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曾国藩素以知人用人著称,在他庞大的幕僚机构中,赵烈文虽然位置不高,但却极具个性和特殊才华,以至于成了曾国藩晚年心里唯一可以倾诉的关门弟子。赵烈文(1832-1894,字惠甫,号能静居士,江苏阳湖人)第一次进入曾国藩幕府的时间较早,那是咸丰五年(1855),曾国藩最艰难的时刻,他困守南昌,幕僚大多远走。赵烈文姐夫周腾虎在这个时候向曾国潘推荐了他。曾国藩拿出200两银子作为聘资,此时赵烈文刚刚年满24岁。  相似文献   

2.
正龚自珍长子龚橙与曾国藩发生交集,在文献资料里有三处记载,其中两次与求职有关。第一次交集:求职未能如愿,失望而归龚、曾第一次发生交集,是在湘军南康大营(今江西星子)。咸丰五年(1855年),被太平军整得灰头土脸,又和江西官员内斗不休的曾国藩,正处于军旅生涯的又一个低谷时期。赵烈文的姐夫周腾虎,在曾国藩手下充任幕僚,  相似文献   

3.
常熟市赵园(今与曾园合称"曾赵园")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园林格局呈现为山园一体、借景虞山、以水取胜的特点,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在中国园林史上,很少有一个园林能像赵园这样,以园主日记的形式留下如此丰富、感性的历史信息,可供后人一窥当年江南士大夫营造园林风尚。文章根据清代赵烈文《能静居日记》,考论了赵园长达22年的建造全程。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据《天兄圣旨》记载,自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月始,至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闰八月初一日,萧朝贵代天兄传言多达一百二十余次。①咸丰元年十月水窦村之战后,天兄因萧朝贵受伤,两次下凡安抚诸人。此后,直到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壬子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太平天国对儒学经籍的态度和曾否删改出版四书五经的问题。 这个问题似乎颇为扑朔迷离。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曾国藩撰《讨粤匪檄》,指责太平天国“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这是太平天国排拒儒学经典的明确记载。但至本世  相似文献   

6.
《文献》2014,(6)
<正>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清人日记,所载始于咸丰八年(1858)正月一日,迄于咸丰九年(1861)十二月。2006年,李德龙和俞冰主编《历代日记丛钞》将之收录,题为《咸丰八年至九年日记》。关于作者,任小波先生说:"此书不著撰人,当出自清咸丰间某位朝官手笔。"~①际上,通过日记以及相关史料记载,可以将作者考证出来。一《咸丰八年至九年日记》所载以日常生活为主,举凡交游、仕宦、游历等,莫不详备,其中多处内容隐含了作者的生平线索。  相似文献   

7.
胡林翼,于咸丰五年三月至咸丰十一年八月任湖北巡抚,这七年,正是太平天国和清王朝在长江中游的战事最为激烈的时期。胡林翼采取种种措施,把湖北经营成为清方在长江中游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并竭湖北之力,和曾国藩通力合作,指挥湘、楚军攻陷太平天国在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武汉、九江、安庆,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巨魁。本文仅就胡林翼经营湖北的军事措施及其影响作粗浅的探讨,请大家教正。  相似文献   

8.
正同治六年(1867)九月十日晚,曾国藩与他的心腹幕僚及心爱弟子赵烈文(字惠甫)进行过一次长达数小时的密谈。当时曾国藩心情非常不好,决意退出官场,赵烈文却反复劝慰曾国藩不能息肩,并建议他把妻子儿女兄弟都接出来。曾国藩听后不仅打消了退出官场的想法,而且下决心把家人接到了金陵(今南京)。  相似文献   

9.
关于咸丰时期钱局与铸钱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咸丰时期(1851~186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期.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采取对外妥协求和.对内利用曾国藩来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策略。为了解决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巨额军费开支。清政府在咸丰三年开始发行大钱来弥补财政资金的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拒礼     
《曾国藩日记》曾记载他处理礼品的事,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湘军名将鲍超到安庆与曾国藩商量军务,来时特备了礼物,共16包,其中有许多珍贵的珠宝古玩。曾国藩只从中挑了一顶小帽,鲍超只好把礼物都带回去了。曾国藩曾写信嘱咐他的儿子曾纪泽,作为官员要做到:不许下属来送礼,不收礼。  相似文献   

11.
南京博物院收藏之《太平天国史事杂记抄本》(纸本,楷书,共82页),由江苏省博物馆于1950年初购自苏州临顿路史姓书摊,内钞录了11篇文字,其中一篇《京口人难中见闻录》(以下简称《见闻录》),记录了太平军在镇江的许多有趣见闻.该文12页,约3000字,写于清咸丰三年,为一史姓人所写,因有姓无名,无从详为考察.但据该钞本所录其它文字,如“陕西道监察御史陈庆镛奏稿”、“粤西桂林守城记”、“金陵被难记”、“丹徒县人致友信”等,可看出是一位能接近清军大臣或其幕  相似文献   

