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中,有一支著名的“绝命后卫师”——红三十四师,该师6000名将士在惨烈的湘江战役中为掩护中共中央渡过湘江,用血肉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几乎全部阵亡,红三十四师由此名扬天下。鲜为人知的是,1930年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也曾短暂组建过一支红三十四师,这支部队与“绝命后卫师”虽然番号相同,但并不是同一支队伍,其存在的时间不长,了解的人不多,但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安徽的统治,对开创鄂豫皖特别是皖西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极大牺牲,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初上战场就歼敌数百,屡次打垮敌人的精锐之师,以弱小之躯战胜身经百战的敌人,而他们平均年龄18岁,最小的仅14岁,师长20多岁,师政委肖华只有17岁。他们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少共国际师"屡建奇功,并在决定红军生死的湘江战役中力挽狂澜,但因部队减员只剩下四分之一,以至于被迫取消番号。"少共国际师"虽仅存在532天,但其指战员一直是我军骨干,其中有23人成为开国将军。  相似文献   

3.
湘江战役误史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江战役误史考订何成学俱观一些党史书刊,笔者发现不少有关湘江战役的误史。如果不加以考订,就会以讹传讹。下面笔者归类考订,陈述一管之见,求教于各界方家。一、是红四师接替红二师四团防守界首阵地聂荣臻元帅(时为红一军团政委)在《奔袭道县,强度湘江,突破敌人...  相似文献   

4.
正全州县城南部湘江东岸的视塘乡土桥村,距县城约10公里,距屏山渡口约4公里,距脚山铺阻击战主阵地约8公里,是湘桂古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金鸡岭是土桥地区的制高点,这里是湘江战役期间中央红军少共国际师战斗过的地方,惨烈的土桥阻击战就发生这一带。翻开厚重的红一方面军长征史,我们发现了关于土桥阻击战的记载。在一份红一军团长征战事统计表里,记载了193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红一军团第十五师(即少共国际师,1933年8月扩红时新组建,全师平  相似文献   

5.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红军在广西桂北湘江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生死存亡的战役,史称湘江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经过一番苦战,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6.
正1934年11月25日发起的湘江战役,是长征中最英勇悲壮、最气吞山河的生死决战。湘江血战,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折损过半的红军将士从惨痛中猛醒,经过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朱德等运筹越城岭,才有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直到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开始新的征程,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希望。湘江战役由此成为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拐点。  相似文献   

7.
湘江之战,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战斗最为激烈、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战役。为突破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中央红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八军团只剩一千多人,红三军团第六师十八团、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全军覆没,中央红军总兵力锐减至3万余人。这是人民军队自创建以来受创最重、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应当指出,这一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战役,红军将士付出的惨痛代价,证明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使共产党吃尽了苦头,广大红军干部、战士要求改变错误领导的呼声愈加强烈。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梁启超、胡适、郭沫若是中国史学近代转型进程中最有代表性的史家。他们先后引领了三大史学思潮,体现了史学近代转型的阶段性进步。他们都以"但开风气不为师"为旨趣,在多个学术领域尽显才华,是"球形的发展"式的天才学者。他们之间还有学术关联,彼此之间存在不少学术争论,又反映出其治史特点的差异。胡适、郭沫若均受到梁启超的影响。梁、胡有直接的学术交往,梁、郭则没有。胡、郭的学术交往反复曲折,学术论争中夹杂着政治和个人义气的因素。文章最后对近年来贬损郭沫若史学地位的倾向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历程中最英勇悲壮、气吞山河的伟大史诗。红六军团千里跃过湘江和中央红军铁血突破湘江,谱写了这部英雄史诗的重要篇章。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险恶局势下,红军将士以坚定的革命信念、高度的阶级觉悟、英勇的献身精神和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10.
庾新顺 《文史春秋》2006,(12):16-25
铁流奔腾过湘江12月1日1时半,军委主席朱德向全军下达紧急作战命令,要求野战军消灭由兴安、全州向界首进攻之敌,钳制尾追之敌,保证红军后续部队通过湘江;要求一军团全部在原地消灭由珠塘铺沿公路向西南前进之敌,将由公路向西前进诸道路掌握在红军手中;要求三军团集中两个师以上  相似文献   

11.
突破湘江(长篇连载之一)汪记雨,黄汉星,韦民按:199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为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广西桂林地区离休老干部汪记雨,黄汉星,、韦民于1995年5月给本刊寄来了由他们长达4年采访、撰写的长篇文史纪实《突破湘江》一文。...  相似文献   

12.
蒋建辉  文治广  胡万开 《纵横》2012,(10):34-36
初露锋芒 何宝珍,又名葆贞,1902年5月出生在湖南道县城内沈公祠旁的两间破屋里。1918年秋,何宝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立女三师,并有机会看到《新青年》、《湘江评论》、《女界》等进步刊物。  相似文献   

13.
李成生 《沧桑》2009,(6):34-35
70多年前发生的湘江战役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的最激烈的战斗之一,它打破了蒋介石企图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的计划。在这次战役中,“左”倾错误者否决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主张,因此红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损失惨重。但是,英勇的红军终于冲破了蒋介石布置的第四道封锁线.表现出了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武汉会战结束后,日本侵略者加大了对中国腹地的疯狂入侵,洪湖作为战略要地,国民党一二八师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在抗日沙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最后全军覆没,他们用血肉抒写了一曲慷慨雄浑的悲歌!  相似文献   

15.
魏巍以38军"松骨峰阻击战"为题材刨作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第38集团军是我军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部队,在各集团军中兵力最多,兵种最齐,武器装备最优良,其突击力、快速反应能力、防御力、独立作战能力、纵深打击能力、作战保障能力、后勤技术支援能力都在全军首屈一指。38集团军现隶属北京军区,军部位于河北保定。前身都是英雄部队38集团军的前身是1946年编成的尔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1948年11月,1纵改称解放军第38军,下辖的第1师改称112师,第2师改称113师,第3师改称114师。可不要小瞧这3个师。112师的前身,是彭德怀领导的湘军独5师第1团,它  相似文献   

16.
石涛和张大千都善于师古人,都重视师造化,作品都讲求气势,是他们创怍特色的相同之处。怛两人艺术个性不同,用笔、用墨特点不同,表现手段不同,则构成了他们刨作特色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委员制度始于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政治委员,简称政委,是军队中的重要职务,是同级党的委员会日常工作的主持者,与同级军事指挥员同为部队的最高首长。聂荣臻、关向应、张浩于1937年分别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〇师、一二九师政委。他们之所以能够担任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的首任政治委员,不仅在于他们有着深厚的革命资历和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更在于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赤胆忠诚。  相似文献   

18.
"一万虎犊带吴钩",肖华将军的诗,实在是"少儿师"的真实写照。它虽是一支主力部队,但全师平均年龄18岁,最小的仅14岁,师长20多岁,师政委肖华只有17岁,被称为"少儿师";它虽累建奇功,并在决定红军生死的湘江战役中力挽狂澜,但部队减员只剩下四分之一,以至于被迫取消番号;它虽仅存在一年零164天,但其指战员一直是我军骨干,甚至有23人成为开国  相似文献   

19.
<正>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战斗,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之战,是决定长征前途的命运之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告诫全党同志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我们要讲好湘江战役红色故事,铭记党的苦难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江南民居、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宫殿,都有他们的杰作。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的建筑史上要评选一个最伟大的建筑工匠群体,也非他们莫属。是他们营造了原版的天安门,是他们与颐和园、十三陵、布达拉宫、苏州园林等等无数世界遗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就是香山匠人——中国最后的大工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