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扁都口的风     
正当脚步踏在这片土地上的时候,眼前依旧是一片黄,不过是由夏日的金黄变成了深秋的枯黄,视线里都是空荡荡的茫远,不由使人生出一种"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慨叹。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像是一个个生硬的手掌,在近乎激情的抚摸中,我有点懵了,是不是就是这生硬的风剥蚀了她夏日娇嫩的容颜,让她如今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自觉无趣,且生硬的人。有一次,一位女性采访对象被我激怒了,她掌管着一家几十人的投资公司。她猛地站起来,转身离开。  相似文献   

3.
我在英国读研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女孩,叫拉克什米。虽然从认识到分别也就一年的时间,但她给我留下的印象如此难忘——灿烂的笑容,活泼的身影,每时每刻都活力四射。班上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大家初次见面时,总会介绍自己的国籍。而这个金发碧眼的姑娘一开口就把所有人都弄蒙了:"我是印度人,叫拉克什米,来自美国。"大家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个一点儿也不像印度人的西方姑娘,心中充满了问号。后来,她在一次聊天中解释道:"我的妈妈是美国人,我在美国上了小学、中学。但我觉得自己更像印  相似文献   

4.
<正>听说我要独自前往塞浦路斯旅行,研究所的美国姐姐兴奋地拉住我,告诉我她和她老公就是在塞浦路斯相识相恋,最后走进婚姻殿堂的。她笑着说:"一定也有个姑娘在塞浦路斯等你,那是个名不虚传的爱神之岛。"我的计划是去看岛上的山峰、森林和古迹,但被她这么一说,心里还真多了一层期待,毕竟在希腊神话里,塞浦路斯是爱与美之神阿芙罗蒂特的故乡,在古往今来的诗句里被描述得充满浪漫情怀。  相似文献   

5.
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是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1925年,他的《汉语字音实验录》在法国获奖。本文"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引文中的"他"一作"她",与"伊"同用。"她"字为刘半农首创,后通用、入典。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末夏初,我有幸到长治市郊区嶂头乡去考察文物。尽管精疲力竭,口干舌燥,还是身不由己地迈步到嶂头村。站在著名作家丁玲曾住过的地方,回首往事,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光阴荏苒,她离开嶂头20余载,虽已人去屋空,但丁玲的音容笑貌还在我眼前显现。  相似文献   

7.
我叫郑秀生     
小安 《南方人物周刊》2011,(38):110-110
“我叫郑秀生。”她只会说这一句汉语,每次有人和她说话,她就以这句作答。  相似文献   

8.
奇人趣事     
《环球人物》2014,(3):13
正美国最年长脱衣舞女郎85岁该安享晚年了,美国脱衣舞女郎斯德姆却不这样想,她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并且受到观众热捧。上世纪40年代,14岁的她离开家乡前往洛杉矶,并在那里开始了她的表演生涯。"要表演脱衣舞,你得个性好,够性感,却不低俗,能和观众产生良好的互动。这些东西学不来,而我天生就会。"斯德姆说",我已经跳了60多年,  相似文献   

9.
我是好莱坞的一个女演员,平时对政治问题还算有点兴趣。我发现,在美国,没有哪个政治家能够像希拉里这样引起热切关注。她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有趣的参选人。我本人也急于看到在她的选举历程中,选民的反应将如何。  相似文献   

10.
正从1997年4月王小波在北京病逝,10多年过去,他的名字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更加频繁地被提起,成了立在文坛上的一块丰碑。王蒙、许纪霖、秦晖等著名作家、学者都写过纪念王小波的文章。他的妻子李银河、胞兄王小平也写过回忆作品。不久前,姐姐王征的著作《时光中的事》出版——没有对文学的讨论,只是充满温情地记述了王小波和亲人间不为人知的往事。在写下这些回忆性文字前,王征写的都是一些冷冰冰、生硬的病历。她早年在国内当医生,后来移民美国。在姐弟5个中,她排行老二。上面有姐姐王小芹,下面则是3个弟弟王小平、王小波和王晨光。"我想写写小波,让世人都知道,他生活简朴,性格单纯,心灵博大精深,善良细腻;他头脑机智,出语幽默惊人。"王征说。生于1952年的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这样形容自己:一个又高又瘦又  相似文献   