12.
谭献代周星诒购藏陈氏带经堂书籍一事,是关系到带经堂、书钞阁两家书籍递藏的重要问题,也是导致周、谭二人由交好走向交恶的关键所在。但由于史料不足征,对于个中问题,长期以来均未能给出很好的答复。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南京图书馆所藏稿本《复堂日记》中的相关信息,并参以周星诒等人的批语、题跋,大致可得出三点结论。一是谭献与带经堂陈氏后人陈树杓相识始于同治三年八月,此后直至光绪八年二月,二人均有相当的书籍、书信往来;二是自同治三年十月至十二月,谭献为周星诒共购得带经堂藏书117种,其中就包括明钞本《北堂书钞》;三是周星诒所言谭献居间购书时从中渔利、干没善本,如旧钞本《隶释》、陈奂校本《淮南子》等,当非事实。  相似文献   

13.
近40多年来,港台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涓涓不断,取得了一定的收获。首先在文献资料方面,从1949至1990年初,港台先后编著、影印、再版了《李秀成亲供手迹》、《洪仁玕录供》、《李文忠公尺牍》、《曾国藩传记资料》、《李鸿章传记资料》、吴相湘主编的《中国史料丛刊》(含太平天国部分)、沈云龙主编的《近代中国史料丛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62,(6)
浙江图书馆所藏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原钞本,在太平天国时流散在外的,已先后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赠还与本馆,而外地私人收藏的,如最近北京水利科学院赵世暹同志也将收藏的一本寄赠本馆,因  相似文献   

15.
夏燮著《粤氛纪事》主要记载了太平天国与清朝统治阶级之间的军事斗争,记事时限自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十月拜上帝会在广西的活动始,至咸丰十年四月十三日(1860年6月2日)太平军攻占苏州时止,书中的许多记载都是在官方档案中很难见到的,因而该书的史料价值在许多方面远远超出了清方档案之上,大部分记载均足以补官书之阙、纠史乘之失。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与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均未收录该书,笔者至今亦未见该书点校本问世。现对其主要内容加以评介,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董文涣(1833—1877),字尧章,号研樵、研秋,岘嶕山房、藐姑射山房为其室名,山西洪洞杜戍永乐堡(今东堡)人。咸丰六年 (1856)进士,历官翰林院庶吉士、翰林检讨,文宗显皇帝实录馆协修、总纂,巩秦阶兵备道等职,是晚清书法家、诗人和外交活动家。 董文涣在咸丰、同治年间,居北京菜市口米市胡同兵马司后街16号(现为后兵马司街31号大杂院,旧宅遗迹尚存),曾与朝鲜赴北京使臣交往甚密,仅他所著《岘嶕山房日记》与《岘嶕山房诗集》中出现的朝鲜人名即达93人,并保存了朝鲜使臣诗144首,与朝鲜使臣交往史料12万字,其所存著作,从史料、民俗、外交、医药、古文字诸方面来分析皆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61年太平军在浙江与清兵作战,绍兴知府廖宗元自杀身亡,为何这位知府未与太平军交手就选择自杀成为一个历史谜团。本文从浙江各地县志记载和《能静居》日记还原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8.
罗大纲殉难的日期和地点,史书记载不一,为太平天国史上之一大“谜”。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以下简称《全史》)确认咸丰五年(1855年)深秋,罗大纲随同北王韦昌辉回救芜湖而殉职.其主要根据:1.向荣咸丰五年七月初七日(8月20日)奏:大纲于五月十七日(6月30日)尚在天京进攻外围秣陵关,六月廿日(8月2日)败于蔡应龙;(《全史》)2.《粤匪起手根由》:五年,芜湖、太平、宁国一带,被向大人先锋张国良(邓绍良)一齐打回收复,杨秀清又吊(调)罗大纲回救芜湖、太平,又被张国良(邓绍良)打死(《全史》).从而否定了下述材料:1.光绪《江宁府志》:罗大纲在咸丰五年四月十七日(6月1日),于清水师攻三山  相似文献   

19.
《文献》2014,(6)
<正>苏州图书馆藏有《雪烦山房日记》不分卷,记事时间为清咸丰四年(1854)元旦至咸丰五年(1855)十二月二十九日,及咸丰七年(1857)元旦至咸丰八年(1858)九月三十日,绿格稿本,四册。金镶玉装,半叶十行,字数不一,白口,书口下镌"雪烦山房"四字。框高18.7cm,广12.7cm。前后无序跋。钤有朱方"稼甫"、白方"徐立方字稼甫"、"徐立方印"诸印。全书用草体书写,字体苍劲秀美。  相似文献   

20.
曾任奉天府尹五年的满族诗人恩锡,字竹樵,苏完瓜尔佳氏。约生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至光绪二年(1876)仍健在。身世显贵,家居北京。有《承恩堂诗集》十卷,《蕴兰吟馆诗余》三卷;另辑有《曼陀罗馆消寒集》、《吴中倡和集》。 恩锡二十岁时在京任刑部员外郎,“明干有声”。道光二十九年升任山东沂州知府,后又守济南。咸丰三年升任安徽按察使。时值太平天国起义,江淮一带战事频仍。恩锡身兼军职,常往返于安徽、江苏、山东间。咸丰九年,恩锡兼理粮饷,“以饷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