位于山东的姜姓纪国已经被齐国所灭,金文中以""为国名者尚有一个箕国,此国春秋晚期尚存,且地望与燕国临近,两国关系密切。器主自称"妟生",金文中"妟"声之字常读为"燕","妟生"意即燕国之甥。从鼎的年代以及器主自称两方面考虑,妀善鼎应属于箕国,该鼎的出现也证明了箕国的灭亡应在春秋中期以后,合于《路史》"春秋犹有箕、崇之国"的记载。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72年2期《湖北京山发现曾国铜器》一文中报道出土的一件铜鬲,铭文“佳黄□□用吉金乍(?)”。原文(?)作隶作鬲,然细审(?)字与鬲字不合,应隶为缶。乃宝字之省。《说文》:“宝,珍也,从它玉贝,缶声。”金文中宝字缶即作(?),如康侯鼎、服尊、效父毁、师(?)(皀殳)等。容庚《金文编》陶字云:“(?)父盉假(?)为宝”。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87年第1期《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一文,报道了三件木牍。根据形制,实即为遣策。M3:37一件墨书三字,原释"大(食隹)(?)笥"。M3:44二件,一件墨书"大食笥"三字,另一件墨书四字,原释"(角仓)笋一笥"。对(食隹)、(角仓)二字的摹写及释读似乎有误。 (食隹)字见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酒食",段氏云:"饴谓之(食彦)。"旁注:"((食彦))一作(食隹)。"但汉人随葬之饴类食品多称糖或(饣昜),如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简97"孝(胶)煬((饣昜))一资",简121"唐(糖)一笥",未见称(饣隹)者。所谓(食隹)应是鸡(雞)  相似文献   

19.
王泽文 《南方文物》2012,(2):142-145,118
西周金文中有一个字形作“斤”的字,用作地名,见于《殷周金文集成》2674征人鼎,以及新近发 布的京师畯尊,涉及周昭王伐楚、南巡路线. 征人鼎,又名天君鼎,陈介祺旧藏,现藏日本①.125个字(含合文1,图一):  相似文献   

20.
澳门出现的一组楚器,数量大,组合比较完整,且大多数铸有铭文,是近年来楚国青铜器的一次重要发现,它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楚王世系、青铜器铸造,以及楚国与少数部族之间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其形制、纹饰以及铭文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其时代应在春秋晚期后段。盘、匜的作器者楚王酓(熊)怂,金文首次出现,亦不见于史书。经考证熊您就是楚平王熊居,您、居一名一字。您读为休,休,息止也。居,也有止息之义。名与字意义相因。鼎、簋、豆、鬲的作器者兢之定是楚国的一位封君。盘、匜是楚平王所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