11.
文史精萃     
她和伊她和伊在中国古代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王力《汉语史稿》: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立冬前后,阴雨绵绵,即使不下雨,天也是阴沉沉的,令人心情压抑。11月4日早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唤醒,是戈宝权女儿毛咪(小丽)从美国得州打来的电话。我说:"现在是美国夜间,你是不是有什么急事要告诉我?"她哽咽地说:"宝树叔叔已在1号病逝,享年95岁。宝树叔退休后寓居美国旧金山,那里华人较多,有些亲友可以往来。后来身体不佳,就搬到西雅图,与儿子齐  相似文献   

13.
希拉里权谋     
“我来了,我要赢!”1月20日,希拉里·克林顿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是什么让她如此信心满怀?富有权欲和谋略的她,最终真能登上美国权力的顶峰吗?让我们来看看美国专家和选民对她的预测与评价,回望一下她的权谋人生。  相似文献   

14.
1963年6月间,晋东南地委在长治市的黄碾人民公社曲里村(后划为潞城王里堡公社)搞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试点工作。人民作家赵树理随"四清"工作队一起进驻了我们村,我也从长治五中毕业返乡当了本村的民办教师。"四清"动员会和各种大型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林河图是曾经听过我的课的中文系博士生,当时她完成的一篇书评是写《张门才女》的。这本书是美国著名中国史学者曼素恩教授撰写的,叙述了张门多位才女的故事。2019年12月,林河图却送给我一本她的新著《笔墨清朝·大清才子图鉴》(广东旅游出版社,2019年),我不禁感叹她眼中的12位大清才子,个个鲜活生动,有别于多数学者笔下的描述。虽说是"别处"的人,分别生活于清初、盛清和清末,却又何尝不隐约地就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16.
关心     
正因为有了她的关心,我的世界五彩缤纷。从小,她就一直在关心我,我是她心里的一株小苗。在她的"阳光雨露"下,我茁壮成长。她,就是我的妈妈。在我生病时,她的关心便是最好的药方,爱如春潮般向我涌来,我的病就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在我灰心时,她的爱似阳光照到我身上;当我在夜灯下学习时,她的关心便是一杯热水,驱散心中的寒冷与困倦……  相似文献   

17.
奇人趣事     
《环球人物》2012,(30):14
美国|曼哈顿美国|曼哈顿"最怨毒"眼神纽约曼哈顿的伊拉娜是一名创意总监,她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在与女儿相处的过程中,她发现,宝宝有时愤怒的表情非常搞怪。于是,她建了一个育儿博客,并发起了一个名为"2012最邪恶宝宝"的比赛。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裔银行家蔡明裕先生去世6年了,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几个人还会记得他了,而他的名字在上世纪中叶的海外华人世界则是何等显赫和风光。在洛杉矶时。我有位好友华,她曾是上海的独唱演员,到美国后只能在缝衣厂做女工。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就常聚在一起聊天。我劝她去考美国的医护资格,后来她就成了蔡明裕的私人看护,于是就经常听华提及这位老先生。  相似文献   

19.
正在以单身青壮男性为主的早期华人移民史上,女性移民实属凤毛麟角。故事的场景在美国和墨西哥两个国家之间转换,最终定格在美国西南的图森。一、万里寻夫Lai N gan(姓廖,其名不详,廖安是音译;1873-1940)生于1873年7月13日,据说,父母是粤剧演员,在她两三岁的时候,他们利用一次赴美巡回演出的机会把她带到美国,将她交给旧金山的一个叫Lai Fook Sing的"亲戚"收养。廖安在"亲戚"家长到12岁时,由"亲戚"做主将她嫁给年长她30多岁的南海县松溪乡南约恩州堡人李广伦(英文名Lee Kwong,1840-1913)。  相似文献   

20.
赛珍珠与她的中国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在中国长大并生活工作了40多年,她说:"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属于中国。"她撰写了107部以中国为题材的作品,其中的长篇小说《大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一直把中国与西方的民间文化交流当做自己的崇高使命,深厚的中国情结伴随了她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